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轼、秦观、苏小妹他们的诗词对联故事,越多越好。 苏轼,苏小妹有才的诗词对联笑话段子集锦

\u6c42\u82cf\u8f7c\u548c\u82cf\u5c0f\u59b9\u5bf9\u5bf9\u5b50\u7684\u6545\u4e8b\uff0c\u8d8a\u591a\u8d8a\u597d\uff0e\u6211\u4f1a\u914c\u60c5\u52a0\u5206\uff01

\u00b7\u4f5b\u548c\u5c4e

\u6709\u4e00\u5929\uff0c\u4f5b\u5370\u548c\u82cf\u8f7c\u6597\u5634\uff0e
\u82cf\u8f7c\u95ee\u4f5b\u5370\uff0c\u4f60\u770b\u6211\u50cf\u4ec0\u4e48\uff1f
\u4f5b\u5370\u56de\u7b54\uff1a\u4f5b\uff0e
\u4f5b\u5370\u95ee\uff0c\u90a3\u4f60\u770b\u6211\u50cf\u4ec0\u4e48\uff1f
\u82cf\u8f7c\u4e3a\u4e86\u63f6\u63c4\u4f5b\u5370\uff0c\u8bf4\uff1a\u4f60\u50cf\u5806\u72d7\u5c4e\uff0e

\u56de\u5230\u5bb6\uff0c\u82cf\u8f7c\u5f97\u610f\u6d0b\u6d0b\u7684\u548c\u81ea\u5df1\u7684\u5c0f\u59b9\u8bf4\u8d77\u4e86\u8fd9\u4ef6\u4e8b\uff0c\u5e76\u4ee5\u4e3a\u4ed6\u5360\u4e86\u4f5b\u5370\u7684\u4fbf\u5b9c\u3002
\u8c01\u77e5\uff0c\u5c0f\u59b9\u5288\u5934\u76d6\u8138\u7684\u5c31\u9a82\u4ed6\u8822\uff0e

\u82cf\u8f7c\u95ee\u5176\u4e3a\u4ec0\u4e48\uff0c\u5c0f\u59b9\u56de\u7b54\uff1a

\u4f5b\u5370\u770b\u4eba\u7686\u4e3a\u4f5b\uff0c\u53ea\u56e0\u4e3a\u4ed6\u5fc3\u4e2d\u6709\u4f5b\u3002
\u800c\u4f60\u770b\u4eba\u7686\u662f\u72d7\u5c4e\uff0c\u53ea\u662f\u56e0\u4e3a\u4f60\u5fc3\u91cc\u53ea\u6709\u4e00\u6ee9\u72d7\u5c4e\uff0e

\u00b7\u548c\u5c1a


\u82cf\u4e1c\u5761\u88ab\u8d2c\u9ec4\u5dde\u540e\uff0c\u4e00\u5c45\u6570\u5e74\u3002\u4e00\u5929\u508d\u665a\uff0c\u4ed6\u548c\u597d\u53cb\u4f5b\u5370\u548c\u5c1a\u6cdb\u821f\u957f\u6c5f\u3002\u6b63\u4e3e\u676f\u7545\u996e\u95f4\uff0c\u82cf\u4e1c\u5761\u5ffd\u7136\u7528\u624b\u5f80\u6c5f\u5cb8\u4e00\u6307\uff0c\u7b11\u800c\u4e0d\u8bed\u3002\u4f5b\u5370\u987a\u52bf\u671b\u53bb\uff0c\u53ea\u89c1\u4e00\u6761\u9ec4\u72d7\u6b63\u5728\u5543\u9aa8\u5934\uff0c\u987f\u6709\u6240\u609f\uff0c\u968f\u5c06\u81ea\u5df1\u624b\u4e2d\u9898\u6709\u82cf\u4e1c\u5761\u8bd7\u53e5\u7684\u6247\u5b50\u629b\u5165\u6c34\u4e2d\u3002\u4e24\u4eba\u9762\u9762\u76f8\u89d1\uff0c\u4e0d\u7981\u5927\u7b11\u8d77\u6765\u3002
\u539f\u6765\uff0c\u8fd9\u662f\u4e00\u526f\u54d1\u8054\u3002\u82cf\u4e1c\u5761\u7684\u4e0a\u8054\u662f\uff1a\u72d7\u5543\u6cb3\u4e0a\uff08\u548c\u5c1a\uff09\u9aa8\u3002
\u4f5b\u5370\u7684\u4e0b\u8054\u662f\uff1a\u6c34\u6d41\u4e1c\u5761\u5c38\uff08\u4e1c\u5761\u8bd7\uff09\u3002

\u00b7\u6577\u884d\u8c6a\u95e8


\u636e\u8bf4\uff0c\u82cf\u5c0f\u59b9\u4e3a\u4e86\u627e\u5230\u5982\u610f\u90ce\u541b\uff0c\u66fe\u4ee5\u6587\u9009\u5a7f\u3002\u5f53\u65f6\u6d88\u606f\u4e00\u4f20\u51fa\uff0c\u5448\u6587\u6c42\u5a5a\u8005\u4e0d\u8ba1\u5176\u6570\u3002\u5176\u4e2d\u6709\u4e00\u8c6a\u95e8\u516c\u5b50\u53eb\u65b9\u82e5\u865a\uff0c\u4ed6\u5bf9\u5c0f\u59b9\u503e\u6155\u5df2\u4e45\uff0c\u95fb\u8baf\u540e\u8fde\u5fd9\u5e94\u9009\u3002\u4ed6\u5448\u4e0a\u5f97\u610f\u8bd7\u6587\u82e5\u5e72\u7bc7\uff0c\u8c01\u77e5\u5c0f\u59b9\u4e00\u770b\uff0c\u6de1\u5982\u767d\u6c34\uff0c\u4fbf\u63d0\u7b14\u5728\u4e0a\u9762\u6279\u4e86\u4e00\u8054\uff1a\u7b14\u5e95\u624d\u534e\u5c11\uff0c\u80f8\u4e2d\u97ec\u7565\u65e0\u3002

\u82cf\u4e1c\u5761\u770b\u5230\u5c0f\u59b9\u7684\u5bf9\u8054\uff0c\u53ef\u6025\u574f\u4e86\u3002\u65b9\u5e9c\u8c6a\u95e8\u662f\u5f97\u7f6a\u4e0d\u8d77\u7684\uff0c\u4e3a\u4e86\u907f\u514d\u662f\u975e\uff0c\u4fbf\u6084\u6084\u5728\u5c0f\u59b9\u7684\u8054\u8bed\u540e\u9762\u5404\u6dfb\u4e00\u4e2a\u5b57\uff0c\u628a\u5bf9\u8054\u6539\u6210\uff1a\u7b14\u5e95\u624d\u534e\u5c11\u6709\uff0c\u80f8\u4e2d\u97ec\u7565\u65e0\u7a77\u3002

\u65b9\u82e5\u865a\u8bfb\u540e\u771f\u662f\u6b23\u559c\u82e5\u72c2\uff0c\u4ed6\u6025\u4e8e\u8981\u89c1\u82cf\u5c0f\u59b9\u4ee5\u8868\u8877\u80a0\u3002\u82cf\u4e1c\u5761\u77e5\u9053\u5c0f\u59b9\u6839\u672c\u770b\u4e0d\u4e0a\u4ed6\uff0c\u751f\u6015\u73a9\u7b11\u5f00\u5927\u4e86\u4e0d\u597d\u6536\u573a\uff0c\u6025\u5fd9\u6258\u6545\u963b\u6b62\uff0c\u8bf4\uff1a\u201c\u6211\u59b9\u59b9\u6587\u624d\u662f\u6709\u4e9b\uff0c\u4f46\u5176\u8c8c\u4e0d\u626c\uff0c\u8138\u957f\uff0c\u989d\u7a81\uff0c\u4e0d\u4fe1\u6211\u7ed9\u4f60\u5ff5\u9996\u8bd7\u4fbf\u77e5\uff1a\u53bb\u5e74\u4e00\u6ef4\u76f8\u601d\u6cea\uff0c\u81f3\u4eca\u6d41\u4e0d\u5230\u816e\u8fb9\u3002\u672a\u51fa\u623f\u95e8\u4e09\u4e94\u6b65\uff0c\u989d\u5934\u5148\u5230\u753b\u5802\u524d\u3002

