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乱晋

  • 古人为何用“逐鹿中原”来代表争天下,而不说逐虎、逐狮?
    答:用鹿来比喻政权、位置,由来较早。《春秋襄公十四年》就曾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也是用捕鹿来譬喻两国争夺政权。这种喻指渐为世人接受,后代常以“逐鹿”譬喻争夺统治权,如《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就说到:“于是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为什么成语会提及...
  • 逐鹿的读音逐鹿的读音是什么
    答:逐鹿的读音是:zhúlù。逐鹿的拼音是:zhúlù。注音是:ㄓㄨ_ㄌㄨ_。词性是:动词。结构是:逐(半包围结构)鹿(半包围结构)。逐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逐鹿zhúlù。(1)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二、引证解释⒈后因以“逐鹿”喻争...
  • 三国归晋:三国鼎立的乱世格局是如何走向统一的
    答:一个山上有几个石洞呈现出了赤黄色,他也认为自己要统一,预示自己要统一,所以就乱改年号时常骚扰晋国。就在东吴皇帝做着一统天下的美梦的时候,晋国内部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那么,此时的晋国究竟生出了什么样的事端呢?羊祜多次上书晋武帝,要求讨伐吴国,在上书当中,羊祜言辞恳切,说想当年平定蜀国的时候,天下人都认为吴...
  • 东晋南北朝乱了300年!苻坚、刘裕、拓跋焘为什么都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答:刘裕是个传奇人物,刘宋王朝的代言人。当时东晋王朝内乱不断,桓家造反以后,东晋更是乱成了一锅粥。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北府兵领袖的刘裕,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人生。他逐一平定了各地的叛乱以后,将东晋王朝重新收拾了起来。刘裕遣使求和于秦,且求南乡等诸郡,秦王兴许之。群臣咸以为不可,兴曰:“天下之善...
  • 逐鹿到底是什么啊
    答:以天下喻鹿,语虽出於汉世,然《春秋》有其语矣。《襄十四年》:戎子驹支曰:肴之师,‘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则其语尚矣。不独是也,《六韬》: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则逐鹿之说久矣,不在汉世也。” 楚汉之...
  •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生平资料
    答:很明显晋文公重耳就是这样的人。 晋文公剧照 首先他是个爱读书的人,其次他是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在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已经有了五个在日后辅佐他大业的人。在骊姬之乱的时候,重耳为保命,亡命天涯的时候这五个人也是誓死跟随。以后这段逃亡的日子也被成为周游列国的日子了。 据我推测的话,晋文公此人应该相貌...
  • 分与合 | 从乱舞春秋到逐鹿战国
    答:在春秋时期,我们所熟知的是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成为“公”,而不是“王”,当时只有在早期属于蛮夷的楚国,才称王,所以有楚文王、楚庄王等等,楚国并没有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别说已经到了东周时期,就算在西周时期,楚国同样敢于把周王给干掉。楚国在西周时期,因不尊重周王室,也从不给周王室进贡,导致周昭王率兵讨伐,...
  • 三国演义情节概括5个50字左右
    答:《三国演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1黄巾之乱: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
  • 为什么说“逐鹿中原”,而不说“逐马中原”、“逐羊中原”、“逐虎中原...
    答:逐鹿中原 ( zhú lù zhōng yuán )〖解释〗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
  • 晋国史话·第一辑(202)晋献公时期的对外扩张(二)灭国夺邑
    答:也就是说经过武公晚年到献公晚年不到三十年时间的扩张,晋国的疆域扩展了百余倍,基本形成了晋国后来的领土格局,为后世君主逐鹿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上晋惠公时期的各项改革措施,使得晋国拥有了称霸中原的资本。终于在二十年后的晋文公时期,晋国成为中原霸主,并将这个霸业...

  • 网友评论:

    周泻15333918579: 如何评价管仲
    3583正舍 :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颇得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精髓.后来孔子感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从孔子对管仲的...

    周泻15333918579: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20字 -
    3583正舍 : 叙述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从黄巾起义到群雄割据,众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当时汉献帝政权衰微,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割据鼎立,离合分争,最后晋主司马氏崛起,篡魏,亡蜀,灭吴,结束三国纷争而复归统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

    周泻15333918579: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好是诸葛亮) -
    3583正舍 :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周泻15333918579: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这句话中的“安天下”是指什么意思? -
    3583正舍 :[答案] 这个是三国演义中用反语讽刺周瑜的一种表达吧. 周瑜出美人计迷惑刘备是为了为达到自己的主公孙权一统天下的目的. “安天下”就是安定天下,平定天下,因为三国是被称作群雄逐鹿的乱世,所以一统天下被称为安天下. 意思就是周瑜的妙计能够...

    周泻15333918579: 征途所有的区合并列表 -
    3583正舍 : 我可是费了一翻苦心帮你找到的哦...希望能帮上你..这里从去年到今天的几乎都有..你仔细找找吧.. 瀚海风云+卧虎神州=瀚海神州 烟雨征程+神州风云=烟雨风云 天下无双+情剑天涯=情剑无双 煮酒论剑+书剑江湖=江湖论剑 仗剑天涯+碧海吟宵=碧海...

    周泻15333918579: 战火纷飞的年代,三国是什么时期? -
    3583正舍 :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经过几轮pk,魏蜀吴胜出!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形成

    周泻15333918579: 三国演义 第四回的概括100字左右!! -
    3583正舍 : 董卓到了洛阳不久,便废了当时的皇帝,改立陈留王为帝.司徒王允想杀了董卓,便以生日为由请大臣到他家,中途说明想刺杀董卓的想法,曹操献计,把王允的宝刀要来.明日献刀时,不料董卓看见,曹操便以献刀为由骗过董卓,离开董卓府...

    周泻15333918579: 三国演义的中心思想 -
    3583正舍 :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实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周泻15333918579: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简介,(200字)一定要,不然不给分 -
    3583正舍 :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简介: 袁术使书与吕布让攻刘备,许以金帛,刘亩走,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术,陈宫劝阻,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布从之. 玄德回徐州,吕布从陈宫计,让屯小沛,两相和好, 孙策以亡父玉玺作质当向袁...

    周泻15333918579: 有一句话推荐《三国演义》 -
    3583正舍 :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热搜:乱晋我为王 \\ 重生晋末乞活军 \\ 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 乱晋天下 \\ 五代十国之大燕再起 \\ 晋霸天下乞活军 \\ 晋乱之天下归汉 \\ 重生西晋末枭雄 \\ 穿越之五胡称雄 \\ 晚清之辽东之王 \\ 晋末之铁血羌 \\ 晋末长剑笔趣阁 \\ 重生之混在东晋末 \\ 晋末之西凉崛起 \\ 重生北魏拓跋慎 \\ 后晋霸主 \\ 晋末我为王 \\ 晋末之刘氏天下 \\ 五胡乱华之一统天下 \\ 晋末称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