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教义是什么?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u9053\u6559\u7684\u57fa\u672c\u6559\u4e49\u662f\u4ec0\u4e48\uff1f

\u9053\u6559\u7684\u57fa\u672c\u6559\u4e49\u662f\u9053\u662f\u5929\u5730\u4e4b\u5143\uff0c\u662f\u65e0\u6240\u4e0d\u5305\u3001\u65e0\u6240\u4e0d\u5728\u7684\uff0c\u5b83\u662f\u4e00\u5207\u7684\u5f00\u59cb\uff0c\u5929\u5730\u4e07\u7269\u90fd\u662f\u7531\u5b83\u5316\u751f\u7684\u3002\u9053\u6559\u7684\u4e00\u5207\u6559\u7406\u6559\u4e49\u90fd\u662f\u7531\u9053\u6f14\u7ece\u800c\u6765\u3002
\u9053\u88ab\u4eba\u683c\u5316\u540e\uff0c\u79f0\u4e4b\u4e3a\u4e09\u6e05\u5c0a\u795e\uff0c\u5373\u7389\u6e05\u5143\u59cb\u5929\u5c0a\u3001\u4e0a\u6e05\u7075\u5b9d\u5929\u5c0a\u548c\u592a\u6e05\u9053\u5fb7\u5929\u5c0a\uff0c\u4ed6\u4eec\u4e5f\u662f\u9053\u6559\u6240\u5d07\u62dc\u7684\u6700\u9ad8\u7684\u5929\u795e\u3002\u9053\u6559\u8fd8\u8ba4\u4e3a\u4eba\u7ecf\u8fc7\u4fee\u70bc\u53ef\u4ee5\u5ef6\u5bff\uff0c\u5982\u679c\u4fee\u70bc\u6709\u6052\uff0c\u65e5\u4e45\u5e74\u6df1\uff0c\u53ef\u4ee5\u5f97\u9053\u6210\u4ed9\u3002
\u9053\u6559\u4e3a\u591a\u795e\u5d07\u62dc\uff0c\u5c0a\u5949\u7684\u795e\u4ed9\u662f\u5c06\u9053\u6559\u5bf9\u201c\u9053\u201d\u4e4b\u4fe1\u4ef0\u4eba\u683c\u5316\u4f53\u73b0\u3002\u9053\u58eb\u662f\u9053\u6559\u7684\u795e\u804c\u4eba\u5458\uff0c\u5168\u56fd\u73b0\u6709\u4f4f\u89c2\u9053\u58eb3\u4e07\u4f59\u4eba\u3002\u5bab\u89c2\u662f\u9053\u6559\u5f92\u6d3b\u52a8\u7684\u573a\u6240\uff0c\u5168\u56fd\u73b0\u767b\u8bb0\u5f00\u653e\u7684\u5bab\u89c2\u67092\u5343\u4f59\u5ea7\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
\u9053\u6559\u4e0d\u540c\u4e8e\u4f5b\u6559\u3001\u57fa\u7763\u6559\u548c\u4f0a\u65af\u5170\u6559\u3002\u5b83\u4e0d\u662f\u7531\u5916\u56fd\u4f20\u5165\u7684\uff0c\u5b83\u662f\u4e2d\u56fd\u672c\u571f\u751f\u957f\u51fa\u6765\u7684\u3002\u5b83\u8d77\u6e90\u4e8e\u4e2d\u56fd\u53e4\u4ee3\u5148\u79e6\u738b\u671d\u7684\u9053\u5bb6\uff0c\u5949\u8001\u5b50\u4e3a\u6559\u7956\u548c\u6700\u9ad8\u5929\u795e(\u8001\u5b50\u662f\u6211\u56fd\u53e4\u4ee3\u7684\u4e00\u4f4d\u4f1f\u5927\u7684\u601d\u60f3\u5bb6\uff0c\u4ed6\u6240\u64b0\u8ff0\u7684\u9053\u5fb7\u7ecf\u5f00\u521b\u4e86\u6211\u56fd\u53e4\u4ee3\u54f2\u5b66\u601d\u60f3\u7684\u5148\u6cb3\u3002
\u9053\u6559\u601d\u60f3\u4e4b\u6240\u4ee5\u5728\u4e2d\u56fd\u5b58\u5728\u4e86\u4e8c\u5343\u591a\u5e74\uff0c\u5c31\u662f\u56e0\u4e3a\u5b83\u7684\u4e3b\u5f20\u9644\u5408\u4eba\u4eec\u70ed\u7231\u548c\u5e73\uff0c\u5411\u5f80\u81ea\u7531\u7684\u7f8e\u597d\u613f\u671b\u3002\u5b83\u5bf9\u4eba\u7c7b\u8981\u6c42\u7684\u884c\u4e3a\u89c4\u8303\uff0c\u9644\u5408\u5386\u4ee3\u7edf\u6cbb\u8005\u7684\u610f\u613f\uff0c\u5bf9\u4e8e\u7a33\u5b9a\u793e\u4f1a\uff0c\u53d1\u5c55\u751f\u4ea7\u6709\u7740\u73b0\u5b9e\u610f\u4e49\u548c\u6df1\u8fdc\u7684\u5f71\u54cd\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9053\u6559

