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 求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答:求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求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蜗牛得快跑 高赞答主 2006-12-09 · 生于平凡,活于不凡,死于安然 蜗牛得快跑 采纳数:8328 获赞数:440181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第一章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马王堆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答:马王堆道德经原文及译文分别如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 老子五章古汉语常识
    答:要想得道,首先,要“涤除玄览”(《道德经》第十章),清心寡欲、排除一切杂念。 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道德经》第十二章)还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只有排除杂念、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能“宠辱不惊”、才能“致虚极...
  • 道德经:道经部分的译文
    答:老子在其整本书中都贯串着对徫大的母性“生”的力量的赞美和尊崇。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
  •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译文,自解
    答:似乎和思而不学则殆,不太一样。道家儒家的不同吗?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用比较现代的方式来说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自解: 行走的越远,知道的越少。 这句话初看:和度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相矛盾啊。 其实是和:第十二章 无色令人目盲…… 相呼...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意思是什么?谢谢
    答:出处: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译文: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
  •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答:【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解释】委曲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会被充盈,破旧才能生新;少取则获得,贪多则迷惑。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
  •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译文,自解
    答:【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译文,自解
    答:【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答: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译文: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

  • 网友评论:

    蔚购13710655826: 五色令人目盲 五味令人原文和翻译 -
    26087成利 : 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原文和翻译如下: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 故去彼取此. 译文:光线太强眼会失明,声音太响耳朵会聋,口味大重嘴...

    蔚购13710655826: 道德经全文诵读
    26087成利 : 《道德经》原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蔚购13710655826: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
    26087成利 : 意思就是: 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使人眼花缭乱 嘈杂的急管繁弦使人震耳欲聋 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使人口不辨味 射雕逐鹿,骑马打猎,使人精神疯狂 金银珠宝,钻石玛瑙,使人犯法背德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首先让民众吃饱肚子,而不在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东张西望. 所以舍弃繁华奢侈,而选取淳厚朴素.

    蔚购13710655826: <道德经>第十二章的感想 -
    26087成利 : 我写的文章: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佛家说:“一切皆空、四大皆空”.我认为,也可以用...

    蔚购13710655826: 老子第十二章体现的哲学原理 -
    26087成利 : 大道从简.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

    蔚购13710655826: 急需《老子》二章里面的十二章和三十三章的译文 -
    26087成利 : 《老子》原文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 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译文】 沉溺在五颜六色的缭乱之中,会令人眼盲;沉溺在五音六律的嘈 杂之中,会令人...

    蔚购13710655826: 古文,意思是: “太多的声音使人听不清” 求名字和这句话!!! -
    26087成利 :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是不是这个

    蔚购13710655826: 道德经全文及解释 -
    26087成利 :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译文]“道”如果...

    蔚购13710655826: 老子22章意思 -
    26087成利 :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蔚购13710655826: 道德经 全文和翻译 记得以前有一句原文 一句翻译的那种 -
    26087成利 : ●《道德经·政道君德三不原则章》 ------------------------------------------------------------------------------------------------------- 不尚(超过、高出)贤(艰难、劳苦),使民不争(抗争); 不过度徭役人民,人民就不会反抗.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逃避...

  • 道德经第十章
  • 道德经第十章感悟
  •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译文
  • 道德经第十一章注音版
  • 道德经第十章的感悟与精髓
  • 道德经第十九章朗读
  • 道德经第十四章理解感悟总结
  • 道德经第十五章
  • 道德经第十四章
  • 道德经第十三章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