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二战重要事件的简述 最好简短一点,多一点 悬赏一百啊 最少五十个 一战和二战的最大区别?

\u4e00\u6218\u548c\u4e8c\u6218\u7684\u7b80\u77ed\u7b80\u4ecb

\u7b2c\u4e00\u6b21\u4e16\u754c\u5927\u6218\u671f\u95f4\uff0c\u4fc4\u56fd\u7206\u53d1\u4e86\u5341\u6708\u9769\u547d\uff0c\u5217\u5b81\u65af\u5927\u6797\u7b49\u4eba\u521b\u7acb\u82cf\u8054\uff0c\u968f\u540e\u9000\u51fa\u4e00\u6218\uff0c\u5217\u5b81\u53bb\u4e16\u540e\uff0c\u65af\u5927\u6797\u638c\u6743\u82cf\u8054\u2026\u2026\u5341\u5206\u949f\u65f6\u95f4\u5e26\u4f60\u770b\u4e00\u6218\u4e8c\u6218\u65f6\u671f\u4e16\u754c\u683c\u5c40\u3002

\u4e8c\u6218\u89c4\u6a21\u66f4\u5927\uff0c\u7834\u574f\u6027\u66f4\u5f3a\u3002\u4e00\u6218\u5386\u65f6\u56db\u5e74\u591a\uff0c\u4e09\u5341\u591a\u4e2a\u56fd\u5bb6\uff0c\u5341\u4e94\u4ebf\u4eba\u53e3\u88ab\u5377\u5165\u6218\u4e89\uff0c\u6218\u573a\u4e3b\u8981\u5728\u6b27\u6d32\u3002\u4e8c\u6218\u5386\u65f6\u516d\u5e74\uff0c\u4e16\u754c80\uff05\u4eba\u53e3\u88ab\u5377\u5165\u6218\u4e89\uff0c\u6218\u573a\u904d\u5e03\u6b27\u3001\u975e\u3001\u4e9a\u53ca\u592a\u5e73\u6d0b\u5c9b\u5c7f\uff0c\u53c2\u6218\u56fd\u4e5f\u591a\uff0c\u6b66\u5668\uff08\u5982\u539f \u5b50 \u5f39\uff09\u7684\u7834\u574f\u529b\u66f4\u5f3a\u3002

\u2461\u6027\u8d28\u4e0d\u540c\u3002\u4e00\u6218\u662f\u7531\u5e1d\u56fd\u4e3b\u4e49\u4e89\u593a\u4e16\u754c\u7684\u77db\u76fe\u6597\u4e89\u800c\u5f15\u53d1\u7684\uff0c\u57fa\u672c\u4e0a\u662f\u5e1d\u56fd\u4e3b\u4e49\u6218\u4e89\uff1b\u4e8c\u6218\u5219\u662f\u6cd5\u897f\u65af\u52bf\u529b\u75af\u72c2\u4fb5\u7565\u6269\u5f20\u5f15\u8d77\u7684\uff0c\u4e3b\u8981\u662f\u53cd\u6cd5\u897f\u65af\u6218\u4e89\u3002

\u2462\u4e00\u6218\u7684\u5bfc \u706b \u7ebf\u662f\u7a81\u53d1\u4e8b\u4ef6\uff0c\u4e8c\u6218\u5219\u662f\u7531\u5c40\u90e8\u6218\u4e89\u5230\u4e16\u754c\u5927\u6218\uff0c\u66f4\u5177\u6709\u4e16\u754c\u6027\u3002\u8428\u62c9\u70ed\u7a9d\u4e8b\u4ef6\u4e0d\u4e45\uff0c\u4e00\u6218\u5168\u9762\u7206\u53d1\u3002\u4e8c\u6218\u5219\u662f\u4e2d\u56fd\u7684\u6297\u65e5\u6218\u4e89\u3001\u57c3\u585e\u4fc4\u6bd4\u4e9a\u7684\u6297\u610f\u6218\u4e89\u7b49\u5148\u671f\u7206\u53d1\uff0c\u5fb7\u56fd\u7a81\u88ad\u6ce2\u5170\u540e\u518d\u5168\u9762\u7206\u53d1\u3002

