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想尔

  • 老君想尔戒戒律思想的集中体现
    答:老君想尔戒作为五斗米道《老子想尔注》戒律思想的核心体现,被详细阐述于《老君存思图十八篇·坐朝存思第 十》中。该戒律内容简洁,但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衍生出了更为具体的《老君二十七戒》。这二十七条戒律分为三品:上品戒律强调戒除喜怒、耗费精气、伤害王者之气等,还包含不食含血食物、追求...
  • 老君想尔戒述阐发规戒之事
    答:往往会因富贵而自满,失去了应有的君臣界限,他们的言辞过于夸耀,未能以慈俭的精神自持,这种行为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广泛批评。他为此提出了明确的规戒,然而遗憾的是,他的这些规戒并未在正一道的后继者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传承。
  • 老君想尔戒道门十规
    答:张宇初,作为正一教的领袖,意识到这种情况,他试图在正一道以及其他道教派系中引入初期全真道的核心理念和实践,以及严格的教制和教风改革,其目标是整治教团内部的腐败现象,以及纠正戒律松弛的问题。他认识到,仅仅保留道教的表面形式是不够的,必须回归到道教的根本精神,通过实践和制度的革新,提升道士...
  • 老君想尔戒整顿纲领
    答:这部作品被普遍认为是明代道教活动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指导纲领,对当时道教社会的规范和秩序起到了关键的整肃作用。《道门十规》以其全面的内容,明确了道教修行者的责任和行为规范,强调了道法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对道教的修行实践和道观的日常运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它不仅体现了道教思想的深度,也反映了...
  • 中国道教有哪些戒律
    答:(1)想尔九戒:即“老君想尔戒”,又称“道德尊经想尔戒”。戒文源出于《老子道德经想尔注》,分上中下三品,共九条。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下品戒文是:行无欲;行知止师认为,能持上品戒者,可望位登仙班;能持中品戒者,可以延年益寿;能持下品戒...
  • 道教的戒律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其中,想尔九戒又称“道德尊经想尔戒”、“老君想尔戒”。想尔九戒是正一派的主要戒律之一。五戒是指老君五戒。五戒要求戒酒、戒杀、戒淫、戒盗、戒妄语。五戒又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规定箓生弟子受完三戒之后,还要受五戒。道教指出,五戒为持身之本,持法之根,五戒缺一则命不成。九真戒又称“...
  • 道教戒律解释
    答:老君想尔戒是早期道教的戒律。其戒文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即:“行 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 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
  • 道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
    答:(1)想尔九戒:即“老君想尔戒”,又称“道德尊经想尔戒”。戒文源出于《老子道德经想尔注》,分上中下三品,共九条。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下品戒文是:行无欲;行知止师认为,能持上品戒者,可望位登仙班;能持中品戒者,可以延年益寿;能持下品戒...
  • 老子道德经想尔注的敦煌本
    答:经名:老子道德经想尔注。全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是早期道教的主要著作。东汉末年,五斗米道以《五千文》为主要经典,《想尔注》便是米道祭酒宣讲《老子》的注释本,此书早佚。清末於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据唐玄宗《道德眞经疏外传》、杜光庭《道德眞经广圣义》所载...
  • 道家中级大戒于天仙戒
    答:想尔九戒成为正一派的主要戒律之一。(2)五戒:即老君五戒,托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道教规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后,再受五戒,五戒与三戒为八戒。五戒在天为五纬,天道失戒则现灾异;在地为五岳,地道失戒则百谷不成;在数为五行,五数失戒则水火相薄,金木相伤;...

  • 网友评论:

    国蓝17682469156: 《老子想尔注》和《道德经》有什么关系? -
    5309籍肯 : 《道德经》又名《老子》 是老子自己写的,大约成书在公元前500年的样子 《老子想尔注》是对《老子》的注释,是早期道教的主要著作,一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东汉末年,五斗米道以《五千文》为主要经典,《想尔注》便是米道祭酒宣讲《老子》的注释本,此书早佚.清末於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大英博物馆.此书作者,或说张道陵,或说张鲁,或说「想尔」为仙人名.其内容多与《太平经》相合,吸取了后者的宗教思想与社会政治观,也有河上公解释《老子》的观点,是研究五斗米道最原始、最宝贵的材料.

    国蓝17682469156: 道教必读的经文与戒规 -
    5309籍肯 : 道教戒规道教主要戒律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等.这些戒律的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产生的时代不同,...

    国蓝17682469156: 道教戒律解释 -
    5309籍肯 : 总结为:不妄动,守清静,归善行,心无欲,行至柔.

    国蓝17682469156: 《老子想尔注和道德经》有什么关系?是注解的关系吗?都是什么人
    5309籍肯 : 《老子想尔注》,全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二卷.据唐玄宗《道德真经疏外传》、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所载,作者为东汉张陵.宋代谢守灏《老君实录》、彭耜...

    国蓝17682469156: 《老子想尔注》的作者是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309籍肯 : 《老子想尔注》是由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所撰,原书早已失传,现有敦煌发现的残抄本一件,仅存原经第3章至第37章注文.主要内容有:(1)论证道为天地万物之本,为...

    国蓝17682469156: 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喝酒吗 -
    5309籍肯 : 不能 绝对不能!!五戒:即老君五戒,托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 “五戒”、“八戒”、“十戒”和其他戒律.其内容除五戒、八戒与佛教基本相同外,十戒中尚列有“不得违戾父母师长”、“不得杀生屠害”、“不得叛逆君王”、“不得淫乱骨肉”、“不得毁谤道法”、“不得污漫静坛”等.《老君想尔戒》为早期天师道戒,《说十戒》和《思微定志经十戒》为上清、灵宝派的戒律,《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为新天师道的戒律.

    国蓝17682469156: 道教神仙体系 -
    5309籍肯 : 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体现,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标和最后归宿.因此道教历来十分重视神仙的造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播的需要,吸收和造构的神灵愈来愈多,有的被淘汰了,有的被保留下来,最后形成一个复杂庞大的体...

    国蓝17682469156: 道家是否有自律,若有是否有违天然 -
    5309籍肯 : 道教有自律 那就是 戒律 有很多 戒律是遵守咒语法规 和天然简直不相干 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初期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沿袭佛教戒律,并汲取儒家名教纲常观念而制定"五戒"、“八戒”、“十戒”和其他戒律.其内容除五戒、八戒与佛教基本相同外,十戒中尚列有"不得违戾父母师长"、“不得杀生屠害”、“不得叛逆君王”、“不得淫乱骨肉”、“不得毁谤道法”、“不得污漫静坛”等.《老君想尔戒》为早期天师道戒,《说十戒》和《思微定志经十戒》为上清、灵宝派之戒律,《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为新天师道之戒律

    国蓝17682469156: 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吗 -
    5309籍肯 : 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全称“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并不等同于老子,老子为其化身之一.按《史记》记载,老子为周代史官,构建了独特的道论,创建了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被后世奉为道祖.这是历史上的老子...

    热搜:太下老君 \\ 真正的太上老君图片 \\ 老君想尔注 \\ 老子想尔注pdf \\ 太上老君在堂口的作用 \\ 老君想尔九戒 \\ 老君手决图片 \\ 老子想尔注全文及译文 \\ 《老子想尔注》 \\ 老君化身 \\ 老君想尔集注 \\ 老君和清凝仙子 \\ 太上老君俗家名字 \\ 老君内观经全文 \\ 初真戒 中极戒 天仙戒 \\ 老子想尔九戒 \\ 《想尔注》 \\ 老君和清凝仙子的故事 \\ 千窟城被毁主力是哪族 \\ 老子太上老君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