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望的创作背景

  •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分别是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答:创作背景:1、《春望》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 杜甫春望的写作背景
    答: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作品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
  • 春望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答:《春望》写作背景: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_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 春望的写作背景,要简单
    答:写作背景: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出自:《春望》是...
  • 杜甫春望的写作背景
    答:安史之乱在长安所作。唐肃宗至德元年八月,杜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春望》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惊心。杜甫用“破...
  • 《春望》的写作背景
    答:《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叛乱,由于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俘至长安。在长安城中,他目睹了国家破败、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诗。杜甫始终怀揣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 春望的写作背景
    答:《春望》的写作背景: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安史判军功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的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 《春望》的写作背景及抒发情感
    答:《春望》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诗人触景生情之作。内容分析1、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作者描写了当时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 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答:《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创作背景分别如下:1、《春望》: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春天,当时安史之乱正在进行中,潼关失守后,唐玄宗逃离长安,杜甫为了逃避战乱,携家带口前往鄜州羌村,途中不幸被叛军俘获,并带到长安,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于是...
  • 春望的创作背景
    答:春望的创作背景如下:1、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当时,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往投奔唐肃宗,但途中被叛军所俘,被困在长安。次年三月,长安城被叛军攻破,杜甫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惨状,心怀悲愤,便写下了这首诗。2、这首诗描述了春天长安城的...

  • 网友评论:

    禹帖18153774177: 春望的写作背景 -
    64181漆盾 : 【写作背景】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禹帖18153774177: 春望的写作背景20个字左右
    64181漆盾 : 春望的写作背景20个字左右--唐安禄山起兵,杜甫将家属安顿后,不幸被俘,目睹长安的凋零,有感而发.春望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禹帖18153774177: 《春望》时代背景 -
    64181漆盾 : 春望》1.写作背景: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7),以长安陷落为背景.当时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作品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伤国破城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含义:“国破”无物,掳掠一空;“城春”无人,杀戳逃亡殆尽.自然界的春天来临,国家仍无春色.(简或选) 3.“感时”“恨别”所包含融的国恨家愁:一是感伤时事艰难,人见春花而溅泪;怅恨离别,人闻鸟鸣而惊心.又一是花似有知,感时而溅泪;怅恨离别,鸟亦惊心.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以前说为好.

    禹帖18153774177: 古诗赏析: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减泪,恨剐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64181漆盾 :[答案] (1)肃宗即位,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所以城指长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安史之乱,“烽火”指战争,具体来说就是安史之乱. (2)尾联意为愁绪缠绕,搔头思考...

    禹帖1815377417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
    64181漆盾 :[选项] A. 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 B. 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 C. 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 D. 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

    禹帖18153774177: 杜甫创作春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
    64181漆盾 : 诗以问句开篇,久闻泰山之名而未历其境,对于一个正在“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青年诗人来说,其亟欲登临探胜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这一问,就把这种心中底蕴和盘托出,同时引出下文以实景作答.一旦登临,则泰山雄伟壮阔仍令人...

    禹帖18153774177: 简单介绍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 -
    64181漆盾 :[答案] 1.春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

    禹帖18153774177: 春望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简介20字左右 -
    64181漆盾 :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禹帖18153774177: 联系写作背景,比较望岳和春望,说说杜甫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
    64181漆盾 :[答案] 《望岳》写于开元盛世,表达的是杜甫自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而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达的是杜甫的忧国思家

    禹帖18153774177: 杜甫的《春望》写于战乱时期,当时作者客居长安,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怎样的背景 -
    64181漆盾 : 长安城被乱军攻下(即诗人说的“国破”),正值春天,到处都很乱,花儿残乱,鸟巢倾覆,草木疯长,几乎埋没了许多残破的房子,无人整理. 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了,家书不通,家人之间音信皆无.

    热搜:硬笔书法《满江红》 \\ 李清照《渔家傲》 \\ 辛弃疾《沁园春》 \\ 李白诗《登高》 \\ 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杜甫的《青山》全文 \\ 杜甫的《登高》 \\ 杜甫《春望》古诗 \\ 春望杜甫写诗的背景 \\ 杜甫在写春望时的背景 \\ 春望古诗朗诵儿童版 \\ 杜甫写春望的时代背景 \\ 春望杜甫写作背景简短 \\ 杜甫诗《春望》 \\ 《杭州春望》 \\ 杜甫《春望》鉴赏 \\ 杜甫写春望的背景故事 \\ 杜甫写春望时的背景 \\ 杜甫古诗春望全文 \\ 春望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