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苏联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急 二战后美国对日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1928\u5e74\u540e\u82cf\u8054\u519c\u4e1a\u653f\u7b56\u53d1\u751f\u4e86\u600e\u6837\u7684\u53d8\u5316?\u539f\u56e0\u662f\u4ec0\u4e48

\u8054\u5171(\u5e03)\u4e2d\u592e\u5168\u4f1a\u51b3\u5b9a\u51b3\u5b9a\u52a0\u5feb\u519c\u4e1a\u96c6\u4f53\u5316\u6b65\u4f10\u89c4\u6a21,\u5f00\u5c55\u5c06\u4e2a\u4f53\u5c0f\u519c\u79c1\u6709\u7ecf\u6d4e\u8f6c\u53d8\u4e3a\u793e\u4f1a\u4e3b\u4e49\u5927\u96c6\u4f53\u7ecf\u6d4e\u7684\u8fd0\u52a8,\u539f\u56e0\u662f\u4e3a\u519c\u4e1a\u673a\u68b0\u5316\u3001\u73b0\u4ee3\u5316\u5f00\u8f9f\u4e86\u9053\u8def\uff0c\u540c\u65f6\u914d\u5408\u5de5\u4e1a\u5316\u8fdb\u7a0b

\u7f8e\u56fd\u7684\u6276\u6301\u5bf9\u65e5\u672c\u7684\u7ecf\u6d4e\u53d1\u5c55\u53ef\u4ee5\u8bf4\u81f3\u5173\u91cd\u8981\u3002
\u7b2c\u4e00\u3001\u7f8e\u56fd\u5bf9\u65e5\u672c\u8fdb\u884c\u72ec\u5360\u548c\u653f\u6cbb\u6539\u9020\u3002\u4e8c\u6218\u540e\uff0c\u7f8e\u56fd\u5355\u72ec\u5360\u9886\u65e5\u672c\uff0c\u4fdd\u8bc1\u4e86\u65e5\u672c\u9886\u571f\u7684\u5b8c\u6574\u6027\u548c\u793e\u4f1a\u5236\u5ea6\u3001\u610f\u8bc6\u5f62\u6001\u7684\u5355\u4e00\u6027\uff0c\u6709\u5229\u4e8e\u65e5\u672c\u7ecf\u6d4e\u957f\u671f\u7a33\u5b9a\u53d1\u5c55\u3002\u540c\u65f6\uff0c\u7f8e\u56fd\u5bf9\u65e5\u672c\u8fdb\u884c\u4e86\u4ee5\u6c11\u4e3b\u3001\u6cd5\u5236\u4e3a\u57fa\u7840\u7684\u653f\u6cbb\u6539\u9020\u3002\u867d\u7136\u8fd9\u4e00\u5207\u90fd\u662f\u6309\u7167\u7f8e\u56fd\u81ea\u5df1\u7684\u610f\u56fe\u53bb\u5b9e\u65bd\u7684\uff0c\u5e26\u6709\u67d0\u4e9b\u4e0d\u5f7b\u5e95\u7684\u75d5\u8ff9\uff0c\u4f46\u4e3a\u6218\u540e\u65e5\u672c\u8d70\u4e0a\u548c\u5e73\u5efa\u8bbe\u3001\u96c6\u4e2d\u7cbe\u529b\u6293\u53d1\u5c55\u63d0\u4f9b\u4e86\u53ef\u9760\u4fdd\u969c\u3002
\u7b2c\u4e8c\u3001\u51fa\u4e8e\u201c\u51b7\u6218\u201d\u7684\u9700\u8981\uff0c\u7f8e\u5bf9\u65e5\u653f\u7b56\u7531\u201c\u9650\u5236\u524a\u5f31\u201d\u8f6c\u5411\u201c\u6276\u65e5\u53cd\u5171\u201d\u3002\u4e8c\u6218\u540e\uff0c\u6309\u7167\u6700\u521d\u7684\u6ca1\u60f3\uff0c\u7f8e\u56fd\u8981\u5bf9\u65e5\u672c\u5b9e\u884c\u9650\u5236\u548c\u524a\u5f31\u653f\u7b56\uff0c\u4ee5\u8fbe\u5230\u6c38\u4e45\u63a7\u5236\u7684\u76ee\u7684\u3002\u4f46\u662f\uff0c\u4ee5\u82cf\u8054\u4e3a\u9996\u7684\u793e\u4f1a\u4e3b\u4e49\u529b\u91cf\u65e5\u76ca\u5f3a\u5927\uff0c\u5c24\u5176\u662f\u4e2d\u534e\u4eba\u6c11\u5171\u548c\u56fd\u7684\u6210\u7acb\uff0c\u5f15\u8d77\u4e86\u7f8e\u56fd\u7b49\u8d44\u672c\u4e3b\u4e49\u56fd\u5bb6\u7684\u6781\u5927\u4ec7\u89c6\u548c\u6050\u614c\u3002\u4e3a\u963b\u6b62\u5171\u4ea7\u4e3b\u4e49\u6d6a\u6f6e\u7684\u6269\u5c55\uff0c\u7f8e\u56fd\u8fc5\u901f\u6539\u53d8\u4e86\u5bf9\u65e5\u653f\u7b56\uff0c\u6276\u65e5\u53cd\u5171\uff0c\u5bf9\u65e5\u672c\u7ecf\u6d4e\u7684\u6062\u590d\u548c\u53d1\u5c55\u7ed9\u4e88\u5927\u529b\u652f\u6301\uff0c\u4ece\u800c\u4fc3\u8fdb\u4e86\u6218\u540e\u65e5\u672c\u7ecf\u6d4e\u7684\u632f\u5174\u3002
