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中三国谁最弱

  • 为什么说‘美俄中’是世界三大国家?
    答:中国:中国之所以不能凭借5000年文化力压美国的原因在于,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中过分重视经济而忽视文化,导致很多文化流失,且得不到发展。)俄罗斯:因为文化积累较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4、政治方面 美国:北约领导,南美政治控制家,亚太政治家,非洲影响力稍弱,中东的最重砝码,欧洲国家的马首。俄罗斯:...
  • 2015全球军事实力排名,中国胜在哪
    答:美俄中三国火力比较 “全球火力”分析家指出,美国的军费超过所有其他大国,达到6120亿美元,装备8300辆坦克、2.57万辆装甲车、核弹头7506枚、1700门火炮、1300具火箭发射系统、飞机13683架、航母10艘、潜艇72艘。俄罗斯军费为760亿美元,俄罗斯超过美国的方面包括:坦克1.55万辆、装甲车2.7万辆、火炮...
  • 美国俄罗斯中国像不像魏蜀吴三国
    答:你只要想一想都能知道,问题和《三国演义》确实有非常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首先,三个国家位置和三国鼎立位置特别相似,而且当时在北边儿的魏国和俄罗斯一样土特别大。只是军事实力不一样,还有一点,中国和俄罗斯联手这边就是西 蜀联手东吴一样。
  • 要是把美、俄、中三国比作古代的三国,那么各是什么国?现在是什么情况...
    答:建国初期,中俄(苏)联合共对付美国,六十年代后期,美俄(苏)共同揭制中国,七、八十年代中美共同阻挡俄(苏),九十年代至今中俄又联手对付美国。而这样的情况与中国三国时期的三国关系又是何等的相似。魏国(美国):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其之所以成为后来最为强大的国家,与其打败之前的最强...
  • 潜艇总数超越美俄成冠军
    答:目前看,美国海军潜艇规模虽然在三国中相对最小,但吨位最大、性能最先进,未来发展规划也最清晰,短期内难以动摇其领先地位。俄罗斯潜艇规模虽然超过美国海军,但大量旧式柴电潜艇已经落伍,与“无畏”、“现代”驱逐舰一样,实际已经沦为“存在舰队”。不过,由于俄方发展核潜艇、保持战略优势的坚定决心,...
  • 沙美俄石油三国大战,其各国的石油产业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答: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再加上我国疫情是世界上最稳定的,所以现在这个时间我们国家是很需要低价石油来提振自身的经济的,所以,只要有我们国家,俄罗斯的石油肯定不会太垮。综上,沙美俄三国的石油大战,美国率先出局,而剩下的俄罗斯和沙特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 为什么都说现在的中、美、俄 就是古代的三国鼎立时期?三分天下又是什么...
    答:建国初期,中俄(苏)联合共对付美国,六十年代后期,美俄(苏)共同揭制中国,七、八十年代中美共同阻挡俄(苏),九十年代至今中俄又联手对付美国。而这样的情况与中国三国时期的三国关系又是何等的相似。魏国(美国):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其之所以成为后来最为强大的国家,与其打败之前的最强...
  • 中美俄是什么意思啊?
    答:中美俄的关系非常复杂。三国中,美国与中国是两个最为重要和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两国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摩擦和矛盾。而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两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中俄之间则是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展开了...
  • 世界军事排名
    答:目前全世界军事排名前五名都是谁?有何依据?排名前三的想必大家都没有什么疑问,来来去去也就是美俄中三国,至于先后顺序我们后面再详细说。而对于四五名则有那么几个国家候选,分别是:印度、日本、英国、法国以及韩国。在这些国家中,个人更倾向于印度和法国入选前五。第一名美国美国的军事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有...
  • 美俄对抗中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答:二、美国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是因为俄罗斯遭到了美国的疯狂制裁。在美俄的博弈当中,虽然美俄两国采取了互相制裁的手段,但是由于美国的实力要远胜于俄罗斯,再加上美国主导了欧美市场,这使得俄罗斯就算对美国进行了制裁,也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影响。然而美国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却会给俄罗斯带来致命的打击,正是...

  • 网友评论:

    虞鬼13793606131: 中俄美三国军力实力对比 -
    7085郁庆 : 美国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美国肯定第一,军费开支后面国家加起来也没它多,武器拉开别国代差,国防工业体系发达,科技优势强大,海外有大量军事基地和驻军,而且训练强,战争理念和经验俄罗斯就是没钱,但是也排在咱们前面,人家继承了苏联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武器自主研发能力强,而且实战经验处理地区危机也很丰富,核武器方面也是唯一能和美国PK的中国有自己的国防体系,军费充足,但是武器自主研发(完全自主非逆向工程),训练理念,核武器数量等都不能和美俄相比,最关键缺乏实战经验,距离上一次打仗已经是30多年前了, 军队是要有实战经验的

    虞鬼13793606131: 今中美俄三国军事力量对比
    7085郁庆 : 中国与俄罗斯差不多 美国还是领先

    虞鬼13793606131: 中美俄英法是不是地球上最厉害最强大的五个国家? 可是德国的实力不比英法两国差啊,个人感觉联合国五常 -
    7085郁庆 : 现在的常任理事国是基于战后的基础,德国是战败国没有资格的.英法虽然不如方面,但是实力还是有的,中国虽然看着挺牛,但是还是有点虚的.

