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二悲是什么

  • 老师说,杜甫一生当中有七悲,目前我只知道四悲:怀才不遇,漂泊他乡,报国...
    答: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难遣。麻烦采纳,谢谢!
  • 杜甫《登高》中颈联包含的八种情感是重复吗
    答:一悲:作客;二悲:常作客;三悲:秋时常作客;四悲:悲秋时常作客;五悲:万里悲秋常作客;六悲:登台;七悲:独登台;八悲:病中独登台;九悲:多病中独登台;十悲: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是历空间,“常作客”是历时间;“百年多病”是历时间,“独登台”是历空间。因此这一联作为对偶...
  • 秋兴八首其四不胜悲的原因
    答:(1)首联写唐王朝的政局多变,朝政混乱,此为一悲;(2)颔联写内忧:朝廷人事更迭,导致国运昔盛今衰,此为二悲;(3)颈联写外患严重,关河动荡,此为三悲;(4)尾联忆及往年在长安的生活,而如今自己远居夔州,身世飘零,徒有忧国之思,此为四悲。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
  • 杜甫的阁夜写了哪五悲?急需答案
    答:岁暮、天涯、寒宵、战伐、寂寥。岁暮所以一天的时日很短,难得见到太阳,一悲也。天涯即身在他乡不在故乡,二悲也。寒宵,冬日里的夜晚冰冷,三悲也。战伐,鼓角声,野哭声都由战伐而起。诗人身在他乡而战乱未定,民多困苦,四悲也。寂寥,当此之时亲朋好友并无半封书信问候,五悲也。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所描写的画面
    答:现代人从他这两句诗里读出了杜甫的九悲:他乡做客,难返故里,这是一悲;经常做客,漂泊不定,这是二悲;万里做客,长期流落,这是三悲;时逢秋天,万物萧索,这是四悲;重阳佳节,登台无酒,这是五悲;亲朋寥落,独自登台,这是六悲;孤寂一躯,抱病登台,这是七悲;年过半百,人近寿终,这是...
  • 求杜甫的《新安吏》有关资料
    答:杜甫在这几年中,漂泊于长安、洛阳之间,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有许多组诗,如“二哀”(《哀江头》,《哀王孙》),“二悲”(《悲陈陶》、《悲青坂》),“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著名的作品。现在从“三吏”中选讲...
  • 高中语文《登高》知识点都有哪些?
    答:《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
  • 杜甫《登高》就一句最喜欢的诗句,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答:纵观全诗,“悲”字贯穿始终。秋风秋声萧飒荒凉,一悲也;万里飘泊异乡作客,二悲也;百年多病孤独登台,三悲也;潦倒日甚前景黯淡,四悲也。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然而此诗的感人之处不仅仅在于作者悲叹艰难潦倒的个人命运,更重要的是作者还概括了“万方多难”、“万里悲秋”的时代苦难。明人胡应麟评论...
  • 读过杜甫的诗后你的感想
    答:(1)概括地叙写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画面,他不是一般性地抒写自己个人在战乱中的遭遇、感想、忧虑,而是把笔触伸向整个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下层,表现底层人民所承受到的社会苦难,三吏、三别、二悲的价值与意义正在这儿。与此同时,诗人描写底层人民承受的苦难,不是简单的出于同情,而是把它...
  • 关于杜甫<<登高>>的概括
    答:是为第二部分。 纵观全诗,“悲”字贯穿始终。秋风秋声萧飒荒凉,一悲也;万里飘泊异乡作客,二悲也;百年多病孤独登台,三悲也;潦倒日甚前景黯淡,四悲也。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然而此诗的感人之处不仅仅在于作者悲叹艰难潦倒的个人命运,更重要的是作者还概括了“万方多难”、“万里悲秋”的时代苦难。明人胡应麟评论...

  • 网友评论: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八可悲分别是什么 -
    3192虞翁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登高》中表达了哪八种“悲”? -
    3192虞翁 : 《登高》是杜甫著名的七律.由于常年漂泊在外,饱经忧患,重阳节登高远眺,不禁生出重重悲愁.《登高》表达的八种悲是: 他乡作客,一可悲. 经常作客,二可悲. 万里作客,三可悲. 在万木萧疏的秋天作客,四可悲. 亲朋不在,独自登...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的阁夜写了哪五悲?急需答案 -
    3192虞翁 :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的登高写出了多少个悲? -
    3192虞翁 :[答案] 《登高》当中的诗眼是“悲”字. 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有愁,秋风秋雨愁煞人吗,有愁就含悲;“猿啸哀”... 第四句“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滚滚,浪花淘尽,杜甫当时53岁,应该顿有人生易逝之感,逝者如斯吗.而且是“滚滚来...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的第一悲诗是什么 -
    3192虞翁 : 不知道 石壕吏 杜甫全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的悲和喜是受当时社会时代的什么影响? -
    3192虞翁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433626533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权歪19611747952: 登高,颈联中包含了杜甫的哪些悲伤之情?试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
    3192虞翁 : 《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包含的悲伤之情有:1、他乡作客,羁旅之悲;2、常作客,久旅之悲;3、万里作客,远旅之悲;4、又当萧瑟秋天,凄凉之悲;5、年已暮齿,一事无成,年老之悲;6、亲朋亡散,孤独...

    权歪19611747952: 文学 杜甫的风格是什么 为什么它的风格是是这样的 -
    3192虞翁 : 简单说一下 杜甫生活在盛唐到晚唐的过渡期 在他壮年时爆发了安史之乱 期间社会动荡 政局黑暗 人民流离失所 故 杜甫的诗 在当时反应社会矛盾及人民悲苦 比如 《石壕吏》就写了杜甫在石壕村投宿时(当时安史之乱爆发) 遇到的恶吏抓人 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别忘了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原因就在于记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这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反 有人把李白称为波涛汹涌的黄河一般壮丽而豪放飘逸 把杜甫称为巍峨秀丽的泰山一样沉稳有力 通过对比 就不难得知杜甫的风格了 就是 “沉郁顿挫”.这和当时的社会有关 .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的《阁夜》一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慨 -
    3192虞翁 : 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一是写:冬夜景色,诗人有伤乱思乡的情感.二是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却是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无所谓的情感.可诗人最为忧伤的却是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想到国家的战乱,还有到自己的境遇,及至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的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而力图超越内心与人生的感慨.

    权歪19611747952: 杜甫的作诗风格是什么? -
    3192虞翁 : 他身处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目睹过社会的种种黑暗;他既贵族官场中奔走, 又与下层劳动人民有密切的联系;他亲历安史之乱,长年四海漂泊;他心系国家安危,关注民生疾苦:正是这特殊的经历铸就了杜甫诗歌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说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可以“沉郁顿挫”四字概括.什么是“沉郁顿挫”呢?“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热搜:杜甫二哀二悲分别是 \\ 登高杜甫有哪些悲 \\ 登高的八悲是哪八悲 \\ 杜甫二悲是哪两首 \\ 杜甫二悲分别指什么 \\ 杜甫二悲二哀三别 \\ 二悲二哀指什么 \\ 登高杜甫悲的原因 \\ 杜甫登高有哪九重悲 \\ 杜甫的真正死因 \\ 杜甫的二悲二哀是什么 \\ 杜甫的悲欢分别是什么 \\ 杜甫最经典12首诗 \\ 杜甫的一生四个阶段 \\ 杜甫的八重悲是什么 \\ 三吏三别二悲二哀 \\ 杜甫二哀二悲分别指什么 \\ 杜甫有多惨 \\ 杜甫二哀二悲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