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 聂耳的个人经历以及代表作是怎样的?
    答:(1912~1935)作曲家。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能够演奏多种民族乐器,大革命时期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1年在上海考入“明月歌舞团”任小提琴手,并随黎锦晖学作曲,后因不满该团方针而退出。1933年参加剧联音乐小组,积极投身于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1935年在日本不幸溺水...
  • 聂耳是哪个人
    答:聂耳的音乐作品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国音乐界树立了榜样。他的音乐风格独特、富有创意,对中国音乐界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演绎,对中国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之,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位...
  • 聂耳创造过哪些音乐作品
    答: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十天后,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声可闻、难民在街上到处流离奔走哭喊的环境中,聂耳在日记中首次提出“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聂耳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又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的辉煌。他的一系列作品,特别是《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
  • 聂耳是什么人?
    答: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聂耳创作的歌曲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有着进行曲风格的爱国歌曲,这是他的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部分。包括《毕业歌》(田汉词,影片《桃李劫》主题歌)、《前进歌》(亦名《苦力歌》,田汉词,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插曲)、《自卫歌...
  • 聂耳哪里人
    答:聂耳是云南人。聂耳,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1912年2月14日,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
  • 田汉和聂耳的介绍
    答: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二、聂耳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
  • 你是怎样看待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 聂耳人物墓志
    答: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的紧要关头,聂耳的死讯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哀悼。众多人士通过《晨报》、《电通》等报刊表达哀思,怀念他在中国危难之际发出的警醒之声。郭沫若也在那时写下悼念的诗篇。郭沫若为聂耳题写碑文和墓志铭时,中日关系紧张,因此在墓志铭中提到他死于“敌国”。九个月后,日本人在藤泽...
  • 从聂尔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答:对祖国始终如一的忠诚与热爱、对人民深沉的眷恋与忧思、对事业的无限追求与执着,聂耳精神将永远激励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脚踏实地、居安思危,为新中国的未竭力奉献。1912年2月,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
  • 聂耳的童年名人故事
    答:聂守信对此感到无比愤怒,他开始思考民族的命运,并加入了共青团。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他被当局列入黑名单,无奈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这一年,他刚18岁。初到上海,他在一家云南人开的商号里当伙计。一天,他在报上看到了“明月歌剧社“招收学员的广告,想到自己从邱木匠那里受到启蒙至今,一直没有机会投身...

  • 网友评论: 热搜:聂耳真正死因 \\ 聂耳是怎么被淹死的 \\ 聂耳的死因过程 \\ 为什么日本人祭拜聂耳 \\ 聂耳有后代吗 \\ 音乐家聂耳二年级阅读 \\ 聂耳为什么死在日本 \\ 聂耳为什么要到日本去 \\ 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二年级 \\ 聂耳给我们的启示 \\ 音乐家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 聂耳是玉溪人吗 \\ 聂耳为什么去日本游泳 \\ 聂耳是怎样为国歌谱曲的 \\ 聂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 聂耳是个刻苦的人 \\ 你能从聂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 冼星海和聂耳谁更厉害 \\ 聂耳是个怎样的孩子 \\ 聂耳的耳朵是聋的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