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一书阐述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种能力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性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美]弗罗姆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至于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母亲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来源。终于他能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他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

  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五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8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关系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那就是当怀孕的妇女和胎儿既是一体又是两体的时候。出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决不是像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变化。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成依赖于母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我们上面已经谈到过母爱。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我在这里提到的母爱或者父爱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提到了的或者荣格的方式爱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的那种本质。)无条件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同父亲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作用,随着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出现,父亲就对那个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人特别感兴趣。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 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浣滆呰涓烘瘝鐖卞拰鐖剁埍鐨勫尯鍒
    绛旓細2.鐖剁埍鍜姣嶇埍涓鏍凤紝涔熸湁涓瀹氱殑鏃犵鎬с3.鐖剁埍鍜屾瘝鐖辩殑宸埆闄や簡涓婃枃鎻愬埌鐨勫锛岃繕鏈変竴浜涳細姣嶇埍姣旇緝缁嗚吇锛岀埗鐖辨瘮杈冪矖鐘凤紱姣嶇埍姣旇緝鐫鐪间簬鐪煎墠锛岀埗鐖辨瘮杈冪潃閲嶄簬鏈潵锛涙瘝鐖变互鎯呮劅鏉ユ劅鏌撳拰寮曞瀛╁瓙锛岀埗鐖变互鐞嗘櫤鍜岃鍔ㄦ潵鏁欒偛瀛╁瓙銆備簩銆浣滆呰涓猴紝鎴愮啛鐨勪汉涓嶄緷璧鐖舵瘝鎻愪緵鐨勪笘鐣岋紝鑰屾槸鑷繁蹇冧腑鎷ユ湁杩欎袱涓笘鐣屻傝涓璇...
  • 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鍐欎綔鏂
    绛旓細2. 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浣滄枃鎻愮翰 寮楃綏濮嗚涓:鈥滃┐鍎块渶瑕佹瘝浜叉棤鏉′欢鐨勭埍浠ュ強鐢熺悊涓婂拰蹇冪悊涓婄殑鍏冲績;6宀佷互鍚庣殑鍎跨寮濮嬮渶瑕佺埗浜茬殑鐖便佺埗浜茬殑濞佷俊銆佺埗浜茬殑鎸囩偣鍜屽繝鍛娿傗 鑰岀埗浜茬殑鐖变笉鍚屼簬姣嶄翰鐨勭埍,瀹冩槸鏈夋潯浠剁殑銆傜埗浜叉湁鏉′欢鐨勭埍涓庣ぞ浼氱粡娴庡彂灞曟湁鍏,鏄鏈夊埗鐨勪骇鐗┿ 寮楃綏濮嗚璇嗗埌鐖剁埍鍜屾瘝鐖辩殑涓嶅悓,骞朵粠绀句細缁忔祹鍙戝睍...
  • 闃呰涓嬮潰鐨勬枃瀛,瀹屾垚涓嬮潰闂銆 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鑺傞) 寮楃綏濮 鐖舵瘝...
    绛旓細鐞嗘櫤鍚屾椂瀹藉銆佽愬績銆傦紙鎰忓鍗冲彲锛 2锛庢瘝浜茬殑鑹煡锛氭瘝浜茬殑鏃犳潯浠鐨勭埍銆傘 鐖朵翰鐨勮壇鐭ワ細鐖朵翰鐨勮嚜鎴戠殑鐞嗘櫤鍜鍒ゆ柇銆傦紙鎰忓鍗冲彲锛3锛庝竴涓垚鐔熺殑浜猴紝鏈缁堣兘缁煎悎鍦拌揪鍒鐖舵瘝鐨勯珮搴︼紝涓鏂归潰鑳藉悓鐖舵瘝鐨勫閮ㄥ舰璞¤劚绂伙紝涓鏂归潰鍦ㄥ唴蹇冨悓鏃舵嫢鏈夆滅埗姣嶇殑鑹煡鈥濓紝瀵屼簬浜烘э紝涔熸湁鑷垜鍒ゆ柇鍔涖傦紙鎰忓鍗冲彲锛
  • 銆婄埗姣嶄笌瀛╁瓙涔嬮棿鐨勭埍銆璇诲悗鎰
    绛旓細鎵浠ワ紝浼犵粺璁や负鐢辩埗浜插瀛╁瓙鏂借鐨勫奖鍝鍜鏁欒偛涔熷彲鑳界敱姣嶄翰鏉ュ畬鎴愩備絾鐢峰コ鎬у埆宸紓鏄敱鐢熺悊鍩虹鍐冲畾鐨勫瑙備簨瀹烇紝鍥犳锛屾讳綋鏉ヨ锛屽紬缃楀鎵璇寸殑鐖剁埍涓庢瘝鐖辩殑宸紓锛屽熀鏈繕鏄鍚堢幇鐘剁殑銆備笉杩囷紝鏇村鐨勫搴紝寰寰鍦ㄥ瀛愬┐骞煎効鏃舵湡灏辩敱鐖舵瘝浜涓鍚屽瀛╁瓙鏂借褰卞搷鍜屾暀鑲层備簨瀹炰笂瀛╁瓙鏈繀鍦6宀佷互鍚庢墠闇瑕佺埗浜鐨勭埍銆傚墠...
