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水的名画? 谁有关于水的好看的能画得出来的图片。急寻!!!在线等

\u5173\u4e8e\u6c34\u7684\u753b\uff1f






\u8fd9\u662f\u5fae\u535a\u4e0a\u770b\u5230\u7684\uff0c\u5173\u4e8e\u6c34\u7684\u753b

\u505a\u4ec0\u4e48\u7528\u7684\uff1f

\u4f60\u770b\u770b\u8fd9\u5f20\u600e\u4e48\u6837:

安格尔的《泉》
《清明上河图》
山水画里也算关于水吧?倪瓒山水画不错。

LZ,
http://www.cenxiao.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9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http://news.shangdu.com/14/2004-05-14/20040514-552254-14.shtml

端阳节习俗趣谈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阳节。

端阳节,又名端午节、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五月节、送时节,道教称这天为地腊节;这天古人又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叫浴兰节;民间风俗,这一天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儿童要佩戴香囊、五色线,已嫁之女亦要回娘家省亲,所以这一天也叫女儿节。

关于端阳节的起源,历代说法不一。一说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这一天是他的殉难日;二说是为纪念同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三说是龙的节日;四说端乃"头",端阳节为夏热即将到来之祈丰节。在诸多说法中,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第一种。

端阳节有它独特的风俗。每届斯日,家家户户吃粽子、煮鸡鸭鹅蛋、挂艾叶、游百并驱五毒、带香包、系五色线、悬钟馗像、饮雄黄酒,江南水乡还要进行龙舟竞渡等。主要常见习俗有:

龙舟竞渡:又名赛龙舟,据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一书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农历五月五日),投汩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竞渡活动,盛行于江南水乡。古代参加竞渡的龙舟十分讲究,有龙头龙尾,船身窄而长,船上结七彩。竞渡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众舟齐发,万人喝彩。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以及故宫收藏的名画《五月端阳龙舟图》等都生动地再现了竞渡场面。直到今天江南水乡以及港澳等地还把赛龙舟作为一个传统活动保留下来,成为一种奋发向上,有益于健康的文化活动。

吃粽子:端阳节饮食习俗,也是为纪念屈原而兴起的。屈原投江以后,百姓们怕其身体被鱼类吃掉,便用竹筒贮米投入到江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筒粽。唐宋之际,粽的名目渐多,有多角粽、锥粽等;明代有艾香粽,以艾叶浸米而成;清代宫庭中有奶子粽,用奶油浸米一夜制作而成。粽子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南北风味,南方风味以广州、宁波、上海的粽子最负盛名,北方风味则以北京的江米小枣粽为佳。

沐香汤及洗晨澡:沐香汤在江南等地较为流行。是日,将艾叶、菖蒲、兰草等香草放于锅内蒸煮,谓之"香汤",大人、小孩都用这种香汤洗澡擦身,据说可以祛病避灾;香草具有杀菌作用,这样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洗晨澡在江北及黄河流域较为普遍;端阳节早晨,男女老少多于清晨到河里或沆溏里洗澡清尘,以示往日的尘垢和浊气被除去,然后迎接红红火火的新时节。

带香包:香包又叫香布袋,是用花布和丝线绣成鸟兽、鱼虫、花卉、五谷、人物等各种图像,并在里面装上雄黄、苍术、艾叶等中草药物,佩带在儿童身上,可以散发香气和防止蚊叮虫咬。"香包身上带,娃娃逗人爱",香包把儿童打扮得活泼可爱,增加了节日气氛。

系五色线: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合股而成,又名"长命缕"、"续命缕"、"朱索"、"百索"、"花花绳"等,端阳节这天人们用五色线系于儿童颈项和手脖、脚脖上,据说五色线象征五色龙,可以驱瘟避邪,使儿童无病无灾健康成长。

悬艾:艾是一种中草药物,味辛无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立,青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面青背白,上有柔毛,形状如蒿,五月五日连茎割取,悬挂于门上,可以驱蚊虫毒气,有利于环境卫生和身体健康。

挂菖蒲:菖蒲又名剑水草,根茎可作香料,是一种中草药物;具有通心窍、补五脏、明耳目、温肠胃、益心智、杀诸虫的功效。据说伏魔大帝钟馗就是用菖蒲剑斩鬼的,所以将菖蒲挂在家门口据说可以防病和延年益寿。

躲五:农历五月,酷暑将临,瘟疫毒虫滋生,古时称五月为"恶月"。并认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送时:中原地区端阳节到来之际,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或节日里要给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凉席等物以备防热防雨,故端阳节又称做"送时节"。

