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 冰心阅读答案 荷叶母亲阅读题答案

\u8377\u53f6\u6bcd\u4eb2(\u51b0\u5fc3)\u9605\u8bfb\u7b54\u6848!\u597d\u7684\u6709\u52a0\u5206

\u672c\u6587\u4e3b\u8981\u5199\u4e86\u600e\u6837\u7684\u60c5\u666f?\u8bf7\u4f5c\u7b80\u8981\u7684\u8bed\u8a00\u6982\u62ec
\u4e3b\u8981\u5199\u4e86\u96e8\u6253\u7ea2\u83b2\uff0c\u8377\u62a4\u7ea2\u83b2\u7684\u573a\u666f\u3002
2.\u672c\u6587\u4ee5"\u6211\u7684\u611f\u60c5\u53d8\u5316\u4e3a\u7ebf\u7d22.\u8bf7\u628a\u4e0b\u9762\u7684\u7a7a\u7f3a\u8865\u5145\u5b8c\u6574.(\u3000\u70e6\u95f7\u3000)___\u4ecd\u662f\u4e0d\u9002\u610f___(\u4e0d\u5b81\u7684\u5fc3\u7eea\u6563\u5c3d)___________\u5fc3\u4e2d\u6df1\u6df1\u5730\u53d7\u4e86\u611f\u52a8

\u4f60\u597d

1.\u201c\u6211\u201d\u89c9\u5f97\u70e6\u95f7\u7684\u539f\u56e0\u662f\uff08\u7ea2\u83b2\u88ab\u96e8\u6ef4\u6253\u51fb\u7740\uff0c\u4e5f\u5c31\u662f\u81ea\u5df1\u88ab\u56f0\u96be\u6253\u51fb\u7740\uff09\uff1b\u201c\u4ecd\u4e0d\u9002\u610f\u201d\u662f\u56e0\u4e3a\uff08\u96e8\u8d8a\u6765\u8d8a\u5927\uff0c\u662f\u56f0\u96be\u5bf9\u6211\u7684\u6253\u51fb\u8d8a\u6765\u8d8a\u5927\uff09\uff1b\u201c\u5fc3\u4e2d\u7684\u96e8\u70b9\u201d\u6307\u7684\u662f\uff08\u751f\u6d3b\u4e2d\u7684\u56f0\u96be\u548c\u574e\u5777\uff09

2.\u201c\u6bcd\u4eb2\u554a\uff01\u2026\u2026\u9664\u4e86\u4f60\uff0c\u8c01\u662f\u6211\u5728\u65e0\u906e\u62e6\u5929\u7a7a\u4e0b\u7684\u836b\u853d\uff1f\u201d\u8fd9\u53e5\u8bdd\u8868\u8fbe\u4e86\u4f5c\u8005\u600e\u6837\u7684\u601d\u60f3\u611f\u60c5\u3002\uff08\u4f5c\u8005\u5bf9\u6bcd\u4eb2\u7684\u4f9d\u8d56\uff0c\u4e5f\u5c31\u662f\u7231 \uff09

3.\u8fd9\u7bc7\u8bfe\u6587\u4f7f\u4f60\u60f3\u8d77\u4e86\u54ea\u9996\u53e4\u8bd7\uff1f\u628a\u5b83\u5199\u4e0b\u6765
\u6e38\u5b50\u541f
\uff08 \u5510\uff09\u5b5f\u90ca
\u6148\u6bcd\u624b\u4e2d\u7ebf\uff0c\u6e38\u5b50\u8eab\u4e0a\u8863\u3002
\u4e34\u884c\u5bc6\u5bc6\u7f1d\uff0c\u610f\u6050\u8fdf\u8fdf\u5f52\u3002
\u8c01\u8a00\u5bf8\u8349\u5fc3\uff0c\u62a5\u5f97\u4e09\u6625\u6656\uff01

红莲代表我 菏叶代表妈妈
理解:这句话的主要理解在于"为什么说母亲是荷叶而又为什么说我是红莲".其实很简单,多雨的梅雨天气,荷塘里里幼嫩的红莲往往弱不经风,经常被雨点儿打得低下了头,而碧绿的荷叶挺身而出,挡住了风雨!此句是用来比喻母亲无私的爱的句子!

