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答案

1. 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

2.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的答案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3. 求八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题 要经典的 符合考试题型的

(一)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与,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师而还,一郡并获全。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值胡贼攻郡( ) (2)贼既至( ) (3)一郡并获全( )2、用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译出。(4分)(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请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3分) (二)王冕传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1)父命牧牛陇上( ) (2)琅琅达旦(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3、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分)(1)第一件事 (2)第二件事 (3)启发 (三)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加点的字。

(2分)(1)问于师旷( ) (2)如日出之阳( )2、晋平公想学习,但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为何他有这样的担心?(2分) 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为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2分) 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2分)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3分) (四)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3)侄罔然而止( ) (4)执所书问曰(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2)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2分) (五)多多益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十万。”

上曰:“子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1、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君何如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臣多多而益善耳 陈康肃公善射 C、此乃信之所以击队 乃不知有汉 D、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2、下列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常从容 “常”通“尝”,曾经 B、诸将能不 “不”通“否”,坏 C、何为为我禽 “禽”通“擒”,擒获 D、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竟”通“尽”,完3、刘邦和韩信谈论的话题是: (2分)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1)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5、本文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2分)成语: 意思: 6、刘邦能取胜韩信的原因,在韩信看来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3分) (六)李惠判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仗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主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以仗击之”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3、李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2分)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简要的说一说。(2分) (七)吴起守诺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1)起之不食以俟者( ) (2)欲服三军( )(3)起之不食以俟者( )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2)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3、这个故事中有。

4. 古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四篇越短越好,题目要少急

第一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互。

狐曰:“子(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

解释下列字含义(1)虎以为然然:__对,正确__(2)兽见之皆走走:_逃跑___2。百兽为什么‘见之皆走’?__因为看到狐狸后面的老虎,它们怕的实际上是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___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不能看表面现象,看表面现象容易被迷惑_______第二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梨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子多,此必苦梨”取之信然1。

请给故事拟一个标题:_王戎析梨___2。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尝与诸小儿游:尝_曾经,有一次___(2)诸小儿竟走取之走:_跑去__(3)唯戎不动:唯___只有3。

看了短文,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试着结合原文分析_____善于分析事物的聪明孩子_____第三篇原文: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③。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壁。

旦⑤而过之,轴必坠地⑥,屡悬屡坠。 令怪之⑦,黎明物色⑧,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⑨举轴,猫则踉跄⑩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⑾着,于是始知其画为⑿逼真。

翻译:①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善,精通,擅长。

②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轴:画卷③邑令:县令。

④漫:漫不经心,随便。⑤旦:早晨。

⑥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⑦怪之: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

怪,认为••••••奇怪,感觉奇怪,此处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 ⑧物色:察看;观察⑨逮:等到,及。

⑩踉锵: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⑾然:这样。

⑿为:是。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

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

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 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

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第四篇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

天命十年二月,来归。 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

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三年二月,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

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十一年,幸赤城汤泉,经长安岭,上下马扶辇,至坦道始上马以从。

还度岭,正大雨,仍下马扶辇。 太后命骑从,上不可,下岭乃乘马傍辇行。

吴三桂乱作,频年用兵,太后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闻各省有偏灾,辄发帑赈恤。布尔尼叛,师北征,太后以慈宁宫庶妃有母年九十余居察哈尔,告上诫师行毋掳掠。

国初故事:后妃,王、贝勒福晋,贝子、公夫人,皆令命妇更番入侍。 至太后,始命罢之。

宫中守祖宗制,不蓄汉女。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

尝勉上曰:“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又作书以诫,曰:“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

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 汝尚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二十四年夏,上出塞避暑,次博洛和屯,闻太后不豫,即驰还京师。

太后疾良已。二十六年九月,太后疾复作,上昼夜在视。

十二月,步祷天坛,请减算以益太后。 读祝,上泣,陪祀诸王大臣皆泣。

太后疾大渐,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

己巳崩,年七十五。上哀恸,欲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屡疏请遵遗诰,以日易月,始从之。

