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装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服装跟现代服装的区别

\u53e4\u4ee3\u7684\u670d\u88c5\u4e0e\u73b0\u4ee3\u7684\u670d\u88c5\u6709\u4ec0\u4e48\u533a\u522b

\u533a\u522b
1\uff09\u6837\u5f0f
A\uff09\u53e4\u4ee3\u7684\u8863\u670d\u6750\u6599\u7c97\u7cd9\u7b80\u5355\uff0c\u5f62\u5f0f\u5355\u4e00\u3002
\u2460\u5757\u6599\u578b\uff1a\u7531\u4e00\u5927\u5757\u4e0d\u7ecf\u7f1d\u5236\u7684\u8863\u6599\u7ec4\u6210\uff0c\u5305\u7f20\u6216\u62ab\u5728\u8eab\u4e0a\uff0c\u6709\u65f6\u7528\u8170\u5e26\u6346\u4f4f\u6302\u5728\u8eab\u4e0a\u3002\u4f8b\u5982\u53e4\u57c3\u53ca\u4eba\u3001\u53e4\u7f57\u9a6c\u4eba\u548c\u53e4\u5e0c\u814a\u4eba\u7a7f\u7740\u7684\u670d\u88c5\u3002
\u2461\u7f1d\u5236\u578b\uff1a\u7528\u7ec7\u7269\u6216\u88d8\u9769\u88c1\u5207\u7f1d\u5236\u6210\u4e3a\u5c0f\u8902\u548c\u6700\u65e9\u7684\u88e4\u5b50\u3002\u8fd9\u79cd\u539f\u59cb\u670d\u5f0f\u76f4\u5230\u73b0\u5728\u8fd8\u7559\u5b58\u5728\u8bb8\u591a\u6c11\u65cf\u4e4b\u4e2d\uff0c\u5982\u7231\u65af\u57fa\u6469\u4eba\u548c\u4e2d\u4e9a\u4e00\u4e9b\u6c11\u65cf\u6240\u7a7f\u7684\u670d\u88c5\u3002
B\uff09\u73b0\u4ee3\u670d\u88c5\u5343\u59ff\u767e\u6001\uff0c\u5305\u7f57\u4e07\u8c61\u3002
\u9002\u5408\u81ea\u5df1\u7684\u5c31\u662f\u6700\u597d\u7684\u3002 \u7edd\u6ca1\u6709\u6240\u8c13\u7684\u6d41\u884c\uff0c \u7a7f\u51fa\u81ea\u5df1\u7684\u4e2a\u6027\u5c31\u662f\u771f\u6b63\u7684\u6d41\u884c\u3002\u540c\u65f6\u4e0d\u8981\u592a\u6ce8\u91cd\u4ec0\u4e48\u8457\u540d\u54c1\u724c\uff0c\u8fd9\u6837\u5f80\u5f80\u4f1a\u8ba9\u4f60\u5ffd\u89c6\u4e86\u5f88\u591a\u5185\u5728\u7684\u4e1c\u897f\u3002 \u6bcf\u4e2a\u5e74\u5ea6\uff0c\u6bcf\u4e2a\u5b63\u8282\u90fd\u4f1a\u6709\u65b0\u7684\u6d41\u884c\u5143\u7d20\u51fa\u53f0\uff0c\u4e0d\u7ba1\u662f\u989c\u8272\u7684\u642d\u914d\uff0c\u8fd8\u662f\u6b3e\u5f0f\u7684\u642d\u914d\uff0c\u4ee5\u53ca\u9970\u7269\u7684\u642d\u914d\uff0c \u90fd\u8981\u548c\u8c10\u624d\u662f\u6700\u597d\u7684\u3002
2\uff09\u529f\u80fd
A\uff09\u53e4\u4ee3\u670d\u9970\u59cb\u7ec8\u8d2f\u7a7f\u7740\u201c\u5206\u7b49\u7ea7,\u5b9a\u5c0a\u5351\u201d\u7684\u539f\u5219,\u670d\u9970\u6210\u4e3a\u660e\u8d35\u8d31,\u5f18\u6559\u5316\u7684\u56fe\u89e3\u3002
\u4eba\u4eec\u5728\u4ee5\u670d\u9970\u7f8e\u5316\u81ea\u8eab,\u5728\u7528\u5b83\u6765\u4f53\u73b0\u81ea\u5df1\u7684\u7406\u60f3\u3001\u6c14\u8d28\u3001\u8eab\u5206\u3001\u8ffd\u6c42\u65f6,\u603b\u662f\u6309\u7167\u81ea\u5df1\u5728\u793e\u4f1a\u751f\u6d3b\u4e2d\u7684\u89d2\u8272,\u4e0e\u793e\u4f1a\u96c6\u56e2\u3001\u9636\u5c42 \u804c\u4e1a\u7684\u67d0\u4e00\u7c7b\u5bf9\u53f7\u5165\u5ea7,\u4e00\u822c\u4e0d\u840c\u751f\u975e\u5206\u7684\u5962\u671b\u3002\u4e16\u4fd7\u793e\u4f1a\u201c\u53ea\u8ba4\u8863\u886b\u4e0d\u8ba4\u4eba\u201d\u7684\u504f\u89c1,\u5c31\u662f\u5171\u540c\u5b58\u5728\u7684\u89d2\u8272\u5fc3\u6001\u7684\u53cd\u6620,\u56e0\u4e3a\u5728\u4e00\u822c\u60c5\u51b5\u4e0b,\u8863\u886b\u76f4\u63a5\u53cd\u6620\u7740\u672c\u4eba\u5728\u793e\u4f1a\u751f\u6d3b\u4e2d\u7684\u89d2\u8272\u3002
B\uff09\u5f53\u4eca\u793e\u4f1a\u5bf9\u5f85\u4e2a\u6027 \u662f\u6301\u5305\u5bb9\u6001\u5ea6\u7684\u3002\u4eba\u7684\u670d\u88c5\u4e0d\u7ba1 \u662f\u8868\u73b0\u4e3a\u9ad8\u8d35\u3001\u6734\u7d20\u3001\u6027\u611f\u3001\u6216 \u8005\u662f\u9893\u5e9f\uff0c\u8fd9\u53ea\u662f\u4e2a\u6027\u4e0d\u540c\uff0c\u501f \u52a9\u670d\u88c5\u8868\u8fbe\u7684\u4e0d\u540c\u5f62\u5f0f\u800c\u5df2\uff0c\u800c \u5f88\u5c11\u6709\u9ad8\u4f4e\u8d35\u8d31\u4e4b\u5206\u3002\u670d\u88c5\u7684\u4e2a \u6027\u98ce\u683c\u5bf9\u4e8e\u4eba\u7684\u9636\u5c42\u8981\u6c42\u548c\u9650\u5b9a \u5df2\u7ecf\u751a\u4e3a\u6de1\u8584\uff0c\u53d6\u800c\u4ee3\u4e4b\u7684\u5219\u662f \u4ee5\u4e2a\u6027\u7684\u540d\u4e49\u5728\u53ef\u80fd\u7684\u73af\u5883\u4e0b\u81ea \u7531\u5730\u9009\u62e9\u548c\u7a7f\u7740\u3002

