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夜游承天寺插图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和原画
    答: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懂这篇文章,才算理
    答:而苏轼写《承天寺夜游》的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他在知晓自己的好友、亲人的遭遇后,却无能无为时,苏轼先生用了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境: 闲人 。“闲人”,你这清闲的人,细品东坡先生写下的这句话,读来实在令人感慨万分。苏轼的遭遇很惨,但他的字里行间却全然找不到一丝颓废的感觉,...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简介苏轼相关介绍
    答:1、《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_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答:《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答: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答: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从门戸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赏析鉴赏
    答: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赏析|鉴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楩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楩?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二年 (1079),作者在徐州太守...
  • 苏轼什么时候写的《记承天寺夜游》?
    答:《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
  •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主旨点解阿
    答: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1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2,月色入户3,欣然起行。念4无与为乐者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6,相与7步于中庭。 庭下8如积水空明9,水中藻、荇10交横11,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12如吾两人者耳。 一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

  • 网友评论:

    金矿13210144399: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和原画 -
    38105宗哑 :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金矿13210144399: 找图片 苏轼 -
    38105宗哑 :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C%C7%B3%D0%CC%EC%CB%C2%D2%B9%D3%CE&z=0

    金矿13210144399: 《记承天寺夜游》
    38105宗哑 :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金矿13210144399: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38105宗哑 : [1]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

    金矿13210144399: 关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38105宗哑 : 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这首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但他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享受生活.

    金矿13210144399: 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和张怀明在月色下的情景 -
    38105宗哑 : 庭院中,月光静静映照,宛如一泓秋水那样清澈而明净.在水中仿佛有绿藻如丝,悠然漂浮,荇菜纵横,碧波轻漾.环顾四周原来是亭亭修竹和苍翠古柏在月光下的影子.那竹柏相互交错迎着微风轻轻摇晃,在宁静的月光下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雅韵.问E个问题有咩意义?!?

    金矿13210144399: 《记承天寺夜游》中,文字极少,但内容丰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
    38105宗哑 :[答案]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作者被贬黄州 3.作者的感情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

    金矿13210144399: 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陪衬月亮的景物是什么? -
    38105宗哑 :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元丰六...

    金矿13210144399: 记承天寺夜游 描绘的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
    38105宗哑 : 1、特点: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作者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

    金矿13210144399: 记承天似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描写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
    38105宗哑 : 夜游承天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秋风习习.解开衣带,卧躺在床,想要睡下,心中却挂着我那远方的家人(弟弟和妻子).皎洁的银光撒入,耀眼,明媚.一时睡意全无,于是仰起头,开心地起身,走出了家门.走着.觉得一人没感觉,于是到了承天寺找张怀民,他也没睡,我想:应该也是在这皎洁的月光的怂恿下起身的吧!我俩漫步中庭,各自想着事情.看那庭下像有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如藻荇一般绿莹莹,透澈澈,那都是松柏的影子照下的啊!这世界真是变化多端呐,像人也是这样,勾心斗角,唉.思念时候没有月,什么时候没有竹柏,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热搜:记承天夜游寺原文拼音 \\ 为记承天寺夜游配图 \\ 承天寺夜游苏轼带拼音 \\ 苏东坡写的承天寺在哪 \\ 记承天寺全文注音版 \\ 苏轼承天寺夜游背景 \\ 苏东坡夜游的承天寺 \\ 苏轼承天寺夜游记图片 \\ 记承天寺夜游心情起伏绘图 \\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白话散文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心情变化 \\ 记承天寺夜游画一幅画 \\ 记承天寺夜游图片绘画简画 \\ 记承天寺景色的绘画 \\ 苏轼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 \\ 承天寺夜游注音版原文 \\ 记承天寺夜游想象图 \\ 古诗《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寺夜游背景图 \\ 记承天寺夜游场景画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