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全诗是什么
    答: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
  •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一句是什么?
    答:“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上一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一、原文节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二、译文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什么意思谁用简单文...
    答:意思: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出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节选: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背景: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
  •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一句是什么?
    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谁写的?
    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谁写的?
    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哪首诗?
    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文如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意思是: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这句话出自唐朝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朝代】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什么意思?
    答:①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②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3、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原文:茅屋为...

  • 网友评论:

    井禄17153146758: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谁的诗句 -
    23143贺茅 :[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井禄17153146758: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什么意思
    23143贺茅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下面一起来看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什么意思.1、意思: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2、全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井禄17153146758: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前一句 -
    23143贺茅 :[答案]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前一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

    井禄17153146758: 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哪一首诗? -
    23143贺茅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井禄17153146758: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兀立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明建... -
    23143贺茅 :[选项] A. 半坡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大汶口人

    井禄17153146758: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谁的诗句 -
    23143贺茅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井禄17153146758: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是哪首诗的句子? -
    23143贺茅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书名:《全唐诗》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井禄1715314675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
    23143贺茅 :[答案]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 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井禄17153146758: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什么意思 -
    23143贺茅 : 意思: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背景: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心情: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井禄17153146758: 请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略作赏析 -
    23143贺茅 :[答案] 这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经典名句,根据上文可知,杜甫所住的草庐被秋风所毁,于是杜甫推己及人,想到天下的像他一样没有房屋居住的寒士不知有多少,这是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高尚人格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他生活极度贫困,...

    热搜:杜甫《绝句》全部 \\ 《江南春绝句》杜甫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岳阳楼记》全篇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天下寒士俱欢颜全诗 \\ 安得黄沙千万间大庇天下寒谁的诗 \\ 大避寒是天下俱欢颜 \\ 千古第一绝句 杜甫 \\ 广厦千万间寒士俱欢颜 \\ 千古名篇《寒窑赋》 \\ 杜甫《绝句》赏析 \\ 苏轼《临江仙》全诗 \\ 杜甫《登高》古今独步 \\ 杜甫登高古今七律第一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 《岳阳楼记》古诗 \\ 杜甫一共有4首绝句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