\u4e00\u3001\u4e2d\u56fd\u53e4\u4ee3\u670d\u88c5

\u4e2d\u56fd\u6587\u660e\u4e45\u8fdc\uff0c\u56e0\u6b64\u4e2d\u56fd\u53e4\u4ee3\u670d\u88c5\u4e5f\u5305\u7f57\u4e07\u8c61\uff0c\u56e0\u6b64\u6211\u89c9\u5f97\u8981\u6982\u62ec\u5b9e\u5728\u592a\u96be\uff0c\u4e0d\u5982\u63a8\u8350\u51e0\u4e2a\u7f51\u5740\u60a8\u81ea\u5df1\u53bb\u4f53\u4f1a\u548c\u54c1\u5473\uff1a

1\u3001\u4e2d\u56fd\u53e4\u4ee3\u8863\u670d\u7684\u53d8\u5316
\u8bf4\u660e\uff1a\u8fd9\u4e2a\u7f51\u5740\u4e0b\u9762\u5206\u5f97\u5f88\u7ec6\uff0c\u6bcf\u4e2a\u671d\u4ee3\u8fd8\u53c8\u5206\u4e86\u5f88\u591a\u79cd\u3002
http://culture.dresschina.com/ancient_dress/

2\u3001\u4e2d\u56fd\u53e4\u4ee3\u670d\u88c5
\u8bf4\u660e\uff1a\u8fd9\u4e2a\u662f\u767e\u5ea6\u767e\u79d1\u91cc\u9762\u7684\u3002
http://baike.baidu.com/view/1376790.html?goodTagLemma

