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

  • 三国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到底有没有交手过?
    答: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郃进至木门(今甘肃天水西南),与亮战,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先死的?两人分别活了多少岁?
    答:司马懿年龄大。二者年龄差为2岁,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诸葛亮死时53岁。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死时53岁。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死时72岁。
  • 在正史中,司马懿赌诸葛亮会先死,他们到底谁先死了?
    答:是诸葛亮先死的,诸葛亮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多岁,至于司马懿,他比诸葛亮高寿多了,他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十多年才去世的,他死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多岁了。
  • 正史上的诸葛亮VS司马懿,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答:司马懿敏锐地把握住了诸葛亮这个弱点,只要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形成僵持,诸葛亮就不得不退兵。所以说,诸葛亮实际上是输给了时间。蜀汉的实力尚不足以提供给他所需要的充分时间从容运筹,诸葛亮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只争朝夕,用尽了自己最后一丝智慧,耗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机关算尽而“鞠躬尽...
  • 正史中的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强?
    答:论高傲,论逼格,正史中的司马懿也并不逊色于诸葛亮自诩管仲。当然了,打仗毕竟是真刀真枪,这些嘴上功夫,我们听听就好,一切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军事能力,大致可以五五开。如果双方拥有同等的资源和权限,正常也就打个平手。在论证之前,我们尽量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诸葛有千古...
  • 真真正正的历史,司马懿跟诸葛亮对绝过几次?战斗的地点是在蜀国境内还...
    答:当初蜀将孟达降魏时,魏朝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魏文帝死后,孟达失宠,蜀丞相诸葛亮即暗中与之通信,图谋叛魏。诸葛亮恐他言行反覆无常,想促他速叛,知魏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其事。孟达闻此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车马相争,当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答: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六出祁山”,打得热热闹闹的,而正史记载诸葛亮亲自指挥的北伐战役实际共有五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遇雨又后辙了,这一次诸葛亮并不在场。诸葛亮与司马懿正面交锋只有两次,即第四和第五两次北伐,也是司马懿获得魏明帝重用以后之事。结局是,司马懿“...
  • 司马懿,诸葛亮谁的年纪大,大几岁,分别活了几岁。
    答:司马懿年纪大,大两岁,司马懿活了73岁,诸葛亮活了54岁。司马懿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出生,两年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
  •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真实历史上唯一一次正面刚,究竟会鹿死谁手?
    答:经过整整一天恶战,司马懿只和几位高级将领率少数亲兵杀出重围,其余几乎全灭。汉军得到的战利品包括五千副盔甲,三千一百张强弩,以及三千颗魏军军官的人头。 上邽之战(也称上邽-卤城之战),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唯一一次真刀真枪的正面交锋。此役,诸葛亮以缜密的谋划和大胆的行动完全掌握了主动,不仅将上邽之麦尽数收走,...
  • 司马懿和诸葛亮在正史中的对决最后阶段是什么样的?
    答:从结局看,司马懿坚守不战的策略是正确的,从过程看,司马懿这样做无异于冒险。蜀汉前几次北伐失败,有3次是粮草匮乏导致的,后勤保障跟不上,诸葛亮只能被迫撤军,但这次诸葛亮准备的更加充分,他几乎解决了粮草问题。首先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增强了蜀国的粮草运输能力,其次诸葛亮在渭滨分兵屯田,...

  • 网友评论:

    颜宰19630335836: 客观说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交锋 -
    17013严万 : 事实上是司马懿厉害一点,从客观上来说: 1,司马懿和诸葛亮他们俩谁更有才能?如果从纯功利的角度讲,司马懿的才能是要远远大于诸葛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可以从当年二人在渭水前线打的一仗看出来.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没有什...

    颜宰19630335836: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一点? -
    17013严万 : 司马懿和诸葛亮一生数次交手,司马懿被空城计吓退,在上方谷差点被烧死但最终逃走,长久的对峙应该说没有胜者.司马懿屡战屡败,以败仗换取时间和空间,最终拖垮了诸葛亮.单纯从谁更厉害方面讲,诸葛亮无疑高过司马懿.

    颜宰19630335836: 真正的历史上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有才能 谋略? -
    17013严万 : 诸葛亮冷静睿智,步步稳重,料敌先机. 司马懿深谋远虑,坚忍阴毒,后发制人. 两人的差距,其实不大,如果从谋略来说无疑是司马懿高诸葛亮. 说全局掌控,军政等诸葛亮高司马懿. 司马懿是真真正正的谋士,三国里面也就郭嘉和贾诩能够匹敌. 诸葛亮是确确实实的国士,三国里面无人能够相比. 比如说丢个诸葛亮一个国家,他绝对能够治理的很好,司马懿可能相对的就要差点.再者说,2军对垒,诸葛亮会把敌人计谋步步看破,而且会把兵员的伤害降到最低.司马懿就会后发制人,一计不成再来一计,不顾一切代价,都要胜利. 综合才华的话,就是诸葛亮高司马懿.

