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甲职役体系

  • 明朝里甲制的实行原因和编制方法
    答:到明代后期,特别是到晚明,在一系列因素——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迁移率的提高,乡村社区成员之间贫富分化程度的加剧,商品经济发展对乡村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等等——的综合作用下,建立在里甲体制上的原有乡村社区呈现出明显的分解趋势,粮长、里长之类的职役性地方精英的社会地位大幅衰落,乡村社会的支配权力...
  • 明代社会的“里甲”指的是什么?
    答:  “里甲”是明代社会的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乡村结构。它是为了征收徭役,分配劳役 及维持地方治安而编制的。城市中的里又称坊,近城者则称厢。每里人户是110户。1里之 中,基本上是拥有丁粮较多的10户称里长,其余百户分成10甲,甲设甲首。里长对上级官府负责,管理所属人户,统...
  • 里甲里甲制
    答:里甲制的设立并未完全改变乡村的社会结构,而是与地方环境妥协,以适应现实需要。明朝初期,里甲制被用于规范地方权力和建立秩序,但随着人口增长、贫富分化加剧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晚明,原有的乡村社区开始瓦解,里甲制中的职役性地方精英如粮长、里长的地位下滑,非职役性精英如绅士、土豪的影响力...
  • 明朝里甲制的特征与作用
    答:元末明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由田主—佃户关系构成的,朱元璋的政策基调是一方面让当地地主担任里长等职役,使之成为里甲制的根干,另一方面清除超出里甲制包容范围的豪强地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中等规模的地主指挥自耕农和佃农,完成赋役征收、水利维持等任务。还有一种他称之为华南型。在徽...
  • 理甲的错别字
    答:理甲的错别字是理,应该是里甲。里甲是明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明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的名称之一。里甲之役以户计,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从中推丁多田多的10户轮流充当里长, 余100户分10甲,每甲10户,轮流充当甲首。每年由里长1人率领10甲的甲首应役,称“当年”。10年轮流...
  • 明代赋役制度对政府的影响
    答:回答:明初的赋役制度是征发赋税的鱼鳞图与粮长制。黄册为纬的赋役制度明初的赋役制度是建立在皇帝对全国的土地和人民私人占有的经济基础之上。全国人民都要被皇帝编制在户籍册中成为其编户民(役户),除皇室、勋臣、国戚及少数钦赐优免者外,无不被分拨承担徭役,户役田具有主人的身份,有田即有役,种...
  • 明朝初期赋役制度是怎样的?
    答:徭役征发、既有唐前期之制,又仿宋制,有亲征的力役,有类似职役的的里甲役,同时又可以雇人代役(均功夫役),并定出出资标准,是代役制的继续,又是一条鞭法力役并入地亩的基础。在手工业方面,明初仍有匠籍制度,手工业者服官府作坊称轮班、住坐两种。轮班—般每三年一次,每次三个月;住坐——每月服役十天。均可...
  • 古代中国的乡政是如何治理的?
    答:宋初基本沿袭唐的基层治理制度,里正、户长都是以服役人的身份从事工作。而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制度和保甲制度,更是将乡村治理中的职役属性更加强化。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传统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的变动,都与底层社会经济状况的变迁密切相关。乡遂制的实行迎合了夏商周...
  • 里甲制与现代警察制度的比较
    答: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关于里甲制的编制,众多的学者普遍认为一百十户为一里是定制,且它一直保留至里甲制的瓦解。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也确实有其特定的作用。
  • 明代里甲制建设“新农村”,为何最后“一地鸡毛”?
    答:以十年编审制度为基础的里甲制度,更能够发挥巩固基础作用里甲制度设定了十年编审制度,这就为户籍的随时查看提供了保障,而朝廷直接掌管的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也为之后农村的户籍管理提供了比较牢靠的基础。黄册,也就是明代的户籍,但所有的户籍都会编制在里甲当中,就可以实现严密的控制作用。 在这种管理体系之下,所有的...

  • 网友评论:

    扈柏19658073755: 明代社会的“里甲”指的是什么?
    56120习砖 : “里甲”是明代社会的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乡村结构.它是为了征收徭役,分配劳役 及维持地方治安而编制的.城市中的里又称坊,近城者则称厢.每里人户是110户...

    扈柏19658073755: 里甲制度的学者解析 -
    56120习砖 : 学者普遍认为里甲制的编制是以“一百十户为一里”,因为《明史》中载有“(明太祖)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

    扈柏19658073755: “一条鞭法”是什么意思?
    56120习砖 :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将役逐步并入赋内;原十年一轮的里甲改为每年编派一次;赋役普通用银折纳;征收起解从人民自理改为官府办理;赋役外的“亡贡”、杂税也加以合并,合并后的赋役杂项均向田亩征收.一条鞭法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扈柏19658073755: 请问过去里甲制,不知道是按区域编的还是按姓氏编的?
    56120习砖 : 按区域编制.

    扈柏19658073755: 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 -
    56120习砖 :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后“编”又作“鞭”,间或用“边”.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扈柏19658073755: 什么是“什伍制度”? -
    56120习砖 : 什伍乡里制度,是我国古代基层政权组织,渊源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 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什长伍长负责闾里治安,一旦发现形迹可疑者要及时上报,使“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管子...

    扈柏19658073755: 清朝的甲和社是什么意思? -
    56120习砖 : 清朝中叶,随着赋役制度的改革,地方基层制度也经历了山保甲制取代里中制的演变过程,这一观点一般已为史学界所接受.但对于清前期保甲与里甲并行于地方的状况,及两者间的关系,史学界还没有作出更情晰的论证. .①其目的在于安定...

    扈柏19658073755: 土地制度与税收制度 -
    56120习砖 : 应该说一条鞭法还是属于税收制度的,它主要涉及到的是赋和役,这两者都是属于税收制度的.一条鞭法的实行时,编征时并考虑民户的土地财产及劳动力状况,即所谓“量地计丁”.它是对土地财产的征收,而不是像井田制和均田制一样对土...

    扈柏19658073755: 明朝的路引具体是怎么个用法 -
    56120习砖 : 明朝年间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明朝是里甲制或称保甲制,"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明代法律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路引在明清最为时兴.——常识制度篇.

    扈柏19658073755: 明初里甲制度 -
    56120习砖 : 你可以这样看 里甲 就是中国古代的最低层的缴税的单位 是控制税收的 甲长等于小税收管理员保甲 就可以看做是低层的联保组织(互相担保) 他的甲长相当与协警 只是风险比较大 (连做) 两者一起用就是最小的地方管理组织

    热搜:里甲制和保甲制合二为一 \\ 里甲制的兴衰 \\ 里甲制与保甲制的区别 \\ 里甲制度和保甲制度 \\ 保甲制和里甲制的关系 \\ 清朝里甲制 \\ 乡官制到职役制 \\ 里甲 \\ 里甲制度起源 \\ 里甲正役 \\ 里甲制的弊端 \\ 清朝的里甲制度 \\ 明朝里甲村制度 \\ 摊丁入亩 \\ 中国甲种师一览表 \\ 里甲制和乡里制的区别 \\ 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 \\ 明清里甲制度 \\ 乡里制里甲制保甲制 \\ 里甲制和保甲制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