\u65b9\u82e5\u865a\u600e\u77e5\u662f\u82cf\u4e1c\u5761\u5728\u9a97\u81ea\u5df1\uff0c\u8fd8\u771f\u4ee5\u4e3a\u82cf\u5c0f\u59b9\u5f88\u4e11\uff0c\u4e8e\u662f\u600f\u600f\u5730\u8d70\u4e86\u3002

\u82cf\u6d35\u6709\u4e09\u7537\u4e09\u5973\uff0c\u5176\u4e2d\u82cf\u8f7c\u6392\u884c\u8001\u4e94\uff0c\u4ed6\u6709\u4e00\u4e2a\u5f1f\u5f1f\uff0c\u5c31\u662f\u8457\u540d\u7684\u82cf\u8f99\u3002\u4e0d\u8fc7\u5728\u6c11\u95f4\u6d41\u4f20\u7740\u4e00\u79cd\u8bf4\u6cd5\uff0c\u8bf4\u82cf\u8f7c\u8fd8\u6709\u4e00\u4e2a\u59b9\u59b9\uff0c\u82b3\u540d\u82cf\u5c0f\u59b9\uff0c\u5bb9\u8c8c\u79c0\u7f8e\u3001\u6587\u601d\u654f\u6377\u3001\u624d\u5b66\u517c\u4f18\u3002

\u5173\u4e8e\u82cf\u5c0f\u59b9\u7684\u6545\u4e8b\uff0c\u89c1\u4e8e\u51af\u68a6\u9f99\u7684\u300a\u9192\u4e16\u6052\u8a00\u4e4b\u82cf\u5c0f\u59b9\u4e09\u96be\u65b0\u90ce\u300b\u3002\u8bf4\u82cf\u5c0f\u59b9\u4e0e\u82cf\u8f7c\u7684\u5b66\u751f\u79e6\u89c2\u8c08\u604b\u7231\uff0c\u540e\u6765\u65b0\u5a5a\u4e4b\u591c\uff0c\u5c0f\u59b9\u4e0d\u8ba9\u79e6\u89c2\u8fdb\u623f\uff0c\u8fd8\u51fa\u4e86\u4e00\u526f\u5bf9\u8054\u96be\u4e3a\u4ed6\uff0c\u4e0a\u8054\u66f0\uff1a\u201c\u95ed\u95e8\u63a8\u51fa\u7a97\u524d\u6708\u201d\u3002\u79e6\u89c2\u4e5f\u662f\u5927\u6587\u4eba\uff0c\u4e0d\u8fc7\u5bb3\u6015\u5bf9\u5f97\u5e73\u6de1\u4e0d\u80fd\u663e\u793a\u81ea\u5df1\u7684\u9ad8\u624d\uff0c\u4fbf\u5750\u5728\u6c60\u5858\u8fb9\u82e6\u82e6\u601d\u7d22\u3002\u76f4\u5230\u4e09\u66f4\uff0c\u82cf\u4e1c\u5761\u51fa\u6765\u6253\u63a2\u59b9\u592b\u6d88\u606f\uff0c\u77e5\u662f\u5c0f\u59b9\u53d1\u96be\uff0c\u4fbf\u6084\u6084\u62fe\u8d77\u77f3\u5b50\u671d\u6c34\u6c60\u4e2d\u6295\u53bb\u3002\u79e6\u5c11\u6e38\u5ffd\u542c\u201c\u7830\u201d\u7684\u4e00\u58f0\uff0c\u89c1\u6c60\u4e2d\u6708\u5f71\u6563\u4e71\uff0c\u9042\u53d7\u542f\u53d1\uff0c\u8fde\u5fd9\u5bf9\u51fa\u4e0b\u8054\uff1a\u201c\u6295\u77f3\u51b2\u5f00\u6c34\u5e95\u5929\u201d\u3002\u8fd9\u65f6\uff0c\u6d1e\u623f\u95e8\u4e5f\u201c\u5440\u201d\u7684\u4e00\u58f0\u5f00\u4e86\u3002

\u82cf\u5c0f\u59b9\u4e0e\u82cf\u8f7c\u4e4b\u95f4\u4e5f\u6709\u8bb8\u591a\u6709\u8da3\u7684\u6545\u4e8b\uff0c\u5144\u59b9\u4e8c\u4eba\u53fd\u53fd\u5495\u5495\uff0c\u5404\u663e\u5947\u624d\uff0c\u8ba9\u4eba\u5927\u7b11\u3002\u82cf\u8f7c\u7b11\u8bdd\u5c0f\u59b9\u989d\u5934\u9ad8\uff0c\u9053\uff1a\u201c\u672a\u51fa\u623f\u95e8\u4e09\u4e94\u6b65\uff0c\u989d\u5934\u5148\u5230\u753b\u5802\u524d\u3002\u201d\u5c0f\u59b9\u6beb\u4e0d\u793a\u5f31\uff0c\u53cd\u5507\u76f8\u8ba5\uff0c\u7b11\u8bdd\u54e5\u54e5\u8138\u957f\uff1a\u201c\u53bb\u5e74\u4e00\u6ef4\u76f8\u601d\u6cea\uff0c\u4eca\u5e74\u8fd8\u672a\u5230\u816e\u8fb9\u3002\u201d

\u597d\u4e2a\u82cf\u5c0f\u59b9\uff0c\u771f\u662f\u8ba9\u4eba\u601c\u7231\u3002\u5317\u4eac\u5e08\u8303\u5927\u5b66\u6587\u5b66\u9662\u7684\u5eb7\u9707\u526f\u6559\u6388\u8bf4\uff0c\u4ece\u5386\u53f2\u4e0a\u6765\u770b\uff0c\u53ef\u80fd\u8981\u8ba9\u559c\u6b22\u82cf\u5c0f\u59b9\u7684\u4eba\u4f24\u5fc3\u4e86\u3002\u4e8b\u5b9e\u4e0a\u82cf\u5c0f\u59b9\u8fd9\u4e2a\u4eba\u662f\u4e0d\u5b58\u5728\u7684\u3002\u9996\u5148\uff0c\u82cf\u8f7c\u4e0e\u82cf\u8f99\u7684\u5f80\u6765\u4e66\u4fe1\uff0c\u8bd7\u6587\u6570\u767e\u7bc7\uff0c\u53ef\u662f\u6ca1\u6709\u4e00\u7bc7\u63d0\u5230\u82cf\u5c0f\u59b9\u8fd9\u4e2a\u4eba\u3002\u5176\u6b21\uff0c\u5f53\u65f6\u82cf\u8f7c\u670b\u53cb\u7684\u7b14\u8bb0\u3001\u8bd7\u6587\u4e2d\u4e5f\u4ece\u672a\u63d0\u5230\u82cf\u5c0f\u59b9\u8fd9\u4e2a\u4eba\u3002\u518d\u6b21\uff0c\u4ece\u53f2\u6599\u6765\u770b\uff0c\u79e6\u89c2\u7684\u59bb\u5b50\u8ddf\u672c\u4e0d\u59d3\u82cf\uff0c\u66f4\u4e0d\u4f1a\u662f\u82cf\u5c0f\u59b9\u3002

