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的形成简单说法

  • 云,雾,霜,露,雪,雨的形成及其物态变化
    答:1、云 形成: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物态变化:液化或凝华。2、雾 形成: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
  • 雾是怎么形成的,用物理说法
    答: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
  • 雾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天气最容易起雾?
    答: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增加水汽含量。一种雾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数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空气中的水蒸汽逐渐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做...
  • 大雾形成的原因
    答:1、大雾形成的条件包括冷却、加湿、凝结核和增加水汽含量。主要原因是地面热量散失,导致温度下降和空气潮湿。当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一部分水汽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中形成雾。2、实验表明,透明物体使各种颜色的光透过时呈无色,如冰。然而,水变成雾后,形成许多反射面,光线无法...
  • 大雾形成的原因
    答:赶上夜间温度骤降,水气就会凝结成雾。雾有辐射雾,即在较为晴好、稳定的情况下形成的雾。只要太阳出来,温度升高,雾就自然消失。对此,民间的说法是:“清晨雾色浓,天气必久晴。”“雾里日头,晒破石头。”“早上地罩雾,尽管晒稻。”人们见辐射雾,往往“十雾九晴”...
  • 云、雨、雾、霜、露、雪、雹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怎么画(物理)
    答:雾: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液化)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液化)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水蒸气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
  • 十雾九晴是什么意思?
    答:“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大雾多发生于晴天。“十雾九晴”的形成是因为晴朗的夜晚,无云或者是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地面强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同时因为无云、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特别是云层的反射作用减弱,直接...
  • 雾霜雪 是怎样形成的??
    答:形成雾的天气条件是:(1)晴夜,地面散热快;(2)近地面气层水蒸气含量充沛;(3)低层风速微弱;(4)大气层上下方向的乱流弱。 雾的出现标志着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的说法。雾多出现在冬天,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风速的增大,雾就会不断蒸发,逐渐消散了。 霜:霜...
  • 一年四季雾的变化春雾?夏雾?秋雾?冬雾?
    答:一、春夏季节的雾:它大多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流,碰到较冷的地面,下层空气也变冷,水气就凝结成雾了。这种雾叫平流雾。它是海上的暖湿空气侵入大陆,突然遇冷而形成的。这些暖湿气流与大陆的干冷空气相遇,自然就阴雨绵绵了。所以春夏雾预示着天气阴雨。民间的说法是:“清晨雾色浓,天气必久晴。”...
  • 雾为什么怕太阳
    答: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多出现于春季二至四月间。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 网友评论:

    充独13682168716: 雾是怎么形成的 简单的说 -
    27152惠翠 :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

    充独13682168716: 雾是怎么形成的(简短一些)谢谢啦o(∩ - ∩)o 哈哈 -
    27152惠翠 :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充独13682168716: 解释一下雾是怎么形成的. -
    27152惠翠 : 雾是怎样形成的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大气中水汽达到饱...

    充独13682168716: 用简洁的文字说明雾是怎样形成的 -
    27152惠翠 :[答案] 雾的出现,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令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公里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在城市及工业区,因空气中污染物的影响可导致雾呈土黄色或灰色.冰雾则可为暗灰...

    充独13682168716: 用简洁的文字说明雾是怎样形成的 -
    27152惠翠 : 雾的出现,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令能见度降低到1公里以下的称为雾,能见度在1-10公里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在城市及工业区,因空气中污染物的影响可导致雾呈土黄色或灰色.冰雾则可为暗灰色.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水汽达到(或接近)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雾的形成通常有两种途径:(1)因空气温度降低而产生平流雾、 辐射雾、上坡雾等; (2)因空气中水汽增加而产生蒸发雾、 锋面雾、生物雾等.按照雾的微结构和温度,可将之分为暖雾、过冷雾和冰雾三种. (1)暖雾由温度高于0℃的水滴组成;(2)过冷雾由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滴组成; (3)冰雾由冰晶组成.其中过冷雾常能通过人工催化而被消除.

    充独13682168716: 雾气是怎么产生的? -
    27152惠翠 :[答案] 雾 雾(fog) 【什么是雾】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一般来说... 稳定的情况下形成的雾.只要太阳出来,温度升高,雾就自然消失.对此,民间的说法是:“清晨雾色浓,天气必久晴.”“雾...

    充独13682168716: 雾是怎么形成的? -
    27152惠翠 : 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或水面空气中的小水滴组成. 雾主要有辐射雾(radiation fog)及平流雾(advection fog)两种. 辐射雾的形成,是由于夜间时地面辐射不断散热,使近地面空气逐步冷却,较潮湿的空气很快便降温至露点,形成无数的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辐射雾多出现于晴朗而风力微弱的秋冬晚上或清晨,于日出后一至三小时或风力加强后,雾便会消散. 平流雾的形成,是由于湿暖空气流经较冷的地面或水面,气团底层降温至露点,水汽便凝结于尘粒之上.平流雾一般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不分昼夜,以春夏较多.

    充独13682168716: 雾的知识:雾是怎样形成的? -
    27152惠翠 : 雾的形成: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在春秋及梅雨季时,在锋面到达前的高压回流影响下,就常会有大范围而且持续久的浓雾出现. 雾消散...

    充独13682168716: 请简要介绍雾是怎么形成的 -
    27152惠翠 : 雾是接近地面的云.它是当大气里的湿气由地球表面蒸发,上升并冷凝后生成的.雾与云的主要分别是雾接触地面,而云则不会.雾有数种不同类型,主要根据凝固的成因不同而作出分辨. 在理论上,所有类型的雾均会在受到日照后逐渐消散.而雾一般会在清晨时份出现,下午时份最少出现,这是因为日照猛烈的关系.

    充独13682168716: 雾是怎样产生的简单点回答,最近济南老起大雾,是怎么产生的.原因 -
    27152惠翠 :[答案] 雾的产生是一种物理现象. 原因:当空气中的水蒸汽浓度稍大时,在夜间遇到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但由于水蒸汽的浓度不是特别的大,所以这些小水滴并没有互相聚集成大水滴,形成降雨,由于水滴很小,不会立即落到...

    热搜:雨水的形成过程简图 \\ 雾的形成二年级用 \\ 雾形成的四个条件 \\ 雾的形成过程 \\ 形成雾的三个条件 \\ 雾的形成简述 \\ 云是怎么形成的简单 \\ 雾的形成和消失二年级 \\ 雾的形成简单原因 \\ 雾的形成过程简述 \\ 雾的简单介绍 \\ 雾是怎么形成的小学生 \\ 雾的描写样子二年级 \\ 雾的形成原因30字 \\ 雾的形成过程二年级 \\ 雾形成的原因简单的说 \\ 雾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 云的形成过程简述 \\ 四种雾的成因 \\ 二年级雾的形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