\u3000\u3000\u9053\u662f\u9053\u6559\u7684\u6839\u672c\u4fe1\u4ef0\u3002\u9053\u6559\u8ba4\u4e3a\uff0c\u9053\u662f\u5929\u5730\u4e4b\u5143\uff0c\u662f\u65e0\u6240\u4e0d\u5305\u3001\u65e0\u6240\u4e0d\u5728\u7684\uff0c\u5b83\u662f\u4e00\u5207\u7684\u5f00\u59cb\uff0c\u5929\u5730\u4e07\u7269\u90fd\u662f\u7531\u5b83\u5316\u751f\u7684\u3002\u9053\u6559\u7684\u4e00\u5207\u6559\u7406\u6559\u4e49\u90fd\u662f\u7531\u9053\u6f14\u7ece\u800c\u6765\u3002\u9053\u88ab\u4eba\u683c\u5316\u540e\uff0c\u79f0\u4e4b\u4e3a\u4e09\u6e05\u5c0a\u795e\uff0c\u5373\u7389\u6e05\u5143\u59cb\u5929\u5c0a\u3001\u4e0a\u6e05\u7075\u5b9d\u5929\u5c0a\u548c\u592a\u6e05\u9053\u5fb7\u5929\u5c0a\uff0c\u4ed6\u4eec\u4e5f\u662f\u9053\u6559\u6240\u5d07\u62dc\u7684\u6700\u9ad8\u7684\u5929\u795e\u3002\u9053\u6559\u8fd8\u8ba4\u4e3a\u4eba\u7ecf\u8fc7\u4fee\u70bc\u53ef\u4ee5\u5ef6\u5bff\uff0c\u5982\u679c\u4fee\u70bc\u6709\u6052\uff0c\u65e5\u4e45\u5e74\u6df1\uff0c\u53ef\u4ee5\u5f97\u9053\u6210\u4ed9\u3002\u6458\u81ea\u300a\u6c11\u65cf\u5b97\u6559\u767e\u9898\u95ee\u7b54\u300b

  尊道贵德

  在道教,人们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说得最多的还是道和德。道教经书也是特别注重道与德的阐说,《云笈七签》以《道德部》为第一部,《道教义枢》以《道德义》为明宗第一义,《玄纲论》则是以“道德”为道教纲要。其实,道教对道德的高度重视,早在太上显化之时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来垂教的。尊道贵德的教义也源自《道德经》道生德育的论说,并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聚形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道”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由于前文《教理综述》中已有叙述,遂不再细说。总之,由于“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贵德。对道与德阐释,《道教义枢?道德义》这样说:“道德一体,而具二义,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说,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需以“德”为根基,来证道成道。
  从上述阐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仙道贵生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体现了道教的鲜明特色。所谓“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学和实有,神仙生活是逍遥无碍,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学道务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经》曾把这一要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南华经》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谷,只吸风饮露。可以乘云御龙,行游四海之外。还说有一种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汉书?艺文志》则将神仙者概论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经》修真常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系。他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当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道教谓之“性命双修”,以致神形兼备。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清静寡欲、柔弱不争。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宝养精气神,通过服食导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气化炼、静功动功等修炼方法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三洞宗元

  道教宗元于三洞,以三洞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经教体系无不宗元于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为宇宙混沌之始。称“一分为三元,三元变化三气,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这是《云笈七签》对三洞宗元的基本论述。概括来说,“道”气衍化为三元,三元分别是,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变化为三气,三气分别是始、元、玄三气,再由三气化生万物。其造化开辟的过程是,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运行,而后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气化生万物。在《道德经》中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洞宗元作为“道”化万物的信仰宗元,还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宝君。第一天宝君,从混洞太无元化生;第二灵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第三神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宝君分别治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气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气,所以,三宝君的名号虽殊,却本同于一。
  三宝君、三清,道教全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同时还是经教之教主,为道教传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经。《道教三洞宗元》说: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三洞经又各有垂教的对象,以合乎学道修道的品级。开始人道修学之人,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宝经。其次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以洞玄灵宝经。最后即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以洞真天宝经。其目的都是通过经教文化,诱俗修仙,从凡证道。故后世《道藏》的编纂,就是以“三洞四辅”来分例的,并构建起了以“三洞宗元”为信仰的经教体系