\u5eb7\u9707\u526f\u6559\u6388\u5206\u6790\uff0c\u82cf\u8f7c\u672c\u4eba\u5e73\u65f6\u5c31\u7231\u4e0e\u4eba\u73a9\u4e00\u4e9b\u6587\u5b57\u6e38\u620f\uff0c\u8bf4\u4e00\u4e9b\u6709\u8da3\u7684\u5bf9\u8054\uff0c\u7c7b\u4f3c\u4e8e\u73b0\u5728\u7684\u8111\u7b4b\u6025\u8f6c\u5f2f\u3002\u82cf\u5c0f\u59b9\u592a\u50cf\u82cf\u8f7c\u672c\u4eba\u4e86\u3002\u5e94\u8be5\u662f\u4e16\u4eba\u89c9\u5f97\uff0c\u82cf\u8f7c\u5e94\u8be5\u6709\u8fd9\u6837\u4e00\u4e2a\u806a\u660e\u7f8e\u4e3d\u7684\u59b9\u59b9\uff0c\u4e8e\u662f\u82cf\u5c0f\u59b9\u5728\u6c11\u95f4\u8bde\u751f\u4e86\u3002\u82cf\u5c0f\u59b9\u5c31\u662f\u82cf\u8f7c\u7684\u4e00\u4e2a\u7f8e\u4e3d\u7684\u5012\u5f71\uff01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
  苏小妹以才择夫婿,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编辑本段]
  故事一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编辑本段]
  故事二
  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轼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风吹过,裘毛拂动,苏小妹在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道:“风吹裘裘毛乱动。”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苏轼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气。她所站墙角的墙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轼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阳照壁壁水直流。”苏小妹虽还年小,但已初解人事,当即羞红了脸,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还有一次,苏小妹正蹲在井边剖鱼,苏东坡从外回来,骑马经过,一见,立即说道:“妹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苏小妹犹豫了一下,但终究忍不住,将头微微扬起,半羞半嗔对哥哥说:“哥哥骑马,跨上去又加一鞭。”
  苏东坡有许多和尚朋友,宋代理学盛行,提倡明心见性之余,也使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女子的人格饱受压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脚之外更要求女子话不高声,笑莫露齿,天天就躲在闺房中习那女红,出嫁的那天头上都还要顶一块红布不让别人看见。苏家是读书人家,见识有别,另外与苏东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苏东坡与那些和尚交谈玩笑的时候,并不干涉他那伶牙俐齿的妹妹在中间搅和,管她雅致也好,粗野也好。
  [编辑本段]
  故事三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载沉载浮,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苏小妹少见多怪,看得兴致盎然,谩声说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这一下扯开话题就不止不休,苏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联:
  “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苏小妹一时为之语拙,正无可奈何,抬头望见江心有个和尚在撑船,话题一转: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这联有些难处,它是从“影子”落笔,必须要以“影子”对答才能贴切,主持不由得仔细推敲,终于说道: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小妹不甘心,再次发难: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这次苏小妹遇到了对手,主持僧迅速对道:
  “一个佳人望月,人间天上两蝉娟。”
  在苏东坡众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苏小妹斗口也就百无禁忌。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我有一联,敢请女施主对答”联语是: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
  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争强好胜,与人对联从不服输,这次就选了这么一副充满黄色情调的想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早和她哥哥对过类似的联语,根本就不觉得怎样,虽然开始难免有些脸红,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说,我又有什么不敢说的,便对道:
  “二憎同榻,颠倒四个光头。”
  佛印连连摇头,自认失败,连赞苏小妹锦绣心机,才思敏捷。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心中欢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和尚微笑而已。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和尚吃了一记闷亏,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你又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
  [编辑本段]
  传说中的婚姻
  注:秦少游正妻徐文美,并未有任何史料记载秦少游娶过苏小妹。以下故事纯属虚构仅供娱乐,或作古装剧之材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苏小妹渐渐长大了,仍是十分顽皮。她的婚姻问题日益成为苏氏父子考虑的问题,苏小妹有才,人聪明,又不拘小节,顽皮甚至耍赖,长得又不是十分出众,要找到一个十分称心如意的人来做丈夫比较难。
  先是黄庭坚古道热肠把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介绍给苏小妹,并乐颠颠地把王雱的得意之作拿来给苏小妹品评,苏小妹左看右看,最后告诉黄庭坚王雱的作品是:“新奇藻丽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难成大器。”黄庭坚还想争取,说是王雱绝顶颖慧,读书一遍就能了然于胸。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苏洵冷冷他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谁的儿子看书还要看两遍呢?”黄庭坚无话可说,实际上论家世,论相貌,论才气,王雱都足以与苏小妹比,可苏小妹就偏偏瞧不起人家。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观,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秦观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
  只要苏小妹这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度过,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居然要新郎官解开她出的三个题目才准新郎官进洞房。
  第一道诗谜是:
  铜铁投烘冶,缕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第一句“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缕蚁爬上雪白的粉墙含有“沿”的意思,“沿”与“缘”相通。第三句反过来看阴阳中只有一义,那就是“道”。
  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间的,就只有“人”了。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
  秦少游略有思考便想通了此节,不禁哑然失声。原来当黄庭坚告诉秦少游,苏家准备把苏小妹嫁给他为妻时,他虽然当即应允,但想到传说中的苏小妹突额凹睛,风流少年秦少游对自己未来妻子的容貌着实放心不下,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苏小妹,由于理学盛行,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定婚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见,又不好向别人打听,这一块心病着实越来越深,那天终于得知苏小妹要入庙进香还愿,秦少游计上心来,把自己打扮成“ 化缘道人”,先在庙门前等着,苏小妹的轿子一到,秦少游就上前去求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苏小妹在轿子里立即拒绝:“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的搭腔,立即说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苏小妹就是好斗,不甘示弱,跟着说:“随道人口吐莲花,分文无舍。”边答边想,听这道人的口音甚是悦耳动听,年龄一定不大,就不知长得如何,从他化缘的语言看也颇多才思,苏小妹好奇心一起就忍不住掀开轿帘要看个究竟,
  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露出脸孔,如何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赶紧走上一步,苏小妹豁然觉得这人就是秦少游,香也不愿进了,示意丫环转身就走,秦少游追着说:“小娘子一天欢喜,为何撒手宝山?”苏小妹心中烦恼,愤愤地答道:“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边说边一阵风似的起轿回府,秦少游终于见到苏小妹,觉得她还不算丑,特别是气质高华,清奇逼人,好不高兴,苏小妹回到家中却是越想越气,于是就有了洞房之夜的第一道难题,考一考秦少游,报一箭之仇。
  秦少游少年时期是在扬州等地歌妓场中混过的,在风月场中脸皮早已修炼得比牛皮还厚,想通了那一“诗谜”,提笔就回了一首: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诗中每句句首的字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全诗也隐含着道歉的口气,苏小妹看了芳心窃喜,一喜丈夫才恩敏捷,二喜他终于向我认错。
  当即又传出一首诗谜,并声明全诗打四位历史人物,必须一一注明谜底。诗谜是: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丝缕缝线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学富五车,想都未想就猜出:第一句强爷胜祖是孙权,第二句凿壁偷光的是孔明,第三句由丝缕缝线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自然就是“子思”,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门闾,自然是望,那就是太公望。
  秦少游顺利过关,这一场考试,对秦少游来讲就好象是行军打仗,每解一题就前进一步,这时已走到苏小妹的闺阁外面,苏家父子和众多的宾客都凝神静气等着那最后一道难题。闺房的窗户慢慢打开一道缝,露出苏小妹的纤纤素手,递出一张纸来,仆人马上接过递到秦少游手上,只见上面写道:
  “双手推开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苏轼在旁看了,暗暗发笑,伸出一个指头,指着“雨”字,秦少游心领神会,立马答出:
  “一石击破水中天,天高气爽,明朝一定成霜。”
  “今夜断然不雨”表面是接月明星稀而来,但实际隐含了“云雨交欢”的意思,还有“雨”与“语”谐音,也就有今夜不和你说话的意思。秦少游以“明朝一定成霜”作答,“霜”与“双”谐音,既然成双就一定云雨。
  纸条一递进去,房门打开,苏小妹含笑和羞站在门边,秦少游欣然入内,自然是巫山梦里,云雨交欢。
  另有一则关于苏小妹在洞房之夜刁难秦观的轶事。
  秦观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第三个题目:“对对子”: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苏小妹三联三难秦少游
  宋嘉佑年间,著名词人秦少游在拜访苏轼时,被聪明可爱的苏小妹吸引住了。苏小妹不但精通诗词歌赋,而且联对、针线女红无一不精,只是在“三苏”的光耀下传世之作不多,鲜为人知。秦少游对苏小妹一见钟情,决意将一生的痴情尽付于小妹,以求佳偶天成。
  风和雨顺秋方实,郎情妹意渠自成。在一个帘卷西风、菊绽东篱的深秋季节,秦少游与苏小妹这一对有情人终于走进了古往今来演绎了无数绝唱的婚姻殿堂——洞房,而他们又在这里继续演绎着承接历史的经典故事。
  聪慧机敏不让须眉的小妹决定在入洞房时和少游一比才智高下。一来可以与心上人切磋切磋,二来也想看看情郎的窘态。于是小妹一进洞房便命丫鬟嫣红将门关上,吟出一下联请少游对出上联:
  “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
  秦少游接对深为小妹对自己一往情深所感动,不禁脱口而道:
  “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小妹闻听少游吟出的上联,知道没有难住情郎,便亲自开门,招呼少游坐在桌前,嫣红上好酒菜便关上房门悄然离去。少游端起酒杯欲与小妹交杯,小妹轻启朱唇:“秦郎若要交杯,仍须对我一联,不知愿否?”
  少游深知小妹脾性,既有此意,不对不休。遂站起一揖:
  “请小妹出联。”
  “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
  这下可把少游难住了。此联意在说酒,实为喻情,妙在意会。若对此联,不仅要工,还要符合此景此意。少游沉思良久,不得而对。小妹见他不语,也不去打搅他,只是五指在桌上点了一下。少游回过神来,看看满桌的佳肴,恍然大悟,立时对道:
  “菜过五味,形美色美鲜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少游以菜喻人,赞不露形,已羞得小妹伸过手臂,以袖遮面,喝下了这杯沁透心脾的交杯酒。
  待嫣红撤下酒席,已月上中天。少游执手小妹,四目相对,喜不自胜。小妹含羞说道:“红帏帐前,与郎执手,若要同寝,再对一联。”
  少游知道事不过三,何况已对出二联,一股豪气顿生:“有劳小妹赐联”
  “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你要小心。”
  小妹一口气吐出八个“小”字,机警赞己,傲性微露,少游不由蹙起了眉头。他来回踱步,苦吟不出,不禁暗自焦急。小妹见三更鼓罢,月移西楼,也心生悔意,只是不住地用温情的目光看着少游。少游见小妹不住偷瞧自己,顾盼含情,粉面娇羞,不由心动,随口对道:
  “少游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见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小妹细品此联,觉得少游在点明决心娶自己为妻之际,又自喻世间少有,不坠男儿之志,芳心大悦,便熄烛松帐,成就了一桩千古良缘。
  [编辑本段]
  婚后
  据传新婚之后不久,苏小妹再到庙里进香还愿,寺僧与苏家兄妹原就极熟,寺僧这时故意问苏小妹:“新婚滋味如何?”苏小妹笑而不答,但索纸笔挥洒数字,然后将纸条亲自粘贴在大钟里面,对寺僧说,欲知究竟,一看便晓。那和尚只好把光头伸进钟内,只见纸上写着:“如此这般。”乐得陪同来的秦少游哈哈大笑。
  秦少游曾在歌妓堆中“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自有各种调动女人积极性的手段。
  秦少游会作词,他的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宛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词如其人,秦少游的这种气质也深受苏小妹的喜爱,可惜天妒其缘,婚后只有几年,苏小妹就撒手尘寰。当时秦少游在外做官,政治上失意,被贬在外,听到这一消息,悲痛地写下一首《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廓春寒退,花影乱,鸳声碎。飘零疏酒盔,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鸥鸳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后来秦少游又以一个叫徐文英的女子为妻,这是后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
聪明男子做公卿,女子聪明不出身。
若许裙钗应科举,女儿那见逊公卿。