(《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传》节选)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上制诗三十首以献A。

②请减算以益太后①下岭乃乘马傍辇行B。②是乃仁术也,见牛而未见羊也①古称为君难C。

②不可为我轻动①当于孝陵近地安厝D。②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解析:A。

“以”: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B。

“乃”:①才;②是。C。

“为”:①做;②为了。 D。

“于”:①在;②比。答案:A9。

康熙曾满怀 *** 地颂扬他的祖母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暗指清廷所获的成就)。”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孝庄文皇后对两代皇帝的帮助的一组是①上制诗三十首以献②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③告上诫师行毋掳掠④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⑤尝勉上⑥上哀恸,欲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A。

①②⑥B。①④⑤C。

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排除①⑥。

答案:C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世祖顺治即位后,被尊为。

5. 八年级的课外文言文练习

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 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妇抚儿乳 B 处处志之

C 亲贤臣,远小人 D 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 鍒濅腑璇惧鏂囪█鏂囬槄璇鍙绛旀
    绛旓細鍒濅腑璇惧鏂囪█鏂囬槄璇鍙婂叾绛旀(瀛︿範涓撻)2008骞05鏈12鏃 鏄熸湡涓 07:07鍒濅腑璇惧鏂囪█鏂囬槄璇诲強鍏剁瓟妗(瀛︿範涓撻) (涓)鏂囧緛鏄庝範瀛椼婁功鏋楃邯浜嬨 銆愬師鏂囥 鏂囧緛鏄庝复鍐欍婂崈瀛楁枃銆,鏃ヤ互鍗佹湰涓虹巼,涔﹂亗澶ц繘.骞崇敓浜庝功,鏈皾鑻熶笖,鎴栫瓟浜虹畝鏈,灏戜笉褰撴剰,蹇呭啀涓夋槗涔嬩笉鍘,鏁呮剤鑰佽屾剤鐩婄簿濡. 銆愯瘧鏂囥 鏂囧緛鏄庣洃璐村啓銆婃枃...
  • 閮ㄧ紪鏁欐潗鍏勾绾涓婅鏂鏂囪█鏂囬槄璇荤瓟妗
    绛旓細1. 浜烘暀鐗鍏勾绾璇枃涓婂唽鏂囪█鏂 鍏勾绾т笂鍐:9銆佸ぇ閬撲箣琛屼篃 涓銆佽В閲婂姞鐐硅瘝鐨勫惈涔 绛旀 1銆侀夎搐涓庤兘 涓:閫氣滀妇鈥濅妇鑽,閫夋嫈 2銆佸彜浜轰笉鐙翰鍏朵翰 浜:浠モ︹︿负浜层 浜:浜蹭汉銆佺埗姣 3銆佷笉鐙瓙鍏跺瓙 瀛:浠モ︹︿负瀛愩 瀛:瀛愬コ 4銆佺敺鏈夊垎,濂虫湁褰 鍒:鑱屽垎銆佽亴涓 5銆佽揣鎭跺叾寮冧簬鍦颁篃 鎭:鎲庢伓 6銆佺洍绐冧贡...
  • 姹傚垵涓璇惧鏂囪█鏂囬槄璇鍗佺瘒(闄绛旀)
    绛旓細缈昏瘧鏂囦腑鍙ュ瓙銆1瀹夋湁涓轰汉鑷h屾垙鍏跺悰涔庯紵2鑰佽屽ソ瀛︼紝濡傜偝鐑涗箣鏄庛傜偝鐑涗箣鏄庯紝瀛颁笌鏄ц涔庯紵涓嬪垪鍙ュ瓙涓滀箣鈥濆瓧鐢ㄦ硶涓嶅悓鐨勪竴椤规槸锛 锛堿銆佽嚕闂讳箣 B銆佸鏃ュ嚭涔嬪厜 C銆侀粯鑰岃瘑涔 D銆佸鑰屾椂涔犱箣 杩欏垯鐭枃鍛婅瘔浜轰滑涓涓粈涔堥亾鐞嗭紵3.琛版汉 姘镐箣姘撳捀鍠勬父锛屼竴鏃ワ紝姘存毚鐢氾紝鏈変簲鍏皳涔樺皬鑸圭粷婀樻按銆備腑...
  • 鍒濅腑鏂拌鏍闃呰鏂囪█鏂囪澶鎷撳睍璁粌鍏勾绾鐨绛旀
    绛旓細涓.浠佷箣鏂 1.B锛2.D 3.浠佸痉鐨勪汉锛岃嚜宸辨兂鏈夋墍鏍戠珛锛岄┈涓婂氨鎯冲埌涔熻璁╀粬浜烘爲绔嬶紱鑷繁鎯冲疄鐜扮悊鎯筹紝椹笂灏辨兂鍒颁篃瑕佸府鍔╀粬浜哄疄鐜扮悊鎯炽4.宸辨绔嬭岀珛浜猴紝宸辨杈捐岃揪浜猴紝鑳借繎鍙栬 5.宸辨墍涓嶆锛屽嬁鏂戒簬浜
  • 鍒濅腑鏂拌鏍囪鏂闃呰銆璇惧鏂囪█鏂銆嬬殑绛旀(閲戠増)
    绛旓細4锛庢枃涓湁涓ゅ鈥滃瓙浣曟亙鑰屽線鈥濓紝涓轰粈涔堢涓澶勭敤鐨勬槸闂彿锛岃岀浜屽鐢ㄧ殑鏄劅鍙瑰彿?璇蜂綔绠瑕佸垎鏋愩傜瓟锛歘__5锛庡姣旈矞鏄庢槸鏈枃鍐欐硶涓婄殑涓澶х壒鐐癸紝璇蜂互铚閯欎簩鍍ф寰鍗楁捣閮ㄥ垎涓轰緥锛岃璇存枃绔犳槸濡備綍杩愮敤瀵规瘮鎵嬫硶鐨勩傜瓟锛歘__6锛庝笅鍒楀摢鍙ヨ瘽鍙互鐪嬪嚭浣滆呭笇鏈涘瓙渚勭珛瀹氬織鍚戯紝鍒昏嫤瀛︿範锛燂紙 锛堿銆佸ぉ涓嬩簨鏈夐毦鏄...
  • 姹傚垵涓鏂囪█鏂囬槄璇昏缁(闄绛旀)