    颜宰19630335836: 历史中司马懿真的不如诸葛亮吗? -
    17013严万 : 论才干,论智谋,诸葛亮较司马懿略胜一筹,可二人功业却相反.个中缘故颇为错综复杂,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论述之.一、家世不同司马懿生于官宦人家,其祖发迹于西汉初,更四世至东汉官至二 百石.司马家族既是东汉豪门大族,又有崇...

    颜宰19630335836: 三国历史上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历史上他们有过哪些对决?谁胜的多? -
    17013严万 : 到诸葛亮出祁山伐魏,由于事出突然,形势对蜀国非常有利,魏国方面无法无人能敌,才迫不得已重新起用司马懿的——从此以后司马懿才正式和诸葛亮互相对持,但总观各次对持交兵:步步为营,各自出兵阵地战的话,就诸葛亮有利;坚守不...

    颜宰19630335836: 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哪个更厉害? -
    17013严万 : 当然是诸葛亮了.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厉害,这不用说了. 2、(1)正史中,诸葛亮是攻者,司马懿防守,攻难防易,而且司马懿没占到什么便宜,诸葛亮过于谨慎,才没取得较大的胜利. (2)试问,司马懿主动攻蜀国来打诸葛亮吗?没有,证明司马懿自知不是诸葛亮对手,而诸葛亮死后,杨仪杀了魏延,司马懿才请求攻击蜀国,证明司马懿也有攻击蜀国的想法,而只是诸葛亮在时他不敢而已. 3、司马懿的外界优势都比诸葛亮好,如兵力,武将,经济,等等.却没对诸葛亮打下什么漂亮的仗,他的本事勉强算个能防住诸葛亮(并依靠的是自己的外界优势).

    颜宰19630335836: 正史上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更强?
    17013严万 : 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远没有演义里那么神奇 他只是一个内政上的人才 而不是能呼风唤雨的奇才 所以说历史上的诸葛亮可能并没有司马懿厉害

    颜宰19630335836: 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牛B?
    17013严万 : 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谁就更牛B,当然是司马了,诸葛亮是个政治专家,治理国家很牛B,但是个性和军事不行,脑子总是不会变通.我们看看六出祁山就知道了,诸葛亮老是从正面大路攻击魏国,这样攻击也就是以攻为守,越陷越深,每次都打输了回家,然后又进攻,又输了.司马懿呢,是条老狐狸,军事比诸葛亮是要牛B的,政治就更不用说了,曹操的后代不行,司马懿他是以大局为重的,自从他进入魏国,是一直到曹操死后,自己到了50多岁才真正掌兵(之前一直呆在家里)最后他把魏国篡夺过来,留给了自己的后代,司马家族的人都很厉害,司马懿最聪明了总之诸葛亮是被司马懿用时间给耗死了,司马懿是最强的.

    颜宰19630335836: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些 -
    17013严万 :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比较厉害,但三国演义三分虚构,七分真实.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亮并无奇谋.陈寿说诸葛亮“奇谋为短”是史实,据三国志记载,火烧新野是虚构的,火烧博望是刘备之功,赤壁之战是周瑜智慧的,草船借箭是孙权所...

    颜宰19630335836: 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各方面,谁更胜一筹? -
    17013严万 : 这两人很难用谁优谁劣来简单盘判断.后人说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但司马懿却在观察力蜀军营地后感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客观来说,两人都是杰出的战略军事家,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隆中对成了蜀汉国家的战略纲领性文件.司马懿在关羽威震华夏之时,敏锐地捕捉到其与东吴的裂痕,使曹魏转危为安.在祁山与诸葛亮对峙多年不落下风.唯一的不同是,诸葛亮对刘备对汉室始终是一片忠心,最后鞠躬尽瘁.司马懿则是三心二意,最终篡位自立.

    热搜:诸葛亮哭着让赵云放过他 \\ 诸葛亮一生最害怕的人 \\ 诸葛亮死前三大诡异事件 \\ 赵云干哭诸葛亮 \\ 诸葛亮最恨的人是谁 \\ 真实的诸葛亮和司马懿 \\ 诸葛亮的坟墓有多可怕 \\ 诸葛亮为什么斗不过司马懿 \\ 赵云把诸葛亮按倒在地上 \\ 关羽临死喊出八个字 \\ 关羽为何把貂蝉杀了 \\ 贾诩为什么恨郭嘉 \\ 诸葛亮偷偷留下一位大将 \\ 貂蝉复原图吓人 \\ 诸葛亮的真正样子 \\ 司马懿x诸葛亮车 \\ 诸葛亮出土后的死尸照片 \\ 被刘备故意隐藏的大将 \\ 诸葛亮厉害还是司马懿 \\ 唯一超越诸葛亮的奇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