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民俗 中秋节的习俗

\u4e2d\u79cb\u8282\u6c11\u95f4\u4e60\u4fd7

\u4e2d\u79cb\u8282\u6709\u54ea\u4e9b\u4e60\u4fd7\uff1f

\u4e2d\u79cb\u8282\u7684\u4f20\u7edf\u4e60\u4fd7\u6709\uff1a
1\u3001\u89c2\u6f6e\uff1a\u5728\u53e4\u4ee3\uff0c\u6d59\u6c5f\u4e00\u5e26\u9664\u4e2d\u79cb\u8d4f\u6708\u5916\uff0c\u89c2\u6f6e\u53ef\u8c13\u662f\u53c8\u4e00\u4e2d\u79cb\u76db\u4e8b\u3002\u4e2d\u79cb\u89c2\u6f6e\u7684\u98ce\u4fd7\u7531\u6765\u5df2\u4e45\uff0c\u65e9\u5728\u6c49\u4ee3\u679a\u4e58\u7684\u300a\u4e03\u53d1\u300b\u8d4b\u4e2d\u5c31\u6709\u4e86\u76f8\u5f53\u8be6\u5c3d\u7684\u8bb0\u8ff0\u3002\u6c49\u4ee5\u540e\uff0c\u4e2d\u79cb\u89c2\u6f6e\u4e4b\u98ce\u66f4\u76db\u3002\u660e\u6731\u5ef7\u7115\u300a\u589e\u8865\u6b66\u6797\u65e7\u4e8b\u300b\u548c\u5b8b\u5434\u81ea\u7267\u300a\u68a6\u7cb1\u5f55\u300b\u4e5f\u6709\u89c2\u6f6e\u8bb0\u8f7d\u3002
2\u3001\u71c3\u706f\uff1a\u4e2d\u79cb\u591c\u706f\u5185\u71c3\u70db\u7528\u7ef3\u7cfb\u4e8e\u7af9\u7aff\u4e0a\uff0c\u9ad8\u7ad6\u4e8e\u74e6\u6a90\u6216\u9732\u53f0\u4e0a\uff0c\u6216\u7528\u5c0f\u706f\u780c\u6210\u5b57\u5f62\u6216\u79cd\u79cd\u5f62\u72b6\uff0c\u6302\u4e8e\u5bb6\u5c4b\u9ad8\u5904\uff0c\u4fd7\u79f0\u2018\u6811\u4e2d\u79cb\u2019\u6216\u2018\u7ad6\u4e2d\u79cb\u2019\u3002\u5bcc\u8d35\u4e4b\u5bb6\u6240\u60ac\u4e4b\u706f\uff0c\u9ad8\u53ef\u6570\u4e08\uff0c\u5bb6\u4eba\u805a\u4e8e\u706f\u4e0b\u6b22\u996e\u4e3a\u4e50\uff0c\u5e73\u5e38\u767e\u59d3\u5219\u7ad6\u4e00\u65d7\u6746\uff0c\u706f\u7b3c\u4e24\u4e2a\uff0c\u4e5f\u81ea\u53d6\u5176\u4e50\u3002\u6ee1\u57ce\u706f\u706b\u4e0d\u557b\u7409\u7483\u4e16\u754c\u3002\u201d\u770b\u6765\u4ece\u53e4\u81f3\u4eca\u4e2d\u79cb\u71c3\u706f\u4e4b\u4fd7\u5176\u89c4\u6a21\u4f3c\u4e4e\u4ec5\u6b21\u4e8e\u5143\u5bb5\u706f\u8282\u3002
3\u3001\u731c\u8c1c\uff1a\u4e2d\u79cb\u6708\u5706\u591c\u5728\u516c\u5171\u573a\u6240\u6302\u7740\u8bb8\u591a\u706f\u7b3c\uff0c\u4eba\u4eec\u90fd\u805a\u96c6\u5728\u4e00\u8d77\uff0c\u731c\u706f\u7b3c\u8eab\u4e0a\u5199\u7684\u8c1c\u8bed\uff0c\u56e0\u4e3a\u662f\u5927\u591a\u6570\u5e74\u8f7b\u7537\u5973\u559c\u7231\u7684\u6d3b\u52a8\uff0c\u540c\u65f6\u5728\u8fd9\u4e9b\u6d3b\u52a8\u4e0a\u4e5f\u4f20\u51fa\u7231\u60c5\u4f73\u8bdd\uff0c\u56e0\u6b64\u4e2d\u79cb\u731c\u706f\u8c1c\u4e5f\u88ab\u884d\u751f\u4e86\u4e00\u79cd\u7537\u5973\u76f8\u604b\u7684\u5f62\u5f0f\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
