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的各种反应

  • 酸碱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答:1、酸碱加合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酸碱加合物的反应;2、酸取代反应:由一种强酸从另一种由弱酸形成的酸碱加合物中置换出弱酸的反应;3、碱取代反应:由一种强碱从另一种由弱碱形成的酸碱加合物中置换出弱碱的反应;4、双取代反应:两种酸碱加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更稳定的酸碱加合物的反应。...
  • 关于酸碱反应的具体情况
    答:1.酸碱加合反应 如:Ag + 2∶NH = [Ag(NH)]2.酸取代反应 酸取代了酸碱配合物中的酸,生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这种取代反应叫酸取代反应。如: Al(OH) + 3H = Al + 3HO 酸(H)取代了酸碱配合物Al(OH)中的酸(Al),形成了新的酸碱配合物HO。又如: [CdI] + Hg = [Hg...
  • 酸碱盐总结的化学反应
    答:盐反应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1)酸 + 碱 --- 盐 + 水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盐酸和氢氧化铁...
  • 化学中,酸和碱发生什么反应?
    答: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表观观察不到现象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 H2O 蓝色沉淀消失,溶液变蓝色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u(OH)2 = CaCl2 + 2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
  • 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沉淀,水,气体三者任一就能反应。
  • 酸碱盐所有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答:酸和碱反应:NaOH+HCl==NaCl+H2O 酸和盐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碱和盐的反应: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盐和金属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盐和盐反应:NaCl + AgNO3 == AgCl↓ + ...
  • 酸碱盐8条反应规律
    答:酸碱盐8条反应规律如下:一、反应规律 1、金属 + 非金属 ® 无氧酸盐 2、金属 + 酸®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水® 可溶性碱 4、碱 + 酸性氧化物 ® 盐 + 水 5、碱 + 酸® 盐 + 水 6、碱 + 某些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酸 + 某些...
  • 酸碱性的化学反应有哪些?
    答:2、弱酸 碳酸:碳酸(H₂CO₃)是一种二元弱酸,电离常数都很小。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₃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次氯酸:一种氯元素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ClO,次氯酸也有很强的漂白作用,它的盐类可用做漂白剂和消毒剂。氢...
  • 酸碱盐的化学通性
    答: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遇紫色石蕊变蓝(现象不明显,但有变化),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现象明显)2、碱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作中和反应,此类反应放出大量热)举例: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中和含过多硫酸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 3、碱...
  • 生活中常见的酸碱变色反应
    答:相反,有些物品含有剧毒,却不含硫,比如毒蕈、亚硝酸盐、氰化物等,银针与它们接触则不会出现反应。5. 苹果“生锈”新鲜的苹果切开后,果肉往往呈现比较光鲜的颜色,看上去很有食欲。可放置一段时间后,苹果的切口表面往往变成棕黄色,好像“生锈”了。很显然,这是因为苹果的肢搜表面发生了变色反应。...

  • 网友评论:

    国心13754659105: 酸碱理论 - 百科
    31315阚瞿 : 碱和酸反应:①NaOH + HCl ==NaCl + H2O ②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③Fe(OH)3 + HCl == FeCl3 + 3H2O ④Ba(OH)2 + H2SO4==BaSO4(沉淀) + 2H2O ⑤Fe(OH)2 + 4 HNO3 (浓)==Fe(NO3)3 + NO2(气体)+ 3H2O 碱和盐反应:①4NaOH (过量)+AlCl3 ==NaAlO2 + 2 H2O + 3 NaCl 都在这里咯

    国心13754659105: 酸和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0个 -
    31315阚瞿 : 氢氧化铝悬浊液跟硝酸混合:Al(OH)3+3HNO3= Al(NO3)3+3H2O 处理污水中的硫酸 Ca(OH)2+H2SO4===CaSO4↓+2H2O 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2HCl=MgCl2+H2O(也可以用氢氧化铝) 2NaOH+H2SO4== Na2SO4+2H2O 盐...

    国心13754659105: 生活中有哪些的酸碱化学反应 -
    31315阚瞿 :[答案] 酸碱与日用品 日用化学酸碱品涉及面很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种用品,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合成纤维制品、肥皂、洗涤剂、化妆品、香精、文化用品等都是化学酸碱品,种类繁多. 爽身粉 爽身粉,主要作用是做沐浴后滑爽肌肤和吸收...

    国心13754659105: 酸碱除了中和反应,还有什反应 -
    31315阚瞿 :[答案] 酸和碱发生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不会有其它反应了,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是指酸和碱互相交换组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在中和的过程中,酸里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会结合成水.】

    国心13754659105: ~~~关于酸与碱的化学反应..__
    31315阚瞿 : 关于酸碱的定义理论不同,所以这个问题也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水溶论、溶剂论~~~~ 其实要是按初中化学说,是可以这样说的.但有的酸和碱反不反应还不一定呢,比如碳酸和熟石灰~~~ 不建议在初中对某种概念绝对化,也不建议过分理解某种概念~~ 在初中,酸和碱反应就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酸与碱反应一定生成水 在高中,一般来说,酸碱相遇会发生中和反应,但也不是绝对的.强还原性碱遇到强氧化性酸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3Fe(OH)2+4HNO3===3Fe(NO3)3+NO(气)+2H2O

    国心13754659105: 最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 -
    31315阚瞿 :[答案] 酸 + 碱 -------- 盐 + 水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

    国心13754659105: 酸碱反应原理
    31315阚瞿 : 酸碱反应的本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的反应.水溶液的酸碱性是通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衡量的,即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中一者浓度增加时,另一者浓度必然下降,酸和碱是对立的.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pH=7为中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酸碱电离理论指出,各种酸碱的不一定相同,有的达到90%以上,有的只有1%.

    国心13754659105: 最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 -
    31315阚瞿 : 酸 + 碱 -------- 盐 + 水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4.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

    国心13754659105: 酸和碱的反应 -
    31315阚瞿 :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固体溶解,生成气泡)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固体溶解,生成气泡)28. 镁和稀硫酸...

    热搜:备孕男女酸碱度对照表 \\ 五个优先反应原则 \\ 常见的六大强碱 \\ 强碱食物第一名 \\ 世界上最碱的碱 \\ 已知最强碱 \\ 初三化学公式酸碱 \\ 总结各种酸碱理论 \\ 酸碱一定会反应吗 \\ 酸碱中和反应例子 \\ 生活中酸碱中和的例子 \\ 酸酸碱碱易排泄原理 \\ 酸碱中和反应实质动画 \\ 强碱食物大全肉 \\ 三种强酸4种强碱 \\ 长期接触酸碱职业病 \\ 酸和碱放一起的危害 \\ 酸碱指示剂与酸碱反应 \\ 初中酸碱变色口诀 \\ 6大强酸四大强碱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