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的修饰用法怎么判断

  • 而的虚词用法
    答:“而”的虚词用法有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表递进,表因果,表假设,具体如下:一、表承接 1、承接的本质是先后关系,常用在两个动词之间,或者是两件事之间,判断其承接关系成立的关键是两者是否存在先后关系。一般译成“就”“然后”“从而”。例: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始得西...
  • 怎么判断而字的用法
    答:而字,有以下用法: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表示因果关系;表示目的关系。
  • 而有一种用法是表修饰,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如何判断而在这里表修饰?谢...
    答: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即使表修饰,而字还是连词居多。一般连接修饰词和主语的情况下就是表修饰.2、不译的问题。在古代汉语语法里需要虚词的连接,保持句子正确通顺,现代汉语语法不通,不需要那个字,所以由古译今不需要翻译那个字就能保持句子完整通顺,有时候译了反而多余。
  • 在古代用语中而的用法是什么怎样判断
    答:4、有怠而欲出者。(同上)四、表修饰关系 表修饰关系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分别是句子的状语和动词谓语,其中前项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等。也就是说,判断“而”是不是表修饰关系,只要看它所处的位置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了,如果“而”连接的前项是状语,后项又是动词,那它肯定...
  • 语文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答:第一个就是表顺承,顺承顾名思义就是顺下来,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可自己理解为“而后、然后、就”。第二个就是表转折,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可理解为可是,但是,却。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环而攻之而不胜!都是可以理解为但是的意思,表转折!第三个表并列,这个可以理解为和、与的意思,...
  • 而的用法怎么判断
    答: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而字用法判断歌诀 “而”字用法功能多,常作连词表关系。前后词意认真辨,仔细分析巧判断。左右平等表并列,前后动作表承接,后面意深表递进,后面意转表转折,动作未发表假设,前面条件表假设,前因后果表因果,连接状谓表修饰。同“尔”代词作人称,复音“而已”在句末。
  • 而的用法辨析
    答: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而”连接的两部分,通常后者为动词,前者的动作是来修饰后者的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跂而望,望是中心词,你是怎样去眺望的呢,是“‘跂’而望”,踮起脚后跟去眺望。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登高而招的而什么意思
    答:“而”自的用法本来就很复杂微妙,所以很多参考资料上面的答案常常会自相矛盾.要判断它的用法,我们就要学会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做多了就能自己判断了.嗯,你说的很有道理.解答这道题时我也有点迷惑,光凭语境去判断的话,两个都说得过去.如果“而”表修饰,那么“登高”就做了状语,我就是看了一下有没...
  • 再文言文中,怎样判断“而”的用法,转折?并列?修饰?顺承?递进?
    答:前后同等平行,并列:黑质而白章——又、和、并且 前后平行而不同等,修饰:吾尝跂而望矣——地、着 前后不平行,时间有先后,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就,然后 前后不平行,意思又跃进,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并且、而且 前后意思对立,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却,但是 ...
  • 语文文言文中 而 字的一般用法如何判断
    答: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

  • 网友评论:

    郗备17525929942: 而有一种用法是表修饰,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如何判断而在这里表修饰?谢谢!!! -
    47687柯希 :[答案] 1、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即使表修饰,而字还是连词居多.一般连接修饰词和主语的情况下就是表修饰.2、不译的问题.在古...

    郗备17525929942: 文言文里的“而”的顺承和修饰关系怎么区分? -
    47687柯希 :[答案] 举例来说,表顺承关系的“而”字是连接先后发生的两个动作,“而”字前后词语的词性大致一样,比如都是动词.所谓顺承关系也可以从句意理解,从而判断“而”字的用法.表修饰关系的“而”字连接状语,“而”字前后的词语词性不一定一样,...

    郗备17525929942: 谁知道怎样辨别文言文中的“而”字是表修饰还是其他用法? -
    47687柯希 : 而有4个意思: 1 并列 2 修饰 3 承接 4 转折 “而”字用法黑质而白章表前后并列关系 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前后承接关系哀而生之乎表前后并列关系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前后承接关系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表前对后的修饰关系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表前对后的转折关系哗然而骇者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恂恂而起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弛然而卧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表示承接关系时而献焉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退而甘食表示承接关系熙熙而乐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闻而愈悲表示承接关系

    郗备17525929942: 古文中怎样判断“而”表示顺接或修饰 -
    47687柯希 :[答案] “而”字的用法 (一)“而”字用作连词的用法: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而”字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

    郗备17525929942: 如何判断“而”字的用法? -
    47687柯希 :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郗备17525929942: 如何理解文言文中"而"字表修饰的用法 -
    47687柯希 : "而"字作为连词,有多项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表示修饰关系. 如何理解"而"表修饰的用法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起状语和动词之间的连接作用,与现代汉语的“地”类似.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来解释: 现代汉语说:丢兵弃甲地逃跑.文言文说:弃甲曳兵而走. 现代汉语说:我小心翼翼地起来.文言文说:吾恂恂而起.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理解“而”作为连接状语的作用.有些时候,状语和动词之间不需要加上“地”,可以不翻译. 再举一例: 现代汉语说:我踮起脚看.踮起脚是看的状语,表示怎么看,中间不用加“地”.文言文说:吾尝跂而望矣. 总之,只要明白修饰作用是指怎么样地去干什么就行.‍

    郗备17525929942: 文言文中“而”用法的辨别?有 修饰、转折、承接、并列.具体的用法是什么?怎么分辨? -
    47687柯希 :[答案]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

    郗备17525929942: 鸟倦飞而知还 与 泉涓涓而细流 中的"而"字用法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我觉得都是修饰呢?怎么分辨呢? -
    47687柯希 :[答案] 鸟倦飞而知还,是鸟飞疲倦了,然后飞回来,是顺接;泉涓涓而细流,是泉水涓涓地细细流淌,自然是修饰. 至于分辨,就要看具体情况了,顺接一般是动作的连接,前后都是动词;修饰是描述动作地形态与状态,很好区分的.

    郗备17525929942: 请问怎么判断“而”的用法如通常在什么时候是表修饰,什么时候表递进等(比方说有什么规律)(特别是承接、并列、递进和表目的之间的区别) -
    47687柯希 :[答案]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而”所连接的两部分处于平等地位,物高下之分,有时候可以对调.这个考试中经常考.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蟹的六条腿和两只钳子,都...

    郗备17525929942: 在文言文中如何通过连词“而”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而”的用法就是“而”在某句子成分前事……用法(修饰、承接等) -
    47687柯希 :[答案] “而”是在初中语文教材(语文版、人教版)的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文言虚词,那么,它有哪几种用法呢?一、表示顺接,可译为“然后”、“就”.在《论语六则》中,就有不少“而”字.比如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

    热搜:而字的七种用法归纳 \\ 文言文而表修饰用法 \\ 而字的七种用法及例子 \\ 而的用法及例句 \\ 而的几种用法及区分 \\ 而的四种用法举例 \\ 而的七种用法文言文 \\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而的不同用法 \\ 而的用法和例句 \\ 而用法归纳 \\ 而字的八种用法 \\ 而的五种用法 \\ 而字用法归纳 \\ 而字用法表修饰如何理解 \\ 而的修饰用法举例 \\ 而有几种用法 \\ 而字的八种基本用法 \\ 而的几种用法 \\ 而的五种用法文言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