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

  • 九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
    答:1、作者为什么夜游承天寺?因为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因为月色很美,正好疗救心中郁闷孤独。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找出原文)你读了有何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境界。4、 夜游期间,作者...
  • 记承天寺夜游节奏划分
    答:《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2011-05-09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
  •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答: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
  •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设计
    答:参见教案后面的小论文《心情感受格调有其殊 描写衬托较相似——〈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导读比较》4.品味语言 请同学可选择两篇文章中的字词、句子、段落,品味它们的妙处。5.质疑 请有疑问的同学说出还存在的疑问。然后学生讨论。最后老师作点拨,总结。6.探究 在中国历史上,被贬官或远调的...
  •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
    答:【 #教案# 导语】《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 无 我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答:《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素质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大意; 2、体会意境; 3、背诵此文; 4、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大意及背诵此文。 难点:体会意境,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北宋年间,有一位大文豪与其父、其弟合称为 “三苏”,大...
  • 记承天寺夜游导入语
    答:因此在我国的古诗文中就有很多描写到月亮的语句,如刚才这首《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下对月亮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苏轼,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的月夜下的感受就与《水调歌头...
  • 记承天寺夜游节奏划分
    答:记/承天寺/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短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答: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
  • 陋室铭优秀公开课教案
    答:一路走来,我们接触过苏轼被贬但仍“夜游承天寺”,释怀地吟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龚自珍被迫离开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又一个被贬文人刘禹锡的故事,看看他又经历了什么? 2、【多媒体展示】话说唐朝诗人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

  • 网友评论: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在教学上有何特点 -
    4247单详 :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景的特点: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作者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互相映衬,比拟得十分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译文
    4247单详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③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 讲了什么故事 -
    4247单详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内容分析
    4247单详 :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叙事精约简洁,寥寥数语不仅交代了夜游的时间、缘由、地点、同游 -
    4247单详 :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叙事精约简洁,寥寥数语不仅交代了夜游的时间、缘由、地点、同游者,还通过动词( 解 )、( 入 )、( 起行 )、(至 )、(寻 )、(步 )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的清楚明了,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龙诗1857077768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4247单详 : 记承天寺夜游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
    4247单详 : 背景:《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4247单详 :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文中给我们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
    4247单详 :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主要是对月色的描写,抒怀情感.

    龙诗18570777685: 《记承天寺夜游》
    4247单详 :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解:脱下.欲:想要户:门.欣然:愉快的样子.念:考虑,想到.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

  •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 记承天寺夜游拼音版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 记承天寺夜游朗读
  •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柏怎么读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及注释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 记承天寺夜游的承天寺在哪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