驱五毒: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到端阳节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滚吃鸡鸭鹅蛋: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尸骨被鱼虾所害,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煮大蒜: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破火眼:江苏南京一带端午节习俗。是日,在一碗清水里放适量雄黄,丢进两枚铜钱,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据说可以防治眼玻雄黄有杀菌灭毒的功效,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

游百病:贵州地区端午风俗。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到外面游玩一天,并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晚上带回用水煮后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剪彩葫芦:用彩色纸剪成葫芦状,于端阳节倒贴于门首,取将毒气倒出之意。

悬钟馗像:相传钟馗为唐代人,到长安应试考中状元,因其貌不扬被废,愤而触殿阶而亡。后来托梦给唐明皇,决心歼除天下魔鬼。当时皇宫内正闹鬼邪,唐明皇召大画家吴道子依梦中所见,画《钟馗捉鬼图》。并将此画悬挂后宰门用以驱妖镇邪,宫中遂得安宁。唐明皇加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钟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后神话传说被玉帝封为"驱魔帝君"。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发明年代,我国人民就是用白酒调配雄黄和白矾水来涂抹毒虫蜇伤和蚊叮虫咬的。人们熟悉的《白蛇传》曾描绘:端阳节,许仙听信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了雄黄酒而显露出了原形。现在不少地方在端阳节还要在屋内外喷洒雄黄水,并在儿童的耳、鼻、额头上涂抹雄黄。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

端阳节,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到今天,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的日子。无论怎样的习俗,带给人们的,都是一份欢乐与甜美。 11936希望对你有帮助!

