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晓人物简介

张中晓,原名罗石、孔桦、甘河,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昌安门外恂兴北,幼时家境贫寒,未能接受正规教育,而是跟随父亲绍贤自学,研读《古文观止》和《左氏春秋》。12岁读了短暂的小学,13岁至14岁期间,他在一位英语教师的帮助下,开始广泛阅读新文学作品,自学英语,并通过赚取零花钱购买书籍,同时尝试创作新诗和散文。


1946年,张中晓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农艺系,次年转至重庆大学中文系。然而,由于健康问题,他在1938年初因肺病发作而被迫退学,返回浙江继续自我学习。1951年,他在《文学界》周刊上发表了《略论我们的文艺批评》,引起了关注。1953年,他为纪念马雅科夫斯基诞辰60周年创作的《巨大的情》被《文学月报》刊载,并被苏联《文学报》介绍。


从1952年起,张中晓担任新文艺出版社编辑,并参与了文艺整风学习。在业余时间,他撰写了《论杜勃罗留波夫的文学批评思想与方法》等论文。然而,他的生活轨迹在1955年发生了剧变,因卷入“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而被捕入狱。狱中,他病情加重,咯血不断,尽管获准保外就医,但贫困和缺乏医疗资源使他在艰难的生活中坚持写作,创作了《无梦楼文史笔记》、《狭路集》和《拾荒集》三部作品,总计约30万字。


1966年,张中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调至上海新华书店发行所,不幸遭受迫害和疾病的双重打击,最终在37岁时离世。直到1980年,胡风冤案得到平反,而张中晓已经离世多年。他的遗作在1996年由路莘整理出版为《无梦楼随笔》,收录在“火凤凰文库”中,上海远东出版社首次出版。


扩展资料

张中晓(1930—1967/1966),中国当代学者,文艺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早年显出文学才华,1952年至上海,在新文艺出版社任编辑,1955年5月因胡风冤案牵连被捕入狱——他给胡风的信件被断章取义,错误地被认为是“最反动的暗藏反革命分子”;在狱中服刑期间旧病复发,1956年保外就医,回到浙江绍兴家中养病,病中拼命读书,写了大量读书笔记;“文化大革命”中贫病交加,不幸离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胡风平反也得到彻底平反,他的生平和文学才能得到文艺界、出版界的公正评价。



  • 缁曚笉杩囩殑鑲夎韩鍐呭绠浠
    绛旓細銆婄粫涓嶈繃鐨勮倝韬嬫槸涓鏈繁鍏ュ墫鏋浜虹墿鎬ф牸涓庡唴蹇冧笘鐣岀殑浣滃搧銆備綔鑰呰跨珛鐨勬枃瀛楃簿婀涳紝浠栦互鐙壒鐨勮瑙掓弿缁樹簡涓绯诲垪鍘嗗彶浜虹墿锛屽姹簿鍗佽儭鍏版垚銆佸懆浣滀汉锛屼互鍙婂紭涓娉曞笀銆佽惂绾侀【鍑嗐寮犱腑鏅绛夈備粬鐨勬枃瀛楃姽濡備竴鎶婇攼鍒╃殑瑙e墫鍒锛岀洿鎺ヨЕ鍙婁汉鐗╃殑鍐呭績锛屽睍鐜板嚭浠栦滑鐪熷疄鑰屼赴瀵岀殑鑲夎韩鐘舵併傚叾涓紝鑰跨珛瀵硅档涓鏇肩殑鎻忚堪灏や负寮曚汉...
  • 扩展阅读:通过姓名查个人信息 ... 张中晓简介 ... 山西张兵生执行死刑 ... 张中晓的子女 ... 张中晓《无梦楼随笔》 ... 张姓名人录100位 ... 个人简历图片 ... 烟头烫疤痕真实照片 ... 详细个人简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