\u7b2c\u4e09\u3001\u65e5\u672c\u5de8\u989d\u6218\u4e89\u8d54\u6b3e\u88ab\u53d6\u6d88\u3002\u6309\u7167\u56fd\u9645\u6cd5\u89c4\u5b9a\u7684\u901a\u884c\u60ef\u4f8b\uff0c\u6218\u8d25\u7684\u4fb5\u7565\u56fd\u8981\u5411\u88ab\u4fb5\u7565\u7684\u53d7\u5bb3\u56fd\u8d54\u507f\u3002\u4e8c\u6218\u540e\uff0c\u7f8e\u56fd\u51fa\u4e8e\u5229\u7528\u65e5\u672c\u53cd\u793e\u4f1a\u4e3b\u4e49\u7684\u610f\u56fe\uff0c\u4e0d\u4ec5\u6ca1\u6709\u7d22\u8981\u65e5\u672c\u7684\u6218\u4e89\u8d54\u6b3e\uff0c\u800c\u4e14\u8fd8\u963b\u788d\u548c\u53cd\u5bf9\u522b\u56fd\u5411\u65e5\u672c\u7d22\u8d54\u3002\u6211\u56fd\u867d\u975e\u8feb\u4e8e\u7f8e\u56fd\u7684\u6deb\u5a01\uff0c\u4f461972\u5e74\u4e2d\u56fd\u653f\u5e9c\u4e3a\u4e86\u4e2d\u65e5\u53cb\u597d\u548c\u90a6\u4ea4\u6b63\u5e38\u5316\uff0c\u5ba3\u5e03\u653e\u5f03500\u4ebf\u7f8e\u5143\u7684\u8d54\u507f\u8981\u6c42\u3002\u8fd9\u4e00\u5207\u90fd\u5927\u5927\u51cf\u8f7b\u4e86\u6218\u540e\u65e5\u672c\u6062\u590d\u7ecf\u6d4e\u7684\u8d1f\u62c5\uff0c\u6210\u4e3a\u65e5\u672c\u7ecf\u6d4e\u80fd\u8fc5\u901f\u6062\u590d\u548c\u5d1b\u8d77\u7684\u4e00\u4e2a\u91cd\u8981\u56e0\u7d20\u3002
\u7b2c\u56db\uff0c\u671d\u9c9c\u6218\u4e89\u548c\u8d8a\u5357\u6218\u4e89\uff0c\u5728\u6218\u4e89\u671f\u95f4\uff0c\u7f8e\u56fd\u6bcf\u5e74\u5411\u65e5\u672c\u53d1\u51fa\u51e0\u5341\u4ebf\u7f8e\u5143\u7684\u519b\u4e8b\u8ba2\u8d27\u5355\uff0c\u628a\u65e5\u672c\u4f5c\u4e3a\u5176\u751f\u4ea7\u519b\u9700\u54c1\u7684\u5175\u5de5\u5382\u548c\u540e\u52e4\u4f9b\u5e94\u7684\u57fa\u5730\u3002\u8fd9\u6781\u5927\u5730\u523a\u6fc0\u4e86\u65e5\u672c\u56fd\u5185\u7ecf\u6d4e\u7684\u53d1\u5c55\u3002\u540c\u65f6\uff0c\u7531\u4e8e\u7f8e\u56fd\u5fd9\u4e8e\u6218\u4e89\uff0c\u5176\u51fa\u53e3\u80fd\u529b\u6709\u6240\u4e0b\u964d\uff0c\u8fd9\u4e3a\u65e5\u672c\u5546\u54c1\u6253\u5165\u4e16\u754c\u5e02\u573a\u63d0\u4f9b\u4e86\u826f\u673a\u3002
\u7b2c\u4e94\u3001\u7f8e\u56fd\u7684\u201c\u6838\u4fdd\u62a4\u4f1e\u201d\u6218\u7565\u3002\u4e8c\u6218\u540e\uff0c\u65e5\u672c\u4f5c\u4e3a\u4ee5\u7f8e\u56fd\u4e3a\u4ee3\u8868\u7684\u897f\u65b9\u76df\u56fd\u4e2d\u7684\u4e00\u5458\uff0c\u88ab\u7f8e\u56fd\u63a8\u5411\u4e86\u4e9a\u6d32\u5730\u533a\u201c\u51b7\u6218\u201d\u524d\u6cbf\u3002\u4e8e\u662f\u7f8e\u56fd\u4ece\u65e5\u672c\u7684\u201c\u51b7\u6218\u5b89\u5168\u201d\u548c\u201c\u5236\u7ea6\u65e5\u672c\u201d\u7684\u53cc\u91cd\u6218\u7565\u8003\u8651\uff0c\u4e3a\u5176\u6491\u8d77\u201c\u6838\u4fdd\u62a4\u4f1e\u201d\uff0c\u8fd9\u4e0d\u4ec5\u4f7f\u65e5\u672c\u5927\u5927\u8282\u7701\u4e86\u5b89\u5168\u9632\u52a1\u7684\u8d39\u7528\uff0c\u800c\u4e14\u4f7f\u5176\u80fd\u591f\u96c6\u4e2d\u8d44\u91d1\u548c\u7cbe\u529b\u5927\u529b\u53d1\u5c55\u7ecf\u6d4e\u3002
\u7efc\u4e0a\u6240\u8ff0\uff0c\u4e8c\u6218\u540e\uff0c\u65e5\u672c\u7ecf\u6d4e\u4e4b\u6240\u4ee5\u80fd\u5982\u6b64\u8fc5\u901f\u6062\u590d\u548c\u53d1\u5c55\u3002\u9664\u5176\u81ea\u8eab\u7684\u52aa\u529b\u5916\uff0c\u5176\u6709\u5229\u7684\u56fd\u9645\u73af\u5883\uff0c\u5c24\u5176\u662f\u7f8e\u56fd\u7684\u6276\u6301\u653f\u7b56\uff0c\u662f\u975e\u5e38\u7684\u91cd\u8981\u539f\u56e0\u3002\u603b\u4e4b\uff0c\u662f\u56fd\u5185\u56fd\u9645\u56e0\u7d20\u5171\u540c\u4f5c\u7528\u7684\u7ed3\u679c\u3002
\u76ee\u7684\uff1a
