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来历故事简介

  • 粽子的由来
    答:1、粽子的起源和来历: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因楚国面临亡国,所以他于五月五日,投入了汩罗江,人们非常悲痛,于是去吊唁屈原,为了他的身体不被鱼虾损伤,就用竹筒装米,之后也纷纷效仿,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2、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
  • 粽子的由来
    答:公元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
  • 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的语音故事
    答: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
  •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传说
    答: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楚国大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
  • 吃粽子的来历??
    答: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即粽子。
  •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故事简短
    答:端午节粽子的来历故事:早在春秋时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节日。屈原抱石投江后,为了防止鱼虾侵蚀屈原的遗体,当地百姓纷纷将米用粽叶包裹,投进江中喂食鱼虾,以此保护屈原。这就是最早的粽子。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 粽子的来历
    答: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
  •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是什么?
    答:1、来历:纪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
  • 粽子简介
    答:粽的历史悠久,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期的东吴地区(今江苏一带),用菇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粽子传统是仲夏与端午的必备食品。数世纪之后,各地民俗故事将在地信仰、节庆与粽子起源结合,衍生出不同民俗故事。例如屈原及伍子胥等仪礼。惟其年代与最早西晋时期关于角黍之记载(公元236年-297...

  • 网友评论:

    良杭13471184602: 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
    43223费符 :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当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老百姓害怕鱼吃掉他的尸体,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便向江中投入粽子想把鱼喂饱,不让鱼吃掉他的尸体.粽子就是这样来的.表达出了老百姓对屈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良杭13471184602: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啊 -
    43223费符 :[答案]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

    良杭13471184602: 粽子的由来 40字 一定要概括的 -
    43223费符 :[答案] 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粽子.

    良杭13471184602: 粽子的来历? -
    43223费符 : 粽子的来历:是为了纪念死去的爱国屈原.因为他爱民如子,又爱国家.因为皇帝不担心国情,就跳河自尽,以一死了知.所以他死后,人们怕水里的鱼会吃他,就把粽子放进河里让鱼吃粽子.

    良杭13471184602: ...作为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要学习屈原的崇尚品格س要继承诗人伟大的爱国精神.难怪人们吃粽子时س总要给孩子讲述屈原的... -
    43223费符 :[答案] ①这篇短文是采用了(总起分述)的写法来布局谋篇的. ②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粽子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的特点,以及粽子与屈原关系的传说. 愿对你有所帮助!

    良杭13471184602: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你能简短的说一说吗? -
    43223费符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良杭13471184602: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
    43223费符 :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良杭13471184602: 粽子节的由来是什么? -
    43223费符 :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入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到了汉代建武年间,有一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良杭13471184602: 粽子的由来是什么?我想知道! -
    43223费符 : 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良杭13471184602: 粽子的来由! -
    43223费符 :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

    热搜:粽子的由来民间故事 \\ 粽子的来历和寓意 \\ 简单的说出粽子的来历 \\ 吃粽子的来历故事 \\ 粽子是为了纪念谁由来 \\ 粽子的来历简短介绍 \\ 粽子的美好寓意4个字 \\ 粽子象征的美好寓意 \\ 粽子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 粽子与屈原的故事简介 \\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短 \\ 粽子的由来和历史 \\ 吃粽子的来历与传说 \\ 粽子来源历史故事 \\ 端午粽子的起源和来历 \\ 粽子和屈原的由来故事 \\ 粽子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 吃粽子的由来和风俗 \\ 端午节粽子的来历故事 \\ 粽子的来历和意义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