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自己比作红莲,写出了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曲折,除了母亲,没有人能成为她的保护伞,表答了作者对母亲的爱。

面对污浊发臭河流,环保局领导感慨道:‘五水共治’‘工作真是‘’啊

后来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后来因为“我”一回头,忽然看见院里的红莲的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斜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替红莲挡住了风雨,因此“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希望可以帮你

作者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 荷叶和莲花
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原文
  荷叶 母亲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 )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yin bì)?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把我比喻成了荷花,而母亲是荷叶,生动形象。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编辑本段课文简析以及难点
  《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用触景生情,托物喻人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女儿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遮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文章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写作特点及借鉴:   主要特点:借景写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副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借鉴:“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即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某物上,让此物本身代表自己表达。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能负载人的感情,否则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难点1、“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文章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入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的面很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只能是母亲。这样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   3、课文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何作用?   课文中作者的情绪变化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适意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一下本文中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白莲在繁杂的雨点的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表现了作者怜惜的情感,用以作为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美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敧斜的红莲又稳稳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的、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保护着红莲,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勇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地得到了升华。   5、为什么要写白莲?   这是一个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更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编辑本段注释
  ①荷叶 母亲: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②菡萏(hàn dàn):指未开的荷花,即花苞。   ③攲(qī)斜:倾斜、歪斜。   ④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⑤荫(yìn)蔽( bì) :树木遮蔽。   ⑥祷(dǎo)告:向神祈求祷告
编辑本段作者详细介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冰心
代表作为《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福建长乐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在这里,冰心于 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其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于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 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   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说、散文、诗歌各一卷),由北新书局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1936年,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到欧美游学一年,他们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现代派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吴尔夫进行了交谈,他们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谈论着文学与中国的话题。   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抗战胜利后,1946年11月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在日本期间,冰心和吴文藻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的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冰心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知识分子,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追求光明,永不止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周恩来就有过接触,应约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周恩来曾邀请她访问延安,虽然未能成行,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解放战争时期,冰心拒绝参加“国大”代表竞选,支持亲属投奔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国,坚决支持吴文藻毅然摆脱国民党集团的正义之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形势鼓舞下,吴文藻、冰心夫妇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难,于1951年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从此定居北京。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吴文藻、冰心夫妇,并对他们的爱国行动表示肯定和慰勉。冰心感受到新中国欣欣向上的民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去。期间,她先后出访过印度、缅甸、瑞士、日本、埃及、罗马、英国、苏联等国家,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播友谊。同时她发表大量作品,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新生活。她说:“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她勤于翻译,出版了多种译作。她所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结集为《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扎》等,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冰心受到冲击,家被抄了,进了“牛棚”,在烈日之下,接受造反派的批斗。   1970年初,年届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冰心与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人,通力全作完成了《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的翻译。在这段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冰心也和她的人民一样,陷入困顿和思索之中。在十年“文革” 的动乱中,尽管受到不公正对待,她坦然镇静地面对一切,坚信真理一定胜利。她时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到:“九十年来……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实践证明,冰心是长期与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朋友。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她不知老之将至,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   她身体力行,先后为家乡的小学、全国的希望工程、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和安徽等灾区人民捐出稿费十余万元。她热烈响应巴金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书籍、手稿、字画,带头成立了“冰心文库”。   本文与《金色花》一起被选入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第24课《散文诗两首》

扩展阅读:荷叶母亲阅读答案大全 ... 荷叶母亲问题和答案 ... 荷叶 母亲 冰心散文诗 ... 短文荷叶姐姐有答案的 ...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 荷叶母亲课后题答案 ... 荷叶姐姐短文阅读答案 ... 荷叶 母亲背景 ... 荷叶母亲的阅读理解答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