\u4e2d\u79cb\u8282\u5403\u6708\u997c\u76f8\u4f20\u59cb\u4e8e\u5143\u4ee3\u3002\u5f53\u65f6\uff0c\u4e2d\u539f\u5e7f\u5927\u4eba\u6c11\u4e0d\u582a\u5fcd\u53d7\u5143\u671d\u7edf\u6cbb\u9636\u7ea7\u7684\u6b8b\u9177\u7edf\u6cbb\uff0c\u7eb7\u7eb7\u8d77\u4e49\u6297\u5143\u3002\u6731\u5143\u748b\u8054\u5408\u5404\u8def\u53cd\u6297\u529b\u91cf\u51c6\u5907\u8d77\u4e49\u3002\u4f46\u671d\u5ead\u5b98\u5175\u641c\u67e5\u7684\u5341\u5206\u4e25\u5bc6\uff0c\u4f20\u9012\u6d88\u606f\u5341\u5206\u56f0\u96be\u3002\u519b\u5e08\u5218\u4f2f\u6e29\u4fbf\u60f3\u51fa\u4e00\u8ba1\u7b56\uff0c\u547d\u4ee4\u5c5e\u4e0b\u628a\u85cf\u6709\u201c\u516b\u6708\u5341\u4e94\u591c\u8d77\u4e49\u201d\u7684\u7eb8\u6761\u85cf\u5165\u997c\u5b50\u91cc\u9762\uff0c\u518d\u6d3e\u4eba\u5206\u5934\u4f20\u9001\u5230\u5404\u5730\u8d77\u4e49\u519b\u4e2d\uff0c\u901a\u77e5\u4ed6\u4eec\u5728\u516b\u6708\u5341\u4e94\u65e5\u665a\u4e0a\u8d77\u4e49\u54cd\u5e94\u3002
\u5f88\u5feb\uff0c\u5f90\u8fbe\u5c31\u653b\u4e0b\u5143\u5927\u90fd\uff0c\u8d77\u4e49\u6210\u529f\u4e86\u3002\u6d88\u606f\u4f20\u6765\uff0c\u6731\u5143\u748b\u9ad8\u5174\u5f97\u8fde\u5fd9\u4f20\u4e0b\u53e3\u8c15\uff0c\u5728\u5373\u5c06\u6765\u4e34\u7684\u4e2d\u79cb\u8282\uff0c\u8ba9\u5168\u4f53\u5c06\u58eb\u4e0e\u6c11\u540c\u4e50\uff0c\u5e76\u5c06\u5f53\u5e74\u8d77\u5175\u65f6\u4ee5\u79d8\u5bc6\u4f20\u9012\u4fe1\u606f\u7684\u201c\u6708\u997c\u201d\uff0c\u4f5c\u4e3a\u8282\u4ee4\u7cd5\u70b9\u8d4f\u8d50\u7fa4\u81e3\u3002\u6b64\u540e\uff0c\u201c\u6708\u997c\u201d\u5236\u4f5c\u8d8a\u53d1\u7cbe\u7ec6\uff0c\u54c1\u79cd\u66f4\u591a\u3002\u4e4b\u540e\u4e2d\u79cb\u8282\u5403\u6708\u997c\u7684\u4e60\u4fd7\u4fbf\u5728\u6c11\u95f4\u6d41\u4f20\u5f00\u6765\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4e2d\u56fd\u653f\u5e9c\u7f51-\u5404\u5730\u4e2d\u79cb\u8282\u7684\u4e60\u4fd7