\u4e8c\u6218\u540e\u82cf\u8054\u7684\u8fc5\u901f\u5d1b\u8d77\u548c\u5f3a\u5927\uff0c\u52a0\u4e0a\u6211\u56fd\u548c\u8d8a\u5357\u4e1c\u6b27\u591a\u56fd\u5148\u540e\u5efa\u7acb\u4e86\u5171\u4ea7\u4e3b\u4e49\u653f\u6743\uff0c\u4f7f\u7684\u7f8e\u56fd\u6df1\u611f\u4e0d\u5b89\uff0c\u610f\u8bc6\u5f62\u6001\u7684\u5bf9\u7acb\u65e9\u5728\u6218\u524d\u65e9\u5c31\u5b58\u5728\u3002\u7f8e\u56fd\u4e3a\u4e86\u6297\u8861\u82cf\u8054\u548c\u904f\u6b62\u5171\u4ea7\u52bf\u529b\u5f00\u59cb\u6276\u6301\u65e5\u672c\u548c\u897f\u6b27\u4e3b\u8981\u7684\u8d44\u672c\u5f3a\u56fd\uff0c\u8fd9\u662f\u6700\u91cd\u8981\u4e00\u70b9\uff1b\u5176\u6b21\u65e5\u672c\u5728\u4e8c\u6218\u540e\u53d7\u6761\u7ea6\u675f\u7f1a\uff0c\u52a0\u4e4b\u7f8e\u56fd\u65e0\u53ef\u5339\u654c\u7684\u7efc\u5408\u5b9e\u529b\u548c\u5bf9\u65e5\u672c\u7684\u9a7e\u5fa1\u80fd\u529b\uff0c\u7f8e\u56fd\u5e76\u4e0d\u6015\u65e5\u672c\u91cd\u65b0\u62ac\u5934\uff0c\u52a0\u4e0a\u65e5\u672c\u548c\u7f8e\u56fd\u90fd\u540c\u82cf\u8054\u3001\u6211\u56fd\u548c\u5357\u4e9a\u4e00\u4e9b\u56fd\u5bb6\u6709\u77db\u76fe\u51b2\u7a81\uff0c\u5171\u540c\u7684\u5229\u76ca\u4f7f\u4e4b\u8054\u7cfb\u5728\u4e00\u8d77\u3002\u73b0\u5728\u65e5\u548c\u4fc4\uff0c\u4e2d\u90fd\u8fd8\u6709\u9886\u571f\uff0c\u9886\u6d77\u4e89\u8bae\uff0c\u4e92\u4e0d\u4fe1\u4efb\u611f\u5e76\u6ca1\u6709\u51cf\u5c11\u592a\u591a\u3002\u8bf8\u591a\u56e0\u7d20\u52a0\u8d77\u6765\u8ba9\u7f8e\u56fd\u5f00\u59cb\u4e0d\u65ad\u6276\u6301\u65e5\u672c\u3002

1929年~1933年,苏联大规模开展的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为大集体经济的“{社**}主义改造运动”,被称为“农业集体化”。1927年-1928年,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收购价格太低,使得农民并不急于卖粮,于是粮食收购出现短缺。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阶层”的蓄意破坏,他不顾布哈林等人的反对,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打击“富农”,强迫他们按指定价格卖出余粮;另一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以摧毁妨碍“{社**}主义工业化”和“公有制经济”的个体小农经济。

在俄国,国家、教会机构和地主对农奴的统治是通过“村社”(一译“公社”)这一组织形式进行的。“村社”有着悠久的历史。农奴们被组织在村社里,他们按自家人口,对村社拥有的土地、森林和牧场总面积分得“份地”,并向主人——地主定期缴纳贡赋。村社每隔一定周期,根据各家人口变化,可重新分配“份地”。
1861年“农民改革”后,俄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设想利用“村社”组织,绕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881年2月,俄国著名女革命家查苏利奇②曾经写信向马克思请教,询问能否利用俄国“村社”使俄国农民不必“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收到信后,于同年3月写了《给维�6�1伊�6�1查苏利奇的信》。病痛中的马克思在这封曾经四易其稿的信中[9],最终写了极其严谨的3个重要观点:第一,《资本论》中论证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第二,因此,“‘资本论’中所做的分析,既不包括赞成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不包括反对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第三,马克思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正常条件”。马克思在第二稿中还写道:“长久以来靠农村公社生存的俄国社会,也有义务为公社垫付实现这一改变所必需的最初的经费。不言而喻,这里所说的只是逐渐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必须从使公社在目前的基础上走上正常状态开始。”[10]今天重读马克思的科学论断,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思的论断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探索!
苏俄新经济政策并不排斥国家工业化,相反,它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布哈林一派正是这样继承新经济政策路线的。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新经济政策能够提供实现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工业的发展只能是建立在农业的逐步发展上。相对于托洛茨基、普列奥布拉仁斯基③、斯大林等人力主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工业化”目标,按照新经济政策的思路,在发展速度上当然会显得“慢”一些。此其一。其二,立即着手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而把轻工业、民用工业放在次要地位,工业的发展资金从哪里来?其三,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日益严重而出现的“粮食采购危机”?托洛茨基一派主张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把国民收入的大部分从资本主义分子(城市“耐普曼分子”和农村“富农”分子)手中转归国家手中,投资于大工业,以重工业的发展优势压倒农业发展优势。他们在《真理报》等中央刊物上大肆炒作类似的言论。
可是,列宁逝世后苏联发生了什么呢?