  • 涓浗鍙や唬鏈夊摢浜涙湁鍚嶇殑灞辨按鐢?
    绛旓細1銆併婃竻鏄庝笂娌冲浘銆嬪寳瀹嬶細寮犳嫨绔 銆婃竻鏄庝笂娌冲浘銆嬩腑鍥藉崄澶т紶涓栧悕鐢讳箣涓銆備负鍖楀畫椋庝織鐢伙紝鍖楀畫鐢诲寮犳嫨绔粎瑙佺殑瀛樹笘绮惧搧锛屽睘鍥藉疂绾ф枃鐗╋紝鐜拌棌浜庡寳浜晠瀹崥鐗╅櫌銆傛竻鏄庝笂娌冲浘瀹24.8鍘樼背銆侀暱528.7鍘樼背 锛岀虎鏈鑹层備綔鍝佷互闀垮嵎褰㈠紡锛岄噰鐢ㄦ暎鐐归忚鏋勫浘娉曪紝鐢熷姩璁板綍浜嗕腑鍥藉崄浜屼笘绾寳瀹嬮兘鍩庝笢浜紙鍙堢О姹翠含锛屼粖娌冲崡寮...
  • 鏈濂界湅鐨勫北姘寸敾
    绛旓細銆婂瘜鏄ュ北灞呭浘銆嬫槸鍏冧唬鐢诲榛勫叕鏈涗簬1350骞村垱浣滅殑绾告湰姘村ⅷ鐢锛岃瑾変负鈥滅敾涓箣鍏颁涵鈥濄佲滀腑鍥藉北姘寸敾绗竴绁炲搧鈥濓紝涓浗鍗佸ぇ浼犱笘鍚嶇敾涔嬩竴锛屽睘浜庡浗瀹濈骇鏂囩墿銆傝繖鍗峰悕鐢讳互娴欐睙瀵屾槬姹熶负鑳屾櫙锛岀敾闈㈢敤澧ㄦ贰闆咃紝灞卞拰姘寸殑甯冪疆鐤忓瘑寰楀綋锛屽ⅷ鑹叉祿娣″共婀垮苟鐢紝鏋佸瘜浜庡彉鍖栵紝鏄粍鍏湜鏅氬勾鐨勬澃浣滐紝涔熸槸涓浗鍙や唬姘村ⅷ灞辨按鐢荤殑宸呭嘲...
  • 榻愮櫧鐭鐨勫悕鐢鏄粈涔
    绛旓細1銆併婅洐澹板崄閲屽嚭灞辨硥銆嬨婅洐澹板崄閲屽嚭灞辨硥銆嬫槸榻愮櫧鐭充節鍗佷竴宀佹椂锛屼负涓浗鏂囧瀹惰佽垗鐢荤殑涓寮犳按澧ㄧ敾銆傞綈鐧界煶鐢ㄧ劍澧ㄧ敾浜嗕袱澹佸北娑э紝涓棿鏄箥鎬ョ殑鎬ユ祦锛岃繙鏂圭敤鐭抽潚鐐逛簡鍑犱釜灞卞ご锛屾按涓敾浜嗗叚涓『姘磋屼笅鐨勮潓铓傞潚铔欏濡堝湪灞辩殑閭eご鍛紝铔欏0椤虹潃灞辨锭椋樺嚭浜嗗崄閲屻傘婅洐澹板崄閲屽嚭灞辨硥銆嬪悗鏉ユ敹鍏ャ婇綈鐧界煶鍏ㄩ泦銆...
  • 鍗佸ぇ鍥界敾灞辨按鍚嶇敾
    绛旓細銆婂瘜鏄ュ北灞呭浘銆嬫槸鍏冧唬鐢诲榛勫叕鏈涘垱浣滅殑绾告湰姘村ⅷ鐢锛屾弿缁樹簡娴欐睙瀵屾槬姹熶负鑳屾櫙鐨勫瘜鏄ュ北鏅壊銆傜敾闈㈣繍鐢ㄤ簡娣¢泤鐨勫ⅷ鑹诧紝灞卞拰姘寸殑甯冪疆鐤忓瘑寰楀綋锛屽ⅷ鑹叉祿娣″共婀垮苟鐢紝鏋佸瘜鍙樺寲鍜岄煹鍛炽2銆銆婂崈閲屾睙灞卞浘銆嬨婂崈閲屾睙灞卞浘銆嬫槸鍖楀畫鐜嬪笇瀛鎵鐢荤殑涓骞呯虎鏈鑹茬敾锛屾槸浠栧敮涓鐨勪紶涓栦綔鍝併傝繖骞呯敾浠ラ暱鍗峰舰寮忥紝鐢婚潰浠ラ暱姹熶负鑳屾櫙...
  • 涓浗鍙や唬灞辨按鍚嶇敾鏈夊摢浜
    绛旓細涓浗浼犱笘灞辨按鍚嶇敾鍏ㄩ泦涓滄檵(001) 001 銆婃礇绁炶祴鍥俱嬮殝(002) 002 銆婃父鏄ュ浘銆嬪攼(003-005) 003 銆婃睙甯嗘ゼ闃佸浘銆 004 銆婃槑鐨囧垢铚鍥俱 005 銆婂鑻戝浘銆嬩簲浠(006-018) 006 銆婇珮澹浘銆 007 銆婂尅搴愬浘銆 008 銆婇洩鏅北姘村浘銆 009 銆婂叧灞辫鏃呭浘銆 010 銆婂北婧緟娓″浘銆 011 銆婄灞辨櫄缈犲浘銆 012 銆婃絿婀樺浘銆 ...
  • 榻愮櫧鐭鐨勫崄澶鍚嶇敾
