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时期的著作

  • 标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了哪些代表著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_百度...
    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矛盾论》。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于1925年大革命时期,是马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2、《井冈山的斗争》写于1928年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3、《矛盾论》写于1937年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结束,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 遵义会议以后的主要著作
    答:1937.7《实践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两次飞跃),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整理性的唯一标准。1937.8《矛盾论》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提出矛盾普遍...
  • 洛浦生平简介?
    答:张闻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并出席遵义会议,主要著作有《张闻天选集》。
  • 矛盾论读后感
    答:今天,我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所著的《矛盾论》这篇文章,读后使我更加明白了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使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得以发扬和光大。毛主席的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8月,在当时,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得抗日的局面得以到来...
  •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答:在这个时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了完整论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1943年7月,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
  • 朱德选集的内容简介
    答:《关于四渡赤水战役的电报》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进行四渡赤水战役期间的部分电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在党和军队中的正确领导。朱德等同志协助毛泽东同志指挥的这次战役,使红军在长征的关键时刻转危为安,由被动转为主动。 八年抗战期间,朱德同志是解放区抗日武装力量的总司令。他曾亲赴华北...
  • 体现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的著作主要有( )
    答:土地革命战争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使党和红军认识到了毛泽东正确领导的重要性。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一九三八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
  • 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诗歌大家可以读出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遵义会议是个起点。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使他开始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和决策层,并逐渐成为党中央的主心骨、红军的主要指挥员。 长征时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高峰。图为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手迹,词为: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 3从开创中国革命道路角度谈谈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_百度...
    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写出了许多重要著作,特别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为在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有了这个前提,提出至今仍为“显学”的科学概念乃是势所必然。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
  • 什么是"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答:和《论十大关系》等,这些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思想。2. 同时,革命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训,例如国民革命的失败、1942年4月12日的反革命政变后召开的八七会议,以及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等,这些事件虽然伴随着挫折和问题,但为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反思。

  • 网友评论: 热搜:遵义会议参会22人名单 \\ 遵义会议后的三人组 \\ 遵义会议真正人名单 \\ 遵义会议上第一次 \\ 遵义会议三个挽救是指 \\ 遵义会议军事三人团 \\ 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 \\ 遵义会议精神16字 \\ 遵议会议精神十六字 \\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 \\ 遵义会议的参会人员 \\ 遵义会议和党的七大 \\ 遵义会议会址20人雕像 \\ 遵义会议后三人团是指 \\ 遵义会议召开于 年 \\ 遵义会议3人军事小组 \\ 遵义会议免费看 \\ 爱国电影《遵义会议》 \\ 遵义会议是党独立自主 \\ 遵义会议召开于几几年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