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

\u660e\u671d\u5386\u4ee3\u7687\u5e1d\u5217\u8868\u7b80\u4ecb

明朝帝王世系:

明德祖朱百六:汉族,元代人,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赠德祖。

明懿祖朱四九:汉族,元朝泗州盱眙人,朱初一的父亲,朱世珍的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曾祖父,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

明熙祖朱初一:汉族,宋朝末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后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他是朱世珍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朱元璋称帝之后,追封朱初一为明熙祖。

明仁祖朱世珍:本名朱五四,妻子陈氏。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父亲朱初一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朱世珍又迁居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南昌王朱兴隆、盱眙王朱兴盛、临淮王朱兴祖、曹国长公主(李文忠的母亲)、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世珍、陈氏、朱兴隆先后去世。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明兴宗朱标: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南京太常寺志》记载生母为李淑妃,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明成祖朱棣异母兄。

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等。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年号洪熙。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明代宗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明武宗朱厚照: 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明睿宗朱祐杬:明宪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明孝宗异母弟。母亲是邵宸妃,妻为蒋氏。初谥“献”,世宗追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

明世宗朱厚熜: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

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明毅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明悼皇帝朱慈烺:明思宗长子、母庄烈愍皇后周氏。崇祯二年(1629年)出生,崇祯三年封为皇太子。

明恭宗朱常洵: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母亲郑贵妃,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之父。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祖籍南直隶凤阳府,万历二十九年封福王。

明安宗朱由崧:明朝第十七位皇帝,南明首位君主。明末清初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1644年到1645年在位,年号弘光,后世称为弘光帝。

明绍宗朱聿键:南明第二位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是唐端王朱硕熿,父为唐端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

明文宗朱聿鐭:明朝第十九位皇帝,南明第三位皇帝,明太祖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唐裕王朱器墭之子,南明绍宗朱聿键之弟。

明礼宗朱常瀛:明神宗第七子,明光宗异母弟,母孝敬李太皇太后。明朝宗室、藩王。封衡州(今衡阳),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

明昭宗朱由榔: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扩展资料:

1、太子朱标原谥号“懿文”,其子朱允炆即位后为其尊上皇帝之庙号、谥号、陵号(均已不可考)。靖难之役后各项尊号被成祖一应废除,复称“懿文太子”,并对懿文太子父子多有诋毁。后,明安宗、清高宗先后为懿文太子平反,追复其皇帝尊号。

2、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即位后否定建文帝的正统性,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预定改次年为永乐元年,对其大加诋毁。

建文帝的姑父,宁国公主之夫,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为其发丧,谥号“孝愍皇帝”,庙号“神宗”,但未被永乐帝采纳。之后明朝历代皇帝都拒绝追复建文帝的帝号。后,明神宗恢复“建文”年号。安宗为其平反,上庙号、谥号。清高宗再为其平反改谥。

3、朱棣原庙号是“太宗”,以后世宗改为“成祖”,原庙号不再使用。

4、景泰七年,太上皇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复辟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死后谥号“戾”。后,宪宗追复其皇帝谥号并改其王陵为皇陵,安宗追复庙号并改谥,清朝后多用宪宗所定谥号。

5、明睿宗为世宗生父,本为兴王,谥号“献”。世宗即位后,通过长达三年的“大礼议”之争,成功为生父争得皇帝尊号,为其尊上庙号、谥号,改其王陵为皇陵。

6、清朝对明思宗多不称庙号,只称谥号。

7、甲申之变后,皇太子朱慈烺被李自成所获,封为宋王,李自成兵败后吴三桂奉其还京,请求清摄政王多尔衮立其为明朝皇帝,年号“义兴”,不允,携慈烺逃走,后无记载,或曰死于陕西。安宗为其上谥号,监国鲁王朱以海更追谥其为皇帝。另有说法,南都太子案中被处死的“假太子”其实正是朱慈烺本人,但多数史书不认同这种说法。

参考资料:明朝君主-百度百科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明成祖永乐帝朱棣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

明英宗正统帝朱祁镇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

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

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扩展资料: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 ,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 ,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   ,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 ,还曾收复安南  。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  ,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朝



1、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2、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3、明成祖永乐帝朱棣

4、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

5、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

6、明英宗正统帝朱祁镇

7、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8、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

9、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

10、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

11、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12、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

13、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

14、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

15、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

16、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扩展资料:

