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深度解析

  • 《虞美人·听雨》内容是什么
    答:《虞美人·听雨》1、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此词在结构上运用时空跳跃,以“听雨”复沓串连,上、下片浑然一体,具有跌宕回旋...
  • 蒋捷《虞美人·听雨》抒发什么感情
    答:蒋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离思五首》、《虞美人·听雨》等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虞美人·听雨》是一首以虞美人为主题的词,通过描绘虞美人听雨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深切感情。词开头的“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诗人用雨打梨花深闭门的景象...
  • 《虞美人 听雨·蒋捷》原文与赏析
    答: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这首小词抒写了他少年、壮年、晚年三个阶段,三种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悲欢歌哭,尽在其中。作者运用时空大...
  • 虞美人《虞美人·听雨》表达什么?原文及赏析
    答: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赏析】少年的时候,无忧无虑,不需要为生活发愁,可以自在玩耍。脑海中充满着浪漫的幻想,就想邂逅一段纯真美好的爱情,过上永远幸福...
  • 虞美人.听雨 表达怎样的感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此词在结构上运用时空跳跃,以“听雨”复沓串连,上、下片浑然一体,具有跌宕回旋的匠心。
  • 赏析《虞美人 听雨》
    答:虞美人·听雨 名称: 虞美人·听雨 作者: 蒋捷 简介 蒋捷 生卒年不详。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隐居太湖竹山,因以为号,人称竹山先生。有《竹山词》传世,与周密、王沂孙、张奕并称“宋末四大家”。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宋词 栏目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体裁: ...
  • 虞美人听雨形象与理性
    答:《虞美人·听雨》是宋末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
  • 《虞美人.听雨》的文章概述(主要写了什么)?
    答:《虞美人.听雨》是宋词中运用时空表现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而又概括着人生道路的接触名篇之一。三幅图画:温软香艳的“歌楼夜雨图”,凄风苦雨的“江舟秋霖图”,孤独枯寂的“僧庐听雨图”。三幅画卷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寂的特定的人生长卷从而透现了社会从相对安定到动荡离乱、劫后荒凉的演变...
  • 虞美人·听雨​作品鉴赏
    答:在历代诗词中,雨与愁思常相伴而生,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黄昏时分,滴滴答答,那份愁绪,岂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又如李重元的“黄昏雨打梨花,紧闭门扉”。然而,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中,听雨的体验却因时空和环境的不同而显现出多样的情感。词人通过“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构建了...
  • 虞美人·听雨译文 | 注释 | 赏析
    答:虞美人·听雨 [宋代]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写雨,婉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 网友评论:

    边古19195207006: 蒋捷《虞美人.听雨》赏析 -
    4394郝耐 : 这首《虞美人·听雨》以听雨为线索,倾诉词人少年、壮年与老年听雨的不同感受.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是词人对往昔生活片段的回忆,下片则回到词人老年的境遇与听雨的不同反应.虽然结构简单,却极富有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不同时期...

    边古19195207006: 《虞美人 听雨》诗词赏析 -
    4394郝耐 : 1.少年时:不识愁滋味;中年时: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老年时: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2. “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

    边古19195207006: 《虞美人·听雨》的赏析是什么?急!! -
    4394郝耐 : 虞美人·听雨 (宋,将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南宋遗老将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此人曾为宋朝进士,他拒绝了元朝要他做官的召见,隐居终老与竹山.本词寥寥数语却已囊括了人的一生: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老年几句僧庐,鬓发星星.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使人凄然:少年听雨不知愁滋味;暮年听雨浮生已了,分外悲凉.结尾(一任)两字,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了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边古19195207006: 《虞美人·听雨》的解释和赏析!!! -
    4394郝耐 : 虞美人·听雨 名称: 虞美人·听雨 作者: 蒋捷 简介 蒋捷 生卒年不详.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隐居太湖竹山,因以为号,人称竹山先生.有《竹山词》传世,与周密、王沂孙、张奕并称“宋末四大家...

    边古19195207006: 赏析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 -
    4394郝耐 : 虞美人①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②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③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者】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

    边古19195207006: 虞美人听雨创作背景 -
    4394郝耐 : 《虞美人·听雨》的创作背景是宋、元易代之际,蒋捷在宋朝灭亡后,饱经忧患,颠沛流离.这首词是他的自述,表现了他在那个动荡年代的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以及美女的悲痛和失落心境.蒋捷通过雨声的意象,意象地描述了一个美女的悲痛和失落心境,寄托了她对国家和家族的眷恋和怀念.

    边古19195207006: 古诗 听雨 雨表达了什么 -
    4394郝耐 : 虞美人·听雨【南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释】1、《虞美人·听雨》是宋末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

    边古19195207006: 虞美人.听雨.作者是蒋捷,赏析一二百文字,谢谢 -
    4394郝耐 : 蒋捷《虞美人·听雨》赏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是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的进士,可叹尚未一展鸿图,岌岌...

    边古19195207006: 对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
    4394郝耐 : 美人•听雨》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兴发感动的审美特质.其传神的形象性、鲜明的画面感、含蕴的深厚性,皆令全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这首词虽为小令简笔,看似“语语纤巧”、“字字妍倩”(毛晋《汲古阁词跋》),但深衷浅貌...

    边古19195207006: 《虞美人听雨》那首词中作者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的?分别写了哪几个年龄段的什么心境? -
    4394郝耐 : 虞美人·听雨为南宋词人蒋捷所作,为作者自己一生的写照.从少年、再到仕年、最后到晚年,以听雨为线索,作者用寥寥几笔,写出了对人生、岁月不寻常的快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热搜:虞美人·听雨 \\ 虞美人听雨虚实结合 \\ 蒋捷《虞美人听雨》 \\ 虞美人听雨赏析及感悟 \\ 十二首绝美宋词 \\ 虞美人听雨下片 \\ 虞美人蒋捷虚实结合 \\ 虞美人听雨简要赏析 \\ 虞美人听雨演唱分析 \\ 虞美人听雨表达的感情 \\ 虞美人听雨的情感内涵 \\ 虞美人译文及赏析 \\ 虞美人听雨感受 \\ 虞美人听雨三幅画面 \\ 虞美人听雨作品分析 \\ 《虞美人 听雨》赏析 \\ 虞美人听雨翻译及赏析 \\ 虞美人听雨赏析 \\ 虞美人听雨古诗赏析 \\ 余秋雨《听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