3\u3001\u4e2d\u56fd\u53e4\u4ee3\u670d\u9970
http://www.96116.net/area/xiangshuminqing/mingjufushi/2006/64701.shtml

\u4e8c\u3001\u4e2d\u56fd\u73b0\u4ee3\u670d\u88c5

\u8fd9\u4e2a\u5c31\u66f4\u96be\u6982\u62ec\u4e86\uff0c\u60a8\u53ef\u4ee5\u627e\u4e13\u95e8\u7684\u4e66\u7c4d\u770b\u4e00\u4e0b\uff0c\u6bd4\u5982
\u300a\u6d6e\u4e16\u8863\u6f6e\u2014\u4e2d\u56fd\u8fd1\u73b0\u4ee3\u670d\u9970\u53f2\u4e1b\u4e66\u2014\u5986\u9970\u5377\u300b\u7b80\u4ecb\uff1a
http://www.c-textilep.com.cn/cr/newsdetail.cfm?iCntno=2642

\u53e6\u5916\uff0c\u63a8\u8350\u51e0\u4e2a\u767e\u5ea6\u77e5\u9053\u91cc\u9762\u5df2\u7ecf\u6709\u7b54\u6848\u7684\u95ee\u9898\u53ef\u4ee5\u4f5c\u4e3a\u53c2\u8003\uff1a

1\u3001\u4e2d\u897f\u65b9\u670d\u9970\u6587\u5316\u5dee\u5f02\uff1a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218919.html?fr=qrl&fr2=query

2\u3001\u897f\u65b9\u670d\u9970\u5bf9\u4e2d\u56fd\u73b0\u4ee3\u670d\u9970\u7684\u5f71\u54cd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397843.html

中国古代服饰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 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 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服装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 (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代服装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代铠甲战服我们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见。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应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 、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宽为一尺二寸;
衫无袖;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春秋战国服装

由于连年战争,战国时期各种礼仪逐渐废除不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由于风土所限,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这时候的服饰以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因为衣料比较轻薄,为了防止薄衣缠身,所以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装饰云纹图案,即"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这些构思与制作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 战国时期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相似。

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样式。战国时期的带钩质地多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尊贵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手工工艺,对金石进行加工后,其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上乘,如一种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当时广为人们喜爱和佩带,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程度上装饰取代了实用。

商代服装

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

唐代服装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服装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 、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
"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
" 衫",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 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黄裳。居家时不束带,待客时束带。
"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衩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
"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 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裤子的质地也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

元代服装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明代服装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风格。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高贵。

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 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另有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袖椿(指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

清代服装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汉 素纱禅衣
湖南长沙出土 汉 “万世如意”锦袍
新疆民丰出土 汉“延年宜寿大宜子孙”
锦袜 新疆民丰出土

汉 彩绘木俑服饰
湖南长沙出土 汉 彩绘帛画
湖南长沙出土 晋 富且昌宜候王夫延命长
织成履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簪花仕女图》服饰
辽宁博物馆藏 唐 仕女绢画服饰
新疆吐峪沟出土 唐 锦衣女俑服饰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 变体宝相花纹锦鞋
新疆吐鲁番出土 宋 灵鹫蛷路纹锦袍球
新疆阿拉尔出土 宋 烟色牡丹花罗背心
福建福州出土

宋 缠枝花纱单衫
江苏镇江出土 元 对襟绸上衣
江苏无锡出土 明 圆领大袖衫
江苏杨州出土

清 琵琶襟马甲
传世物 清 月白缎绣云龙袷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刺绣五彩金龙朝褂
故宫博物院藏

--------------------------------------------------------------------------------

传统民族服装 — 旗袍马褂

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中国古代服饰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了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在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装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 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 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带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服装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又有丧服。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 (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在腰间的挂饰)。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色(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代服装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民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代铠甲战服我们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见。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应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 、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宽为一尺二寸;
衫无袖;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春秋战国服装

由于连年战争,战国时期各种礼仪逐渐废除不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由于风土所限,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这时候的服饰以沿宽边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因为衣料比较轻薄,为了防止薄衣缠身,所以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装饰云纹图案,即"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这些构思与制作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 战国时期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相似。

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样式。战国时期的带钩质地多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尊贵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手工工艺,对金石进行加工后,其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上乘,如一种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当时广为人们喜爱和佩带,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程度上装饰取代了实用。

商代服装

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

唐代服装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服装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 、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
"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
" 衫",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 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黄裳。居家时不束带,待客时束带。
"直裰"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衩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
"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 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裤子的质地也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