自混沌初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虽则造化无私,却也阴阳分位。阳动阴静,阳施阴
受,阳外阴内。所以男子主四方之事,女子主一室之事。主四方之事的,顶冠束带,谓之丈
夫;出将入相,无所不为;须要博古通今,达权知变。主一室之事的,三绺梳头,两截穿
衣。一日之计,止无过饔飧井臼;终身之计,止无过生男育女。所以大家闺女,虽曾读书识
字,也只要他识些姓名,记些帐目。他又不应科举,不求名誉,诗文之事,全不相干。然虽
如此,各人资性不同。有等愚蠢的女子,教他识两个字,如登天之难。有等聪明的女子,一
般过目成诵,不教而能。吟诗与李、杜争强,作赋与班、马斗胜。这都是山川秀气,偶然不
钟于男而钟于女。且如汉有曹大家,他是个班固之妹,代兄续成汉史。又有个蔡琰,制《胡
笳十八拍》,流传后世。晋时有个谢道韫,与诸兄咏雪,有柳絮随风之句,诸兄都不及他。
唐时有个上官婕妤,中宗皇帝教他品第朝臣之诗,臧否一一不爽。至于大宋妇人,出色的更
多。就中单表一个叫作李易安,一个叫作朱淑真。他两个都是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
才。论起相女配夫,也该对个聪明才子。争奈月下老错注了婚籍,都嫁了无才无学之人,每
每怨恨之情,形于笔札。有诗为证:

鸥鹭鸳鸯作一池,曾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那李易安有《伤秋》一篇,调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正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力!雁过也,总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忄欠〕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朱淑真时值秋间,丈夫出外,灯下独坐无聊,听得窗外雨声滴点,吟成一绝: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到又昏黄。那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后来刻成诗集一卷,取名《断肠集》。
说话的,为何单表那两个嫁人不着的?只为如今说一个聪明女子,嫁着一个聪明的丈
夫,一唱一和,遂变出若干的话文。正是:

说来文士添佳兴,道出闺中作美谈。

话说四川眉州,古时谓之蜀郡,又曰嘉州,又曰眉山。山有蟆顺、峨眉,水有岷江、环
湖,山川之秀,钟于人物。生出个博学名儒来,姓苏,名洵,字允明,别号老泉。当时称为
老苏。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大苏名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小苏名辙,字子由,
别号颖滨。二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学士之
职。天下称他兄弟,谓之二苏。称他父子,谓之三苏。这也不在话下。更有一桩奇处,那山
川之秀,偏萃于一门。两个儿子未为希罕,又生个女儿,名曰小妹,其聪明绝世无双,真个
闻一知二,问十答十。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
诗词歌赋。自古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况且小妹资性过人十倍,何事不晓。十岁上随父
兄居于京师寓中,有绣球花一树,时当春月,其花盛开。老泉赏玩了一回,取纸笔题诗,才
写得四句,报说:“门前客到!”老泉阁笔而起。小妹闲步到父亲书房之内,看见桌上有诗
四句:

