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为什么被踢出太庙

  • 永乐朝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什么被移出太庙?揭秘姚广孝移出太庙的真相
    答:1530年,李时、张璁等大臣上书嘉靖皇帝,提议将姚广孝移出太庙,移到佛教名寺大兴隆寺,痴迷道教的嘉靖皇帝自然顺水推舟表示同意。就这样,在文官阶层苦心竭虑的努力下,姚广孝被明太庙扫地出门。
  • 明朝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不受封呢?
    答:第一为姚广孝崇拜元初僧人刘秉忠,希望自己也能完成人生理想。但他精通儒释道三教,深受三教文化熏陶。第二为朱棣虽有功绩但为人残暴,与帝王关系太近莫过于“伴君如伴虎”。第三位为有朱元璋大肆清除功臣在前,他选择明哲保身。姚广孝仰慕同为僧人的元初开国功臣刘秉忠,希望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 《四库全书》为什么把明朝功臣姚广孝算成严嵩一样的奸臣?
    答:因为姚广孝的反理学思想,所以此后的读书人一直不喜欢他。永宣盛世之后,书生们对姚广孝的评价越来越差。嘉靖帝登基后不久,姚广孝被从太庙的配享功臣中除名。等到清朝建立后,对姚广孝的评价更是持续走低,基本以负面为主。清朝编撰《四库全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社会思想进行清理和钳制,彻底树立理学在...
  • 姚广孝帮助朱棣夺取天下,死后配享朱棣太庙,为何后来又被取消了呢?
    答: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朱高炽登基后,复加赠姚广孝“少师散官勋爵,谥号悉如旧”,并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者,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者,仅有姚广孝一人,但姚广孝也是实至名归。
  • 明成祖朱棣册封的四位奉天靖难公爵都有谁?姚广孝为何没能入选?_百度知 ...
    答:第一,姚广孝是世外的僧人,不适合封爵。建文四年朱棣封赏功臣时,姚广孝还是僧人,两年后朱棣才要求他还俗。把一位僧人封为国公,惊世骇俗,极不恰当。所以一直等到姚广孝死后,才追赠他一个推忠辅国荣国公。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明仁宗让张玉、朱能、王真、姚广孝四人配享明成祖庙廷。但是,后来的明世宗...
  • 明朝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不受封?
    答:姚广孝为僧多年精通佛义,对于世间繁荣早就淡然处之。只不过在一次皇家葬礼的诵经过程中,他偶然遇到了大之在怀的严王,一身本领不忍埋没,而后跟随后者举兵伐谋。可以说他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为了相助主子,对日后的回报并没有特别的期待。这也跟他长时间钻研佛法有很深的关系,世间功名远不能让他动心。...
  • 明朝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不受封呢?
    答:后来,因为朱元璋挑选和尚主持寺庙祭拜一事,姚广孝才得以接近人生中真正的贵人。马皇后逝世后,众僧与诸王诵经祈福时,姚广孝毛遂自荐找到朱棣,成为朱棣谋士,日后为朱棣策划夺位一事出了不少力。但在朱棣继承大统后,姚广孝仍然致力于佛事。他担任了僧录司左善世,掌管有关僧侣的事务。除此之外,在他晚年...
  • 千古奇人,大明“第1谋士”姚广孝,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妖僧”?
    答:“妖”字在古代,一般也会被用于形容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因而“妖僧”也可以因此被称为行为反常于一般和尚的和尚。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求个内心豁达,任世间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超脱生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神仙也。但是作为和尚的姚广孝虽然穿着和尚袍子...
  •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答:姚广孝 姚广孝是个僧人,没有娶妻,也没有后人。但他有家人,还收有一个养子,叫姚继。姚广孝死后,朱棣派人把姚广孝的弟弟和侄子接来,给予丰厚的赏赐。但二人没有文化,生性愚钝,实在难以重用,只好又让他们回老家去。明仁宗继位之后,让姚广孝配享太庙,又想起当年陪自己读书的姚继,给他一个太常...
  • 姚广孝究竟有多厉害?
    答:至于他到底有多厉害。我们看看他的事迹就能够明白了。“黑衣宰相”姚广孝14岁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兼习道术,后被朱元璋召入京师,在天界寺任僧职。其后,他被举荐给燕王朱棣,与燕王一见如故,遂随其至北平,“住持广寿寺”,时常出入燕王府,为其出谋划策。朱元璋崩,建文帝立,着手削藩。五个藩王...

