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典故

  •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什么意思
    答:比喻东西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但就此放手又舍不得。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作宾语、定语、谓语;用于处事。例句为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一卷:“齐木德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家伙。”...
  • 曹操吃鸡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倾听的近义词,欢迎大家参考!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释义: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72回。公元219年正月,刘备击败曹操的部将夏侯渊,攻占了汉中。三月,...
  •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典故
    答:此时,夏侯惇碰巧进入帐内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便把这两个字当做口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听了这事,便叫随从收拾行囊,准备归程。夏侯惇见了惊恐万分,即刻叫杨修来询问情况。杨修解释道:“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退两难,在此有何益处?来日魏王必定班师...
  •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谁说的
    答: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杨修用“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来形容汉中战局的胶着状态,也揭示了杨修对曹操内心想法的深刻理解。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也揭示了他对曹操心思的敏锐洞察。可惜的是杨修最终因这句话被曹操以鼓惑军心的罪名处死,令人扼腕叹息。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谁说的这句话
    答: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 主簿 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 此为出自于《...
  • 谁能为我详细的描述以下《鸡肋》这个典故?
    答: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
  •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谁说的
    答:这句话是杨修说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最早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这句话是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情况,这些事物既没有太大的价值,放弃又觉得有些可惜,让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历史上,这句话与曹操有关,当时曹操在汉中与刘备对峙,由于连日降雨和...
  • 请问杨修的那句描写“鸡肋”的那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怎么来的?
    答: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
  • 【请教】什么是“鸡肋”?为什么古人会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答: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蛊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仅供参考 建议采纳...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哪里的典故?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喔?
    答: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

  • 网友评论:

    周味17083127522: “鸡肋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自哪一篇文言文? -
    3730祖油 :[答案]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修 便自严装,人惊问 修 :'何以知之?' 修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 ,知王欲还...

    周味17083127522: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有什么典故? -
    3730祖油 : 这个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原话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人所说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的意思是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

    周味17083127522: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哪里的典故?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喔? -
    3730祖油 :[答案] 三国演义里的: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

    周味17083127522: 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这句话是那个古人说的 -
    3730祖油 :[答案] 原文见''三国志'':夫鸡肋,弃三如可惜,食之无所得……裴松之著.后经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时改的.

    周味17083127522: 关于曹操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具体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
    3730祖油 : 杨修可谓聪明之人,然而太聪明终究还是死在曹操手里.也可能是曹操妒忌其才华吧,话说某夜行军打仗,杨修在曹营帐中,恰遇将领请示曹操行军令,曹操此时正食一鸡肋,烦躁的他扬了下手重的鸡肋说,“就拿这个做行军令吧”.杨修闻言,回帐中,打点行头准备撤退,帐中余人纳闷问之,杨修曰“所谓鸡肋,食之而无味,弃之尚可惜.今主公以此为令,不喻此行?!退之为上策,故如是.”曹操得知后大怒,以扰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斩首示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周味17083127522: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谁说的!!!! -
    3730祖油 : 杨修 【典 故】 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 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正烦恼.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

    周味17083127522: 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的是谁 -
    3730祖油 : 【出 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典 故】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 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正烦恼.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请采纳~

    周味17083127522: “鸡肋”出自哪个典故? -
    3730祖油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

    周味17083127522: 三国演义中“鸡肋”何典故 -
    3730祖油 : 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正好庖官端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曰:“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

    周味17083127522: 鸡肋为何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请给出历史依据回答. -
    3730祖油 :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作者是西晋的陈寿. 典故如下: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

    热搜:六种征兆说明你抑郁了 \\ 鸡肋鸡肋原文 \\ 夜不寐 寝不安 食无味 \\ 丢之可惜 弃之不舍下一句 \\ 当一段感情成了鸡肋 \\ 鸡肋长什么样子 \\ 有一种感情叫做食之无味 \\ 鸡肋感情最佳处理方法 \\ 鸡肋图片 \\ 鸡肋部位图片 \\ 鸡肋为什么是趋避冲突 \\ 三国杨修的鸡肋事件 \\ 流行语鸡肋是什么意思 \\ 三国演义中的鸡肋事件 \\ 杨修鸡肋事件怎么说的 \\ 鸡肋杨修杀身之祸 \\ 一个男人说食之无味 \\ 鸡肋的典故完整版 \\ 如同鸡肋的感情 \\ 食之无肉原文出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