1、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即位后否定朱允炆的正统性,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年号永乐,对其大加诋毁。建文帝的姑父,宁国公主之夫,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为其发丧,谥号“孝愍皇帝”,庙号“神宗”,但未被朱棣采纳。之后明朝历代皇帝都拒绝恢复朱允炆的帝号。直到明神宗才恢复建文年号。朱由崧为其平反,追加庙号和谥号。

2、朱棣原庙号是“太宗”,世宗改为“成祖”,原庙号不再使用。

3、景泰八年,太上皇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复辟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死后谥号“戾”。后,宪宗追复其皇帝谥号并改其王陵为皇陵,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安宗追加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4、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驾崩。八月初一,皇太子朱常洛即位,宣布次年改元泰昌,然朱常洛在同月就驾崩了,皇太子朱由校即位,“泰昌”年号并未启用。遂决定以当年正月至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至十二月为泰昌元年,次年为天启元年。

5、朱由检自缢殉国后,安宗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朱聿键为隆武帝后,上庙号威宗。清朝上谥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庙号怀宗(后除)。后世史学家一般以南明谥号、庙号为主,称崇祯帝为明思宗。(其他庙号也有使用)

6、永历年号在明昭宗在位时共使用十六年,不包括郑成功在台湾沿用的时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朝君主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

明朝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明朝享276年国祚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有17个年号,是因为朱祁镇老兄因 “土木之变”兵败被瓦剌俘虏一年,其弟朱祁玉被拥立为帝,8年后朱祁镇复辟成功。明朝皇帝的名字某些用字非常冷僻,含金木水火,其实这是朱元璋为他们事先安排好的名字。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中,明朝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当家管事的有28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天天不干活玩木匠的皇帝,也有一辈子就喜欢一个比自己大十七八的女人的皇帝。然而明王朝再不堪,他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一个外民族弯过腰、低过头。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具体来说,分别是:

  1. 明朝第一个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2. 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实行改革,实行惠民政策,重视农桑。但明惠帝其人由于性格软弱,也最终在削藩的斗争中为人所逼,遂不知去向。对此,也成为后世史学家们猜测争论的话题。

  3.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他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他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朱棣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4. 明朝第四个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5.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使用10年,是其代号。明宣宗又称宣德皇帝,其文化代表为宣德炉。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太祖皇帝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

  6. 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11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软禁于南宫。八年,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改元天顺。庙号英宗,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死后葬于十三陵之裕陵。

  7. 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英宗放回后被其冷落对待,这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败笔。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宪宗时尊其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藩王的墓地。南明时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8. 明朝第七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9. 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庙号孝宗,谥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10. 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共16年。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11.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儿子,也不是孝宗的孙子。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子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一个孩子,因此,孝宗一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香火,皇位继承人就要从最近支的皇族中选出。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子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支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又他唯一的儿子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12.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37年-1572年),明世宗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但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不理朝政。朱载垕在位6年,病崩,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

  13.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女真在东北迅速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14. 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十三陵庆陵。

  15.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162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明思宗。庙号熹宗,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葬十三陵之德陵。