天巧玲珑玉一邱,迎眸烂熳总清幽。白云疑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

小妹览毕,知是咏绣球花所作,认得父亲笔迹,遂不待思索,续成后四句云:
瓣瓣折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假饶借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
小妹题诗依旧放在桌上,款步归房。老泉送客出门,复转书房,方欲续完前韵,只见八
句已足,读之词意俱美。疑是女儿小妹之笔,呼而问之,写作果出其手。老泉叹道:“可惜
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可不又是制科中一个有名人物!”自此愈加珍爱其女,恣其读书博
学,不复以女工督之。看看长成一十六岁,立心要妙选天下才子,与之为配。急切难得。忽
一日,宰相王荆公着堂候官请老泉到府与之叙话。原来王荆公,讳安石,字介甫。初及第
时,大有贤名。平时常不洗面,不脱衣,身上虱子无数。老泉恶其不近人情,异日必为奸
臣,曾作《辨奸论》以讥之,荆公怀恨在心。后来见他大苏、小苏连登制科,遂舍怨而修
好。老泉亦因荆公拜相,恐妨二子进取之路,也不免曲意相交。正是:

古人结交在意气,今人结交为势利。从来势利不同心,何如意气交情深。

是日,老泉赴荆公之召,无非商量些今古,议论了一番时事,遂取酒对酌,不觉忘怀酩
酊。荆公偶然夸能:“小儿王〔雨↑方↓〕,读书只一遍,便能背诵。”老泉带酒答道:
“谁家儿子读两遍!”荆公道:“到是老夫失言,不该班门弄斧。”老泉道:“不惟小儿只
一遍,就是小女也只一遍。”荆公大惊道:“只知令郎大才,却不知有令爱。眉山秀气,尽
属公家矣!”老泉自悔失言,连忙告退。荆公命童子取出一卷文字,递与老泉道:“此乃小
儿王〔雨↑方↓〕窗课,相烦点定。”老泉纳于袖中,唯唯而出。回家睡至半夜,酒醒,想
起前事:“不合自夸女孩儿之才。今介甫将儿子窗课属吾点定,必为求亲之事。这头亲事,
非吾所愿,却又无计推辞。”沉吟到晓,梳洗已毕,取出王〔雨↑方↓〕所作,次第看之,
真乃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又不觉动了个爱才之意。“但不知女儿缘分如何?我如今将这文
卷与女传观之,看他爱也不爱。”遂隐下姓名,分付丫鬟道:“这卷文字,乃是个少年名士
所呈,求我点定。我不得闲暇,转送与小姐,教他到批阅完时,速来回话。”丫鬟将文字呈
上小姐,传达太老爷分付之语。小妹滴露研朱,从头批点,须臾而毕。叹道:“好文字!此
必聪明才子所作。但秀气泄尽,华而不实,恐非久长之器。”遂于卷面批云:
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余,享大年则不足。
后来王〔雨↑方↓〕十九岁中了头名状元,未几夭亡。可见小妹知人之明,这是后话。
却说小妹写罢批语,叫丫鬟将文卷纳还父亲。老泉一见大惊:“这批语如何回复得介甫!必
然取怪。”一时污损了卷面,无可奈何,却好堂候官到门:“奉相公钧旨,取昨日文卷,面
见太爷,还有话禀。”老泉此时,手足无措,只得将卷面割去,重新换过,加上好批语,亲
手交堂候官收讫。堂候官道:“相公还分付过,有一言动问:贵府小姐曾许人否?倘未许
人,相府愿谐秦晋。”老泉道:“相府请亲,老夫岂敢不从。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当金屋
之选。相烦好言达上,但访问自知,并非老夫推托。”堂候官领命,回复荆公。荆公看见卷
面换了,已有三分不悦。又恐怕苏小姐容貌真个不扬,不中儿子之意,密地差人打听。原来
苏东坡学士,常与小姐互相嘲戏。东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嘲云: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小妹额颅凸起,东坡答嘲云:
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小妹又嘲东坡下颏之长云: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东坡因小妹双眼微抠,复答云:
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访事的得了此言,回复荆公,说:“苏小姐才调委实高绝,若论容貌,也只平常。”荆
公遂将姻事阁起不题。然虽如此,却因相府求亲一事,将小妹才名播满了京城。以后闻得相
府亲事不谐,慕名来求者,不计其数。老泉都教呈上文字,把与女孩儿自阅。也有一笔涂倒
的,也有点不上两三句的。就中只有一卷,文字做得好。看他卷面写有姓名,叫做秦观。小
妹批四句云:

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这批语明说秦观的文才,在大苏小苏之间,除却二苏,没人及得。老泉看了,已知女儿
选中了此人。分付门上:“但是秦观秀才来时,快请相见。余的都与我辞去。”谁知众人呈
卷的,都在讨信,只有秦观不到。却是为何?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
万言,眼空一世。生平敬服的,只有苏家兄弟,以下的都不在意。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衔
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老泉见秦观不到,反央人去秦家
寓所致意,少游心中暗喜。又想道:“小妹才名得于传闻,未曾面试,又闻得他容貌不扬,
额颅凸出,眼睛凹进,不知是何等鬼脸?如何得见他一面,方才放心。”打听得三月初一
日,要在岳庙烧香,趁此机会,改换衣装,觑个分晓。正是:

眼见方为的,传闻未必真。若信传闻语,枉尽世间人。

从来大人家女眷入庙进香,不是早,定是夜。为甚么?早则人未来,夜则人已散。秦少
游到三月初一日五更时分,就起来梳洗,打扮个游方道人模样:头裹青布唐巾,耳后露两个
石碾的假玉环儿,身穿皂布道袍,腰系黄绦,足穿净袜草履,项上挂一串拇指大的数珠,手
中托一个金漆钵盂,侵早就到东岳庙前伺候。天色黎明,苏小姐轿子已到。少游走开一步,
让他轿子入庙,歇于左廊之下。小妹出轿上殿,少游已看见了。虽不是妖娆美丽,却也清雅
幽闲,全无俗韵。“但不知他才调真正如何?”约莫焚香已毕,少游却循廊而上,在殿左相
遇。少游打个问讯云: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妹应声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问讯云: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一头走,一头答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少游直跟到轿前,又问讯云: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小妹随口又答云:
风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小妹一头说,一头上轿。少游转身时,口中喃出一句道:“‘风道人’得对‘小娘
子’,万千之幸!”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跟随的老院子,却听得了,怪这道人放肆,方
欲回身寻闹,只见廊下走出一个垂髫的俊童,对着那道人叫道:“相公这里来更衣。”那道
人便前走,童儿后随。老院子将童儿肩上悄地捻了一把,低声问道:“前面是那个相公?”
童儿道:“是高邮秦少游相公。”老院子便不言语。回来时,就与老婆说知了。这句话就传
入内里,小妹才晓得那化缘的道人是秦少游假妆的,付之一笑,嘱付丫鬟们休得多口。
话分两头。且说秦少游那日饱看了小妹容貌不丑,况且应答如响,其才自不必言。择了
吉日,亲往求亲,老泉应允,少不得下财纳币。此是二月初旬的事。少游急欲完婚,小妹不
肯。他看定秦观文字,必然中选。试期已近,欲要象简乌纱,洞房花烛,少游只得依他。到
三月初三礼部大试之期,秦观一举成名,中了制科。到苏府来拜丈人,就禀复完婚一事。因
寓中无人,欲就苏府花烛。老泉笑道:“今日挂榜,脱白挂绿,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选日
子。只今晚便在小寓成亲,岂不美哉!”东坡学士从旁赞成。是夜与小妹双双拜堂,成就了
百年姻眷。正是:

聪明女得聪明婿,大登科后小登科。

其夜月明如昼。少游在前厅筵宴已毕,方欲进房,只见房门紧闭,庭中摆着小小一张桌
儿,桌上排列纸墨笔砚,三个封儿,三个盏儿,一个是玉盏,一个是银盏,一个是瓦盏。青
衣小鬟守立旁边。少游道:“相烦传语小姐,新郎已到,何不开门?”丫鬟道:“奉小姐之
命,有三个题目在此,三试俱中式,方准进房。这三个纸封儿便是题目在内。”少游指着三
个盏道:“这又是甚的意思?”丫鬟道:“那玉盏是盛酒的,那银盏是盛茶的,那瓦盏是盛
寡水的。三试俱中,玉盏内美酒三杯,请进香房。两试中了,一试不中,银盏内清茶解渴,
直待来宵再试。一试中了,两试不中,瓦盏内呷口淡水,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少游微微
冷笑道:“别个秀才来应举时,就要告命题容易了,下官曾应过制科,青钱万选,莫说三个
题目,就是三百个,我何惧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寻常盲试官,之乎者也应个故事而
已。他的题目好难哩!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合了出题之意,方为中式。
第二题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猜得一个也不差,方为中式。到第三题,就容易了,止要做
个七字对儿,对得好便得饮美酒进香房了。”少游道:“请第一题。”丫鬟取第一个纸封拆
开,请新郎自看。少游看时,封着花笺一幅,写诗四句道: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则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
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嘲我。”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
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丫鬟见诗完,将第一幅花笺褶做三叠,从窗隙中塞进,高叫道:“新郎交卷,第一场
完。”小妹览诗,每句顶上一字,合之乃“化缘道人”四字,微微而笑。少游又开第二封看
之,也是花笺一幅,题诗四句: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少游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
句是太公望。丫鬟又从窗隙递进。少游口虽不语,心下想道:“两个题目,眼见难我不倒,
第三题是个对儿,我五六岁时便会对句,不足为难。”再拆开第三幅花笺,内出对云:
闭门推出窗前月。
初看时觉道容易,仔细思来,这对出得尽巧。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左思右想,不
得其对。听得谯楼三鼓将阑,构思不就,愈加慌迫。却说东坡此时尚未曾睡,且来打听妹夫
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只管吟哦“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
势。东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对难之,少游为其所困矣!我不解围,谁为撮合?”急切思
之,亦未有好对。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
东坡望见,触动了他灵机,道:“有了!”欲待教他对了,诚恐小妹知觉,连累妹夫体面,
不好看相。东坡远远站着咳嗽一声,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那水为砖片所激,跃起
几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
投石冲开水底天。
丫鬟交了第三遍试卷,只听呀的一声,房门大开,内又走出一个侍儿,手捧银壶,将美
酒斟于玉盏之内,献上新郎,口称:“才子请满饮三杯,权当花红赏劳。”少游此时意气扬
扬,连进三盏,丫鬟拥入香房。这一夜,佳人才子,好不称意。正是: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自此夫妻和美,不在话下。后少游宦游浙中,东坡学士在京,小妹思想哥哥,到京省
视。东坡有个禅友,叫做佛印禅师,尝劝东坡急流勇退。一日寄长歌一篇,东坡看时,却也
写得怪异,每二字一连,共一百三十对字。你道写的是甚字?

野野鸟鸟啼啼时时有有思思春春气气桃桃花花发发满满
枝枝莺莺雀雀相相呼呼唤唤岩岩畔畔花花红红似似锦锦
屏屏堪堪看看山山秀秀丽丽山山前前烟烟雾雾起起清清
浮浮浪浪促促潺潺〔氵爰〕〔氵爰〕水水景景幽幽深深处处
好好追追游游傍傍水水花花似似雪雪梨梨花花光光皎皎
洁洁玲玲珑珑似似坠坠银银花花折折最最好好柔柔茸茸
溪溪畔畔草草青青双双蝴蝴蝶蝶飞飞来来到到落落花花
林林里里鸟鸟啼啼叫叫不不休休为为忆忆春春光光好好
杨杨柳柳枝枝头头春春色色秀秀时时常常共共饮饮春春
浓浓酒酒似似醉醉闲闲行行春春色色里里相相逢逢竞竞
忆忆游游山山水水心心息息悠悠归归去去来来休休役役

东坡看了两三遍,一时念将不出,只是沉吟。小妹取过,一览了然,便道:“哥哥,此
歌有何难解!待妹子念与你听。”即时朗诵云: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氵爰〕水。
浪促潺〔氵爰〕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光皎洁,梨花光皎洁玲珑。
玲珑似坠银花折,似坠银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双双蝴蝶飞来到,蝴蝶飞来到落花。
落花林里鸟啼叫,林里鸟啼叫不休。
不休为忆春光好,为忆春光好杨柳。
杨柳枝枝春色秀,春色秀时常共饮。
时常共饮春浓酒,春浓酒似醉。
似醉闲行春色里,闲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竞忆游山水,竞忆游山水心息。
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东坡听念,大惊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遂将佛
印原写长歌,并小妹所定句读,都写出来,做一封儿寄与少游。因述自己再读不解,小妹一
览而知之故。少游初看佛印所书,亦不能解。后读小妹之句,如梦初觉,深加愧叹。答以短
歌云:

未及梵僧歌,词重而意复。字字如联珠,行行如贯玉。
想汝惟一览,顾我劳三复。裁诗思远寄,因以真类触。
汝其审思之,可表予心曲。
短歌后制成叠字诗一首,却又写得古怪:
思伊久阻归期
静忆
转漏闻时离别

少游书信到时,正值东坡与小妹在湖上看采莲。东坡先拆书看了,递与小妹,问道:
“汝能解否?”小妹道:“此诗乃仿佛印禅师之体也。”即念云: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东坡叹道:“吾妹真绝世聪明人也!今日采莲胜会,可即事各和一首,寄与少游,使知
你我今日之游。”东坡诗成,小妹亦就。小妹诗云:

莲人在绿杨津
采一
玉嗽声歌新阙
东坡诗云:
花归去马如飞
赏酒
暮已时醒微力

照少游诗念出,小妹叠字诗,道是: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阙新。一阙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东坡叠字诗,道是: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二诗寄去,少游读罢,叹赏不已。其夫妇酬和之诗甚多,不能详述。后来少游以才名被
征为翰林学士,与二苏同官。一时郎舅三人,并居史职,古所希有。于是宣仁太后亦闻苏小
妹之才,每每遣内官赐以绢帛或饮馔之类,索他题咏。每得一篇,宫中传诵,声播京都。其
后小妹先少游而卒,少游思念不置,终身不复娶云。有诗为证:

文章自古说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
三难新郎真异事,一门秀气世间无。
语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
参考资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参考资料:http://www.jshlzx.net/klh/3/369/text/3692104.htm
回答者: 梦的轻翼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5-10 18:46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任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苏轼的四个儿子〗
王弗为苏轼生了长子苏迈,王闰之为苏轼生了次子苏迨与三子苏过。这三个儿子都由王闰之一手抚养成人。公元1083年秋,朝云生下了第四子苏遁,可惜不久就夭折了。
〖苏轼的绝命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诗的时间是他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
〖苏轼轶闻〗
1,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
2,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3,苏轼退房
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这年七月,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逸闻趣事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高风亮节
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豪不避讳的抒发己见。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北宋神宗元丰二年, 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敕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东坡居士的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东坡赤壁
苏轼被赦免后,遭贬至黄州。靠朋友资助住在东坡上的一间茅屋里(东坡居士有此而来),这时的苏轼有了大量清闲时间,就到处题赋游玩,大量绝世名词如《临江仙》、《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等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出来的。苏轼在游黄州赤壁时所写《念奴娇》更成了千古佳句。不过苏轼虽然博学多才,但才地理上却犯了致命错误,三国赤壁在武汉上游,而黄州赤壁在武汉下游,此赤壁非彼赤壁。不过将错就错,苏轼题词的这个赤壁现在就被叫做东坡赤壁。
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所以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那么苏轼,我们前面讲过,他的父亲苏洵实际上生过三男三女,苏轼实际上是老五,苏辙是老六。前面他的姐姐和哥哥早年都去世了。讲到这儿可能有的观众会说了,说我们听说,不是三男三女,是三男四女,苏轼还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她的如意郎君就是苏轼的学生秦观。他们俩谈恋爱,结了婚。没错,在民间的传说当中,苏轼是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她跟秦观结婚这档子事儿,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比较早的是在哪儿呢?明代有个小说家,叫冯梦龙。他有一部小说集叫《醒世恒言》,里边就讲了这个苏小妹和秦观结婚的事儿,题目是《苏小妹三难新郎》,故事说得跟真事儿似的。说这洞房花烛夜啊,苏小妹抖了个机灵,给秦观出了一个上联。这个上联怎么写的,说――“闭门推出窗前月”。我把门关上,把窗户打开,一轮明月照进室内。对下联,下联对不出来不许进洞房。秦观那也是大才子,在门外头转了几个圈,愣是没对出下联来。苏轼一看妹夫--准妹夫,这么难受,想帮他一把,从旁边偷偷地拣起一块石头,“扑嗵”扔到院里池塘里头,哎,秦观那不是一般人,听见这“扑嗵”一声,灵感就来了,下联出来了,什么呀?――叫“投石冲开水底天。” 对得多好啊,这水里边不是有星星、月亮的倒影吗?水里也有另外一个天空啊,那不就是“投石冲开水底天”,简直是绝对。进洞房了。说这个苏轼跟他妹妹呀,也老是斗嘴。苏轼拿他妹妹开心,说呀:“未进门前三五步,额头已到大堂前。”说你长一奔儿头,脑门特大,进门刚走两三步,脑门子先到客厅了。这拿妹妹开涮,不像话。这个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啊,说苏轼“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尚未到腮边。”长一马脸,特长。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对子里面都很机智,是文人的一种游戏。这些故事都很真实啊,我一说大家都笑了。可是,我要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真的,苏轼没有这么个妹妹,真没有。说这个话是要有根据的,苏轼跟他的弟弟苏辙,现存互通的书信就有好几百封了。那里边既没有提到他们俩有一个什么妹妹,也没有提到过说秦观和他们苏家有什么亲戚关系。你想秦观第一次见到苏轼是什么时候?他第一次见到苏轼的时候,已经二十九岁了,苏轼当时是四十三岁,那个时候秦观已经结婚了,他的夫人叫徐文美,不叫苏文美,姓徐。而且苏轼的朋友们所写的书信以及他们写的笔记里边,也从未提到过有一个苏小妹。那大家就说,那干嘛人家凭空捏造出来一个苏小妹,逗你玩儿呐?不是。我们留心看这个苏小妹身上的一些特点呀,跟苏轼太像了。她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出一些个文学难题,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儿,专门给这些风流才子、文学青年出一些个特别好玩、特别机智、但是又特别难对付的文学急转弯儿。这些特点,都是苏轼身上有的,所以在人们看来,像苏轼这么一个非常智慧而风趣的人物,他应该有一个同样美丽、智慧而风趣的小妹妹,苏小妹其实就是智慧风趣的苏轼一个美丽的倒影,这就是苏小妹的意义。