\u2463\u53c2\u6218\u56fd\u6210\u5206\u6709\u5f88\u5927\u5dee\u522b\u3002\u4e00\u6218\u4e3b\u8981\u662f\u5e1d\u56fd\u4e3b\u4e49\u56fd\u5bb6\u53ca\u5176\u9644\u5c5e\u56fd\u53c2\u6218\uff1b\u4e8c\u6218\u7684\u53c2\u52a0\u56fd\u6709\u5e1d\u56fd\u4e3b\u4e49\u56fd\u5bb6\u3001\u6cd5\u897f\u65af\u56fd\u5bb6\u3001\u6b96\u6c11\u5730\u534a\u6b96\u6c11\u5730\u56fd\u5bb6\u548c\u793e\u4f1a\u4e3b\u4e49\u56fd\u5bb6\u63e1\u5251�
\u2464\u4e8c\u6218\u5bf9\u5e1d\u56fd\u4e3b\u4e49\u7684\u6253\u51fb\u66f4\u5927\u3002\u4e8c\u6218\u6253\u57ae\u4e86\u5fb7\u65e5\u610f\u6cd5\u897f\u65af\u56fd\u5bb6\u3002\u524a\u5f31\u4e86\u9664\u7f8e\u56fd\u4ee5\u5916\u7684\u5176\u4ed6\u8d44\u672c\u4e3b\u4e49\u56fd\u5bb6\u3002

\u2465\u4e8c\u6218\u66f4\u5927\u5730\u4fc3\u8fdb\u4e86\u6c11\u65cf\u89e3\u653e\u8fd0\u52a8\u548c\u65e0\u4ea7\u9636\u7ea7\u9769\u547d\u8fd0\u52a8\u7684\u53d1\u5c55\u3002\u4e8c\u6218\u540e\uff0c\u6c11\u65cf\u89e3\u653e\u8fd0\u52a8\u84ec\u52c3\u5174\u8d77\uff0c\u6b96\u6c11\u4f53\u7cfb\u8fc5\u901f\u74e6\u89e3\uff1b\u4e1c\u6b278\u56fd\u3001\u4e9a\u6d324\u56fd\u8d70\u4e0a\u4e86\u793e\u4f1a\u4e3b\u4e49\u9053\u8def\u3002
==============
\u7b2c\u4e00\u6b21\u4e16\u754c\u5927\u6218 1914\u5e746\u6708\uff0c\u5965\u5308\u5e1d\u56fd\u7687\u50a8\u5728\u8428\u62c9\u70ed\u7a9d\u88ab\u523a\uff0c\u8fd9\u6210\u4e86\u7b2c\u4e00\u6b21\u4e16\u754c\u5927\u6218\u7684\u5bfc \u706b

\u7ebf\u3002\u4e00\u4e2a\u6708\u540e\uff0c\u5965\u5308\u4ee5\u8428\u62c9\u70ed\u7a9d\u4e8b\u4ef6\u4e3a\u501f\u53e3\u5411\u585e\u5c14\u7ef4\u4e9a\u5ba3\u6218\u3002\u63a5\u7740\uff0c\u5fb7\u3001\u4fc4\u3001\u6cd5\u3001\u82f1\u76f8\u7ee7\u6295\u5165\u6218\u4e89\u3002

\u4ea4\u6218\u7684\u4e00\u65b9\u4e3a\u540c\u76df\u56fd\u7684\u5fb7\u56fd\u548c\u5965\u5308\u5e1d\u56fd\uff0c\u4ee5\u53ca\u652f\u6301\u5b83\u4eec\u7684\u571f\u8033\u5176\u3001\u4fdd\u52a0\u5229\u4e9a\uff1b\u53e6\u4e00\u65b9\u4e3a\u534f\u7ea6\u56fd\u7684\u82f1

\u56fd\u3001\u6cd5\u56fd\u548c\u4fc4\u56fd\uff0c\u4ee5\u53ca\u652f\u6301\u5b83\u4eec\u7684\u585e\u5c14\u7ef4\u4e9a\u3001\u6bd4\u5229\u65f6\u3001\u610f\u5927\u5229\u3001\u65e5\u672c\u7b49\u56fd\u3002


\u539f\u5c5e\u540c\u76df\u56fd\u7684\u610f\u5927\u5229\uff0c\u8003\u8651\u5230\u5229\u5bb3\u5173\u7cfb\uff0c\u52a0\u5165\u534f\u7ea6\u56fd\u65b9\u9762\u4f5c\u6218\u3002\u65e5\u672c\u5728\u4e1c\u4e9a\u6269\u5f20\u52bf\u529b\u548c\u4fb5\u7565\u4e2d