新经济政策尽管是发展苏联经济的“康庄大道”,但它在实行过程中,依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首先,由于十月革命后立即消灭了地主和在随后的国内战争中基本上消灭了富农阶级(主要出现于1861年“农民改革”之后,特别是1910年“斯托雷平土地改革”之后),苏俄农村出现了“中农化”社会特点。国内战争以后,贫农和中农占总农户的96%,占用土地94.5%,而占总农户4%的富裕农民(列宁称他们为“小富农”)则仅占用5.5%的土地。[11]独立农户(雇农、贫农和下中农)分得了土地和生产工具,能够自主地谋划生产,发家致富。这本是社会进步现象。但是,“中农化”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商品率下降的事实。例如,1927年与1913年相比,商品率下降了44%,其中,粮食商品率下降最为严重。[12]革命前,广大农户不得不忍受地主和富农的盘剥,缴纳巨额实物贡税,而自己却过着半饥半饱的贫困生活。他们缴纳的农产品一大部分随即被地主富农转为商品,进入市场。十月革命后小农经济的特点本来就是自给自足,商品率低,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农民们生活好了,多吃一些,多用一些,多留一些实物储备,是可想而知的。要想使农民逐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只有按照列宁在其《论合作社》中设想的,大力扶持农民生产,扩大经营,取得不断增加的剩余产品。当然,国家通过市场以公平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早在1923年就已经出现过一次危机。国有企业生产的工业品乱涨价的结果,使得市场出现了许多畸形现象。农民买一双皮靴竟要卖出  4000多公斤粮食!一战前的1913年,农民用650公斤燕麦可以“买”到2100公斤盐,而1923年却只能“买”到410公斤。农民卖出一普特(16.38公斤)粮食,可以换得7俄尺(1俄尺=0.3048米)花布,现在只能换得1.9俄尺。这种价格剪刀差使农产品贬值了50%!当时斯大林在布哈林等人的指点下,采取措施,适当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从而使得1924—1926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提高,  3年中,农民的人均农产品商业率依次为21.7%、24.6%、28.6%。但是另一方面,工业品特别是农资产品的价格重又不断攀升。我们以1913年为“100”作为基数的话,到1927年的粮食价格情况是粮食收购价仅为“89”。[13]就是说,第一次“剪刀差”危机后,情况很快又变糟了。这次是农民更愿意种植技术作物(棉花、亚麻等)和饲养家畜、家禽,而不愿意种植粮食,因为粮食收购价仍在逐年下降,技术作物和畜产品的价格却在逐年上升。布哈林总结说:“粮食在农民可能出卖的一切物品中成为最无利可图的东西了。”[14]
农民重又陷入了“剪刀差”的困境。本来1925、1926两年农业均为丰收,但是在“谷贱伤农”的窘境中,农民交纳农业税后虽然存有余粮,但是不肯出售余粮。这是很自然的现象。1927年1月国家征购的粮食数量是4.28亿普特,可是原本想扩大收购的联共(希),在1928年1月只收购到了区区3亿普特粮食。
“非常措施”——大肆破坏苏维埃法制
面对困境,联共领导采取了什么措施呢?1928年1月斯大林亲自到西伯利亚各地督促采购,断然宣布对不肯出售余粮的农民采取“非常措施”,即:“(甲)要富农立刻按照国家价格交出全部余粮;(乙)如果富农不服从法律,就依照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刑法第107条把他们送交法庭判罪,余粮由国家没收,从没收的粮食中抽出25%,按低廉的国家价格或者用长期信贷的方式分配给贫农和力量单薄的中农。”(按,实际指向政府举报存有余粮者——本文作者)对于态度不积极的检察机关或审判机关干部“一律撤职”。也就是在这次行程中斯大林宣布:“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个体农民联合为集体农庄。第二,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15]
这样,苏联某些领导人大肆破坏法制的情况发生了。 根据莫洛托夫回忆,早在斯大林赴西伯利亚之前,他自己就曾于1928年1月1日到乌克兰视察了一些产粮区,在积极分子会议上宣布:“要多弄粮食!现在是向富农施加压力的时候了!”他还说:“收走粮食,付给他们钱,但是价钱不高。他们无利可图。我对他们说,算是农民暂时借给我们的。需要恢复工业,军队也不能解散。”当人们回答说没有余粮的时候,莫洛托夫就命令说:“没有,那就找。你们藏在什么地方了?交出来,交出来!”后来,莫洛托夫甚至发展到只须察言观色,就可以采取“措施”的地步:“不,那时已无需动手,只看两腿是否打哆嗦就行,谁要是打哆嗦,他肯定是藏了粮食!我们就把他打死!事情就是这样。”斯大林非常赞赏莫洛托夫这一套。当他回到莫斯科时,斯大林对他说:“我要好好吻吻你,你在那里干得太棒了!就是要这样干。”参加这一“逼粮”行动的还有卡冈诺维奇和米高扬等人。[16]
斯大林的“非常措施”很快引起了布哈林等人的反对。除了许多部门和地方党的领导人、积极分子纷纷写信给党中央表示反对外,在莫洛托夫回忆录里首先提到的是副财政人民委员弗鲁姆金的信。弗鲁姆金在信中说:“莫洛托夫同志是这样阐述他对农村的态度的:‘应该狠狠打击富农,要吓得中农在我们面前毕恭毕敬。’最近所采取的方针,导致了中农的绝望和对前途的灰心。”同时,他还提出了11项合情合理的政策建议。[17]布哈林于1928年8月利用共产国际讲坛批评说:“为什么我们这里还有市场关系呢?因为我们这里还有分散经济,有着大量小生产者,我们不能够把他们组织到某种类似托拉斯的集体中去。在整整一个历史时期毫无疑问还将存在小生产者,他们是不可能靠一挥手就组织起来的。” [18]但是,布哈林、李可夫(政治局委员、人民委员会主席,即政府总理)和托姆斯基(政治局委员、全俄工会主席)等人作为右倾反对派、阶级敌人被打倒了(后来被镇压)。
“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理论”基础
从1930年到1932年,随着党内打垮右倾集团的同时,一场空前残暴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斯大林为了开展这场运动,打造了3条“理论基础”。
第一,农业“贡税”理论。1928年7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说:“(苏联)只有一个办法:靠内部积累来发展工业,使国家工业化在这方面,我国农民的情况是这样: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为了发展为全国(包括农民在内)服务的工业而向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为了保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继续提高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然后完全取消这种额外税,消除城乡间的‘剪刀差’,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如果我们抹杀这个事实,如果我们闭眼不看当前的情况,即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国家,如果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国家可惜暂时不得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那我们就不成其为布尔什维克了。”[19]1929年4月,他在党中央全会上批判布哈林时再次说:“布哈林的第五个错误(我说的是他的主要错误),是他在城乡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即所谓‘贡税’问题上对党的路线进行了机会主义的歪曲。政治局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联席会议(1929年2月)关于‘剪刀差’问题的著名决议说的是什么呢?决议说的是,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及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农民缴纳的这种超额税实际上是存在的,这是不是事实呢?是的,是事实。我们还把它叫做什么呢?我们还把它叫做‘剪刀差’,叫做为迅速发展我国工业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我们能不能现在就取消这种超额税呢?可惜不能。我们必须在最近几年内一有可能就取消它。但是现在我们不能取消它。” [20]
第二,斯大林偏执地曲解列宁1919年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21]中关于“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的观点,反复强调“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消灭这个“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斯大林竟认为,这是“工农联盟的任务”![22]这里暴露出的是,斯大林所发动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实质。
