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比的手法作用

  • 诗经中的比是什么意思?
    答:比是诗经中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于比喻事物属性或表现方式。比如,“比翼鸟,与之羽,不绝如缕”,就是用比喻表现了两个恋人感情深厚,一心一意,不分离的情形。比还可以用于形容景象,如“河出伏流,图玄黄,皇图霸业,垂衣裳”,这里比喻黄河的势力在推动着夏朝的兴起和发展。比的使用丰富多彩,发挥...
  • 《诗经》的比、兴是运用的( )
    答:《诗经》所创造的“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基本格局;特别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的类比思维,对中国诗歌兴寄遥深、含蓄蕴藉的特色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答案为C(5P264)。
  •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有何特色?
    答:一、比,就是譬喻。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因为有前后的一...
  • 结合《诗经》中的具体作品,分析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答:1、赋:赋是通过描写事物的特征、形象和情感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法。例如,《诗经·小雅·鹤鸣》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兔罝于苇,室家之宜。”通过对鹤和兔子的描写,表达了室家的宜居之处。赋的特点是以事物为载体,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动物或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2、比:比是通...
  • 诗经中运用比的例子
    答:“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
  • 细论“比”在《诗经》中的运用
    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
  • 谈谈《诗经》的比兴手法
    答:《诗经》里大量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简言之,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
  • 诗经采用了什么手法?
    答:《诗经》的表现手法运用了“赋”、“比”、“兴”三种。所谓“赋”就是铺陈途述的意思,是一种直接叙事物而不假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用彼一事物来比喻此一事物,以使事物的特征更鲜明突出,使读者获得更深刻的印象;所谓“兴”,就是起兴的意思,诗人借助别的事物作个开头,以引起...
  • 诗经 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答:《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1、“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2、兴是借他物来引出此物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
  • 《诗经·氓》中的比手法
    答:比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⑴“赋”的表现手法:“赋”即“铺”,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卫风·氓》叙述古代一个女子从恋爱—...

  • 网友评论: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
    27459高送 :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即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比: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特征;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故也称“起兴”.指出课... -
    27459高送 :[答案] 略《关雎》前两句就是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看见一对雎鸠鸟在河中沙洲上欢快地鸣叫着,联想到人间幸... 总之,“兴”不只是为了开头,它在诗中还起着联想、象征、烘托等作用.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表现手法有哪三种 -
    27459高送 : 《诗经》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2、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3、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中比兴手法的妙处?详解 1000字左右 -
    27459高送 : 《诗经》用得最多的还是比兴手法.“比”是比喻,比拟,“以彼物比此物”.“兴”指借一物来引起他物,触景生情,以引起下面的歌词,“托物以起兴,借物以表情”. 《诗经》爱情诗中,更多的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同一首诗...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里的比、兴手法是什麽 -
    27459高送 :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兴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廖食15064344430: 比兴手法的作用? -
    27459高送 :[答案]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比 兴手法 比较 -
    27459高送 : 诗经中 多数情况下,比兴是同时用的,兴是起兴,比是比拟,起兴时所借助的对象,多数情况下是与作者所描述的对象有极大关联,因此用兴手法时,也就运用了比手法.但也有些时候,比兴不同时用,比方说《氓》中,就有好几处是这样.自己理解着做吧.“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你觉着用了类似于比喻这种修辞的句子,也就用了比的手法;要是作者本来想说这件东西或事,却先用了另一种东西或事来引出自己想说的东西,就是用了兴的手法.我这个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也不知道你听清楚了没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氓》中所用的比兴手法及其作用 -
    27459高送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

    廖食15064344430: 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请举例说明
    27459高送 : 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运用的例子:1、赋是直铺陈叙述,是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2、比是“以彼...

    廖食15064344430: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是?比是?兴是? -
    27459高送 : 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

    热搜: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 诗经中比的手法例子 \\ 诗经中比的手法举例 \\ 诗经运用最多的手法 \\ 诗经最多的表现手法 \\ 诗经中比手法的运用 \\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 诗经多用什么表现手法 \\ 诗经的六种表现手法 \\ 诗经的表现艺术 \\ 诗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 诗经中比的表现手法 \\ 诗经的四种作用 \\ 诗经运用了什么的手法 \\ 诗经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 诗经中用比的手法 \\ 《诗经》赋比兴的手法 \\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 \\ 诗经的三大手法 \\ 诗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