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杂交水稻亲本种子

  • 袁隆平杂交水稻名称是什么?
    答:南优2号。南优2号是1974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266万亩。在湖南洞庭湖地区大规模试种时。与同类杂交稻品种相比,“南优2号”的确长势最好,穗大粒多,但却有致命缺陷——不抗病。后来,洞庭湖地区几十万亩水稻遭遇矮缩病。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
  • 袁隆平的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是转基因吗?
    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袁隆平团队利用亲本去镉技术研发的低镉水稻是否可以做到不含任何外源基因。如果低镉水稻可以做到不含任何外源基因,那也就不存在其是否属于转基因的讨论了。从技术过程上看,低镉水稻是这样研发的:以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稻骨干亲本华占和隆科638S为材料,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
  • 袁隆平培育出什么水稻
    答:1976年至1988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的面积为12.56亿亩,累计增产水稻1000亿千克以上,仅1987年,杂交水稻增收的粮食就达150亿千克,而当时辽宁省一年的粮食产量也只有127亿千克。杂交水稻播种前为什么要晒种 稻种贮藏期间,生命活动非常微弱。播前晒种可以增加种皮透性,有利于排除贮藏过程中种子呼吸作用...
  • 袁隆平是怎样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的?
    答: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1、袁隆平受高粱与玉米混种优势的启发,首次设计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杂交稻栽培方法。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2、之后,袁隆平和团队等人经过杂交育种试验,不断筛选植株...
  • 袁隆平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
    答: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
  • 关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问题
    答:杂交种之所以在产量及抗逆能力强是因为杂种优势,其染色体组成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其自交的F2会发生分离,当然就高矮不齐了,这很正常。
  • 袁隆平是哪一年发现杂交水稻的
    答:袁隆平是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路有饿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袁隆平,袁隆平意识到自己既然是学农出身,就应该为农民增产粮食、为人们吃饱饭作贡献。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
  • 袁隆平什么时候培育出杂交稻
    答: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
  •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种过哪些水稻?
    答:7. 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在袁隆平的带领下,已实施十多年,现正从单纯追求产量向绿色优质转变。8. 2017年,参与该工程的30多个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部分品种米质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9. 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成功研发了多个杂交水稻品种,使水稻产量显著提高。10. 袁隆平...
  •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顺序:决定研究→开始研究→成...
    答:回答: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

  • 网友评论:

    魏玉18398219289: 袁隆平院士因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而闻名于世.如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N=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D表示的育种方法... -
    27907越桂 :[答案] (1)A→D过程中进行了杂交→自交→选优等方法,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A→B→C表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B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3)E表示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该过程...

    魏玉18398219289: 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 -
    27907越桂 : 杂交水稻本来应该指的是水稻的杂交育种,但现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得到的杂种稻.杂交水稻是利用遗传关系较远的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杂种1代种子的杂种优势来获得优质高产的水稻.世界上研究杂交水稻要早于我国,但是因为某些亲缘关系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成功.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64年,1973年利用三系法成功制得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并于几年后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又开始了具有更大优势的两系法研究,并在80年代得到关键点的成功突破,两系法育种开始飞速发展.现在已经处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阶段.我国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魏玉18398219289: 袁隆平院士因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而闻名于世.如图是以二倍体水稻 (2 N = 24) 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 ― →D 表示的... -
    27907越桂 :[答案](1)杂交育种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 (4)A―→D A―→B―→C (5)陆地水稻和海岛水稻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魏玉18398219289: (1)袁隆平利用野生稻“野败”培育成“超级杂交水稻”,说明生物具有___.A.应激性    B.适应性    C.遗传性    D.变异性(2)“超级杂交... -
    27907越桂 :[答案] (1)袁隆平利用野生稻“野败”培育成“超级杂交水稻”,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故选D.(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

    魏玉18398219289: 袁隆平通过杂叫育种获得了哪些优良品种 -
    27907越桂 :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

    魏玉18398219289: 何谓“三系水稻”?
    27907越桂 : 三系水稻是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三系法是他发明的杂交水稻制种方法.与他后来发明的两系法比,用三系法生产杂交种子的杂交水稻就叫三系法杂交水稻,简称三...

    魏玉18398219289: 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 -
    27907越桂 :[答案] (1)变异(性) (2)ABD (漏选得1分) (3)B

    魏玉18398219289: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品种叫什么
    27907越桂 : 湘两优900(超优千号)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记者29日从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获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

    魏玉18398219289: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由哪两种水稻杂交 -
    27907越桂 : 袁隆平的杂交稻属于三系杂交.恢复系、不育系、保持系.商品种子由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而来.

    魏玉18398219289: 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基本步骤: 1.发现问题: 2.提出假设: 3.探究、验证: 4.得出结论: -
    27907越桂 : 1、生物学家袁隆平教授因为发现已有的杂交水稻都是两系杂交而导致产量提高不明显 2、有一种第三系不育系来作为远缘杂交种可以提高杂种优势,并借此研究出一种比两系杂交水稻更优势的杂交品种 3、远缘杂交不亲和且亲本间亲缘越远杂种优势越大,为了避免杂交优势退化,需要某一亲本不育.袁隆平院士认为在海南地区可能存在野生的高度不育的野生水稻品种. 4、他找到这个野生不育品种了,接下来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来了世界闻名的三系杂交水稻. 欢迎追问,求采纳

    热搜:亲本种子 间谍朱某某是谁 \\ 亲本种子是否被追回 \\ 袁隆平亲本种子被盗 \\ 杂交水稻成果被窃取 \\ 亲本种子被盗是真的吗 \\ 袁隆平被偷水稻的故事 \\ 袁隆平518毁苗事件 \\ 袁隆平发明水稻的故事 \\ 袁隆平爷爷的种子被国外间谍盗了 \\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故事 \\ 亲本种子追回来了吗 \\ 人民日报怒批袁隆平 \\ 袁隆平 做好一粒种子 \\ 袁隆平的成就200字 \\ 亲本种子的市场价值 \\ 亲本种子被盗启发及影响 \\ 袁隆平的小故事简短 \\ 杂交水稻种子被偷事件 \\ 袁隆平种子事件 \\ 袁隆平水稻被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