第三,“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1928年7月,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说:“我们所有的进展,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稍微重大的成就,都是我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这难道还不明显吗?由此得出结论说,随着我们的进展,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23] 1929年4月,他再次以“阶级斗争尖锐化”为题强调:“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分子增长得快,资本主义分子的比重因此正在下降,正因为资本主义分子的比重正在下降,资本主义分子才感觉到有死亡的危险,于是就加紧进行反抗。资本主义分子所以暂时还能够加紧进行反抗,不仅是因为世界资本主义援助他们,而且是因为他们的比重虽然在下降,他们的相对增长和社会主义的增长比较起来虽然在减低,但他们的绝对增长还是有的,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积蓄力量来抵抗社会主义的增长。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在目前这种力量对比的条件下,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城乡资本主义分子反抗的加紧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 [24]
联想到斯大林其他方面的所作所为,上述一切完全合乎他的社会主义观,从而形成其农业问题上的一整套的观念体系。他断送新经济政策,对农民强制推行全盘集体化运动,是其思维与实践的逻辑必然。
以“消灭富农”为纲,驱赶农民进入集体农庄
1928年5月,斯大林在红色教授学院的演说中提出,如果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普遍组织起来,那么收购粮食就不需要采取什么“非常措施”了,反对这种“工农联盟”的人就是“孟什维主义”、“社会革命党主义”,“叫做什么都可以,只是不能叫做马克思主义”。此后,集体化运动开展起来了。广大农民和干部虽然思想上并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各地农民却被“整村、整乡、整区”驱赶进了集体农庄。强迫命令和弄虚作假组织起来的大批集体经济(农业公社、农业劳动组合和共耕社)多半只是徒有虚名而已。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发表《胜利冲昏头脑》一文,一方面批评了所谓“把先进地区集体农庄的一套做法机械地搬到落后地区去”为“愚蠢的和反动的”,另一方面却又从3种公有化程度不同的集体组织形式中,肯定了农业劳动组合即集体农庄为最佳形式。这篇文章的立意在于,使运动按照需要重新开始。1930年6月26日,联共(布)召开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使运动再现高潮。第二次高潮是在完全不同的“阶级背景”下展开的。
早在1930年1月30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此时布哈林等人已被开除出政治局)就已秘密地做出《关于迁移被没收了财产的富农的决议》。[25]决议规定对富农采取3种措施:(1)第一类即反革命的富农活跃分子,对他们要以立刻关进集中营的办法予以消灭,对恐怖行为、反革命暴动及暴乱组织的策划者不惜使用镇压手段。(2)富农活跃分子的其余部分,尤其是大富农和半地主属于第二类,应把他们驱逐到苏维埃边远的地方和该边疆地区范围内的遥远的地方。(3)在各区范围内留下的富农属于第三类,应该把他们移民到集体农庄以外的新拨给他们的地段上去。文件还规定了各地区应该关进集中营或应被驱逐的数字指标。
早在1930年1月5日,斯大林就曾指定莫洛托夫负责专门委员会,制定消灭富农的《具体措施》。1930年1月30日,具体《措施》出台,内容是:(1)剥夺富农的生产资料、牲畜、经济设施;(2)处理富农及其家属,办法有三:凡有反苏反革命罪行者,逮捕法办;大富农和从前的二地主遣送苏联北部或其他边远地区;其余富农在本区荒僻地段成立专门村。《措施》还规定,对一、二类富农的处理必须于当年2—5月完成,以保证不误春耕农时。[26]2月3日,国家责成人民委员会和政治保卫总局制定具体方案并下达各地。[27]至此,一套完整的消灭富农或富农阶级的政策及实施方案已告完成。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是富农?富农阶级由何而来?它的规模有多大?1928年5月斯大林还没有来得及把“消灭富农”当作推进集体化运动的“鞭子”的时候,他根据苏联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对苏联农村和农民的看法是:十月革命后,“粮食生产已经从地主富农方面转到小农中农方面我国商品粮的主要持有者是小农,首先是中农,这就是说,不仅从粮食总产量来看,而且从商品粮食产量来看,十月革命后苏联已经成为小农经济的国家,中农已经成为农业中的‘中心人物’”。“地主经济(大经济)已经被消灭、富农经济(大经济)已经缩小2/3以上、农业已经转为商品率只占11%的小农经济、粮食生产方面又还没有比较发达的公共大经济(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情形下,商品粮食产量必然会而且事实上已经较战前大为减少。”[28]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富农”,直到1928年年初实行“非常措施”以后,也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当然也就缺乏一个明确的社会——经济标准了。难怪此前(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上),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莫洛托夫承认说:“对于全苏联来说,确定农村资产阶级(富农)的整个比例数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29]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国内战争时期(1919—1920,即 ‘贫农委员会’时期),大部分革命前的富农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被击溃了。几乎有5 000万公顷的耕地从富农转归贫农和中农所有;4/5的富农经济或者是不复存在了,或者是变成了一般的中农经济。不仅地方经济、就连富农经济都消失了这一情况,严重地削弱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为城市供应食品的可能性减少了。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又开始出现富裕农民阶层,但它只占‘革命前出生’的富农的1/5。富裕农民的新阶层(他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雇用雇农),其大部分是从前的中农或者甚至是贫农,其中许多人曾在红军中服过两三年役,而现在回到农村后,由于相信新经济政策,便努力经营土地。关于消灭这些新‘富农’的问题是‘左派’中那些最极端分子于1926—1927年提出来的。但是,1928—1929年在党的报刊上还在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这时,谁也没有说过要用强制手段剥夺富农并把他们移居外地一类的话。只说过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允许富农加入集体农庄,以及一般来说是否应当这样做。……像伏罗希洛夫和加里宁这样一些政治局委员持较温和的立场,但他们绝不属于‘右’倾(按,指不属于被斯大林指责为‘右倾’的布哈林一派)。” [30]
前苏联解密档案中有一组被迁徙农民的告状信,其中一封写道:“我曾有2匹马,2头母牛,5只羊。我本人和我妻子是雇农,因为我父亲买下一块地,我们一直为归还赎金而干活。我做工偿还了15俄亩的赎金。我还当了4年的牧羊人。因为父亲买了土地,我就有罪,由于这个原因就应该让我全家去送死?我们村的苏维埃由于听信谗言,把50%的人驱逐了,难道这是我的罪过?在这里我们正在等待饿死,孩子们生命垂危,没有面包和食物。我有胃癌,干不了砍伐木头的活,所以我该是和全家一道等死了。” [31]
关于“富农”究竟占农户多大比例的问题。从多数资料来看,1924—1927年的估计数字是100万户左右,即占总农户的4%上下;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上,“左”翼反对派(托洛茨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等人)把凡是耕种6俄亩以上的农户一律列为“富农”,即占总农户的15—20%,莫洛托夫当即予以反驳称,富农不过只有3.7%而已。斯大林在其著作中则认为占5%。
1929年底,正当国内讨论富农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参加集体农庄时,斯大林断然中止了这场讨论,强硬地表态说:“能不能让富农加入集体农庄?当然不能让他们加入集体农庄。所以不能,是因为他们是集体农庄运动的死敌。”斯大林认为讨论这一问题是“可笑的”。[32]接下来,就是前面提到的联共(布)中央政治局1930年初关于处理富农的3条措施。
“全盘集体化”运动中,除了“富农”被消灭之外,凡是同情“富农”或者对加入集体农庄态度消极的干部、农民则被打成“富农帮凶”、“富农走狗”,与“富农”同等处理。截至1932年春,大规模清洗“富农”基本结束,总共消灭了120万户“富农”(约550—600万人)(此数字不包括被驱赶到本地偏僻地方的67.5万户),超过了原定数额。某些地方被定为“富农”的户数竟高达15%以上。[33]近年来有资料说明,被剥夺财产并被镇压或驱逐的“富农”约300万户(达1500万人),受到政治冲击的约2000万人。[34]
1931年夏,联共(布)中央正式宣布,主要产粮区的80%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同时要求其他地区必须在1932年年底以前完成集体化任务。[35]
“全盘集体化运动”给苏联带来了什么
集体化运动在为苏联的超高速工业化提供大量资金的情况下,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这是一场苏维埃政权对农民的“战争”,一场持久的、把苏联最终引向衰落的“战争”!