  • 鍏充簬鑻忓皬濡圭殑缁忓吀璇楀彞鍙婂叾鍐欎綔鑳屾櫙鏄粈涔?
    绛旓細浼犺鑻忓皬濡规槸鑻忚郊鐨勫濡癸紝鏄Е瑙傜殑濡诲瓙銆傚叾缁忓吀璇楀彞鏄細鈥滃幓骞翠竴婊寸浉鎬濇唱锛岃嚦浠婃祦涓嶅埌鑵竟鈥濆拰鈥滈棴闂ㄦ帹鍑虹獥鍓嶆湀锛屾姇鐭冲啿鐮存按搴曞ぉ鈥濈瓑銆傦紙瑙佷簬鍐ⅵ榫欑殑鈥滀笁瑷鈥濓級鎹簬鏅ゥ鐨勩婅嫃灏忓鐨勭湡浼嬶紙瑙併婄ぞ浼氱瀛﹁緫鍒娿嬩竴涔濅節涔濆勾绗叚鏈燂級鑰冭瘉锛屸滄湁鍏宠嫃灏忓鐨勭郴鍒楃編涓戒紶璇达紝澶氭槸鏃犳牴涔嬭█锛屼笌浜嬪疄鐩稿樊鐢氳繙銆
  • 鐩樼偣鑻忚郊鍏勫浜掓肩殑鎵撴补璇,鑻忓皬濡鏋滅湡鏄墠濂冲悧?
    绛旓細鑻忓皬濡归暱鐩镐竴鑸紝鎬ф牸鍙堟臣杈o紝瑕佹眰杩橀珮锛屾墠鍗庢瘮涓嶈繃濂圭殑锛屽ス鏄湅涓嶄笂鐨勩傝繖鍙毦鍧忎簡鑻忓鐖跺瓙锛岀洿鍒版湁涓澶锛岃嫃杞缁撹瘑浜嗗綋鏃剁殑鎵嶅瓙绉﹁锛鍦ㄩ粍搴潥鐨勬挳鍚堜笅锛屼究涓庤嫃灏忓瀹氫簡浜层傚氨鍦ㄧ粨濠氬綋鏃锛岃嫃灏忓鍦ㄦ礊鎴垮墠鍙堣皟鐨湴涓洪毦璧蜂簡绉﹁銆傚ス瑕佹眰绉﹁鍥炵瓟鑷繁涓涓皽棰樻墠鑳藉叆鎴匡細閾滈搧鎶曠儤鍐讹紝缂曡殎涓婄矇澧;闃撮槼鏃...
  • 鍏充簬鑻忓皬濡圭殑璇
    绛旓細鑻忎笢鍧鏄釜澶ц儭瀛,鑻忓皬濡鑷劧涓嶈偗鏀捐繃銆傚洖璇楅亾: 鍑犲洖鍙h鏃犺澶, 蹇藉惉姣涢噷鏈夊0浼犮 鎬讳箣,鍏勫淇╄皝涔熶笉璁╄皝,鍦ㄥ杽鎰忕殑鍢茶涓嵈鏄箰瓒f棤绌,鐩稿鐢氬ソ銆 鑻忓皬濡逛笁闅剧Е灏戞父 鑱槑鐢峰瓙鍋氬叕鍗,濂冲瓙鑱槑涓嶅嚭韬 鑻ヨ瑁欓挆搴旂涓,濂冲効閭h閫婂叕鍗裤 鑷贩娌屽垵杈,涔鹃亾鎴愮敺,鍧ら亾鎴愬コ,铏藉垯閫犲寲鏃犵,鍗翠篃闃撮槼鍒嗕綅銆
  • 鑻忓皬濡鍜鑻忎笢鍧浜掔浉鎹熺殑涓娈佃瘲
    绛旓細澶╁钩鍦伴様璺笁鍗冿紝閬ユ湜鍙岀湁浜戞眽闂达紱鍘诲勾涓婊寸浉鎬濇唱锛岃嚦浠婃湭鍒拌宠叜杈銆傝繖棣栬瘲鏄嫃灏忓鎵浣滐紝鍓嶄袱鍙ユ槸鍢茬瑧鑻忎笢鍧¢澶存墎骞筹紝鎰忔濇槸锛氬鏋滆鍦ㄥ摜鍝ョ殑棰濆ご闂磋刀璺紝涓瀹氭槸鍦伴潰骞冲潶锛岃璧颁笁鍗冮噷銆傞仴鏈涚湁姣涚殑璺濈锛屾瘮浜戞眽杩樿杩溿傚悗涓ゅ彞鏄鍝ュ摜鑴搁暱锛屽鍘诲勾娴佷笅浜嗕竴婊存唱锛屼粖骞磋繕娌℃湁鍒拌叜杈广傝嫃涓滃潯鏇剧粡鍢茬瑧...
  • 澶╁钩鍦伴様璺笁鍗冪湡鏈夎繖棣栬瘲鍚?
    绛旓細杩樼湡鏈夈傚嚭鑷鑻忚郊涓庤嫃灏忓浣滄墦娌硅瘲鈥滀簰鎬尖濄傚師鏂囧涓嬶細鑻忓皬濡癸紝姘戦棿浼犺涓殑鑻忚郊濡瑰銆绉﹁涔嬪锛屽ス鎵嶅崕妯孩锛岃仾鏁忔満鐏碉紝甯镐笌鑷繁鐨勫ぇ鏂囪豹鍝ュ摜鑻忚郊浜掓硷紝鑰屼笖姣忔閮藉崰涓婇锛岀湡鏄櫤鎱уコ绁炰竴鑸殑瀛樺湪銆傚叧浜庡巻鍙蹭笂鍒板簳鏈夋棤鍏朵汉锛屼竴鐩翠紬璇寸悍绾紝鎴栨洶鑻忓皬濡圭‘鏄鑻忎笢鍧涔嬪锛屽彧涓嶈繃鏃╁き锛涙垨鏇拌嫃杞兼病鏈夊濡癸紝...
  • 鍏充簬鑻忓皬濡圭殑缁忓吀璇楀彞鍙婂叾浜х敓鑳屾櫙
    绛旓細棣栧厛,鈥鑻忓皬濡鈥濆苟涓嶆槸涓滃潯涔嬪銆傛嵁鍏剁埗鑻忔吹銆婅嚜灏ゃ嬩竴璇楄 杞,鑻忚郊濮愬涓渶骞村辜鑰呭彨鍏,濂硅櫧鐒舵槸鑻忔吹鐨勫辜濂,鍙О涓哄皬濡, 浣嗗ス鐨勫勾榫勬瘮涓滃潯杩樺ぇ涓宀,鏁呬负涓滃潯涔嬪鑰岄潪涓滃潯涔嬪銆傚叾娆, 鈥滆嫃灏忓鈥濅篃涓嶆槸绉﹁涔嬪銆傜Е瑙傚湪銆婂緪鍚涗富绨胯鐘躲嬩腑鍐欓亾: 鈥(寰愭垚鐢)濂充笁浜,鏇版枃缇庛佹枃鑻便佹枃鏌斺︹︿互鏂囩編濡...
  • 璋佹湁鑻忓皬濡鍐鐨勮瘲
    绛旓細鑻忓皬濡铏借繕骞村皯,浣嗗凡鍒濊В浜轰簨,褰撳嵆缇炵孩浜嗚劯,鐙犵嫚鍦扮灙浜嗗摜鍝ヤ竴鐪,椋炲揩鍦拌窇寮浜嗐) 闃垮厔闂ㄥ閭鍙屾湀;(鑻忓皬濡) 灏忓绐楀墠鎹夊崐椋庛(鑻 杞) 鈥斺鑻忚郊搴斿灏忓 (浼犺涓娆¤郊閭鏈嬪弸绉﹁鍒板銆傝嫃灏忓姝e湪绐楀墠鎹夎櫛瀛,瑙佽嫃杞煎甫鐫瀹汉鍥炴潵,涓嶈鑵艰厗,涓嶅ソ鎰忔濆湴瀵硅嫃杞煎悷鍑轰笂鑱斻傝嫃杞兼妸灏忓鎹夎櫛瀛愮殑浜嬫棭灏辩湅鍦ㄧ溂閲,浜庢槸...
  • 鑻忎笢鍧$殑濡瑰鑻忓皬濡鏇炬垙寮勫摜鍝ヨ劯闀,鍐欎簡棣栦粈涔堣瘲?
    绛旓細鑻忓皬濡鐩镐紶涓鑻忚郊濡瑰锛岄噹鍙茶浇鍏跺悕鑻忚礁锛屾槸褰撴椂鍑轰簡鍚嶇殑鎵嶅コ锛屾皯闂存洿鏈夆滆嫃灏忓涓夐毦绉﹁鈥濈殑鏁呬簨娴佷紶銆傗滆嫃灏忓鈥濊繖涓悕瀛楋紝鍦ㄤ腑鍥芥皯闂寸煡鍚嶅害鏋侀珮銆傚ス鐨勫悕瀛楁渶鏃╄浜庡崡瀹嬫棤鍚嶆皬鐨勩婁笢鍧¢棶绛斿綍銆(鍙堝悕銆婁笢鍧″眳澹經鍗扮甯堣褰曢棶绛斻嬶級锛屸滀笢鍧′箣濡癸紝灏戞父涔嬪涔熴傗濇槑鏈竻鍒濅綔瀹跺啹姊﹂緳鐨勩婇啋涓栨亽瑷銆嬮噷锛...
  • 鎬ユ眰鈥滆祻鑺卞綊鍘婚┈濡傞閰掑姏寰啋鏃跺凡鏆濊繖棣栧洖鏂囪瘲鐨勫啓浣滆儗鏅拰璧忔瀽...
    绛旓細杩欏彞璇楀嚭鑷鑻忚郊鐨勩婅祻鑺卞綊鍘汇嬶紝鎹鏄嫃杞肩殑閱夊悗娓告垙涔嬩綔銆傚啓浣滆儗鏅細鑻忓皬濡涓庨暱鍏鑻忎笢鍧姝h崱鑸熸箹涓婏紝娆h祻閭f棤杈规櫙鑷达紝蹇界劧鏈変汉鍛堜笂鑻忓皬濡逛笀澶Е灏戞父鎹庢潵鐨勪竴灏佷功淇★紝鏍规嵁绉﹀皯娓镐功淇′腑鐨勮瘲鏂囷紝鎵鍒涗綔鐨勪竴棣栬叮鍛冲崄瓒鐨勮瘲銆傝瘧鏂囷細璧忚姳鍥炴潵鐨勬椂鍊欙紝椹窇璧锋潵璞″湪椋炰竴鏍 楠戝湪椋炲鐨勯┈涓婏紝娓愭笎鎰熻閰掓皵...
  • 璇楀彞杞婚鎵剁粏鏌充笅涓鍙ヨ瘲鍙ユ槸浠涔
    绛旓細浜掔浉棰樿瘯銆傚皬濡硅鍑猴細鈥滆交椋庣粏鏌斥濆拰鈥滄贰鏈堟鑺扁濆悗锛岃鍝ュ摜浠庝腑鍚勫姞涓瀛楋紝璇村嚭璇楃溂銆鑻忎笢鍧鍚熶簡鍑犻璇楋紝浣嗛兘琚鑻忓皬濡璇勮涓轰粛涓嶅睘涓婂搧銆備竴鏃佺殑榛勫北璋烽棶閬擄細鈥滀緷灏忓鐨勯珮瑙佸憿?鈥濊嫃灏忓渚垮康浜嗚捣鏉ワ細鈥滆交椋庢壎缁嗘煶锛屾贰鏈堝け姊呰姳銆傗濊嫃涓滃潯銆侀粍灞辫胺涓嶇鎵樻帉绉板銆
  • 扩展阅读:秦观苏小妹新婚对联 ... 李白的藏头诗日本必亡 ... 苏小妹秦少游对联 ... 苏东坡和苏小妹的对联 ... 苏小妹最好一首诗 ... 苏轼最肉麻的一首诗 ... 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对联 ... 李白最可怕的一个传说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