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义自见上一句是什么

  • 读书百遍,( )
    答: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三国魏郎中鱼豢著):“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译文:有人从学的,遇到不肯教,而云:“一定要先读一百遍’,说“读书百遍,义自见。’”...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答:“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是:将书读上一百遍,书里面讲的内容(意思)自然就明白啦。在这里,“见”同“现”,意思是显现,明白。“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原句如下:“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几句话都是关于什么的名
    答:题主是否想询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几句话都是关于什么的名言”?关于学习名言。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关于指导人读书的名言,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即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谁说的?
    答: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
  • 书读百遍,而义自见出自哪里
    答:《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书读百遍,而义自见这两句话出自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书要多读才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只有做到精读方可领会不通之处。意思:读书百遍也有人把它叫做书读百遍,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要深入了解书中的知识,最好反复去阅读文章...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答:意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第一句话就把道理讲完了,接下来的这些都是方法论。从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些都是方法,告诉你怎样明明德的方法。明明德就是成为君子大人的基础。可是现在的很多学者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明明的,既然是明德了,其实明德指的是本性本心,也就...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实际上,“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晋· 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宋代朱熹的《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然是由“读书百遍,而义自现”演变而来的。因此,教材选用的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即“读书百遍,而义...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什么意思
    答:”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近义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答:译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三国魏郎中鱼豢著):“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是谁的名言?
    答: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

  • 网友评论:

    凌詹15765945933: 谚语其义自见的上一句是什么? -
    22755於达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自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上一句 -
    22755於达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拼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凌詹15765945933: 而义自见上一句是什么董遇
    22755於达 : 而义自见的上一句是:“读书百遍”.出自《左氏传》,原文是:“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的前一句是什么 -
    22755於达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的上一句是 -
    22755於达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说解:见,读xian,出现,“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又作“读书白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前一句是什么? -
    22755於达 :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上一句是什么? -
    22755於达 :[答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的上句是什麽? -
    22755於达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读了上百遍后,其中的奥秘才会领悟.【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前面的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22755於达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书百遍,其义自见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

    凌詹15765945933: 其义自见的上一句是
    22755於达 : 答 此句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最早由三国时魏国民师董遇提出.

    热搜:而义自见前半句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解释 \\ 读书百遍 而义自见 \\ 佛经最精髓的一句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全诗 \\ 董遇的名言 \\ 心理疏导十句话 \\ 三观很正的优质短句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年级 \\ 不能则学上一句谚语 \\ 一年级不知则问 \\ 书读百遍而义自现有吗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一年级读书百遍下一句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者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什么百遍而义什么成语 \\ 日积月累不知则问课文 \\ 读万里书行万里路解释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