1933年是苏联农业歉收年,发生了大饥荒。4月,著名作家肖洛霍夫写信给斯大林,请求为灾民下拨救济粮。5月6日,斯大林在复信中同意拨出救济,但对肖洛霍夫批评运动中“令人发指的暴行”则答复说,肖洛霍夫有“片面性”。斯大林认为:“令人尊敬的庄稼人实际上同苏维埃政权进行了一场‘无声的’战争。一场殊死的战争”[36]通过这场运动,苏联农民被组织进了20—30万个集体农庄。苏维埃政权得到的第一批最大的回报是,它从农民手中夺得了大量用于出口的“余粮”,以换取西方的工业设备和技术。
为了直接控制新出现的集体农庄,在斯大林在运动中就已提出要建立机器拖拉机站的问题。在联共(布)举行的中央全会上,斯大林说,以“非常措施”为手段取得粮食只能是“临时的”手段,“必须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设,广泛地订立预购合同和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作为建立工业和农业之间生产结合的手段”[37]。1930年9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发出指令,要求各地广泛开展机器拖拉机站网点的建设,把它看作是“使所有个体农民群众的主要生产过程社会化的方法之一”。[38]到1932年年底,全苏共组建有近2000多个拖拉机站。表面上,拖拉机站与集体农庄是协作关系,实际上,集体农庄的生产计划和交售任务一律须征得拖拉机站政治部的批准。1932年是农业丰收年,但是完成收购任务仍然困难。斯大林提出:“我认为机器拖拉机站政治部和国营农场政治部就是可以用来在最短期间消除这些缺点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39]国家向各政治部派出了2.3万名得力干部。1933年1月,斯大林在《关于农村工作》的演说中抱怨说,1932年的粮食收购工作遇到的困难比1931年还要大,斯大林提出:“要从收割的最初几天起就开展粮食收购工作,并且加强这个工作,因为第一个任务是完成粮食收购计划,第二个任务是储藏种子,只有在实现这些条件以后,才能开始实行和发展集体农庄商业中的粮食交易。” 斯大林还指责说:“集体农庄庄员不像他过去经营个体经济的时候那样操心了,因为现在对集体农庄经济的关怀和责任是由全体庄员分担的。”同时,斯大林还把集体农庄经营不善和农庄设法逃避“义务”归咎于阶级斗争,归咎于隐蔽起来的“富农”即阶级敌人。他说:“我们有些同志看不见戴上假面具的阶级敌人,既然不善于揭穿他们的欺骗手腕,就往往安慰自己说,世界上已经没有富农了,农村中的反苏维埃分子已经由于消灭富农阶级政策的实行而被消灭了,因此可以让‘中立的’集体农庄存在,这种‘中立的’集体农庄既不是布尔什维克的,也不是反苏维埃的,但是它们一定会按所谓自发方式转到苏维埃政权方面来,我们的过失在于我们没有看清新环境,没有了解进行暗中破坏的阶级敌人的新策略。”[40]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928年7月斯大林承诺的,为了工业化而征收的农业“贡税”只是“暂时”的,可是苏联于30年代完成了工业化,于40年代战争也打完了,“贡税”还是没有取消,直到斯大林逝世,工业也没有真正地“反哺”农业。建立在“贡税”理论基础上的集体农庄体制,像铁链一样捆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斯大林的后继者们所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没有消除这一病态体制,反而朝着“一大二公”方向,使集体农庄合并的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干脆合并到国营农场里去。一蹶不振的农业直到苏联解体,都在顽强地纠缠着苏联整体经济的发展!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建立的经济体制运转不灵,原因不是由于阶级敌人的“暗中破坏”——像斯大林所断言的那样,而是由于联共(布)制定的农业(农民、农村)路线和政策根本错误所致。苏共对此没有彻底改革,苏联就像患上了“不治之症”一样。1929年11月集体化运动高潮时,斯大林曾经预言:“如果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更加迅速地发展下去,那就没有理由怀疑,再过两三年我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之一,甚至是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41]
变化:发动了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建立起一整套由国家严格控制的集体农庄制度。原因:1927年底,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工业已有较大的发展,工业产值超过了战前水平。但随之也产生了工业化资金来源不足,农业发展状况与之不相适应等问题。为了摆脱农业的落后状况,解决工业进一步发
展的资金来源问题,采取农业集体化运动,

  • 涓ゆ涓栫晫澶ф垬鏈熼棿鑻忚仈鐨缁忔祹鏀跨瓥鍙戠敓浜鍝袱娆¢噸鐐鍙樺寲,瀹冧滑鐨勬椂闂...