\u56fd\uff0c\u4ee51902\u5e74\u7f14\u7ed3\u7684\u201c\u82f1\u65e5\u540c\u76df\u201d\u4e3a\u501f\u53e3\uff0c\u57281914\u5e74\u5bf9\u5fb7\u5ba3\u6218\uff0c\u5e76\u8fc5\u901f\u5360\u9886\u4e86\u5fb7\u56fd\u5728\u4e2d\u56fd\u5c71\u4e1c\u7684\u52bf

\u529b\u8303\u56f4\u3002


\u7b2c\u4e00\u6b21\u4e16\u754c\u5927\u6218\u662f\u4e00\u573a\u5e1d\u56fd\u4e3b\u4e49\u6218\u4e89\uff0c\u5bf9\u4ea4\u6218\u53cc\u65b9\u6765\u8bf4\u90fd\u662f\u975e\u6b63\u4e49\u7684\u6218\u4e89\u3002\u5c3d\u7ba1\u585e\u5c14\u7ef4\u4e9a\u662f\u4e3a

\u4e86\u4fdd\u536b\u81ea\u5df1\u7684\u4e3b\u6743\u548c\u72ec\u7acb\u800c\u6218\uff0c\u5b83\u6240\u4ece\u4e8b\u7684\u6218\u4e89\u5177\u6709\u6b63\u4e49\u7684\u6c11\u65cf\u89e3\u653e\u7684\u6027\u8d28\uff0c\u8fd9\u4e0d\u80fd\u4ece\u6839\u672c\u4e0a\u6539\u53d8

\u6574\u4e2a\u6218\u4e89\u7684\u975e\u6b63\u4e49\u6027\u3002

1]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摩洛哥事件
3]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德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法国正式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
4]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5]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6]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7]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塞尔维亚一个秘密组织成员,17岁的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7]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8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 凡尔登战役
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打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9
10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1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只向德国而不是其他同盟国宣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德国的海军潜艇无差别攻击,对美国军舰造成威胁。)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 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12
13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十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己方则损失十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14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15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6
17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18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19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20
进攻伊斯坦布尔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21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
22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帝国和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3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24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5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26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魏玛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27
入侵北欧
  1940年4月9日德国展开威塞尔演习(Weserübung)计划,进攻丹麦和挪威。德国人声称这是为了防止英法首先占领挪威这个原本中立的国家,从而切断德国从瑞典进口矿产的道路。28
29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因计划)分为A、B、 敦刻尔克大撤退
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5月13日德军A集团军按曼施坦因意图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致命的失误,被包围的盟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保留了反攻的有生力量)。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低落
30
不列颠空战
  占领法国后德国空军就在法国北部集中,准备着登陆英国(海狮计划)。德国决定首先进行空战消灭英国皇家空军,这就是不列颠战役。但事实上很多人认为登陆战根本就不切实际,因为即使德国空军能够将皇家空军赶出南英格兰,剩余的英国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兰中北部对德国登陆造成威胁,德国的登陆部队很有可能被英国海空力量切断,然后逐个消灭。
31
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 罗斯福总统宣布对日宣战
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32
中途岛战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这不仅能报美国空军空袭东京(DoolittleRaid)的一箭之仇,还能敞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为达到该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33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3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最终迎来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35东南亚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军东南亚,半年内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抗日武装的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
36北非战场
  1940年7月,意大利进犯驻扎在东非的英军。1941年1月英军收复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同年2月,德军进入北非,德意军队重新发动进攻。1942年,英军经过阿莱曼战役,粉碎了德意军队的进攻。1943年4月,盟军又在突尼斯战役中获胜。5月,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投降。
37
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猛攻柏林。 38
1945年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9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 40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苏军攻占柏林。
41 1945年7月,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换为艾德礼)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42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43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44]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胖子”的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
45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46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47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8
 1939年9月,波兰覆亡,苏联趁火打劫,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 49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50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扩展阅读:中国唯一侵略过的国家 ... 二战为啥比一战打的久 ... 二战中最凶狠的一战 ... 二战哪个国家最惨 ... 三战爆发中国能撑多久 ... 二战史上最耻辱一战 ... 二战德国巅峰有多可怕 ... 二战哪国输的最惨 ... 一战与二战哪个更残酷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