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十大可疑症状

  • 中国的麻风病国家都有些什么措施啊?
    答:目前对对麻风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早发现、早治疗。如发现有久治不愈麻木和/或不淌汗的皮损(斑疹、斑块、结节等)等可疑症状,可及时去皮肤科、皮肤病防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疗。如确诊麻风病则接受免费治疗(可取药在家服用治疗)。病人开始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不久即丧失传染性。治疗的...
  • 传染病学指导:麻风病联合化疗及评价标准
    答:完成治疗病例在停止抗麻风药物治疗后,必须由皮防机构进行管理监测。多菌型病例至少监测五年,少菌型病例至少监测两年。完成监测的病例应及时评价,每年汇总逐级上报。十、非活动病例标准 完成治疗的病例在监测期间或监测期后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且多菌型麻风在皮肤查菌阴性后,每3个月查菌1次,连续两次...
  • 中国的麻风病国家都有些什么措施啊?
    答:6. 麻风病是一种丙类传染病,类似于流感,大多数人自然具有免疫力,因此发病率很低,并且可以通过治疗控制。公众无需过度恐慌。7. 麻风病患者的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如有可疑症状,可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排除。8. 目前尚未有麻风病疫苗可供预防接种,化学预防方法仍在研究之中,并不推荐一般人群中...
  • 麻风病预防?
    答:广泛卫生宣教,宣传麻风病的症状、早治早好、免费治疗,克服歧视、恐惧心理。在流行区做到家喻户晓。各地、各级医生应能发现疑似病例,作到不误诊、不漏诊。各级皮肤科医生有职责会诊。(2)个体预防: 对新病人的家属每年进行一次体查,看有无可疑症状,至少5年。对患者进行确珍后,立即开始规则性服...
  • 医院麻风病工作总结
    答:市卫生局领导对麻风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年初把麻风病可疑症状转诊工作列入对各县(市、区)卫生局的考核中,年中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浙卫发[2012]3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下发了《关于印发xx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该文件的下发有利于加强我市对...
  • 2024年麻风病防控工作总结
    答:”针对不少群众对麻风病的疑问,医护人员指出:即使接触麻风病人,95%的人对麻风杆菌具有自然免疫力,只有少数人会发病,以此帮助大家消除对麻风病人恐惧和歧视。同时,引导群众每年主动参加健康检查,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可疑症状要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早诊早治可避免畸残,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本次活动...
  • 医院麻风病工作总结
    答:一、加强领导和部门配合,明确防治目标 市卫生局将麻风病可疑症状转诊工作列入对各县(市、区)卫生局的考核,并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精神,制定并下发《关于印发XX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市疾控中心领导对麻风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通过...
  • 荨麻疹的饮食
    答:用于痹病,“冈巴”病,四肢关节红肿疼痛,伸屈不利,牛皮癣,陷蚀癣,疠痛,亚玛虫病及麻风病。中医治疗 血热症 【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
  • 街头不规范用语、流行语、有意思的人名、店名、精彩的广告
    答:当答题者说到“麻风病”时,主持人程雷和陈蓉异口同声地说:“‘麻疯病’的‘疯’不是刮‘风’的‘风’,是‘疯子’的‘疯’。”其实,答题者的回答是对的,两位主持人的否定不但“枪毙”了一个正确答案,而且误导了电视机前的观众。“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症状是皮肤麻木,变厚,颜色变...

  • 网友评论:

    祝晴17591733155: 人流宫颈糜烂修复术过后十二天流血有点多 - 宫颈糜烂 - 复禾健康
    10217拓邦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

    热搜:麻风病怎样才算治好了 \\ 中国最后一个麻风病人 \\ 麻风病皮肤症状图片 \\ 麻风病能完全治好吗 \\ 治疗麻风病的最佳方法 \\ 麻风病10照片 \\ 麻风病治疗收费吗现在 \\ 麻风病是免费治疗吗 \\ 麻风病为什么消失了 \\ 麻风病治愈后还会传染吗 \\ 麻风病现在叫什么病 \\ 麻风病怎样确定是早期 \\ 古代为什么怕麻风病 \\ 麻风病人图片及症状 \\ 为什么麻风病的女人最美 \\ 麻风病俗称什么病 \\ 麻风病是艾滋病吗 \\ 为什么有人会得麻风病 \\ 麻风病的八大疑似症状 \\ 麻风病是什么症状表现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