元代服装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明代服装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另外理学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装风格。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取名"百褶裙",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因此越发显得高贵。

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佳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杂佩"。另有一种特别的佩饰,是在一条金链上,以环相连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镊子、牙签、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妇女的生活实用品。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 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其特点是宽袖、皂(黑)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垂带。

官服是云缎圆领袍,另有外加云缎外套的穿法。这种袍长离地一寸,袖长过手,袖椿(指袖身)宽一尺,袖口宽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

清代服装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汉 素纱禅衣
湖南长沙出土 汉 “万世如意”锦袍
新疆民丰出土 汉“延年宜寿大宜子孙”
锦袜 新疆民丰出土

汉 彩绘木俑服饰
湖南长沙出土 汉 彩绘帛画
湖南长沙出土 晋 富且昌宜候王夫延命长
织成履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簪花仕女图》服饰
辽宁博物馆藏 唐 仕女绢画服饰
新疆吐峪沟出土 唐 锦衣女俑服饰
新疆吐鲁番出土

唐 变体宝相花纹锦鞋
新疆吐鲁番出土 宋 灵鹫蛷路纹锦袍球
新疆阿拉尔出土 宋 烟色牡丹花罗背心
福建福州出土

宋 缠枝花纱单衫
江苏镇江出土 元 对襟绸上衣
江苏无锡出土 明 圆领大袖衫
江苏杨州出土

清 琵琶襟马甲
传世物 清 月白缎绣云龙袷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刺绣五彩金龙朝褂