中秋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的“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象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中秋食俗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各地习俗
中秋节,因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诗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们踏歌觅偶的最好时光,因而又是追求爱情的节日。少年男女们于月下歌舞嬉戏,见到意中人便可成为配偶。到近代,这类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于情趣。

抛帕招亲
福建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乞月照月爬月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窃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圆,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走月亮、走三桥
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见玉鱿生《海陬冶游录》)。所谓走三桥者,明显度厄之味在。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一切活动均围绕着月亮这一主题。吃月饼、拜月、供兔儿爷等。在汉代已普遍崇拜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阳,也祭祀月亮。北京的月坛为祭月的建筑。中秋正直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中秋节的象征食物莫过于月饼。月饼还象征着全家团圆之意。这种象征明代已经开始。
  中秋节在蒙古、回、壮、彝、朝鲜、侗等20多个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行。
  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寻根,对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建设和谐社会,乃至营造健康的节日市场氛围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明清中秋成“大节”
  中秋节还要点“中秋花灯”。
  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是夜,月亮圆而亮。东晋时,在隶属于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且对中秋赏月的形成影响颇大。至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以降至民国时代,中秋节成为盛大节日。解放后,民间仍盛行中秋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等。
  赏月过中秋,在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拉祜、纳西、达斡尔、羌、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中也颇流行,说明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同根、习近俗同。
  食品的“文化密码”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帮月饼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金陵套饼”,以大小不同规格的月饼分层堆叠,顶部以一只寿桃作点缀,状如宝塔,成套出售。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位于中华门内的涌茂食品店曾将套饼献给他品尝,从此中山先生喜爱上了它。本帮月饼中更有一枝奇葩——“赖月月饼”。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曾驻跸六合瓜埠寺。时值中秋节,住持和尚赖月率弟子精心制作祖传月饼供奉。乾隆品之龙颜大悦,为表其功,遂命名为“赖月月饼”,并列为宫廷之贡品。1984年,“赖月月饼”荣获江苏省供销社系统月饼评比第二名,还远销至港澳地区。
  中秋时节正值瓜果收获,作为节日供奉月亮神的瓜果供品也蕴含不少文化上的象征意义:西瓜象征团圆,石榴象征子孙满堂,柿子象征吉祥如意,枣子象征早生贵子,栗子象征儿辈早成家早立业,等等。但是也有文化上的禁忌,如“甜梨不供月”,因“梨”谐音“离”,隐意灾难,有悖中秋团圆意义。
  中秋节的高潮是八月十五夜,全家聚饮同吃团圆饭,这叫“圆月”。如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征合家团圆。菜肴中,“八月桂花鸭”(盐水鸭)必不可少,其次是毛豆烧仔鸡及板栗、芋艿或老菱红烧肉等。
  清人潘宇鼎《金陵岁时记》记载:“中秋祀月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如宝塔形,上加纸斗,名曰‘斗香’。”人们虔诚遥拜月亮,焚烧神像纸,最后撤下月饼、瓜果等供品,全家人喜而食之。“老南京”还有一“怪”俗:拜月、赏月时,如遇“天狗吞月亮”——月蚀,则家家敲锣、盆和鸣放鞭炮,谓之“驱天狗”。南京民间还有一俗规:“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传说月神嫦娥见了男人会害羞,故摆供、撤供、烧香、烧纸,乃至分食供品等均由家中主妇动手,男性只陪祭而已。担任主祭的女性主妇还要穿上新衣、裙子和花鞋,以讨月神欢喜、求得全家团聚平安。所以,中秋节在南京又名“女儿节”。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讹称“见子桥”。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

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家人。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各地风俗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 叫「天公 」。拜月的红 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广东省〕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

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

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

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江苏省〕

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各地习俗
中秋节,因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诗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们踏歌觅偶的最好时光,因而又是追求爱情的节日。少年男女们于月下歌舞嬉戏,见到意中人便可成为配偶。到近代,这类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于情趣。

