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弑其君最后结局

  • 在春秋中已经被孔子定性的赵盾弑君案,最后是怎样翻盘的?
    答:赵盾弑君这是历史事实,这里说的翻盘,应该说的是在孔子之后赵盾的口碑发生了变化。历史发生的事件及原因,向来都是需要辩证性地去看待的,千人千话,所以才造成了现在所说的翻盘。赵盾是晋国人,他的国君叫夷皋,在历史上,晋国的赵盾杀掉了他的国君夷皋。一般情况下,出于礼仪忠仁孝的传承,大家都认...
  • 同是弑君并让史官如实记载其事,赵盾与崔杼为何结局相差这么远?_百度...
    答:事件发生后,赵盾得以善终,后来赵氏世家曾经历过劫难,但赵盾的后代终于保了下来,并分晋地三分之一而立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而崔杼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即被灭族。同是弑君并让史官如实记载其事,为何两个结局如此不同?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一:事件起因不同。赵盾之杀君,是因为其君残暴无道;而崔杼杀君,却只...
  • “赵盾弑君”的故事是怎样的?
    答:在赵盾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的时候,晋灵公的堂弟赵穿在桃园把晋灵公杀死了。于是,赵盾就又跑回来继续主持国政,并派人到成周把公子黑臀接回来,接替晋灵公做晋国君主。晋国的太史董狐在记载晋国大事时,把晋灵公被杀这件事刻在了竹简上: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赵盾看到后委屈地说:“灵公...
  • 东周时期,晋国大夫赵盾被史官记录为弑君,是为什么?
    答:后赵穿迎赵盾回绛城,立公子黑臀为成公。在这之后,赵盾曾到史馆见太史董狐,索要史简查看,看到史简上写着:“秋七月乙丑,赵盾弑其君夷皋于桃园。”赵盾说:太史你错了,我当时在河东,离绛城二百多里,怎么知道弑君的事呢?你这不是诬陷我吗?”董狐对他说:“你是相国,出逃却没出国境,回...
  • 为什么写“赵盾弑其君”?
    答:写“赵盾弑其君”的原因是:赵盾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爷爷,昔年赵盾与国君晋灵公冲突,他假装出逃国外,背地里安排自己的兄弟赵穿击杀晋灵公。并且也许是路上耽搁了,也许是赵穿性子比较急,没等赵盾出了国界,赵穿已经宰了晋灵公。等赵盾回到国内收拾残局时,史官如此记录这段历史说:赵盾杀了晋...
  • 历史上赵氏孤儿中程勃的结局是什么
    答: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 为夫人。晋景公...
  • 张延国:春秋义理视野下的“隐桓之祸”分析
    答:鲁宣公2年(春秋第116年)晋国的赵穿杀害了晋国的国君夷獆,这一事件在《春秋经》中的记载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獆”,也就是春秋经学中的“赵盾弑君”。 《公羊传》鲁宣公6年(春秋第120年)对这一事件的评论如下: 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亲弑君者,赵穿也。亲弑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不讨贼也。何以谓之...
  • 《赵盾弑其君》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答: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译文:宣公二年(西元前607年)晋靈公做国君时不行君道...
  • 从三桩特殊的灭门惨剧看晋国六卿之间及六卿与国君之间的混合博弈_百 ...
    答:因此晋国的史官董狐记录了"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赵氏能弑君,并且在新君继位后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可见在晋国的影响力之大。赵盾的儿子叫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女儿,根据春秋时的称呼方式晋成公的这个女儿被称为赵庄姬。赵盾死后赵朔成为晋国新的卿,但是赵朔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赵庄姬孤儿寡母。 赵朔的叔叔赵婴齐年纪比...
  •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答: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

  • 网友评论:

    乔素18253654740: 晋灵公怎么死的 -
    52611支缸 : 晋襄公之子.姬姓,名夷皋.公元前620年即位,其时年龄尚幼,即好声色.后来,晋灵公渐长,他宠任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厚敛以雕墙)致使民不聊生.他在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

    乔素18253654740: 同是弑君并让史官如实记载其事,赵盾与崔杼为何结局相差这么远? -
    52611支缸 : 春秋时期,臣弑君,子弑父,那是很频繁的事.由于名分的问题,臣弑君后,一般都只有再立被杀的君主的儿子或其它与他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为君.如此一来,弑君者与继位者的关系就极为微妙了.如果说继位者与弑君者原来是同谋,那正常情...