    绛旓細榻愮櫧鐭鍗佸ぇ鍚嶇敾锛1銆併婂北姘村崄浜屾潯灞忋嬨婂北姘村崄浜屾潯灞忋嬫槸榻愮櫧鐭抽鏍艰浆鍨嬫湡閲屼唬琛ㄦх殑灞辨按浣滃搧锛屼綔鍝佺敱銆婃睙灞变汉瀹躲嬨併婄煶宀╁弻褰便嬬瓑鍗佷簩鏉″睆缁勬垚銆傚皬妗ユ祦姘淬佹鏋楀北姘撮兘灞曠幇鍦ㄨ繖骞呯敾閲屻傚湪杩欏箙鐢婚噷鍙互鐪嬭榻愮櫧鐭崇瑪涓嬬殑缇庡ソ瀹跺洯鎯呮櫙銆2銆併婃澗鏌忛珮绔嬪浘路绡嗕功鍥涜█鑱斻嬨婃澗鏌忛珮绔嬪浘路绡嗕功鍥涜█鑱斻嬬敾闈㈡皵鍔垮畯澶...
  • 榻愮櫧鐭鐨勫崄澶鍚嶇敾
    绛旓細榻愮櫧鐭鐨勫崄澶у悕鐢绘槸锛氥婂北姘村崄浜屾潯灞忋嬨婃澗鏌忛珮绔嬪浘路绡嗕功鍥涜█鑱斻嬨婂挮灏哄ぉ娑斿北姘村唽銆 銆娾滃彾闅愰椈澹扳濊姳鍗夊伐绗旇崏铏唽銆嬨婂彲鎯滄棤澹般嬨婅姯钑変功灞嬪浘銆 銆婄绁氱箒鍗庛 銆婇珮绔嬪崈骞淬嬨婄鍥介銆嬨婅姳鍗夊洓灞忋 銆1銆併婂北姘村崄浜屾潯灞忋嬨婂北姘村崄浜屾潯灞忋嬶紝榻愮櫧鐭抽鏍艰浆鍨嬫湡閲屼唬琛ㄦх殑灞辨按浣滃搧銆傚湪鍗佷簩鏉″睆涓紝...
  • 涓栫晫鍚嶇敾姘翠腑灏戝コ?
    绛旓細銆婃按涓皯濂炽嬫棩鏈秴鍐欏疄鐢诲涓夐噸閲庡簡鏄敾鐥达紝浠ヤ竴骞呮按涓皯濂宠屽悕鎵ぉ涓嬶紝杩欎富瑕佹槸鐩稿浜庢棩鏈粯鐢荤晫鏉ヨ锛岃屽悕鎵ぉ涓嬶紝涓嶈嚦浜庤秴瓒婁笘鐣岀敾鍧涗腑瓒呭啓瀹炰富涔夋补鐢绘祦娲剧殑姘村噯銆傜幇褰撲唬缁樼敾棰嗗煙涓殑瓒呭啓瀹炴补鐢伙紝鍦ㄤ簹娲叉湁涓浗鐢诲鍐峰啗銆佹棩鏈敾瀹朵笁閲嶉噹搴嗭紝鍫О瓒呭啓瀹炴补鐢诲悕瀹跺ぇ甯堛傛墍浠ユ棩鏈秴鍐欏疄鐢诲涓夐噸閲庡簡锛屾槸杈惧埌...
  • 鍗佸ぇ浼犱笘鍚嶇敾鏈夊摢浜
    绛旓細鍗佸ぇ浼犱笘鍚嶇敾鍏蜂綋濡備笅锛氫竴銆銆婂瘜鏄ュ北灞呭浘銆銆婂瘜鏄ュ北灞呭浘銆嬫槸鍏冧唬鐢诲潧瀹楀笀銆"鍏冨洓瀹"涔嬮榛勫叕鏈鏅氬勾鐨勬澃浣滐紝涔熸槸涓浗鍙や唬姘村ⅷ灞辨按鐢荤殑宸呭嘲涔嬬瑪锛屽湪涓浗浼犵粺灞辨按鐢讳腑鎵鍙栧緱鐨勮壓鏈垚灏憋紝鍙皳绌哄墠缁濆悗锛屽巻浠h帿鍙娿備簩銆銆婃竻鏄庝笂娌冲浘銆銆婃竻鏄庝笂娌冲浘銆嬫槸涓浗缁樼敾鍙蹭笂鏈钁楀悕鐨勪綔鍝佷箣涓锛屼笉浣嗚壓鏈按骞抽珮瓒咃紝鑰屼笖...
  • 鐜嬬淮鐨勬按澧ㄥ北姘寸敾鏈?
    绛旓細闂涓夛細鍞愭湞鐜嬬淮姘村ⅷ鐢荤殑鐗圭偣 鐜嬬淮锛698锝759骞达級锛屽瓧鎽╄瘶锛屽お鍘熺锛堜粖灞辫タ绁佸幙锛変汉銆傚巻瀹樺皻涔﹀彸涓烇紝鏁呯О鈥滅帇鍙充笧鈥濄傜洓鍞愯憲鍚嶈瘲浜猴紝浜﹀伐涔︾敾銆傚叾浣滃搧鏈夆滆瘲涓湁鐢伙紝鐢讳腑鏈夎瘲鈥濅箣瑾夛紝鎯滄棤鐪熻抗浼犱笘銆傜帇缁寸殑灞辨按鐢诲彲鑳藉悓鏃跺彈鍒板惔閬撳瓙涓庢潕鎬濊鐨勫奖鍝嶃傛湵鏅巹銆婂攼鏈鍚嶇敾褰曘嬭瘎涔嬧滃叾鐢诲北姘存澗鐭筹紝韪技...
  • 扩展阅读:山水名画100幅 ... 八方来财山水画 ... 十大绝美山水名画 ... 世界上十大禁止看的图画 ... 十大聚财山水画 ... 真实山水风景美图 ... 十大绝美山水风景 ... 水可以这样玩画一画 ... 十幅最可怕的禁画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