抛帕招亲

福建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乞月照月爬月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窃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圆,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走月亮、走三桥

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见玉鱿生《海陬冶游录》)。所谓走三桥者,明显度厄之味在。

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如下:
1、吃月饼。中秋节最广的传统风俗就是中秋节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2、赏月。在中秋节之夜,除了吃月饼,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3、祭月。中秋节祭月,是我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周朝,帝王有春分**、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月逐渐流传到民间,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 涓鑺鐨勪範淇楁湁浠涔
    绛旓細1銆佽祻鏈 鍦涓鑺锛屾垜鍥借嚜鍙ゅ氨鏈夎祻鏈堢殑涔犱織锛屻婄ぜ璁般嬩腑灏辫杞芥湁鈥滅鏆鏈堚濓紝鍗崇キ鎷滄湀绁炪傚埌浜嗗懆浠o紝姣忛腑绉嬪閮借涓捐杩庡瘨鍜岀キ鏈堛2銆佹湀楗 鏈堥ゼ涓璇嶏紝鏈鏃╄浜庡崡瀹嬪惔鑷墽鐨勩婃ⅵ姊佸綍銆嬩腑锛岄偅鏃讹紝瀹冧篃鍙槸璞¤彵鑺遍ゼ涓鏍风殑楗煎舰椋熷搧銆傚悗鏉ヤ汉浠愭笎鎶婁腑绉嬭祻鏈堜笌鍝佸皾鏈堥ゼ缁撳悎鍦ㄤ竴璧凤紝瀵撴剰瀹朵汉鍥㈠渾鐨勮薄寰...
  • 涓鑺鏈夊摢浜涗範淇椾笌椋庝織鍛?
