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平则鸣+人不齐则乱

  • 物不平则鸣的意思物不平则鸣的解释物不平则鸣接龙
    答:成语发音:wù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解释: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成语繁体:物不平则鸣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成语...
  • 送孟东野序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答: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
  • 物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答:【释义】: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例句】:物不平则鸣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物不平则鸣典故
    答:【拼音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典故 】大凡...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句话什么意思?
    答:“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中的一句话。它表面上说的是物体因为放置得不平产生振动而发出声响,实质上则是指人遇到不平事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答:第三段,论证人也如此,不平则鸣。从各个朝代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论证“物不得其平则鸣”;第四段,以陈子昂、李白、杜甫、孟郊等诗人,都是善于用诗文来抒发情怀(鸣不平)的人。韩愈的这篇立论把“不平则鸣”写的卓异不凡,寓意深刻。人物简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
  • 不平则鸣韩愈文言文原文
    答:1. 不平则鸣的译文 送孟东野序(〔唐〕韩愈)——选自《全唐文》 【原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1〕;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2〕。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
  • 韩愈曾说“物不平则鸣”,马说中作者对什么现象感到不平则鸣的?
    答:“不平则鸣”出自韩愈所作《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的是什么意思?
    答:“不平则鸣”这一理论观点见之于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此文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进而慨叹“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一言以蔽之,...
  • 韩愈的《不平则鸣》
    答: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野,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言哥)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

  • 网友评论:

    章韵18759208707: 《送孟东野序》的主旨 -
    12766郟相 : 这是韩愈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文章内容,共分四段. 第一段,论述“物不平则鸣”的道理.从草木、水受外力的激动而发出声音,论及人的言论、 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 第二段,列举自然多种现象论证“...

    章韵18759208707: 物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12766郟相 : 有不公平的事发生,就会有人出来反对.《红楼梦》五八回:“怨不得芳官!自古说: '物不平则鸣.'他失亲少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赚了他的 钱,又作践他!如何怪得!”

    章韵18759208707: 不平则鸣的例子 -
    12766郟相 : “不平则鸣”这个成语出于唐代文学家韩愈《送孟东野序》一文.此文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说是“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辞海》在解释“不平则鸣”时,先引用了韩愈...

    章韵18759208707: 不平则鸣的译文 -
    12766郟相 : 送孟东野序(〔唐〕韩愈)——选自《全唐文》【原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1〕;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2〕.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

    章韵18759208707: 物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
    12766郟相 : 物不平则鸣_成语解释【拼音】:wù bú píng zé míng【释义】: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例句】:物不平则鸣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章韵18759208707: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什么意思? -
    12766郟相 : 谓大部分的事物一旦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章韵18759208707: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12766郟相 : 不平则鸣,唐·韩愈提出的.是指生活中的矛盾与斗争,激起作家的创作激情,语出其《 送孟东野序冬》:“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一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以自然万物受外界激荡而发出声音为喻,说明文学也是“不平则呜”的产物,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继承和发展.司马迁旨在抒发郁积内心的愤慨之情.

    章韵18759208707: 韬光养晦,不平则鸣是什么意思 -
    12766郟相 :1、 隐藏锋芒,修养心性,待时而发,低调的发展自己. 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

    章韵18759208707: 则组词能组学则吗 -
    12766郟相 : 不能. 含有“则”的词组: 1.法则2.穷则思变3.原则4.准则5.日中则昃6.臆则屡中7.通则8.规则9.法则10.定则11.否则含有“则”的成语:物不平则鸣(wù bù píng zé míng) 自用则小(zì yòng zé xiǎo)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yī zé y...

    章韵18759208707: 物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 -
    12766郟相 : 物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 :物伤其类、 物外之交、 物美价廉、 物殷俗阜、 物是人非、 物以群分、 物换星移、 物以羣分、 物以稀为贵、 物论沸腾、 物不平则鸣、 物归旧主、 物力维艰、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物阜民丰、 物竞天择、 物极则反、 物议沸腾、 物盛则衰、 物极必反、 物阜民熙、 物腐虫生、 物阜民安、 物以类聚、 物稀为贵、 物情离怨、 物极必返、 物华天宝、 物众地大

    热搜:韩愈不平则鸣中的温柔敦厚 \\ 不平则鸣女尊到底说了什么 \\ 不平则鸣宋昙全文阅读 \\ 成大事者泰山崩于前 \\ 缓则圆急则乱 \\ 佛说做人的最高境界 \\ 第1一40章免费阅读 \\ 富在术数 不在劳身 全文 \\ 佛说忍辱最高境界 \\ 荡尽不平 理想长鸣 \\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 \\ 忍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庄子 \\ 不囿于物不萦于心 \\ 为什么心里总是慌张很焦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男人就应该泰山崩于前 \\ 不平则鸣一鸣惊人 \\ 水不平则流 人不平则鸣 \\ 不平则鸣番外四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