李清照一剪梅

  •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
    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释:1、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竹席的美称,指光洁如玉的竹席。这句指红色的荷花已经...
  • 《一剪梅》是谁写的词
    答:全诗是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李清照,李清照作为一个有名的诗人。译文:从故人的心上经过,只留下了一道痕迹,最终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重峦叠嶂,往事如烟。两个异地的人在大雪飘飘日子里的互相思念着,雪落到了两人头上,也算是一起...
  • 一剪梅翻译及原文
    答:一,一剪梅原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 · 李清照占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占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二,一剪梅翻译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
  •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
    答: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李清照《一剪梅》全文翻译赏析)
    答: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
  • 李清照的《一剪梅》的译文(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_百度知...
    答: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
  • 李清照的《一剪梅》的内容
    答: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cháng),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赏析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但李清照这首《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
  • 《一剪梅》李清照思想感情
    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主要是抒写李清照的思夫之情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一剪梅 李清照 简介
    答: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网友评论:

    刘通13622711271: 李清照的《一剪梅》全词 -
    63514那泪 : 【原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 ...

    刘通13622711271: 李清照的一剪梅全文? -
    63514那泪 : 李清照的>全文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刘通13622711271: 李清照 一剪梅 全诗意思快! -
    63514那泪 :[答案]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 用平常无奇的文字表现新奇的意境.此词是李清照细腻深婉的风格的最好诠释,也使《一剪梅》成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刘通13622711271: 李清照的"一剪梅"诗词... -
    63514那泪 :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刘通13622711271: 一剪梅 李清照 -
    63514那泪 :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

    刘通13622711271: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对李清照《一剪... -
    63514那泪 :[答案] 1.B 2.对比突出,“眉头”与“心头”相对,“才下”与“却上”相对,突出了这种感情“潜入”所造成心理上的起伏之大和程度之深.绘形绘神,“眉头”重在写外形的相思苦,“心头”重在写内心的相思苦;“才下”重在写...

    刘通13622711271: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 -
    63514那泪 :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之妙,前在虚实,后在词工,上片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甚妙,不然,"玉簟""西楼"俱元所借力.下片"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相思写得有模有样,有动有静.遍观古今词,只有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堪敌;然又不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纷线乱麻,有形而无意,有静而无动.

    刘通13622711271: 谁知道李清照的一剪梅的全诗? -
    63514那泪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刘通13622711271: 李清照诗词一剪梅 -
    63514那泪 : 一剪梅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

    刘通13622711271: 李清照<一剪梅> -
    63514那泪 :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热搜:李清照《相见欢》 \\ 李清照酒后求欢 \\ 李清照《浣溪沙》 \\ 李清照《满江红》 \\ 《一剪梅》全诗 \\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 \\ 李清照《蝶恋花》 \\ 李清照最肉麻的情诗 \\ 李清照《端午》 \\ 李清照最撩人一首诗 \\ 李清照《声声慢》 \\ 李清照《绝句》 \\ 李煜《蝶恋花》 \\ 辛弃疾《满江红》 \\ 《点绛唇》李清照 \\ 李煜《虞美人》 \\ 邓丽君《月满西楼》 \\ 《如梦令》整首诗 \\ 武陵春李清照 \\ 李清照十首顶级绝美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