中国古代服饰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

现在时尚古代难看

哦。。好多。。。

  • 鍙や唬鏈嶈涓庣幇浠鏈嶈鐨鍖哄埆
    绛旓細1銆侀鑹蹭笉鍚 鐜颁唬鐨勮。鏈嶉鑹插绉嶅鏍凤紝鑰屽彜浠g殑琛f湇澶ч兘浠ラ粦鐧界伆涓轰富锛屽彧鏈夊畼瀹﹀搴墠鍙互绌垮叾浠栭鑹茬殑琛f湇銆2銆娆惧紡涓嶅悓 鐜颁唬琛f湇鍒嗕负涓婁笅涓や欢琛f湇锛屽彜浠f湇瑁呭ぇ閮戒负浠庝笂鍒颁笅鏁翠綋锛屼竴鑸负闀胯~銆3銆鍔熻兘涓嶅悓 鍙や唬鏃舵湡锛屼笉鍚屾寮忕殑浜哄彧鑳界┛涓庝箣鐩稿搴旂殑琛f湇鍜屾寮忥紝涓嶈兘绌块敊銆傚埌浜嗙幇浠d汉浠彲浠ラ殢鎰忛夋嫨...
  • 鍙や唬鏈嶈涓庣幇浠鏈嶈鐨鍖哄埆
    绛旓細1銆侀鑹插樊寮傦細鐜颁唬鏈嶉グ鑹插僵涓板瘜澶氭牱锛岃屽彜浠f湇楗颁互榛戠櫧鐏颁负涓伙紝瀹樺瀹跺涵鏂瑰彲绌跨潃鍏朵粬棰滆壊銆2銆娆惧紡宸紓锛氱幇浠f湇楗板垎涓轰笂涓嬩袱浠讹紝鍙や唬鏈嶉グ鍒欎负杩炶韩璁捐锛屽父瑙佷负闀胯~銆3銆鍔熻兘宸紓锛氬彜浠f湇楗版湁涓ユ牸鐨勭ぞ浼氬湴浣嶅拰鍔熻兘鍖哄垎锛岀幇浠e垯鍙嚜鐢遍夋嫨绌挎惌銆4銆鐢ㄦ枡宸紓锛氬彜浠g櫨濮撳绌挎楹伙紝鐜颁唬鍒欎娇鐢ㄦ洿澶氱绫荤殑甯冩枡銆5...
  • 鍙や唬琛f湇璺熺幇浠琛f湇鐨鍖哄埆
    绛旓細1銆侀鑹蹭笉鍚 鐜颁唬鐨勮。鏈嶉鑹插绉嶅鏍凤紝鑰屽彜浠g殑琛f湇澶ч兘浠ラ粦鐧界伆涓轰富锛屽彧鏈夊畼瀹﹀搴墠鍙互绌垮叾浠栭鑹茬殑琛f湇銆2銆娆惧紡涓嶅悓 鐜颁唬琛f湇鍒嗕负涓婁笅涓や欢琛f湇锛屽彜浠f湇瑁呭ぇ閮戒负浠庝笂鍒颁笅鏁翠綋锛屼竴鑸负闀胯~銆3銆鍔熻兘涓嶅悓 鍙や唬鏃舵湡锛屼笉鍚屾寮忕殑浜哄彧鑳界┛涓庝箣鐩稿搴旂殑琛f湇鍜屾寮忥紝涓嶈兘绌块敊銆傚埌浜嗙幇浠d汉浠彲浠ラ殢鎰忛夋嫨...
  • 鍙や唬鏈嶈涓庣幇浠f湁浠涔堜笉鍚
    绛旓細1. 涓婂彜鏃舵湡锛氭嵁浼犺锛岀値甯濈鍐滄皬鐨勬湇楗涓虹孩鑹茶ウ瑁欙紝澶存埓楦熺窘甯斤紝瓒宠笍鐨埗闉嬶紝浣撶幇浜鍙や唬鍔冲姩浜烘皯鐨勫舰璞°傞粍甯濄佸哀鑸滄椂鏈熷紑濮嬫湁浜嗚。瑁筹紝涓婅。濡傚ぉ锛岀敤鐜勮壊锛屼笅瑁冲鍦帮紝鐢ㄩ粍鑹诧紝浠ヨ〃杈惧澶╁湴鐨勫磭鎷溿2. 榄忔檵鏃舵湡锛氭湇楗颁繚鐣欎簡姹変唬鐨勫熀鏈舰寮忥紝浣嗗湪椋庢牸鐗瑰緛涓婃湁鎵鍒涙柊銆傚叕鍏冨叚涓栫邯娉㈡柉鍥炬鑺辩汗閫氳繃涓濈桓涔嬭矾...
  • 鍙や唬鐨鏈嶈涓庣幇浠鐨勬湇瑁鏈変粈涔堝尯鍒
    绛旓細B锛夊綋浠婄ぞ浼氬寰呬釜鎬 鏄寔鍖呭鎬佸害鐨勩備汉鐨勬湇瑁呬笉绠 鏄〃鐜颁负楂樿吹銆佹湸绱犮佹ф劅銆佹垨 鑰呮槸棰撳簾锛杩欏彧鏄釜鎬т笉鍚岋紝鍊 鍔╂湇瑁呰〃杈剧殑涓嶅悓褰㈠紡鑰屽凡锛岃 寰堝皯鏈夐珮浣庤吹璐变箣鍒嗐傛湇瑁呯殑涓 鎬ч鏍煎浜庝汉鐨勯樁灞傝姹傚拰闄愬畾 宸茬粡鐢氫负娣¤杽锛屽彇鑰屼唬涔嬬殑鍒欐槸 浠ヤ釜鎬х殑鍚嶄箟鍦ㄥ彲鑳界殑鐜涓嬭嚜 鐢卞湴閫夋嫨鍜岀┛鐫銆