    虞鬼13793606131: 就算中俄联合也打不过美国,真悲哀. -
    7085郁庆 : 不知道你从哪里得到的这个消息.个人感觉可信度很低.就中美俄三国来说,任何一国想真正战胜另外一国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是另外两国的联合了.三国都是公开的核大国,爆...

    虞鬼13793606131: 总有人说中美俄,像魏蜀吴,这合适么 -
    7085郁庆 : 这个比喻确实比较形象.美国是魏国,目前国力、军力最为强大.而欧盟则是当年拜魏国为老大的,如匈奴、乌桓、西域诸国等藩属国及游牧部族.总体国力大于中俄之和.俄国是蜀国,不要看俄罗斯地域广大,但仅以经济发达地区的范围看,无疑是三国中最小的(仅仅是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部分).三国之中公认蜀国国力最弱、但蜀兵最精;俄罗斯正好符合这个说法(国力衰弱,但军力强大) 中华是吴国,经济发达但是国力、军力还不够强大.历史上多次独立抗击美、俄,现在联合俄国对抗美国,也基本上符合历史上吴国的战略.

    虞鬼13793606131: 中美俄三国谁的地理位置及资源最好 -
    7085郁庆 : 综合看来,政治地理环境最好的,应该还是美国.其次中俄.印度也不错,巴西则最次.但倘若中国能够有朝一日重新像清朝那样囊括外蒙古,将战略前锋推进至西伯利亚高原南缘,同时俄罗斯持续衰弱、甚至分化为三五个附属于中国的小国的话,则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将达成最完美的天然疆界的目标.届时或可与美国的地理疆界相媲美.

    虞鬼13793606131: 请教诸位大虾:欧印日韩等VS中美俄,孰强孰弱?
    7085郁庆 : 肯定是中美俄.战争能力是由其所掌握的资源,国土纵深,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军事力量等等组成.孰强孰若显而易见.其次,欧印日韩从地理位置讲难以相互有效的支援,易被分割包围歼灭.

    虞鬼13793606131: 英、法、德三国谁的实力最强大?谁最弱小(比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 -
    7085郁庆 : 法国是三者里头军事实力相对最强的,德国由于被国际社会限制,所以军事实力相对来说是最差的(被阉割)经济实力,英法德三者处于同一水品(欧洲经济危机,三者都独善其身,而且合力撑起整个欧洲的经济)英国相对较强在欧洲,能独立完成大型武器系统设计制造的只有这三个国家,其军工制造业虽然跟中美俄比起来规模小得多,但相对也较为完善!德国在二战时期的强悍导致后人一直以为它还是很强,但战争不能靠yy,现代战争立体化,导致小纵深国家分分钟会被推平,英法两国之所以把核武库搬到潜艇上也是因为这个,德国即不拥有核武,又没有足够的军队和纵深,它强在哪?设计制造业发达就牛逼?几颗核弹下去直接就嗝屁了英法同属于五常之一,跟五大国拼军事实力基本上与提灯笼上茅房无异

    虞鬼13793606131: 如果早上醒来,发现中美俄三国同盟会怎么样 -
    7085郁庆 : 肯定是外星人打过来了,没有无可阻挡的强敌,这三个国家是不可能同盟的!要知道这三个国家相互之间可都是有仇有怨也有情有义的;当初,美苏对德意日法西斯,中苏对抗美国,中美对抗苏联,中俄对抗美国;想要三国同盟,必然有个科幻片里的超级强敌在侧才行.——by 新鲜事儿

    虞鬼13793606131: 中美俄这三国的陆军,哪个世界最强?
    7085郁庆 : 假如中美俄三方有一天在战场兵戎相见,三方各上一个集团军级别的部队. 中方:38 集团军是我军最强的一支率先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的部队.是中央军委重点建设的三...

    热搜:世界上谁敢打中国 \\ 三战爆发中国能撑多久 \\ 美国可以吊打中俄吗 \\ 俄罗斯一旦败了中国会怎样 \\ 美国为什么不敢打中国 \\ 中国敢不敢打日本 \\ 2024军事实力排名 \\ 世界公认十大军事强国 \\ 美国最不敢惹的5国 \\ 北约不敢惹的两个大国 \\ 一旦开战最不安全的省 \\ 世界能打过中美俄吗 \\ 美国最不敢惹的三大国 \\ 中国唯一侵略过的国家 \\ 唯一打败过美国的国家 \\ 成功并入中国的国家 \\ 朝鲜人为何瞧不起中国 \\ 日本最痛恨的三个国家 \\ 中俄能不能打得过美国 \\ 中美俄三国实力排名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