  16.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亡国之君,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5岁,在位17年。庙号思宗,后改毅宗、怀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涓瑙
    绛旓細鏄庣瀹楋紝涓囧巻鐨囧笣锛屾湵缈婇挧1527骞磣1620骞村湪浣嶃傛槑鍏夊畻锛屾嘲鏄岀殗甯濓紝鏈卞父娲1620骞村湪浣28澶┿傛槑鐔瑰畻锛屽ぉ鍚殗甯濓紝鏈辩敱鏍1620骞磣1627骞村湪浣嶃傛槑鎬濆畻锛屽磭绁殗甯濓紝鏈辩敱妫1627骞磣1644骞村湪浣嶃傛槑澶鏈卞厓鐠嬬畝浠 鏈卞厓鐠嬶紙1328骞磣1398骞达級锛屾槑澶锛屽瓧閲嶅叓锛屽悗鏀瑰悕瑙傝嚙锛屾睙鑻忛噾闄典汉銆備粬鏄涓浗鏄庢湞鐨勫紑鍥界殗甯濓紝涔熸槸...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鏄皝
    绛旓細鏈卞厓鐠 澶 楂鐨囧笣 娲锛1368骞粹斺1398骞达級鏈卞厑鐐 鎯犲畻 璁╃殗甯 寤烘枃锛1399骞粹斺1402骞达級鏈辨# 鎴愮 鏂囩殗甯 姘镐箰锛1403骞粹斺1424骞达級鏈遍珮鐐 浠佸畻 鏄殗甯 娲啓锛1424骞粹斺1425骞达級鏈辩灮鍩 瀹e畻 绔犵殗甯 瀹e痉锛1426骞粹斺1435骞达級鏈辩闀 鑻卞畻 鐫跨殗甯 姝g粺锛1436骞粹斺1449骞达級銆佸ぉ椤猴紙1457骞粹...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鍙婂勾鍙
    绛旓細鏄庢湞鍏辨湁16浣鐨囧笣锛屽勾浠藉強骞村彿濡備笅锛氫竴銆佹槑澶 鏈卞厓鐠嬶紝骞村彿 娲锛屽湪浣31骞达紙1368骞粹斺1398骞达級 銆備簩銆佹槑鎯犲笣 鏈卞厑鐐嗭紝骞村彿 寤烘枃锛屽湪浣4骞达紙1399骞粹斺1402骞达級銆備笁銆佹槑鎴愮 鏈辨#锛屽勾鍙 姘镐箰 锛堝簷鍙峰垵涓烘槑澶畻锛夛紝鍦ㄤ綅22骞达紙1403骞粹斺1424骞达級 銆傚洓銆佹槑浠佸畻 鏈遍珮鐐斤紝骞村彿 娲啓锛屽湪浣1骞达紙...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椤哄簭绠浠
    绛旓細1鏈卞厓鐠嬶紝搴欏彿澶锛岃哎鍙峰紑澶╄閬撹倗绾珛鏋佸ぇ鍦h嚦绁炰粊鏂囦箟姝︿繆寰锋垚鍔熼珮鐨囧笣锛岀敓鍗掑勾1328骞-1398骞达紝骞村彿娲锛屽湪浣嶆椂闂1368骞-1398骞 2鏈辨爣锛屽簷鍙峰叴瀹(鏄庢儬瀹楄拷灏娿佹槑鎴愮鍓ュず銆佹槑瀹夊畻杩藉皧)锛岃哎鍙锋嚳鏂囧お瀛愩佸瓭搴风殗甯(鏄庢儬瀹楄拷璋ャ佹槑鎴愮鍓ュず銆佹槑瀹夊畻杩借哎)锛岀敓鍗掑勾1355骞-1392骞 3鏈卞厑鐐嗭紝搴欏彿...
  • 涓浗鏄庢湞鐨囧笣鍒楄〃涓浗鏄庢湞鐨囧笣閮芥湁璋
    绛旓細1銆涓浗鏄庢湞鐨囧笣鍒楄〃锛氭槑澶銆佹槑鎯犲笣銆佹槑鎴愮銆佹槑浠佸畻銆佹槑瀹e畻銆佹槑鑻卞畻銆佹槑浠e畻鏄庡瀹椼佹槑瀛濆畻銆佹槑姝﹀畻銆佹槑涓栧畻銆佹槑绌嗗畻銆佹槑绁炲畻銆佹槑鍏夊畻銆佹槑鐔瑰畻銆佹槑鎬濆畻銆2銆佹槑鏈濇槸涓浗鍘嗗彶涓婃壙鍏冩湞銆佷笅鍚竻鏈濈殑鏈濅唬锛屾槸浠ユ眽鏃忎负涓绘帹缈昏挋鍙ゆ棌缁熸不鑰呰屽缓绔嬭捣鏉ョ殑姹夋棌澶嶅叴鐜嬫湞锛屼篃鏄腑鍥藉巻鍙蹭笂鏈鍚庝竴涓敱姹夋棌寤虹珛鐨勫悰涓...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椤哄簭绠浠,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鍒楄〃