  • 鐜颁唬姹夋湇鍜屽彜浠姹夋湇鏈変粈涔堝尯鍒
    绛旓細姹夋湇缁忚繃杩戝嚑骞寸殑鎺ㄥ箍锛屽凡缁忚秺鏉ヨ秺澶氱殑鍑虹幇鍦ㄤ簡骞磋交浜虹殑瑙嗙嚎涔嬩腑锛岃屽湪杩欎釜鏆栭鍚规媯鐨勫鑺傦紝绌跨潃姹夋湇鐨勪汉浠篃瓒婃潵瓒婂浜嗚捣鏉ャ傞偅涔鐜颁唬姹夋湇鍜鍙や唬姹夋湇鏈変粈涔堝尯鍒锛1銆佸彜瑁呮洿鍋忓悜浜庢椂闂村拰鑹烘湳鏁堟灉锛屾墍浠ュ彜瑁呬笉鏄眽鏈嶃傚彜瑁呬竴鎸囧奖瑙嗚〃婕旀憚褰辩殑鏈嶈锛屽鐢ㄤ簬鎷嶆垙銆佸奖妤笺佽〃婕旂瓑锛涗簩鎸囧彜浠g殑鏈嶈銆2銆佺嫮涔変笂...
  • 鍙や唬鍞愯鍜岀幇浠鍞愯鐨鍖哄埆
    绛旓細1. 鍙や唬鍞愯鐨勭壒鐐规槸鍦嗛銆佸彸琛姐佺郴甯︺佹棤鎵o紝甯歌浜庣矖甯冩垨甯冩枡涓婅楗版湁浼嶅痉鎴栧竷鎵c傛寮忓寘鎷綈鑳歌ウ瑁欍佸攼鍦嗛琚嶃佷氦棰嗚ウ瑁欑瓑锛屽畠浠槸鍞愪唬鏈嶉グ浣撶郴涓殑浠h〃銆2. 鐜颁唬鍞愯锛屽張绉版敼鑹攼瑁咃紝璧锋簮浜庢竻鏈濅腑鏈熻嚦姘戝浗鏃舵湡鐨勬眽鏃忔棩甯告湇楗帮紝涓昏鐗瑰緛鏄瑗熴佺珛棰嗐佽繛琚栧拰鐩磋鎵c傝繖绉嶆湇楗颁娇鐢ㄧ殑闈㈡枡閫氬父鏄粐閿︾紟銆...
  • 杩滃彜鏃朵唬,涓浗鍙や唬,涓浗鐜颁唬鐨鏈嶈鏍峰紡鏄庝箞鏍风殑
    绛旓細鍒颁簡鏂扮煶鍣ㄦ椂浠f櫄鏈燂紝涓嶅悓鍦板尯鍜屾棌鍒殑浜轰滑涓棿锛屾湇楗版寮忓凡鍚涓嶇浉鍚銆傚彂鍨嬫柟闈紝澶у湴婀炬枃鍖栦腑鏈夊壀鐭殑鎶彂锛岄┈瀹剁獞鏂囧寲涓湁鍚庡瀭鐨勭紪鍙戯紝澶ф倍鍙f枃鍖栦腑鏈夌敤鐚崰鐗欏埗鎴愮殑鍙戠畭锛岄緳灞辨枃鍖栦腑鍒欑敤楠ㄧ瑒鏉熷彂銆傞檿瑗块緳灞辨枃鍖栦箣绁炴湪鐭冲硜閬楀潃鍑哄湡鐨勭帀浜哄ご鍍忥紝澶撮《鏈夐锛屽彲鑳藉氨鏄敤绗勬潫鍙戠殑鍙嶆槧銆備簩銆佷腑鍥鍙や唬鏈嶈鏍峰紡...
  • 鍙や唬琛f湇璺熺幇浠琛f湇鐨鍖哄埆鍦ㄥ摢?
    绛旓細鐜颁唬鐨鏈嶈椋庢牸娣卞彈瑗挎柟褰卞搷锛屼絾鍙や唬涓浗鐨勬湇楗鐗硅壊椴滄槑锛屼互姹夋湇涓轰唬琛紝鍏惰璁$悊蹇靛拰鍒朵綔宸ヨ壓涓庤タ鏂鏈嶉グ鏈鏄捐憲鍖哄埆銆
  • 涓タ鏂鏈嶉グ鏂囧寲宸紓
    绛旓細1銆琛f湇棰滆壊鐨勯夋嫨鏈夋墍涓嶅悓 鑷彜浠ユ潵锛屼腑鍥藉氨鏈変竴绉嶅″绾㈣壊鐨勬皯鏃忓績鐞嗐傚湪涓浗鏈嶉グ鏂囧寲涓紝绾㈣壊鏄渶鍚夌ゥ锛屾渶鑺傛棩锛屾渶鏄傝吹鐨勯鑹层傚湪鍙ょ綏椹椂鏈燂紝瑗挎柟鏈嶉グ浠ョ櫧鑹叉剰涔夊缓绔嬶紝绾补鍜岀传鑹茶薄寰佺潃楂樿吹鐨勮壊褰╁亸濂斤紝杩欐剰鍛崇潃娉ㄩ噸璧嬩簣鑹插僵涓瀹氱殑鎯呮劅鎰忎箟銆2銆鏈嶈鐗瑰緛鐨勫樊寮 涓庝腑鍥界浉姣旓紝瑗挎柟鏈嶈鐨勮壊褰╂洿鍏蜂釜鎬э紝...
  • 扩展阅读:古风与现代结合的衣服 ... 偏古风的现代衣服男 ... 古风与现代结合的服装 ... 欧洲古代服饰女 ... 古代女子服装图片大全 ... 现代回到古代的电视剧 ... 古代到现代衣服的演变 ... 中国古代服装大全 ... 中国历代服饰的演变图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