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优秀事迹

  • 苏轼的有关事迹
    答: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7、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
  • 苏轼事迹简写
    答: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
  • 关于苏轼的主要事迹
    答: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
  • 苏轼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答: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在常州(...
  • 关于苏轼的生平事迹和名句?
    答:苏轼(1037~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生平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
  • 苏东坡生平事迹有哪些
    答:1、苏轼于宋仁宗景_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2、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3、嘉_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
  • 苏轼主要的事迹有哪些?
    答:苏轼的主要事迹: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他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之散文,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还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
  • 苏轼的事迹
    答:作者:苏轼 (宋代)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
  • 苏轼事迹介绍
    答:1、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2、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苏轼川赴京,参加朝廷得科举考试。  3、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
  • 关于苏轼的主要事迹
    答:苏轼的主要事迹: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他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之散文,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还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

  • 网友评论:

    邰雅19225083287: 体现苏轼品质的事迹(最好短一点,至少3个,写出是什么精神品质). -
    11870双穆 :[答案] 1,性格好的一个特点是豁达大度.北宋元符三年,苏轼遇赦,结束七年流放从海南北归.时传闻,他将入朝拜相.曾在哲宗朝为相的章敦之子章援,因害怕其父对苏轼的迫害甚多而受打击报复,特意写了一封长信给苏轼,请求他的宽恕.对...

    邰雅19225083287: 求苏轼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格 -
    11870双穆 : 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 表现了苏轼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算品格吗/hehe

    邰雅19225083287: 关于苏轼的资料 -
    11870双穆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

    邰雅19225083287: 苏东坡事例有什么 -
    11870双穆 : 苏轼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

    邰雅19225083287: 有关苏轼的一生事迹和作品??
    11870双穆 : 苏轼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元年(1056)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

    邰雅19225083287: 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
    11870双穆 : 苏东坡的传说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宋代的著名作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诗、词、书、画、文章都很出色.在他任杭州、扬州等地知府时,能够体察民情,在救灾、治水、清免赋税等方面做了许多...

    邰雅19225083287: 苏轼的故事 - 苏轼游赤壁的故事讲一讲苏轼在写《赤壁赋》中的故事
    11870双穆 : 司马光执政后,把宋神宗贬谪的许多大臣都召回朝廷,其中有两个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和苏辙. 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苏辙在王安石手下干过事,后来,因为跟...

    邰雅19225083287: 苏轼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
    11870双穆 :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

    邰雅19225083287: 苏轼的清廉体现在哪具体事例?苏轼的清廉体现在哪具体事例
    11870双穆 : 苏轼的清廉体现,具体事例: 1、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京做过大官.一日,其乡友带上厚礼想求他帮忙谋个一官半职,并说:“如您不便,劳令弟之驾也行.”乡情不便明伤...

    热搜:苏轼主要的三个事迹 \\ 苏轼的生平事迹 \\ 苏轼的品质及相关事迹 \\ 苏轼生平经历详细 \\ 苏轼的经典事迹 \\ 苏轼典型事迹 \\ 苏轼的主要著名事迹 \\ 苏轼的精神品质 \\ 苏轼品质及主要事迹 \\ 苏轼被贬事迹 \\ 苏轼最打动人的事迹 \\ 苏轼事迹50字 \\ 关于苏轼的生平事迹 \\ 苏轼最美的十首诗 \\ 苏轼一生的坎坷经历 \\ 苏轼主要事迹概括 \\ 苏轼事迹简介300字 \\ 苏轼生平事迹100字 \\ 苏轼的名人事例 \\ 名人事迹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