    绛旓細绗竴娆★紝鐢辨垬鏃跺叡浜т富涔鏀跨瓥杞彉涓烘柊缁忔祹鏀跨瓥銆傛椂闂达細1921骞淬傚奖鍝嶏細鏂扮粡娴庢斂绛栦娇鑻忎縿鐨勭粡娴庤繀閫熸仮澶嶏紝宸╁浐浜嗘柊鐢熺殑鑻忚仈锛屽珐鍥轰簡宸ュ啘鑱旂洘锛屾仮澶嶄簡姝e父鐨勫晢鍝佹祦閫氥鍙樺寲锛氭垬鏃跺叡浜т富涔夋斂绛栫牬鍧忎簡缁忔祹瑙勫緥瀵艰嚧涓ラ噸鐨勭粡娴庡拰绀句細鍗辨満锛岀牬鍧忎簡宸ュ啘鑱旂洘锛屽姩鎽囦簡淇勫叡甯冪殑鎵ф斂鍩虹鎵浠ュ垪瀹佸湪娣卞埢鐨勫弽鎬濆悗锛岃涓哄繀椤诲仠姝...
  • 鑻忚仈瀹炶鏂扮粡娴鏀跨瓥鍓嶅悗鐨勬儏鍐垫槸浠涔?
    绛旓細鏂扮粡娴鏀跨瓥涔嬪墠瀹炶鎴樻椂鍏变骇涓讳箟鏀跨瓥锛屼汉姘戝湪鑾峰緱鍩烘湰鐨勭敓娲绘墍闇鍚庯紝鍏朵綑鍔冲姩鎴愭灉涓婁氦鍥藉銆傚紩璧蜂汉浠笉婊℃儏缁紝鍙戠敓浜娴峰啗璧蜂箟鐨勪簨浠躲備簬鏄垪瀹佹湁浜嗙敤璧勬湰涓讳箟缁忔祹鍙戝睍绀句細涓讳箟鐨勬兂娉曪紝鍏跺疄璐ㄧ被浼间腑鍥藉紡鑷敱甯傚満鍒跺害锛岄噰鐢ㄥ競鍦轰綔涓鸿皟鑺傛墜娈碉紝寮曞叆鎸夊姵鍒嗛厤鍒跺害锛屾彁楂樹汉姘戠敓浜хН鏋佹с傚悓鏃跺鍥借祫鏈殑寮曞叆鍔犲揩浜嗚祫婧...
  • 鑻忚仈缁忔祹浣撳埗鐨勫彉鍖涓庡彂灞曞垎涓哄嚑涓樁娈?
    绛旓細鑻忚仈鐨缁忔祹浣撳埗鍙樺寲涓庡彂灞曞彲澶ц嚧鍒掑垎涓轰笁涓富瑕侀樁娈碉紝骞朵笌棰嗗浜虹殑鏀跨瓥绱у瘑鐩歌繛銆1. 鍒楀畞鏃舵湡锛氬湪鍥藉唴鎴樹簤鏃舵湡锛岃嫃鑱斿疄琛屼簡鎴樻椂鍏变骇涓讳箟鏀跨瓥锛岃繖涓鏀跨瓥鍦ㄦ垬浜夌粨鏉熷悗鐢变簬涓嶉傚簲鐢熶骇鍔涚殑鍙戝睍鑰岄愭笎琚皟鏁淬傚垪瀹侀殢鍚庢帹鍑轰簡鏂扮粡娴庢斂绛栵紙NEP锛夛紝璇ユ斂绛栧厑璁哥浜鸿嚜鐢辫锤鏄撳拰灏忚妯$鏈変紒涓氱殑瀛樺湪锛屽苟榧撳姳澶栧浗璧勬湰鐨...
  • 鑻忚仈瑙d綋鍚,淇勭綏鏂殑鏀挎不缁忔祹鏂囧寲鍘嗗彶澶栦氦鏀跨瓥
    绛旓細1997骞村彾鍒╅挦绛剧讲銆婁縿鑱旈偊鍥藉瀹夊叏鏋勬兂銆,鎻愬嚭浜嗏滃姞寮轰綔涓哄ぇ鍥界殑淇勭綏鏂湪姝e湪褰㈡垚鐨勫鏋佷笘鐣屼腑鏈夊奖鍝嶇殑涓績涔嬩竴鐨勫湴浣嶁濄傞氳繃涓绯诲垪鐨勫浜ゆ斂绛,淇勭綏鏂殑鍏ㄦ柟浣嶅浜ゆ垬鐣ュ緱鍒扮‘绔嬨傛柊涓栫邯鍒濆,鏅含涓婁换,淇勭綏鏂殑澶栦氦鏀跨瓥鍙戠敓鏂鐨勫彉鍖銆傚嚭鍙颁簡銆婁縿缃楁柉鑱旈偊鍥藉瀹夊叏鏋勬兂銆,鏄庣‘浜嗘柊涓栫邯淇勭綏鏂殑瀵瑰鎴樼暐鍜屽澶栨斂绛:寤虹珛鍥介檯...
  • 浠庝縿鍥界殑鍗佹湀闈╁懡鍒30骞翠唬鑻忎縿缁忔祹鏀跨瓥鏈変粈涔鍙樺寲?鍙堜骇鐢熶簡浠涔...
    绛旓細鍗佹湀闈╁懡鍚庯紝鑻忎縿瀹炶鎴樻椂鍏变骇涓讳箟鏀跨瓥锛屻備负鍙栧緱鍥藉唴鎴樹簤鐨勮儨鍒╂彁渚涢噸瑕佷繚闅滐紝浣嗛樆纰嶄簡缁忔祹鐨勫彂灞曘傚浗鍐呮垬浜夌粨鏉熷悗锛屽垪瀹佸疄琛屾柊缁忔祹鏀跨瓥锛屼績杩涗簡鍥芥皯缁忔祹鐨勬仮澶嶅拰鍙戝睍銆傛柉澶ф灄鎵ф斂鏃舵湡鑻忚仈瀹炶宸ヤ笟鍖栧拰鍐滀笟闆嗕綋鍖栨斂绛栵紝浣胯嫃鑱旂敱鍐滀笟鍥借浆鍙樹负宸ヤ笟鍥斤紝浣嗘尗浼や簡鍐滄皯鐨勭敓浜хН鏋佹с
  • 鑻忚仈鐨缁忔祹浣撳埗鐨勫彉鍖涓庡彂灞曚富瑕佹槸鎬庢牱鐨
    绛旓細鑻忚仈鐨勭粡娴庝綋鍒鐨勫彉鍖涓庡彂灞曚富瑕佸垎涓轰笁涓樁娈碉紝鑰屼笖涓庨瀵间汉瀵嗗垏鐩稿叧銆1锛屽垪瀹佹椂鏈熴傚浗鍐呮垬浜夋湡闂村疄琛屾垬鏃跺叡浜т富涔鏀跨瓥锛岄【鍚嶆濅箟浜嗐傚悗鏉ョ敱浜庝笉閫傚簲鐢熶骇鍔涳紝鍒楀畞鎻愬嚭浜嗘柊缁忔祹鏀跨瓥锛屽厑璁告皯闂磋嚜鐢变拱鍗栧拰灏忓瀷绉佹湁浼佷笟瀛樺湪锛岃繕榧撳姳澶栧浗璧勬湰鎶曡祫銆2锛屾柉澶ф灄鏃舵湡銆傚垪瀹佸幓涓栧悗锛屾柉澶ф灄鏀惧純鏂扮粡娴庢斂绛栵紝骞堕愭笎寤虹珛浜...