    绛旓細1.鏄庡痉绁栨湵鐧惧叚锛岃拷灏娿2.鏄庢嚳绁栨湵鍥涗節锛岃拷灏娿3.鏄庣啓绁栨湵鍒濅竴锛岃拷灏娿4.鏄庝粊绁栨湵浜斿洓锛岃拷灏娿5.鏄庡お绁栨湵鍏冪拫銆6.鏄庡叴瀹楁湵鏍囷紝杩藉皧銆7.鏄庢儬瀹楁湵鍏佺倖銆8.鏄庡お瀹楁湵妫c9.鏄庝粊瀹楁湵楂樼偨銆10.鏄庡瀹楁湵鐬诲熀銆11.鏄庤嫳瀹楁湵绁侀晣銆12.鏄庝唬瀹楁湵绁侀挵銆13.鏄庡瀹楁湵瑙佹繁銆14.鏄庡瓭瀹楁湵浣戞銆15.15鏄庢瀹...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椤哄簭琛
    绛旓細鏄庢湞鐨囧笣鐨勬帓鍒楅『搴忓涓嬶細1銆佹湵鍏冪拫锛屽瓧鍥界憺銆佸お绁栥佹椽姝︼紙1368骞粹斺1398骞达級銆2銆佹湵鍏佺倖锛屾儬瀹楀缓鏂囷紙1399骞粹斺1402骞达級銆3銆佹湵妫o紝鎴愮銆佹案涔愶紙1403骞粹斺1424骞达級銆4銆佹湵楂樼偨锛屼粊瀹椼佹椽鐔欙紙1424骞粹斺1425骞达級銆5銆佹湵鐬诲熀锛屽瀹椼佸寰凤紙1426骞粹斺1435骞达級銆6銆佹湵绁侀晣锛岃嫳瀹椼佹缁燂紙1436骞粹...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鏄皝鍙婂勾鍙风畝浠
    绛旓細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搴欏彿銆佽哎鍙枫佸勾鍙蜂竴瑙琛ㄦ槑鏈 锛1368骞-1644骞达級搴欏彿 璋ュ彿 濮撳悕 鍦ㄤ綅鏃堕棿 骞村彿 鐨囬櫟 澶 寮澶╄閬撹倗绾珛鏋佸ぇ鍦h嚦绁炰粊鏂囦箟姝︿繆寰锋垚鍔熼珮鐨囧笣 鏈卞厓鐠 1368骞-1398骞 娲 搴斿ぉ瀛濋櫟 鎯犲畻(鎯犲笣)[1] 鍡eぉ绔犻亾璇氭嚳娓婂姛瑙傛枃鎵鍏嬩粊绗冨瓭璁╃殗甯 鏈卞厑鐐 1399骞-1402骞 寤烘枃 鎴愮[2] 鍚ぉ...
  • 鏄庢湞鐨囧笣鍒楄〃鍙婂叧绯 鏄庢湞鐨囧笣鍒楄〃鍜屽叧绯
    绛旓細1銆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 鏄庢湞锛1368--l644锛屽叡277骞达紝鍘嗗崄鍏笣锛屾湵濮擄紝寤洪兘锛氬崡浜紝鎴愮绉昏嚦鍖椾含銆傚お绁栵紝鏈卞厓鐠嬶紝1368骞-1398骞达紝娲鎯犲笣锛屾湵鍏佺倖锛1399骞-1402骞达紝寤烘枃鎴愮锛屾湵 妫o紝1403骞-1424骞达紝姘镐箰浠佸畻锛屾湵楂樼偨锛1425骞-1425骞达紝娲啓瀹e畻锛屾湵鐬诲熀锛1426骞-1435骞达紝瀹e痉鑻卞畻锛屾湵绁侀晣锛1436骞-1449骞...
  • 鏄庢湞鍘嗕唬鐨囧笣
    绛旓細鏈卞厓鐠,鍘熷悕鏈遍噸鍏紝瀛楀浗鐟 澶 楂鐨囧笣 娲锛1368骞粹斺1398骞达級 瀛濋櫟 鏈卞厑鐐 鎯犲畻 璁╃殗甯濓紙鍙堣哎鎯犲笣锛 寤烘枃锛1399骞粹斺1402骞达級 寰呰 鏈辨# 鎴愮锛堝師涓哄お瀹楋級 鏂囩殗甯 姘镐箰锛1403骞粹斺1424骞达級 闀块櫟 鏈遍珮鐐 浠佸畻 鏄殗甯 娲啓锛1424骞粹斺1425骞达級 鐚櫟 鏈辩灮鍩 瀹e畻 绔犵殗甯 瀹e痉锛1426骞...
  • 扩展阅读:明朝16帝排名表 ... 明朝十六帝顺序图解 ... 元朝历代帝王一览表 ... 大明族谱一览表 ... 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 ... 明朝全部年号一览表 ... 唐朝21位皇帝一览表 ... 中国最可怕的三个朝代 ... 清朝12个皇帝详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