  • 姹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 (寮楃綏濮)鍘熸枃
    绛旓細浠栦笉鍐嶄緷璧栦簬鎺ュ彈鐖变互鍙婁负浜嗚耽寰楃埍蹇呴』浣胯嚜宸卞急灏忋佸绔嬫棤鎻淬佺敓鐥呮垨鑰呭惉璇濄傚ぉ鐪熺殑銆佸绔ュ紡鐨勭埍鎯呴伒寰笅鍒楀師鍒:鈥滄垜鐖,鍥犱负鎴戣鍒汉鐖便傗滄垚鐔熺殑鐖辩殑鍘熷垯鏄:鈥滄垜琚汉鐖,鍥犱负鎴戠埍浜恒傗濅笉鎴愮啛鐨勩佸辜绋氱殑鐖辨槸鈥濇垜鐖变綘,鍥犱负鎴戦渶瑕佷綘",鑰屾垚鐔熺殑鐖辨槸鈥滄垜闇瑕佷綘,鍥犱负鎴戠埍浣犮傗 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鍚岀埍鐨勮兘鍔...
  • 璇讳功绗旇|鐖辩殑鑹烘湳3: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
    绛旓細銆婄埍鐨勮壓鏈嬬浜岀珷 鐖辨儏鐨勭悊璁 锛堜簩锛鐖舵瘝鍜屽瀛愪箣闂寸殑鐖 銆愪釜浜烘劅鍙椼戞瘡涓汉鐨勫嚭鐢熷拰鎴愰暱锛岄兘鏄埗浜插拰姣嶄翰鐨勫叡鍚屾垚鏋溿傚湪鎴愰暱杩囩▼涓紝鐖朵翰鐨勭埍鏄竴绉嶆湁瑕佹眰鐨勭埍锛岃姹傛垜浠『浠庡苟涓旇揪鍒颁粬鐨勮姹傦紝鎵嶈兘鑾峰緱鐖憋紱姣嶄翰鐨勭埍鍒欐槸涓绉嶆棤鏉′欢鐨勭埍锛屽綋鎴戜滑杩樺湪鑲氬瓙閲岀殑鏃跺欙紝杩欑鐖变究浜х敓浜嗐傜劧鑰岋紝鍙湁鍚屾椂...
  • 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鍦ㄥ繀淇嚑
    绛旓細鐖舵瘝涓庡瀛愪箣闂寸殑鐖璇炬枃鍘熸枃 濡傛灉涓嶆槸涓涓粊鎱堢殑鍛借繍鍦ㄤ繚鎶ゅ┐鍎匡紝涓嶈浠栨劅瑙夊埌绂诲紑姣嶄綋鐨勬亹鎯х殑璇濓紝閭d箞璇炵敓鐨勪竴鍒归偅锛屽┐鍎垮氨浼氭劅鍒版瀬搴︾殑鎭愭儳銆備絾鏄┐鍎垮湪鐢熷悗涓娈垫椂闂村唴鍚屼粬鍑虹敓浠ュ墠骞舵棤澶氬ぇ鐨勫尯鍒紱浠栬繕鏄笉鑳借鲸璁ょ墿浣擄紝杩樹笉鑳芥剰璇嗗埌鑷繁鐨勫瓨鍦ㄤ互鍙婁粬韬綋涔嬪鐨勪笘鐣岀殑瀛樺湪銆備粬鍙湁闇瑕佹俯鏆栧拰椋熺墿鐨勮姹...
  • 扩展阅读:父母儿女一家联欢14 ... 父母脾气暴躁易怒对孩子的影响 ... 父亲与17岁女儿发生矛盾 ... 儿女和父母天伦之乐 ... 父母一起教儿子女儿 ... 高中生回家不愿和父母交流 ... 儿女父母合家欢乐 ... 父母激励高二女儿的一段话 ... 父母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