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答:这是曹操的诗作【短歌行】中的句子,诗中“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下一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的后一句是什么?
    答:你问的很有深度,答案是:海不厌深---正确。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作“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这是根据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本《乐府诗集》卷三十选录的。今高校流行的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卷第29页引作“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根据本...
  • 水不厌深山不厌高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如下:即使小溪流,大海也选择包纳,所以能成为大海。即使小土壤,大山也不排斥,所以大山能越来越高。个人认为这句话其实存在弊病,古文讲究对仗工整。在曹操的《短歌行》读到这样一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所以说,海对应的是深度,山对应的是高度,而句子中的海对应的却是...
  • 山不厌高水不言深下一句
    答: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三国诗人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请翻译一下这句话的现代化意思...
    答: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好的人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就是“山越高越好,水越深越好”的意思...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什么意思
    答:按照字面的翻译就是 山不怕高,水不怕深。 这两句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两句。不过不是水不厌深,而是海不厌深。真正的意思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或你要说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是...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答: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水 一作:海)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是什么意思呢?
    答:就是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意思 讲的是一个人如果想要有很高的成就,就必须有宽广的胸怀来包容 他人。必须有不拒绝他人的胸怀 言内之意是说,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
  • 山不在高水不厌深下一句
    答: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还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答: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意思是: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中的第一首诗,原文: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网友评论: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什么意思? -
    14910勾穆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诗,表达了明主只有广纳贤才,才能成就伟大的功业的思想感情.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下一句是什么? -
    14910勾穆 :[答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以何解愁,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4910勾穆 : 此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全篇抒写了他对年光易逝的感慨,流露出对朋友的怀念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 诗人是在在全诗的结尾写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在这里“厌”,嫌恶,满足.而取满足之意最为贴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本出于《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怎么理解? -
    14910勾穆 : 能成为高山者,那是容万物的.不必说石头沙砾,不必说花草树木,也不必说虫蝇鸟兽.风来了,我欢迎,雨来了,我迎接,凡是投奔我的,统统来者不拒.最最凶恶的豺狼,最最温顺的小草,都是我的嘉宾,我的贵客,我的子民,我的上帝....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的意思 -
    14910勾穆 : 山再怎么高也不过分(越高愈好) 水再怎么深也不为过(越深愈好) 厌:满足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详细点 -
    14910勾穆 :[答案] 曹操对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喻义是什么? -
    14910勾穆 : 此句源自: ——(东汉)曹操《短歌行》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话什么意思 -
    14910勾穆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 歌 行》作者:曹操译文: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花姜15187124249: 《短歌行》山不厌高,后面到底是:海不厌深?还是水不厌深? -
    14910勾穆 :[答案] 海

    花姜15187124249: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意思
    14910勾穆 : 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就是“山越高越好,水越深越好”的意思.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两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热搜:想放弃一段感情 \\ 总是想哭心里难受怎么回事 \\ 总是想哭是抑郁吗 \\ 山不让尘 川不辞盈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 山不厌高出自《管子》 \\ 山不厌高下一句是什么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 \\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流眼泪 \\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下一句 \\ 人死留名雁过留声 \\ 《易经》全文 \\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 悟已往之不谏 \\ 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回应 \\ 山不语自高 海不语自深 \\ 水何澹澹的澹澹啥意思 \\ 周公吐哺的典故 \\ 一句话凉透人心的句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