  • 网友评论:

    桂炎19745293392: 姚广孝为何众叛亲离 -
    27119羊米 : 凡夫之陋见,明明是程朱理学在排佛,姚广孝身为佛门弟子,难道不应该据理力争,岂可任由不明佛理之人妄加毁谤佛法,特别是儒家这样子被认为是大宗师的人,影响力太大了,不得不破斥他们的顽固的浅陋的对佛的偏见,不然断人慧命,不是闹着玩.在你看来是众叛亲离,其实在他看来,并不觉得.《了凡四训》当中的教导世人行“十善”中,第八、对于正知正见,能够让人增长智慧、知识的道理或者法门,都应当加以保护维持;即使被亲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大有苟利众生了脱生死矣,岂因福祸趋避之.假如程朱理学不发表对佛法的偏见,自然不会有这么一档子事.如是因如是果,要晓得.

    桂炎19745293392: 为什么姚广孝被称为“黑衣宰相”? -
    27119羊米 : 姚广孝被称为“黑衣宰相”: 是因为他放弃了做官的理想,白天上朝议政,晚上依旧穿僧服住在寺庙,并把自己得到的赏银全都分给了家乡父老,所以就被称为:“黑衣宰相”拓展: 1.“黑衣宰相”就是指参与政事并且影响较大的僧人.他们大多在朝廷有官职(并不一定真的官居宰相),在寺庙也有法号. 2.姚广孝之所以成为历史名人,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成功的"政治和尚",被称为"黑衣宰相".

    桂炎19745293392: 姚广孝为什么自称逃虚子 -
    27119羊米 : 我试着来解答一下 逃虚子,恐有两意.一是逃入虚,二是又逃出虚.世人解读姚广孝,往往视其为异僧.究其根本,是他劝导且帮助燕王夺太祖嫡孙之位,看似不应是普通出家人之所为.但仔细想想,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劝他的好友退居山林,终生不改僧相之举以及他所流传下来的诗文.这都说明他是要逃掉世间牵挂的.那么他究竟为何还要做出此种举动呢.我觉得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中,他做出了选择.仅此而已.如果这么选择是更大的慈悲,那么即使背负怎样的名声,又有什么关系呢.如若这是真正的慈悲,何必迷恋那出离世间的清福,空与有,都只是相罢了.不着相而为,恐怕这才配得起宝殿之前的“大雄”二字.以上仅是我个人推测,也许不尽和原意.就算是给楼主一个参考吧~

    桂炎19745293392: 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姚广孝是怎么逆袭成为宰相的? -
    27119羊米 : “无冕宰相”,明成祖朱棣的心腹谋士姚广孝,明朝的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即是一个和尚宰相. 01、谋略初显 广孝十四岁的时候就剃度出家了,在苏州为僧,精通儒释道三教之学.当时姚广孝...

    桂炎19745293392: 姚广孝三个预言是正史吗
    27119羊米 : 是的,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姚广孝的三个预言都是正史.姚广孝的三个预言:1、 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颠江山于陛下.2、 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于争室,溅血禁中.3、 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这三件预言分别说的是:朱棣篡位称帝朱高炽与朱高煦争夺皇位,最后朱高煦被朱瞻基所杀朱祁镇皇位被夺,之后重新夺回皇位.

    桂炎19745293392: 建文帝的最后藏身之处是哪 -
    27119羊米 : 据《明史》记载,永乐十六年三月,已经重病缠身的姚广孝最后一次面见永乐皇帝,与朱棣进行了秘密长谈,说服对方相信朱允汶与青灯古佛相伴已16年,再也没有任何复国力量和可能了.姚广孝希望永乐皇帝网开一面,终止搜捕建文帝,朱棣...

    桂炎19745293392: 到底是谁!!谁设计的北京故宫?? 姚广孝?? 蔡信?? 蒯祥??? which one?? 谢谢!! -
    27119羊米 : 嗯,关于姚广孝的传闻,我刚刚看了一大堆资料,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你想堂堂的一座宫殿,能在一个普通人手里就设计出来,不经过大臣朝廷官员来把关、决策吗?所以才会有姚广孝的传言吧,他是当时朱棣的宠臣.很多的文献资料都表示...

    桂炎19745293392: 如何评价黑衣宰相姚广孝 -
    27119羊米 :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 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热搜:穆桂英的坟墓啥样 \\ 徐妙云怀了朱允炆的孩子 \\ 广东割奶大案 \\ 狐臭是胡人乱华的结果 \\ 嘉靖死后被移出太庙 \\ 朱棣杀了方孝孺后悔吗 \\ 姚广孝墓地现状 \\ 扈三娘被活煮后的样子 \\ 朱棣杀了多少兄弟 \\ 刘伯温和姚广孝认识吗 \\ 朱元璋唯一没杀的功臣 \\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 朱瞻基有多可怕 \\ 朱棣晚年有多残忍 \\ 朱棣一生最害怕的人 \\ 朱佑樘把朱瞻基移出太庙 \\ 刘伯温看见过姚广孝吗 \\ 朱棣三大诡异事件 \\ 陈赓为啥被移出八宝山 \\ 太监为什么不只切睾丸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