  • 鑻忎縿缁忔祹鏀跨瓥鍙戠敓鐨勫彉鍖
    绛旓細浣嗘槸鍐滄皯瀵规垬鏃跺叡浜т富涔鏀跨瓥鐨涓嶆弧涓庢棩淇卞锛岄鍙戞毚鍔ㄣ1921骞村垪瀹佸疄琛屾柊缁忔祹鏀跨瓥銆傚啘涓氭柟闈互鍥哄畾绮绋庝唬鏇垮緛闆嗗埗锛涘伐涓 鍏崇郴鍥藉鍛借剦鐨勪紒涓氭湁鍥藉绠$悊锛屼腑灏忎紒涓氱敱澶栧浗璧勬湰瀹剁粡钀ワ紱鎭㈠绉佷汉灏忎紒涓氥傛祦閫氭柟闈紝鐢变骇鍝佷氦鎹㈣浆涓哄厑璁歌嚜鐢辫锤鏄撱傛柊缁忔祹鏀跨瓥瀹炴柦鍚庡彈鍒板箍澶у伐浜哄啘姘戞敮鎸侊紝鏄浗姘戞仮澶嶅彂灞曪紝鑻忕淮鍩冩斂鏉...
  • 鏍规嵁鑻忚仈鍏翠骸鍙茶嫃淇勭殑缁忔祹鏀跨瓥灏鍙戠敓鐨勫彉鍖鏄粈涔堝晩
    绛旓細1浠ユ柊缁忔祹鏀跨瓥浠f浛鎴樻椂鍏变骇涓讳箟鏀跨瓥銆2 鎴樻椂鍏变骇涓讳箟鏀跨瓥鍐呭锛氬啘涓氾細瀹炶浣欑伯鏀堕泦鍒讹紱宸ヤ笟锛氬ぇ涓紒涓氭敹褰掑浗鏈夛紝瀵瑰皬鐢熶骇浼佷笟瀹炶鐩戠潱锛涘晢涓氾細鍙栨秷涓鍒囧晢鍝佽锤鏄擄紝鐢卞浗瀹堕泦涓垎閰嶏紱鍒嗛厤锛氬疄琛屽己鍒跺姵鍔紝瀹炶涓嶅姵鍔ㄨ呬笉寰楅鐨勫師鍒欍傛柊缁忔祹鏀跨瓥 鍐滀笟:鐢ㄥ浐瀹氱殑绮绋庡彇浠d綑绮敹闆嗗埗锛涘伐涓氾細澶т紒涓氭敹褰掑浗鏈夛紝...
  • 鑷崄鏈堥潻鍛借儨鍒╁悗鑷30骞翠唬涓湡,鑻忚仈鐨缁忔祹鏀跨瓥鏈変綍鍙樺寲
    绛旓細涓夊ぇ鍙樺寲 棣栧厛鏄垬鏃跺叡浜т富涔夊拰浣欑伯寰侀泦鍒讹紝褰撴椂鑻忚仈闄峰叆澶栭儴骞叉秹鍜屽唴閮ㄧ櫧鍐涚殑杩涙敾涔嬩笅锛屽埆鏃犱粬娉曪紝鍙兘璁炬硶闆嗕腑涓鍒囪祫婧愮敤浜庢垬浜夛紝褰撴椂灏辨悶浜嗘垬鏃跺叡浜т富涔夊拰浣欑伯寰侀泦鍒 涓嶅厑璁稿啘姘戠殑浜ゆ槗锛屽叏閮ㄧ伯椋熼兘瑕佸緛鏀讹紝杩欎繚闅滀簡鑳滃埄 浣嗚佺櫨濮撲笉骞蹭簡锛岀悍绾疯捣鏉ュ弽瀵癸紝灏辫繛姘村叺涔熷紑濮嬪弽瀵逛簡 鍦ㄨ繖绉嶆儏鍐典笅锛屽彇娑堜簡杩欎釜...
  • 鑻忎笢鍓у彉鐨勪富瑕佸師鍥犳槸浠涔
    绛旓細涓滄鍓у彉锛屽張绉拌嫃涓滃墽鍙橈紝瑗挎柟绀句細绉颁箣涓轰笢娆1989骞寸郴鍒楅潻鍛斤紝鏄寚1989骞村墠鍚庝笢娆т竴浜涚ぞ浼氫富涔夊浗瀹跺叡浜у厷鍜屽伐浜哄厷鍦ㄧ煭鏃堕棿鍐呯悍绾蜂抚澶辨斂鏉冿紝绀句細鍒跺害闅忎箣鍙戠敓鏍规湰鎬鍙樺寲鐨勪簨浠躲備富瑕佸師鍥狅細涓銆佹柉澶ф灄妯″紡闀挎湡寰椾笉鍒颁慨姝o紝涓鐩存部鐢ㄥ師缁忔祹鍒跺害瀵艰嚧鑻忚仈鍦ㄦ煇鏂归潰鎶鏈殑钀藉悗锛堟柉澶ф灄妯″紡鏄噸瑙嗛噸宸ヤ笟锛屽鑷村叾浠栧伐涓氬拰...
  • 扩展阅读:秦始皇墓地有多吓人 ... 预言2031年中国不存在了 ... 中国乱象是谁造成的 ... 现在政府还得人心吗 ... 新的真龙天子已经出现 ... 中国为什么不申奥了 ... 新中国还能撑多久 ... 中央政府的阴暗面 ... 2036中国申奥成功几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