    绛旓細鍏充簬涓鑺鐨勪範淇 涓鑺傜殑涔犱織鏈夊摢浜 涓銆佸叧浜庝腑绉嬭妭椋庝織锛氳娼 鈥滃畾鐭ョ帀鍏斿崄鍒嗗渾锛屽凡浣滈湝椋庝節鏈堝瘨銆傚瘎璇噸闂ㄤ紤涓婇挜锛屽娼暀鍚戞湀涓湅銆傗濊繖鏄畫浠eぇ璇椾汉鑻忚郊鍐欑殑銆婂叓鏈堝崄浜旀棩鐪嬫疆銆嬭瘲銆傚湪鍙や唬锛屾禉姹熶竴甯︼紝闄や腑绉嬭祻鏈堝锛岃娼彲璋撴槸鍙堜竴涓鐩涗簨銆備腑绉嬭娼殑椋庝織鐢辨潵浠ヤ箙锛屾棭鍦ㄦ眽浠f灇涔樼殑銆婁竷鍙戙...
  • 涓鑺鏈変粈涔堜範淇
    绛旓細涓鑺鐨勪範淇椾富瑕佹湁锛1銆佷腑绉嬭祻鏈 姣忛腑绉嬫潵涓达紝鎴戝浗鑷彜灏辨湁璧忔湀鐨勪範淇楋紝璧忔湀璋堟湀涔熶究鎴愪负浜轰滑涔呰皥涓嶈“鐨勮瘽棰樸傝拷婧腑绉嬭祻鏈堢殑鏉ュ巻锛屾嵁銆婇暱瀹夌帺鏈堣瘲搴忋嬭浇锛氣滅涔嬩簬鏃讹紝鍚庡鍏堝啲锛涘叓鏈堜簬绉嬶紝瀛e瀛熺粓锛涘崄浜斾箣澶滐紝鍙堟湀涔嬩腑銆傜ń浜庡ぉ閬擄紝鍒欏瘨鏆戝潎锛屽彇浜庢湀鏁帮紝鍒欒熅榄勫渾銆傗濅篃灏辨槸璇达紝鍏湀鍗佷簲鍦...
  • 涓鑺鍗佸ぇ椋庝織
    绛旓細3銆佽祻鏈 璧忔湀鏉ユ簮浜庣キ鏈堬紝姘戦棿涓璧忔湀娲诲姩绾﹀榄忔檵鏃舵湡锛屼絾鏈垚涔犱織銆傚埌浜嗗攼浠o紝涓璧忔湀銆佺帺鏈堟墠鐩涜寮鏉ャ傚緟鍒板畫鏃讹紝渚垮舰鎴愪簡浠ヨ祻鏈堟椿鍔ㄤ负涓績鐨涓姘戜織鑺傛棩锛屾寮忓畾涓轰腑绉嬭妭銆傚畫浠g殑涓澶滄槸涓嶇湢涔嬪锛屽甯傞氬钀ヤ笟锛岀帺鏈堟父浜猴紝杈炬棪涓嶇粷銆4銆佺噧鐏 涓澶滅伅鍐呯噧鐑涚敤缁崇郴浜庣绔夸笂锛岄珮鎮簬鐡︽獝鎴...
  • 涓鑺鍒板簳鏈夊灏戞枃鍖栧厓绱
    绛旓細鍚庢潵锛屼汉浠愭笎灏嗕腑绉嬭妭瑙嗕负璧忔湀鍜屽搧灏濇湀楗肩殑璞″緛锛屽悓鏃朵篃瀵撴剰鐫瀹跺涵鍥㈠渾銆5銆佺儳鏂楅鏄睙鑻忎腑绉嬪鏅氱殑浼犵粺娲诲姩銆傞鏂楀洓鍛ㄧ硦鏈夌罕缁紝缁樻湁鏈堝鏅壊銆傝繕鏈夌敤绾块鍋氭垚鐨勯鍙屾墦锛屼笂闈㈡湁绾告墡鐨勫鏄熷拰褰╂棗銆備笂娴锋皯闂翠篃鏈夌儳棣欐枟鐨勪範淇椼傚弬鑰冭祫鏂欐潵婧愶細鐧惧害鐧剧-绁湀 鍙傝冭祫鏂欐潵婧愶細鐧惧害鐧剧-涓鑺傛皯淇 ...
  • 涓鑺鐨勪範淇楁湁浠涔?
    绛旓細涔熸槸鑰佸寳浜汉鏈鍠滄鐨姘戜織鐜╁叿銆涓鑺鏄腑鍗庢皯鏃忕殑浼犵粺鑺傛棩锛屼竴骞翠竴搴︾殑鐩歌仛銆佷簰鐩告嫓骞达紝鍦ㄦ鏃舵鍒伙紝涔熻鎴戜滑鍊嶆劅娓╂殩锛屼翰鏈嬪ソ鍙嬫鑱氫竴鍫傦紝鍏辫祻鏈堝渾甯︽潵鐨勬氮婕湀鍏夛紝浣撲細鏄庢湀鐨勭編濂斤紝鍒嗕韩涓鑺傜殑鐢滆湝锛屽渾鏈堝集寮唬琛ㄧ潃鍥㈠渾骞哥锛屽厖婊$潃瀹跺涵娓╂儏銆佸洟鑱氬拰鍙嬭皧銆傛渶鍚庣鍚勪綅涓鑺傚揩涔愶紝鎯呰皧姘稿洟鍦嗭紒
  • 涓鑺鐨勪紶缁熼淇楁槸浠涔
