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答: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形容自然流畅。)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位很有名气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他在荒山的一座茅屋里弹琴,有一位打柴的樵夫叫钟子期的...
  • 与伯牙鼓琴相关的成语是?
    答: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雅精妙,或者知音难求。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
  •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难觅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对吗
    答:对,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高山流水》 ,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
  • 形容音乐的美妙的词
    答: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余音缭绕 〖解释〗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郢中白雪 〖解释〗典出战国楚宋玉《答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
  • 比喻乐曲弹得非常熟练、美妙是什么词语
    答:鸾歌凤吹 〖解释〗指笙箫等乐曲声。含商咀征 〖解释〗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抚掌击节 〖解释〗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鳌愤龙愁 〖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什么
    答: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琴音好弹,知音难觅,这就是为什么在锺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琴不弹的缘故。人的行为在社会上是需要回应的。一个人弹琴弹得好,还得有人能够欣赏,如果没有人能够欣赏,则无异于对牛弹琴。人有时候确实是为别人而活着的,是为知己而活。知己,能...
  • 高山流水的意思是?
    答:释义 1.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2.琴曲。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清代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是近代...
  • 形容曲子优美的四字成语
    答:鸾歌凤吹 〖解释〗指笙箫等乐曲声。含商咀征 〖解释〗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抚掌击节 〖解释〗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鳌愤龙愁 〖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高山流水比喻的是什么
    答: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 形容乐曲动听的四字成语
    答:鸾歌凤吹 〖解释〗指笙箫等乐曲声。含商咀征 〖解释〗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抚掌击节 〖解释〗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鳌愤龙愁 〖解释〗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 网友评论:

    雍顾13692941071: 形容乐曲高妙的成语 -
    39590袁肢 : 绕梁三日、余音袅袅、洋洋盈耳、娓娓动听、余音绕梁 一、绕梁三日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朝代:春秋战国 作者:列御寇 出处:列御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雍顾13692941071: 人们常常用'' - -----------''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
    39590袁肢 : 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释义〗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雍顾13692941071: 比喻乐曲高妙的成语 -
    39590袁肢 : 高山流水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 基本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雍顾13692941071: 人们常用什么成语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
    39590袁肢 : 曲高和寡、高山流水、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三日不绝等. 1、曲高和寡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

    雍顾13692941071: 描写乐曲高深或美妙的成语 -
    39590袁肢 : 余音绕梁 出自《列子·汤问》,古时候,韩国有个韩娥,她的歌声清脆婉转,异常动听.歌唱完了,人也走了,可大伙觉得她的歌声还在绕着屋梁打转转.过了三天,那美妙的歌声仿佛还在,以致人们以为她还没有离去,.......“余音绕梁”,...

    雍顾13692941071: 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 -
    39590袁肢 : 轻灵飘逸、清柔如水、幽兰飘香、空灵震神、晨雾朦胧、情如烈焰、飘丝如雪、绕梁三晖、仙弦轻舞、馨心淡雅

    雍顾13692941071: 比喻知己或知音,又比喻乐曲高妙 -
    39590袁肢 :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形容自然流畅.) 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位很有名气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他在荒山的一座茅屋里弹琴,有一位打柴的樵夫叫钟子期的从门前经过,居然能从琴声中听出"巍巍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交谈后,十分惊讶地说:"你就是我寻觅多年的知音啊!"从此,两人便成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苦极了,扯断琴弦,摔坏琴身,自那时起直到死去,他再也没有弹过琴.后来人们便把此曲名"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之意.

    雍顾13692941071: 形容乐曲高妙的四字成语 -
    39590袁肢 : 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语出]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正音] 绕;...

    雍顾13692941071: 形容乐曲美妙动听的词语 -
    39590袁肢 : 天籁之音:一般指的是声音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语意高妙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雍顾13692941071: 形容乐曲优美的成语 -
    39590袁肢 : 【百听不厌】: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抚掌击节】: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拍手为乐曲打拍子.也用来表示非常赞赏.【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歌楼舞馆】:指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歌台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宫移羽换】:宫、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第一音级.指乐曲变调.也指事物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

    热搜:音乐好听的赞语 \\ 音乐与心情的精辟句子 \\ 音乐治愈心情短句 \\ 享受音乐的唯美诗句 \\ 音乐好听怎么赞美 \\ 音乐的唯美短句 \\ 享受音乐的心情短语 \\ 唱歌赞美语大全 \\ 对歌曲的评价赞美 \\ 唱歌配的高级文案 \\ 享受音乐的唯美句子 \\ 赞美唱歌的佳句 \\ 赞美音乐美妙的成语 \\ 唱歌好听怎么夸赞 \\ 听音乐心情短句 \\ 对歌声的赞美句 \\ 赞美音乐的魅力的诗句 \\ 音乐治愈心情美妙句子 \\ 唱歌的赞美语 \\ 对音乐的赞美的名诗句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