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象征手法的句子

  • 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什么意思
    答:《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
  • 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手法有何不同
    答:《离骚》继承了《诗经》开创的“比兴”传统,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对此,王逸在《离骚经序》中曾论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凰,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在这里,王逸...
  • 结合《离骚》说说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
    答: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特点有:1. 语言上,楚辞运用楚语方言,句式上长短不齐,形式灵活。2. 楚辞想象丰富,手法独特,善于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思想感情。3. 楚辞富有南方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以上是楚辞在语言上...
  • 在离骚中,屈原以那两句诗以衣服配饰比拟诗人的美德,表现其宠辱不惊...
    答: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翻译: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作者: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
  • 离骚(节选)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请从诗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分析...
    答:与“宿莽”两种花草,前者去皮不死,后者凌冬不凋,隐喻诗人在勤勉的进修过程中所养成的独立不移的坚强个性;另一方面,他不但说从朝到夕,而且也包括了从春到冬的过程,暗示时问流逝之快。再如“乘骐骥以驰骋兮”一句,其中“骐骥”即骏马,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这句是比喻任用贤才来治理国家。
  • 离骚佳句的赏析
    答:4. 离骚名句赏析:《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
  • 离骚与九歌象征手法共同点
    答:《离骚》与《九歌》象征手法共同点:就是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采用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对其进行了重新创作。《九歌》...
  • ...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什么?
    答: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全诗内容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
  • 离骚的象征手法
    答:《离骚》象征手法是丰富性,多样性的。象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在屈原的《离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人运用了大量原始的楚地民间文化的文学意象,使自己进入到古代神话或原始宗教的情境之中,达到了对现实的超越。象征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美国学者劳·坡林指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
  • 屈原的《离骚》中最能代表他的诗风的是什么?
    答: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 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

  • 网友评论:

    文伦17737999545: 离骚 象征 比喻手法 -
    29514和军 : 七律•译离骚 陈弈之 正译难成梦未成,乌云浓厚月无莹. 抽丝剥茧蛹停化,熄火吹烛烟起生. 落枕蒙巾思入被,投江挥泪影随更. 想来虫洞应该有,回访屈原问个明. 《屈原十事诗》陈弈之概括离骚大意 前部:引路、被屈;不屈、遭怨;申...

    文伦17737999545: 《离骚》重点句 -
    29514和军 :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7.“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文伦17737999545: 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 -
    29514和军 : 【原题】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3、本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

    文伦17737999545: 屈原在离骚中描写自己用荷叶做衣裙表现高洁品格的名句是 -
    29514和军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就是说“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质量没有毁弃.”

    文伦17737999545: 求离骚诗句赏析 500字 -
    29514和军 :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有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文伦17737999545: 简述离骚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
    29514和军 :[答案] 主要内容: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

    文伦17737999545: 离骚中关于香草美人的诗句 -
    29514和军 : 1. 关于香草美人的诗句关于香草美人的诗句 1. 香草美人的诗句眉目如画,花容月貌,貌美如花,如花似玉,玉洁冰清,冰雪聪明,明艳动人,人见人爱,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间尤物,出尘脱俗,吹弹即破,白璧无瑕,美艳绝...

    文伦17737999545: 试分析《离骚》的艺术特征. -
    29514和军 :[答案] 《离骚》的艺术特征 1、《离骚》的美学内涵 无比光辉的崇高美;慷慨激昂的悲壮美. 2、《离骚》的艺术特色 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描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诗人运用大量的古代神话故事而又有所改造.神话的撷取...

    文伦17737999545: 屈原《离骚》中象征比喻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尽量不要通答 -
    29514和军 :[答案] 把自己比作香草,把小人比作狗等不好的东西.把怀王比成荃,美人

    文伦17737999545: 找出离骚中的比喻,就是用了“比”的手法的句子 -
    29514和军 :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 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这种移情即比兴

    热搜:离骚最经典的部分 \\ 离骚最经典的一句 \\ 离骚的艺术特征简答题 \\ 离骚中的想象手法 \\ 离骚的经典名句 \\ 简析离骚的象征手法 \\ 离骚中比兴手法用鲜花香草 \\ 离骚中最唯美的名句 \\ 离骚的象征艺术简答题 \\ 屈原《离骚》中的求索名句 \\ 离骚的佳句摘抄 \\ 离骚最有名的一句话 \\ 离骚考点及名句 \\ 离骚中最有深度的句子 \\ 离骚中体现浪漫主义的句子 \\ 离骚中多用比兴的手法 \\ 离骚中的好词好句 \\ 离骚里的比兴手法的句子 \\ 离骚中最浪漫的诗句 \\ 离骚最美句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