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拗救分析

  • 格律诗句偶数字作拗时如何救拗?
    答: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 如何评价王力的《诗词格律》
    答:孤平拗救常常和二、四字同仄的出句(在七言则是四、六字同仄)同时并用,向上文所引孟浩然的逗往来成古今地、陆游的逗双鬓向人无再青地都是。这样,倒数第三字(如孟诗的逗成地字,陆诗的逗无地字)所用的平声非常吃重,它一方面用于孤平拗救,另一方面还被用来补偿出句所缺乏的平声。上文所讲第一种特殊句式,五...
  • 诗词强化训练第二讲 律绝写作要注意的点
    答:拗救就是在诗意的引领下,用一三五不论之法,对律绝音律进行一种补偿。采用本句补救或邻句补救的方法进行写作。 “拗救”,就是补偿。“拗”,就是不顺、不和谐的意思。如果诗中出现了“拗”,那么就要在本句或下联中进行补救。这种补救的方式,则称为“拗救”。 拗救,是律绝类诗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而造成的。
  • 古诗的平仄及韵律
    答: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拗救】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
  • 关于律诗中平仄的问题
    答: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 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 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 仄声,如果用了...
  • 请解释下古诗中的仄韵,平韵,上,下阕.怎样看诗词是仄韵平韵呢_百度知 ...
    答: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 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 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 仄声,如果用了...
  • 诗律问题
    答:第一联,也就是第一句和第二句要求平仄相对,除了最后一个字是韵脚除外,前面六个字要二四六分明,就是第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相对。那么第三句的关键点第二四六位置的字要和第二句的关键点的字平仄相同,这就叫相粘。相粘的意义:如果第一句的基本平仄是:平平XXXXX 那么第二句就是:仄仄XXXXX ...
  • 近体诗名词解释
    答: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李白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五字和第六字的...
  • 既仄起首句不押韵,仄起首句押韵;平起首句不押韵,平起首句押韵。是什么...
    答: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
  • 如何写一首诗
    答: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

  • 网友评论:

    路任15954077318: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
    31298嵇齿 : 1、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

    路任15954077318: 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 -
    31298嵇齿 :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

    路任15954077318: 赏析《咏怀古迹(其三)》 -
    31298嵇齿 :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

    路任15954077318: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帮帮忙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 -
    31298嵇齿 :[答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

    路任15954077318: 咏怀古迹其三的诗词鉴赏 -
    31298嵇齿 :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的诗词鉴赏: 《咏怀古迹其三》是唐代伟大诗...

    路任15954077318: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颈联 -
    31298嵇齿 :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颈联是写王昭君只能死后魂魄归来,突出活着无法归来的悲剧,遗恨之深,并寄予诗人的同情.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

    路任15954077318: 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 -
    31298嵇齿 :[答案]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

    路任15954077318: 《咏怀古迹》(其三)结合背景和诗句,请简要说明王昭君与杜甫有何想通之处? -
    31298嵇齿 : 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路任15954077318: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首联赏析 -
    31298嵇齿 : 第三首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热搜:格律诗的拗救规律表 \\ 咏怀古迹其三艺术特色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平仄 \\ 七律拗救一览表 \\ 咏怀古迹其三逐句赏析 \\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 请以咏怀古迹其三为例 \\ 找到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 标出咏怀古迹其三的平仄 \\ 咏怀古迹其三的粘与对 \\ 咏怀古迹其三虚实结合赏析 \\ 咏怀古迹杜甫其三鉴赏 \\ 咏怀古迹其三空字赏析 \\ 咏怀古迹五首 第三首 \\ 咏怀古迹其三的手法 \\ 咏怀古迹其三开篇鉴赏 \\ 咏怀古迹全文及赏析 \\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其三 \\ 咏怀古迹其三尾联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