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文化知识

  • 中国关于龙的传说很多,龙的来历是什么?
    答: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不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
  • 龙的文化是什么?
    答:人们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将中华儿女称为“龙的传人”。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处处都体现着“龙的文化”,彰显着对龙的崇拜。以龙为名的山川村镇不计其数:龙岗、龙城、龙泉……以龙命名的中式建筑不胜枚举:龙门、龙壁、龙亭……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龙舟、龙灯、龙笛……以龙为名...
  • 在古代,龙是权利的象征,古代关于龙的故事和传说都有哪些?
    答: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
  • 小知识:龙的中国文化象征意义
    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及其相关物有着重要的地位,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服饰、建筑、骨器、织绣等领域均可见龙的形象。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演龙戏、跳龙舞,栽龙树、养龙花, 说龙、写龙、画龙、雕龙,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龙。在古生物学中,龙...
  • 龙的文化是什么?
    答:都不难发现龙的影子,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成语。龙的形象在民间传说和艺术创作中不断演变,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包括驼头、鹿角、兔眼、牛耳、蛇颈、蜃腹、鲤鳞、鹰爪和虎掌,使得龙的形象更加神秘和多彩。这种独特的龙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国龙文化的龙的影响
    答: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龙成了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中,龙或中国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 龙的由来 文化?
    答:毫无疑问,中国先民们会因此抽象出一个有形(闪电)有声(隆隆)的概念,并用拟声法将之命名为“隆”,年复一年地盼“隆”望“隆”,期盼“隆隆”之声送来甘霖。文字出现以后,先民们又创造出一个“龙”字专门表示这个概念,并读作“隆”。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
  • 龙的简介
    答: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龙是中国神话与传说中出现的一种动物,见于汉字文化圈各地区。有别于龙 (西方)代表了贪婪与破坏就像妖怪和怪物、鬼魂、不死生物、恶魔、邪灵、精灵、...
  • 龙的特点是什么
    答:可以说龙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包容 神异动物说这是以《辞源》和《辞海》为代表的最普遍的一种观点。前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者说“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相近的说法还有:“龙是具有很多神性、很神秘的动物神”,“是中国古人...
  • 中国的龙起源于何时?
    答:这一点与古代龙和现代龙,是大不相同的。这种造型艺术,乃深深植根于强盛的专制帝国与夷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运动之中。第三期是宋以后,可称之为“现代龙”。宋以后,龙的形态基本定型,所以宋、元、明、清七百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现代龙的主要特点是蜿蜒多姿,通体华美,虽仍保持着不可一世的威严...

  • 网友评论:

    琴祥13696484603: 关于中国龙的知识与文化,高才请进!急!!! -
    25579温超 : 一、中国龙的由来或传说. 答: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二、龙的组合. 答: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è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三、象征意义...

    琴祥13696484603: 龙文化的文化内涵 -
    25579温超 : 中国的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 第一层,龙的观念 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助体现;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层,龙的理念 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第三层,龙的精神 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琴祥13696484603: 关于龙的资料和知识 -
    25579温超 : 龙是中华、苏美尔、印度、尼泊尔、不丹、东北亚、东南亚等亚洲文化体和美洲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内容.龙文化、龙图腾、龙的传说至今约有八千年的历史.龙是中华文化里的主要图腾、主要象征,中华主族(即大多数华人)及朝鲜人、越南人...

    琴祥13696484603: 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意义
    25579温超 :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有两个,分别是:1、权势、高贵和尊荣的象征;2、幸运和成功的象征.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指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袍等.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与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和拥有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更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常常成为中国奴隶和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龙,作为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已经扎根与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并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琴祥13696484603: ...数千年来,龙这一形象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的象征.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 -
    25579温超 :[答案] (1)此题考察了成语的积累.写一个与龙有关的成语,注意里面一定有龙这个字,内容与龙有关.(2)此题考察了名著情节的识记.在《西游记》中出现了好几个龙的形象;白龙马(小白龙)、东海龙王、西海龙王.(3)此...

    琴祥13696484603: 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的含义
    25579温超 :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说文》: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鳞虫”即水蛇、鳄鱼之类.龙平时住在水里,春分时节登天化雨滋润禾苗.龙的形象相当泛化,但标准的龙形体现在帝王身上: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蛇身”即蛇形纹身,是古越族习俗.后世帝王不再纹身,但黄袍上的龙还是细长蟠曲的蛇形之身.《说文》:南蛮、东南越,蛇种.《路史》:三皇蛇身.《乙巳占》:越云如龙.这些记载表明帝王身上的龙纹来源于越文化的蛇.自古龙凤连称.龙为雨,凤即风.

    琴祥13696484603: 有关龙的知识 -
    25579温超 :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

    琴祥13696484603: 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象征着什么 -
    25579温超 :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 .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是多种动物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龙作为中国古人对多种动物和天象融合创造的一种神物,实质是祖先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人们普遍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具有强大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标志,是信仰载体和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

    琴祥13696484603: 龙的文化 -
    25579温超 : 龙是一种体温恒定的爬行动物.也就是说,它是热血动物,体温由机体内的器官控制.这个特性使它能适应它所处广泛的生存环境,而且在一年之中不论日夜都可以活动,而不像其他的爬行动物,因为需要日光保持体温而只能在夜间活动.龙通...

    琴祥13696484603: 有哪些龙文化 -
    25579温超 : 龙图腾,龙服饰,王权 龙的神话 宗教里的龙

    热搜:关于龙的知识 \\ 龙的文化和传统 \\ 龙有什么文化? \\ 与龙有关的传统 \\ 中国龙文化特色 \\ 中国龙的文化内涵 \\ 关于龙的所有知识 \\ 龙的科普知识 \\ 龙的文化内涵50字 \\ 龙文化的基本精神 \\ 龙年民俗文化 \\ 龙文化的精神内涵 \\ 龙文化的小知识 \\ 龙的文化知识40字 \\ 龙年有关的文化和传统 \\ 龙的各种知识 \\ 龙年的文化和传统简短 \\ 龙文化的探究作文四年级 \\ 龙的文化和传统怎么写 \\ 关于龙的传统文化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