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抱拳礼

  • 抱拳礼有什么讲究?
    答:一、“抱拳礼”规范——左手掌,右手拳: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二、“抱拳礼”内涵——友谊,和平,学习:1. 左手为掌,表示德、智、体、美齐备,屈拇指表示不...
  • 抱拳礼的正确手势
    答:抱拳礼的正确手势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巴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至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抱拳礼是过去人们彼此见面打招呼时或表示感谢时常用的一种行礼方式,也蕴含着深刻的...
  • 抱拳礼不适用于以下哪个场合
    答:男士穿西装拜年时。抱拳礼至今在武术界、长者之间和一些民族风格浓郁的场合,经常施用。有时也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或气氛比较融洽的场合,如春节团拜、宴会、晚会之时施用。主要适合于个人面对集体之时施行此礼节,意为自己握住自己的手,代替了握住别人的一只手在摇。
  • 古时人们抱拳行礼,是左手为掌,右手为拳?还是右手为掌,左手为拳?两者有...
    答: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而古代练武之人切磋时抱拳礼有两种:一个是右掌左拳,一个是左掌右拳。道德经31章讲到: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
  • 中国武术抱拳礼行礼时,拳掌于前胸间距多少厘米
    答:拳掌距胸约二十至三十厘米,两臂屈圆。中国武术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技术内涵,也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崇尚礼乐的中国,不论古代与现代,武术以其崇尚武德、重视礼仪的精神而为国人所热爱。“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修德”。德艺双馨的武术...
  • 中国抱拳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有什么说法吗?
    答:在讲究男女有别时代来看,把女士作揖中左右手的顺序和男士正好是相反的,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一般来说行“抱拳礼”的时候,它要求“左手抱右拳”也是符合情理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都是用右拳打人,所以右拳就代表着武力,那么用左手抱住或着是遮住右拳,这样就表示对武力的...
  • 男人微信回你抱拳是什么意思?
    答:男人微信回你抱拳的意思是第一个意思是。表示对您的尊重,打招呼。第二个意思是对您回复表示认可和感谢。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一切顺利。“抱拳”表情包来源于抱拳礼,与其类似的礼节称“拱”、“揖礼”,是一种汉族传统礼仪,多见于习武之人中的一种相见礼,是汉族特有的传统...
  • 礼仪中,男士标准的站姿,是左手握右手,还是右手握左手?
    答:在礼仪中,男士标准的站姿通常是右手握左手。这种站姿被称为“自然站立”或“标准站姿”,是一种显得优雅、自信、礼貌和专业的站姿。右手握左手的站姿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使身体更加稳定。它还可以显示出男士的自信和自主性,因为这种站姿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显示自信和放松的姿势。不过,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
  • 关于男士的标准站姿,为什么是右手握左手放在胸前或身后?
    答: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武术散手在戴拳套练习和比赛时,可模拟似地行抱拳礼,两关套合抱...
  • 礼仪中,男士标准的站姿,是左手握右手,还是右手握左手?
    答:左手握右手,以前在学生会专门训练过!

  • 网友评论:

    邱逃13147083432: 抱拳行礼到底是左手抱右手,还是右手抱左手? -
    67274凌虽 : 抱拳行礼左手抱右手表示吉拜,右手抱左手表示凶拜.在一些电视剧当中,我们通常会看到一些武林高手在比赛之前都会行抱拳礼,而且在古代的时候一般会武术的人相互见面也要行抱拳礼,这其中是有很大的规矩,不能够乱行抱拳礼,如果使...

    邱逃13147083432: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用何手势、 -
    67274凌虽 :[答案] 左手,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 行此礼,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种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

    邱逃13147083432: 介绍下武术中的抱拳礼 -
    67274凌虽 : 抱拳礼——即国学中的“揖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文化历史.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当时作揖就已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抱拳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抱拳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抱拳礼的涵义 左掌声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掌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邱逃13147083432: 我国的 抱拳礼 有什么讲究 -
    67274凌虽 : 抱拳礼,又称“拱”、“揖礼”,汉族传统礼仪中一种相见礼,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另外武术界中的抱拳礼是由“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是在国内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要领是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合拢在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邱逃13147083432: 抱拳应该是怎样抱? -
    67274凌虽 : 武术中抱拳礼具体内涵 一<抱拳礼>具体内涵 1. 左手为掌,表示德、智、体、美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 2. 右手为拳,表示勇猛习武者;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勇武的意思. 3.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可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4.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渴望求知,恭请师友前辈指教. 二 <抱拳礼>应用方法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活动前后均须先行抱拳礼.

    邱逃13147083432: 请问江湖上的抱拳礼,到底哪只手是拳,哪只手是掌?到底应该如何做?
    67274凌虽 : 练武之前,有一定的要求,必须遵守,不管少林寺,还是武当山,教学生、徒弟都有... 拳术礼仪抱拳礼 一、并立步,身体自然直立,右手握拳,左手拇指屈拢,四指并拢伸...

    邱逃13147083432: 传统的抱拳礼都有什么讲究亲友问候与武学的抱拳礼有何异同,各有什么
    67274凌虽 : 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 男士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然后上身...

    邱逃13147083432: 古代报信抱拳,左手抱右手和右手抱左手有何讲究? -
    67274凌虽 : 在我国古代,普遍比较讲究礼仪,尤其是上下级的关系,一般报信人都称为使者或者探子,而在电视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报信人回来一般都会单膝下跪,抱拳低头,实际上历史上的报信人,以及抱拳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古人报信时,一般...

    邱逃13147083432: “抱拳礼”的行礼方法是怎样的?
    67274凌虽 : 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掌眼(虎口)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稍微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

    邱逃13147083432: 古时,抱拳行礼,是左手握住右手,还是右手握住左手? -
    67274凌虽 : 一)此礼法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了新的涵义,这是在国内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 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

    热搜:男生抱拳礼的正确手势 \\ 男士标准拱手礼图片 \\ 女士抱拳礼图片 \\ 抱拳礼左拳还是右掌 \\ 男人抱拳礼手势 \\ 男人抱拳礼图片 \\ 抱拳图片大全 \\ 女子抱拳的正确手势 \\ 武术抱拳礼的正确手势男女 \\ 女子抱拳礼正确方法 \\ 女的抱拳礼右手压左手 \\ 拜年抱拳正确手势图解 \\ 男人抱拳正确手势 \\ 右手抱左手意味着什么 \\ 女士抱拳礼哪只手在上 \\ 男子抱拳礼的正确手势 \\ 抱拳礼女子的正确姿势 \\ [抱拳][抱拳] \\ 女士标准抱拳礼图片 \\ 男人拱手礼的正确手势图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