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揽清欢)

穿越百年的红尘情缘——越剧版《红楼梦》中的黛玉焚稿


在清代乾隆年间,脂砚斋等人正在倾力校订《石头记》,为后世奠定了“脂评本”基石。三十八年后,程伟元与高鹗联手,推出了《红楼梦》的百二十回全貌,让曹雪芹的旷世之作在“程高本”中得以流传,衍生出众多评本与续作,如折子戏,丰富了这部文学巨著的艺术生命。


时光荏苒,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界对《红楼梦》的改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刘姥姥的身影被赋予现代解读,而戏曲界则在四十年代尝试京剧、昆曲等形式的改编,但受限于载体与舞台的契合,红楼剧目未能广泛流传。


1950年,越剧剧作家徐进的出现,如同一道闪亮的光束。他先是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随后在1957年,以程高本为蓝本,开始对《红楼梦》进行越剧化的深度创作。这部改编剧在1958年的公演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成为献礼国庆的佳作,周恩来总理的赞誉更是锦上添花。


越剧,源自落地唱书,其女性叙事的独特魅力在徐进的《红楼梦》中得以充分展现。以金其炳为代表的农民艺人,他们创作的田头小调,蕴含着底层人民的情感与思考,为越剧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鲁迅先生《祝福》的改编,推动了越剧的改革与女性力量的崛起,袁雪芬等人的出色演绎,开启了戏曲界女性创作的新篇章。


在徐进的改编中,越剧版《红楼梦》聚焦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黛玉,一个失去双亲的才女,与宝玉的纯真爱情在贾母与王夫人的安排下遭受考验。她焚稿断痴情,展现出对命运无常的深深感慨。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其细腻的表演诠释了角色的病弱与愤怒,将情感与病态完美融合,使得《黛玉焚稿》成为越剧中的经典片段。


越剧电影《红楼梦》在五十年代末的轰动,不仅燃起香港电影界的热情,也引领了新一轮的红楼热潮。其中,徐玉兰、王文娟、吕瑞英等大师的精湛技艺,使得这些角色成为越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演绎为《红楼梦》的舞台艺术增色不少。


尽管《红楼梦》的改编和演绎形式各异,但越剧以其女性视角和深情细腻的表达,成为了挖掘这部古典巨著深层内涵的独特载体。在未来,越剧与《红楼梦》的故事仍有无限可能,而越剧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无疑是这座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瑰宝。


黛玉的焚稿,不仅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情感的爆发。在这个场景中,紫鹃的慰慰与黛玉的回忆交织,展现了一段深情与绝望的交织。最后,黛玉在悲喜交织中魂归太虚,留下人间最后的遗愿。这正如那句诗:“厚地高天,古今情难尽,痴男怨女,风月债难偿。”


越剧《红楼梦》中的《黛玉焚稿》,是情感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跨越时空的深情回望。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一段越剧的旋律中,感受那跨越百年的红尘情缘。



扩展阅读:黛玉式聊天回复男版 ... 林黛玉葬花视频完整版 ... 林黛玉《秋窗风雨夕》 ... 黛玉焚稿王文娟版 ... 男版林黛玉说话技巧 ... 林黛玉为何整日哭泣 ... 薛宝钗的《柳絮词》 ... 黛玉式阴阳怪气聊天 ... 黛玉焚稿 紫鹃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