    绛旓細鍒濅腑璇惧鏂囪█鏂囬槄璇鍙婂叾绛旀(瀛︿範涓撻)2008骞05鏈12鏃 鏄熸湡涓 07:07鍒濅腑璇惧鏂囪█鏂囬槄璇诲強鍏剁瓟妗(瀛︿範涓撻)(涓)鏂囧緛鏄庝範瀛椼婁功鏋楃邯浜嬨嬨愬師鏂囥戞枃寰佹槑涓村啓銆婂崈瀛楁枃銆,鏃ヤ互鍗佹湰涓虹巼,涔﹂亗澶ц繘銆傚钩鐢熶簬涔,鏈皾鑻熶笖,鎴栫瓟浜虹畝鏈,灏戜笉褰撴剰,蹇呭啀涓夋槗涔嬩笉鍘,鏁呮剤鑰佽屾剤鐩婄簿濡欍傘愯瘧鏂囥戞枃寰佹槑鐩戣创鍐欍婃枃瀛楁枃銆...
  • 涔夐紶鏂囪█鏂囬槄璇荤瓟妗
    绛旓細瀵艰锛氥婁箟榧犮嬫槸娓呬唬灏忚瀹惰挷鏉鹃緞鍒涗綔鐨勬枃瑷鐭瘒灏忚銆傛湰鏂囪杞借侀紶涔嬮棿浠ユ鐩稿姪鐨勬晠浜嬨傝鍚庝細浠や汉鎰熷徆鍞忓槝銆傞紶灏氭湁涔夛紝浜轰綍浠ュ牚銆備笅闈㈡垜涓哄ぇ瀹跺甫鏉ヤ箟榧犳枃瑷鏂囩殑闃呰绛旀锛屽笇鏈涜兘甯姪鍒板ぇ瀹躲備腑鑰璇惧鏂囪█鏂囬槄璇銆婁箟榧犮嬫潹澶╀竴瑷锛氳浜岄紶鍑猴紝鍏朵竴涓鸿泧鎵鍚烇紱鍏朵竴鐬洰濡傛锛屾剰浼肩敋鎭ㄦ掞紝鐒堕仴鏈涗笉鏁㈠墠...
  • 銆婄櫨璇楄嫤璇汇鏂囪█鏂囬槄璇
    绛旓細1. 銆婅寖浠叉饭鑻﹁銆鏂囪█鏂囬槄璇荤瓟妗 闃呰璇惧鏂囪█鏂銆婅寖浠叉饭鑻﹁銆嬶紝鍥炵瓟鏂囧悗闂銆傝寖浠叉饭鑻﹁ 浜屽瞾鑰屽锛屾瘝璐棤渚濓紝鍐嶉傞暱灞辨湵姘忋傛棦闀匡紝鐭ュ叾涓栧锛屾劅娉h緸姣嶏紝鍘伙紝涔嬪崡閮藉叆瀛﹁垗銆傛樇澶滆嫤瀛︼紝浜斿勾鏈皾瑙h。灏卞瘽銆傛垨澶滄槒鎬狅紝杈勪互姘存椿闈傚線寰棣囩播涓嶅厖锛屾棩鏄冨椋燂紝閬傚ぇ閫氬叚缁忎箣鏃紝姒傜劧鏈夊織浜庡ぉ涓嬨
  • 鍒濅腑鏂拌鏍闃呰鏂囪█鏂囪澶鎷撳睍璁粌鍏勾绾х瓟妗,瀛︽棤鏃╂櫄
    绛旓細1.D 2.C 3銆傚涔犳病鏈夋棭鏅氾紝鍙曞紑濮嬬殑鏃跺欏嫟濂嬶紝鍚庡悗鏉ュ嵈鎳堟犱簡銆 4.瀛︽棤鏃╂櫄锛屼絾鎭愬鍕ょ粓闅忋 5.鍕ゅ鑳藉讥琛ュぉ鐢熺殑涓嶈冻;
  • 鍒濅腑鏂囪█鏂囪澶栭槄璇昏缁149绡囧強绛旀
    绛旓細1. 銆愬垵涓鏂囪█鏂囬槄璇荤粌涔瑕佺炕璇戞槸41绡囩殑鍒149绡囥 灏忕煶娼 浠庡皬涓樿タ琛岀櫨浜屽崄姝,闅旂瘉绔,闂绘按澹,濡傞福浣╃幆,蹇冧箰涔.浼愮鍙栭亾,涓嬭灏忔江,姘村挨娓呮磳.鍏ㄧ煶浠ヤ负搴,杩戝哺,鍗风煶搴曚互鍑,涓哄澔,涓哄笨,涓哄祦,涓哄博.闈掓爲缈犺敁,钂欑粶鎽囩紑,鍙傚樊鎶媯.娼腑楸煎彲鐧捐澶,鐨嗚嫢绌烘父鏃犳墍渚.鏃ュ厜涓嬪交,褰卞竷鐭充笂,浣佺劧涓嶅姩;淇跺皵...
  • 扩展阅读:扫一扫一秒出答案 ... 免费扫一扫搜答案 ... 一扫出答案 ... 扫一扫出暑假答案 ... 扫一扫数学题目出答案 ... 八年级下课外阅读书目 ... 扫一扫卷子答案 ... 免费查试卷答案 ... 小古文阅读训练100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