    绛旓細璧忔湀鏉ユ簮浜庣キ鏈堬紝涓ヨ們鐨勭キ绁鍙樻垚浜嗚交鏉剧殑娆㈠ū銆傛皯闂翠腑绉嬭祻鏈堟椿鍔ㄧ害濮嬮瓘鏅嬫椂鏈燂紝浣嗘湭鎴愪範淇椼傚埌浜嗗攼浠o紝涓璧忔湀銆佺帺鏈堥涓虹洓琛岋紝璁稿璇椾汉鐨勫悕绡囦腑閮芥湁鍜忔湀鐨勮瘲鍙ャ傚緟鍒板畫鏃讹紝褰㈡垚浜嗕互璧忔湀娲诲姩涓轰腑蹇冪殑涓姘戜織鑺傛棩锛屾寮忓畾涓轰腑绉嬭妭銆備笌鍞愪汉涓嶅悓锛屽畫浜鸿祻鏈堟洿澶氱殑鏄劅鐗╀激鎬锛屽父浠ラ槾鏅村渾缂猴紝鍠讳汉鎯呬簨鎬侊紝...
  • 涓鑺鏈夊摢浜涗紶缁熶範淇?
    绛旓細涓鑺锛屽張绉版嫓鏈堣妭銆備腑绉嬭妭鑷彜渚挎湁绁湀銆佽祻鏈堛佸悆鏈堥ゼ銆佺帺鑺辩伅銆佽祻妗傝姳銆侀ギ妗傝姳閰掔瓑姘戜織锛屾祦浼犺嚦浠婏紝缁忎箙涓嶆伅銆備腑绉嬭妭浠ユ湀涔嬪渾鍏嗕汉涔嬪洟鍦嗭紝涓哄瘎鎵樻濆康鏁呬埂锛屾濆康浜蹭汉涔嬫儏锛岀鐩间赴鏀躲佸垢绂忥紝鎴愪负涓板瘜澶氬僵銆佸讥瓒崇弽璐电殑鏂囧寲閬椾骇銆備腑绉嬭妭璧锋簮浜庝笂鍙ゆ椂浠o紝鏅強浜庢眽浠o紝瀹氬瀷浜庡攼鏈濆垵骞达紝鐩涜浜庡畫鏈濅互鍚庛
  • 涓鑺鏈夊摢浜涗紶缁熶範淇
    绛旓細3銆佽垶鐏緳 鑸炵伀榫欙紝淇楃О鈥滅儳榫欌濓紝鏄瀹朵汉浼犵粺鐨姘戜織娲诲姩锛屽ぇ澶氬湪姝f湀鍗佷簲鍏冨鑺備妇琛屻傚瀹朵汉鐢ㄧ绡俱佺ɑ鑽夋墡鎴愨滈噾榫欌濆舰鐘讹紝鍦ㄢ滈噾榫欌濅笂瀹夌垎绔广佹彃棣欑伀锛岄厤浠ラ敚榧擄紝鐕冩斁鑸炲姩鈥滈噾榫欌濓紝浠ユ绁堟眰椋庤皟闆ㄩ『锛屼簲璋蜂赴鐧汇傝垶鐏緳 鏄瘡骞村啘鍘嗗叓鏈堝崄浜旓紙涓鑺锛夌殑浼犵粺姘戜織鏂囧寲娲诲姩锛屼唬琛ㄥ湴鏄箍宸炲競鐧戒簯鍖虹煶...
  • 涓鑺鐨勯淇椾範鎯畝鐭竴鐐广
    绛旓細3銆佺噧鐏 鎴戝浗寰堝鍦板尯鏈夌噧鐏互鍔╂湀鑹茬殑椋庝織锛屾睙鍗椾竴甯︽湁鍒剁伅鑸圭殑鑺備織锛屾箹骞夸竴甯︽湁鐢ㄧ摝鐗囧彔濉斿苟浜庡涓婄噧鐏殑鑺備織銆傚湪骞夸笢锛屾瘡閫涓鑺锛屽悇瀹惰鐢ㄧ鏉℃墡鐏紝鍋氭灉鍝併侀笩鍏姐侀奔铏瓑褰㈢姸銆傚閲岀伅鍐呯噧鐑涳紝鐢ㄧ怀绯讳簬绔圭涓婏紝楂樼珫浜庣摝妾愭垨闇插彴銆傚叆澶滐紝婊″煄鐏伀锛屽绻佹槦鐐圭偣锛屽拰澶╀笂鏄庢湀浜夎緣锛屼織绉扳滄爲涓...
  • 扩展阅读:中秋十大传统美食 ... 中秋节民俗风情 ... 中秋节,习俗 ... 中秋节《古诗三首》 ... 中国中秋节传统民俗 ... 中秋节的八个风俗 ... 中秋节必背十首诗 ... 中秋节的主要风俗 ... 中秋节民俗故事简短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