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 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请举例说明
    答: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
  • 急1!赋,比,兴是《诗经》常用手法,伐檀和硕鼠这两首诗歌中哪里运用了这...
    答:1.“赋”的运用。《伐檀》全诗3段,每一段的开头两句都是“直言之”,直接地叙述,是采用赋的手法。“坎坎”,象声词,仿佛是现场录音,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伐木场面。我们仿佛听到了砍木声,呼号声,倒树声,折枝声,当然,我们也听到了叹息声:多么繁重的劳动啊!不仅要砍下树,而且要把树运到河...
  • 简述《采薇》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答: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具体地讲,兴的手法从“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直到“薇亦刚止“,借用豌豆叶子发芽,成长到成熟这个过程,...
  • 《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试各举例说明之。
    答: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
  • 《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答: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毛诗正义》引)他把“比兴”的手法和外在世界的物象联系起来,认为“...
  • 诗经蒹葭中运用赋的是那几句运用比的是那几句运用兴的是那几句
    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几句是写景,这里的景物描写运用了.运用的是起兴手法,“兴”是《诗经》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多为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希望可以帮到你!
  • 试说明《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卫风 氓》中的具体表现
    答:《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六章,每章十句。全诗(节选)如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
  • 《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无衣》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的...
    答:《国风·秦风·无衣》这首诗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赋”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就一事铺陈开来。作用:这是一首赋体诗,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
  • 谈谈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在《诗经》中的作用
    答:”(《毛诗正义》引)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
  • 诗经蒹葭有运用赋比兴手法吗哪些句子
    答:《诗经蒹葭》有运用“兴”手法。有: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首诗一唱三叹,诉说着对可望而不可及的“伊人”的向往,而那用来起兴的苍苍蒹葭、清清白露,和主人公忧伤怅惘的心情互相映衬,使全诗都笼着一层淡淡的哀伤。诗中写“苍苍”,“萋萋”...

  • 网友评论:

    饶翁18949365961: 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请举例说明 -
    67290印儿 :[答案] 下面就讲得很详细,也有实例: 赋 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

    饶翁18949365961: 如何生动讲授《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
    67290印儿 : 后人曾经把《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三种,这三者也确实是《诗经》最基本的艺术手法.关于赋比兴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宋代朱熹的解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饶翁18949365961: 举例分析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
    67290印儿 :[答案] 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 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 应当指出,这种离开诗歌的... 名论点(《介存斋论词杂著》).“寄托”即“比兴”的 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诗词写作,既不 能没有寄托...

    饶翁18949365961: 诗经的赋比兴各指什么用法? -
    67290印儿 : 你好!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大抵《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饶翁18949365961: 《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
    67290印儿 :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

    饶翁18949365961: 诗经中赋比兴的例子有哪些? -
    67290印儿 : 赋,就是平铺直叙,把人的思想感情及有关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农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就是用平铺直叙的方法. 比,就是类比,与比喻有些相似,但不完全等同于比喻.《鸣鹤》中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治国贤人,《...

    饶翁18949365961: 《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
    67290印儿 :[答案]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

    饶翁18949365961: 以《浅谈“赋”、“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急用啊 -
    67290印儿 : 文化传承的纽带———浅谈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发端,赋、比、兴的运用,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也为延续了几千年的华夏文艺创作奠基铺路.论其功用,称之为文化传承的纽带亦不为过....

    饶翁18949365961: 分析汉广中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
    67290印儿 : 赋 、 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是《诗经》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对于后世的影响颇大. 一、 《诗经》中赋比兴的概念及其演变.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一) 、 “赋”的表现手法 :赋是最基本...

    饶翁18949365961: 古诗文中运用的赋 比 兴手法是什么意思啊.
    67290印儿 : 赋比兴 《诗经》的表现手法.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诗经》中的民歌运用赋、比、兴手法,形象鲜明生动,使鸟兽草木的神态色采、天地山川的万千景象、人物的音容笑貌,无不活生生地表达出来.从《诗经》起始的赋比兴,特别是比兴手法,已成为我国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准则,对后代的诗歌发展,影响很大. 这是古文中三种写作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也就是叙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

    热搜:诗经中赋手法举例 \\ 诗经赋比兴表现方式 \\ 诗经中赋比兴的例子 \\ 诗经里比兴手法的例子 \\ 诗经中运用赋的例子 \\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 诗经中赋比兴艺术手法 \\ 氓的赋比兴手法之处 \\ 举例说明诗经里的赋比兴 \\ 卫风硕人中赋比兴手法运用 \\ 诗经《氓》赋比兴的运用 \\ 简述诗经中赋比兴的运用 \\ 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 简答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 诗经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诗经中赋的典型例子 \\ 运用赋比兴的诗句举例 \\ 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 诗经中赋的手法举例 \\ 赋比兴的手法和举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