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五次做官经历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何不愿做官却只想隐居田园?
    答: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
  • 陶渊明简介
    答: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 陶渊明担任过哪些官职?他返乡后留下了哪些诗作?
    答:陶渊明做官,主要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且跳槽非常频繁。就在这一年八月,他又到彭泽县任职。据他自己的理由,那里离老家不过百里,为了生活,不得已而为之。这已经是第几次不得已而为之了,我不愿猜测。反正从这儿以后,他就彻底下定决心,宁愿饿死也不出来做官了。陶渊明到任不过八十余天。一日,太守派督邮前来视察...
  • 陶渊明家贫变故与仕途经历
    答: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1]”(死后由朋友私下起的,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浔阳柴桑(今九江市星子县)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
  • 陶渊明的做官生涯
    答: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
  • 看陶渊明的人生和仕途
    答:看陶渊明的人生和仕途职业生涯走过了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他担任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官职。陶渊明的仕途之路非常坎坷,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磨难和诱惑,但他依然能够在动荡而又充满诱惑的仕途中坚持自己。陶渊明的仕途陶渊明对仕途的追求是受其家庭的影响。自陶渊明的曾祖父以来,陶家一直是东晋的开国元勋,享有...
  • 陶渊明的生平
    答:这一时期从陶渊明29岁任州祭酒到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县令。此间他共四次出仕,担任过五个官职。1、任州祭酒——陶渊明第一次出仕陶渊明为扶济家境的“穷苦”,更为实现“大济于苍生”的“猛志”,29岁时走出书斋,应征为江州祭酒。《宋书》本传称他“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
  • 陶渊明的生平故事
    答: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归田时期(42-63岁) 陶渊明归田之后,即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并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亲自撰写《五柳先生传》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
  • 陶渊明资料
    答: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淡然离世。 靖节先生像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
  • 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 网友评论:

    离姣19445454347: 陶渊明五次为官分明是哪五次? -
    31208罗烟 : 1、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2、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 3、元兴三年,他离家投入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4、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5、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

    离姣19445454347: 陶渊明的做官生涯 -
    31208罗烟 :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回家,后来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

    离姣19445454347: 陶渊明的生平主要事迹 -
    31208罗烟 :[答案] 陶渊明的生平事迹: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但物质生...

    离姣19445454347: 陶渊明的生平事迹100
    31208罗烟 :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2]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3] ”,有《陶渊明集》.

    离姣19445454347: 陶渊明的经典事例,300字! -
    31208罗烟 : 陶渊明最后一次为官做彭泽令,在官仅八十余日,逢郡守派督邮到县,县吏告诉陶渊明:应穿戴整齐往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本传》)当天即自解职,归乡躬耕自养去了.以后朝廷屡次...

    离姣19445454347: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简介 -
    31208罗烟 : 陶渊明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离姣19445454347: 陶渊明的主要经历是什么? -
    31208罗烟 : 读书,做官 官至县令,月薪五斗米,因不为五折腰决绝献媚上司,辞官隐居.著书写诗自娱.

    离姣19445454347: 求关于陶渊明的三个故事 -
    31208罗烟 :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督邮来检查公务.督邮刘云凶狠贪婪,向辖县索要贿赂,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

    离姣1944545434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做官过程 -
    31208罗烟 : 漂亮的说: 陶渊明衣食不能自给,只有做官谋取出路.却又厌恶官场的黑暗,只得归隐山林. 我自己的想法: 丫就是沽名钓誉! 一边说着踩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边又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戚,终晓不能静”.既想青云直上,又不想随从世俗同流合污,乃至稍弯曲一点都不愿意,根本就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至清的官场亘古未有嘛.清明盛世,也就是说贪官污吏不至于那么猖狂罢了,哪里有这等白日梦给你做? 陶渊明一面用一副不愿被世俗玷污的样子自命清高,另一方面却又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到世间“去被人玷污”,所以说是虚伪.

    热搜:陶渊明五次出仕的经历 \\ 陶渊明隐居生活 \\ 陶渊明喜欢做官吗 \\ 陶渊明想当官吗 \\ 陶渊明出仕几次 \\ 陶渊明一生做过几次官 \\ 苏轼一生的坎坷经历 \\ 陶渊明五仕五隐经历 \\ 陶渊明几次做官几次辞官 \\ 陶渊明当了多少年的官 \\ 陶渊明几次做官几次归隐 \\ 陶渊明为什么要出仕当官 \\ 为什么陶渊明喜欢田园生活 \\ 陶渊明做官多少年 \\ 陶渊明出来做官的原因 \\ 陶渊明为什么不愿意做官 \\ 陶渊明做了几次官 \\ 陶渊明为什么不愿做官 \\ 陶渊明五次为官五次辞官 \\ 陶渊明五次出仕四次归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