    乔素18253654740: 赵家家难源于赵盾杀死了晋灵公? -
    52611支缸 : 你说的要是春秋战国时的那就是了.而且不是赵盾杀的灵公. 灵公荒淫无道,不问政事,和宠臣屠贾岸每天在后园游玩,还在高台用石子打路过的路人,打伤很多人,京畿的人都不敢从那条路走. 赵盾怎么劝都没用,灵公厌烦了,就几次设计杀赵盾,结果失败,赵盾出逃,赵盾的弟弟赵穿就杀了灵公,立成公,迎回赵盾,但是留了屠贾岸一命(劫数啊劫数). 后来赵盾死了,屠贾岸在景公不知情的情况下带兵攻打赵家,赵家一家老小,除了赵朔怀孕的妻子躲在后院污泥里没死,其他的都死在屠贾岸手里. 然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赵氏孤儿了,这个遗腹子叫赵武,赵武长大后,受景公重用,杀了屠贾岸,报了灭门之仇.

    乔素18253654740: 为什么《史记》能流传下来?
    52611支缸 : 诚邀,谢谢.我认为能流传下来原因有三:第一,应该感谢伟大的战略家、政治家汉... 最后崔杼无奈,只好任“崔杼弑其君”永载史册. 这两个故事,不管是“赵盾弑其君...

    乔素18253654740: 历史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 -
    52611支缸 : 信之则真,不信则假. 著史者都是文人士大夫,其价值取向多取儒家,虽然史迁用“实录”为基本精神,后代也多用“实录”“信史”为称,可是作史者多用春秋笔法删削,为贤者讳、为尊者讳,鲁迅先生说一个朝代长时好人多,短时坏人多,...

    乔素18253654740: 有关史官(如秉笔直书)的事例 -
    52611支缸 : 春秋时期董狐: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

    乔素18253654740: 揭秘失德于民的晋灵公:最后竟被谁所杀身亡 -
    52611支缸 : 他的堂兄赵穿决意为民弑 君.赵穿先是故意上奏请晋灵公普选天下美女,晋灵公果然贪恋美色,选得美女后日日游玩,在桃园与美女们玩乐的时候,被赵穿带兵杀之.为什么赵穿弑 君能够如此顺利,那是因为赵盾在晋国颇有威望,而晋灵公早已失去人心,因此赵穿弑君并没有被指责.

    乔素18253654740: 关于史官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 -
    52611支缸 : 董狐秉笔直书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 《东周列国志》董狐剧照 甲兵袭杀,...

    乔素18253654740: 董狐之语的出处和含义 -
    52611支缸 : 董狐直笔;拼 音 dǒng hú zhí bǐ释 义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 处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

    乔素18253654740: 战国时代秉笔执书的故事 -
    52611支缸 :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力量.《孟子·滕文公下》云:“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的是史书对大臣的制约作用;而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则进一步引董仲舒的话说,《春秋》还是“贬天子”的著作,说明...

    热搜:三杀史官不改弑君 \\ 崔杼弑其君讲了什么道理 \\ 赵穿为什么杀晋灵公 \\ 赵盾弑君真实故事 \\ 重耳的儿子谁当了国君 \\ 赵盾为啥杀晋灵公 \\ 赵穿为什么要杀灵公 \\ 晋灵公是谁杀死的 \\ 为什么说是赵盾杀了晋灵公 \\ 赵盾为何不杀屠岸贾 \\ 赵盾为什么被灭全族 \\ 崔杼弑其君的史官故事 \\ 赵盾被谁杀 \\ 赵盾弑君的原因 \\ 赵盾是忠臣吗 \\ 赵穿为什么要帮赵盾弑君 \\ 赵穿为什么杀晋灵公于桃园 \\ 赵盾的真实历史 \\ 崔杼弑其君杀的是谁 \\ 崔杼弑其君的典故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