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微言大义

  • 共叔段之乱微言大义
    答:《春秋》记载的第一年,唯一不涉及鲁国的事件是“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却深含儒家的微言大义,被《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从不同角度解读。《左传》认为,共叔段逾越了做弟弟的本分,被称“段”而非“弟”,显示出其不当行为。郑庄公未能尽兄长之责,故意纵容共...
  • 简述春秋笔法的含义,并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说明。
    答:【答案】:(1)《春秋》通过微言大义体现作者的褒贬之情,后来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2)《郑伯克段于鄢》文中有一段“书曰”的引用文字是解释《春秋》记事中蕴含的深意的。(3)《郑伯克段于鄢》故事曲折生动,刻画细致入微,客观上展示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趋势,揭露了...
  • 微言大义--郑伯克段于鄢
    答:    郑伯克段于鄢,对于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心怀鬼胎的兄弟之间关于权势的争斗通过这六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于鄢说明事情发生的地点,克,既说明了故事的结果,也说明了双方的对立关系,这已经不是一场兄弟之间的争斗,而是两个敌对势力的战争,可谓是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权力场...
  • 什么是春秋笔法?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庄的人物形象
    答: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称"微言大义",在叙事时暗含褒贬,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左丘明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形容文笔委婉。文中的郑庄公扮演着双重的社会角色:一方面,作为国君,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具...
  • 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微言大义的体现在什么地方。_百度知 ...
    答:引述百科---《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隐含责难郑伯逼走共叔段的意思...
  • 从郑伯克段于鄢找出带有冷峻的叙述中寄寓褒贬评价的词句,加以体会?_百...
    答:这是“微言大义”最经典的案例。段,段不弟,故不言弟;克,如二君,故曰克;郑伯,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没有明确说明共叔段“出奔”的实际结局,不言出奔,难之也。
  • 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说明什么是“不待论断而叙事之中即见其旨”春...
    答:“不待论断而叙事之中即见其旨”的春秋笔法是指通过文辞的不同来展现作者的态度,而非议论。文笔曲折、微言大义。如《郑伯克段于鄢》中,孔子说郑伯克段于鄢,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纯客观的记录,不流露作者的思想倾向,但实际上是有褒有贬的,郑伯和共叔段是兄弟,“克”是指“克敌”。其实就是...
  • 郑伯克段于鄢春秋笔法的体现
    答:春秋笔法,讲究遣词造句、微言大义,以一字定褒贬。“郑伯克段于鄢”一句出自《春秋·隐公元年》,全句为:“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时间、主要人物、地点,在九个字中精炼准确地叙述出来。看似一句简单的陈述句,内里却蕴含着作者对这件历史事件的态度,无形中透露出作者的思想道德观念。《郑伯...
  • 所谓“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指的是什么?
    答:不露山水 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77652.html
  • 春秋笔法中的“郑伯克段于鄢”:为何孔子用“克”而非“伐”?
    答:孔子的“克段于鄢”四字,如同一把锐利的剑,轻描淡写间刺破了表面的平静,直指人心。他对郑伯的批评和对这段历史的评价,都隐藏在这看似普通的记述之中。这就是春秋笔法的魅力,微言大义,言简意赅,却又富含深意。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禁感叹,春秋笔法不仅仅是历史的客观记载,更是智慧的寓言,每...

  • 网友评论:

    谷纪17311238389: 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的微言大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
    20239郦毕 : 克是指攻克敌人的城堡,而郑伯与鄢是弟兄啊,孔子这样写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他们这一家弟弟不像弟弟,哥哥不像个哥哥,倒像两个敌对的国家了!仁义何在?

    谷纪17311238389: 试说明左传对郑伯克段于鄢六字的解释有何微言大义 -
    20239郦毕 : 汉代的司马迁很擅长于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和评价寄于叙事之中.顾炎武《日知录》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叙事之中即见其旨者,惟太史公能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对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忠勇爱国的气节很赞赏,对他的...

    谷纪17311238389: 《春秋》原文怎样讲述“郑伯克段于鄢” -
    20239郦毕 : 郑伯克段于鄢(yān)可称得上是《春秋》中首年(即鲁隐公元年)记录的列国中的第一大事.鲁隐公元年即鲁国隐公的第一年.隐公元年没有写隐公即位,原因是隐公仅仅是摄政而已,将来他会讲王位交给其同父异母兄弟桓公.这年发生的事情主要是国家间的结盟、惠公去世后的遗留问题和国君间相会等等.其中唯一一件战争就是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而”段“是他的弟弟共叔段.庄公姑息养奸,纵容其弟,其弟骄纵欲夺王位,后庄公使计打败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并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古文观止收录了《左传》版本并加附标题为“多行不义必自毙”,标题取自于文中庄公之语也.后《史记》在郑亦记录了《春秋》中的这个事件.

    谷纪17311238389: 从郑伯克段于鄢找出带有冷峻的叙述中寄寓褒贬评价的词句,加以体会? -
    20239郦毕 : 这是“微言大义”最经典的案例. 段, 段不弟,故不言弟; 克, 如二君,故曰克; 郑伯, 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没有明确说明共叔段“出奔”的实际结局, 不言出奔,难之也.

    谷纪17311238389: “春秋笔法”指的是? -
    20239郦毕 : “春秋笔法”是指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史记·孔子世家》说 :“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游、子夏之徒,不能措一辞,不能改一字.”即指此.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用语准确,选词严谨,常根据事件的...

    谷纪17311238389: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 -
    20239郦毕 :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

    谷纪17311238389: 甄嬛传中弘历最后的话“郑伯克........”是什么意思 -
    20239郦毕 : 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太后宠爱小儿子,以至于当政的大儿子要设计引诱弟弟骄纵,来借口讨伐的故事.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孔子对兄弟两个的评价都不高,春秋笔法将郑庄公称为“伯”,而小儿子就直接称为“段”. 弘历的话是怕甄嬛因宠爱小儿子而在自己的基础不稳时,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后来甄嬛才将小儿子过继.

    谷纪17311238389: 《春秋》一书为何有“三传”?
    20239郦毕 : 《春秋》经文过于简略,总共只有17000余字,仅具纲目而无史事过程.例如,《春...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种简略的叙述,类似报纸的标题,因此宋朝宰相王安...

    热搜:郑伯克段于鄢带拼音版 \\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归纳 \\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 \\ 郑伯克段于鄢必背句子 \\ 郑伯克段于注音版 \\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 郑伯克段于鄢是谁之过 \\ 郑伯克段于鄢什么道理 \\ 郑伯克段于叙事方式 \\ 郑伯克段于鄢文章启示 \\ 郑伯克段于鄢教育意义 \\ 郑伯克段于鄢文章主题 \\ 郑伯克段于鄢人生感悟 \\ 郑伯克段于鄢白话文版 \\ 郑伯克段于鄢暗指什么 \\ 郑伯克段于鄢翻译注释 \\ 郑伯克段于鄢相残原因 \\ 郑伯克段于常考重点句 \\ 郑伯克段于全文翻译及原文 \\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