  清静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释曰:“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学道修道应做到无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
  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为此,《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静教义,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意思是说:清是浊的源头,动是说明静寂的条件。而修道,就是要通过修炼由浊而返清,由静而生动。使人心清宁明静,静而精生,气足神明,生命的原动力得到宝藏和育养,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这种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关系和表现,也正是“道”之清静的完整表现,《清静经》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静之道意。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着是清静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么,怎样的修行才能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呢?《云笈七签》中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真仙直指语录》中也说:“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其核心的法则就是少思而寡欲。然而,人生在世,名利声色不断挠得人们欲望滋生,浊动不已。但作为修道务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样,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欲。
  《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灾祸的发生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欲”。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分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复杂人际关系,成为社会恶害的根源。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
  自然无为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
  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说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持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人修真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
  然而,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告诉人们,“道”就是践行无为的,并通过无为的作用成就万物,体现“道”之伟大的体性。所以,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反对“有为”,要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强求或对事物的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干预,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为此,王景阳在《明道篇》中有诗说:“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告诫修道之人,体行自然无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执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无为”作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并指出:若修行能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人们。体现了道教对社会政治和处世修身的基本态度。
  但人生在世,对尊名荣贵,华衣美食,珍宝广室和音色财货总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无为的规律就会出现种种有为之弊害,转化为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对此,《云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柔弱不争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为用,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柔弱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表现的是脆弱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思想中却并不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现出的则是刚强的僵硬。所以《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垂教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道教在继承和阐扬这一教义中,要求人们重视柔弱的修炼,始终持行“专气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应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静,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第二,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缺,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应是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从而开阔自我容让的胸怀。学习水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而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所谓“不争”,《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
  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长生者,也应做到“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利荣名,甘隐深山俭朴修行,并发善心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返朴归真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炼功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真人,“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真人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

  天道承负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起到积极作用。所以,道教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善恶报应观上构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义。这一教义,就是天道承负说。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其核心主体则还是围绕生死问题,承扬于《老子想尔注》中“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其二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至长生成仙。
  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还融会了轮回报应学说,修道行善则可升入仙国,犯过作恶则将会在地狱受到刑罚。凡人死后,家人当信道行善,诵经祈祷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义。虽然,对于道教的全部教义,诸如宗仰黄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没能一一展开释说。但通过这些核心而基本教义思想,相信能有助于大家真正认识和了解道教。

  顺便再补充一句“齐同慈爱”!

  这是我在道教协会上面复制的!

  无量寿福

道教是东汉中叶产生的一种宗教,而道家则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哲学派别,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但道教吸收了道家的一些重要范畴及其思想,构成它的理论基
础,而且又奉道家的创始者老子为教祖,其他道家诸子后来也被封为道教的尊神,
所以,两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因些,后世也有把道教称作道家的.
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派别,其信仰,教义也杂而多端,各派不尽相同.
综观历代道教诸派的学说,都把"道"作为其信仰的核心,道教各派的教义皆由此推
演而来.析而言之,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是虚无的无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超
时空的永恒存在."道"是唯一的.
二. 老子是"道"的化身,"道"可以演化成众多的天神.地祗和人鬼.
三. "道"可因修而得.人通过修炼各种道术能使神与"道"合,即为得道.
四. 得道的人可有各种神通,可长生,成仙.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道德经说过,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要学天地之法则,无为。天地不仁并不是不仁义,而是无所为而仁施万物。

以禅定达到三十三重天非想非想想从的境界。禅定功夫深时能得神通【五通】神足通,神耳通,神眼通,他心通,宿命通。再次就是导人行善,论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辰未到。

  • 閬撴暀鏁欎箟鏄粈涔?
    绛旓細閬撳鏁欎箟锛氫慨寰风瓚閬擄紝淇韩鍏绘э紝椤哄叾鑷劧锛屽弽鏈洖婧愶紝淇湰蹇冿紝寰楄嚜鎴戯紝锛亊淇痉绛戦亾锛氬痉鑰咃紝鍒嗗唴寰凤紝澶栧痉锛涘唴淇韩寰凤紝澶栦慨鍔熷痉锛涘唴寰凤細鑷韩涔燂紝鍎掑鏈夛紝蹇狅紝瀛濓紝绀硷紝涔夛紝淇★紝浠侊紝鏅猴紝浣涘鐨勬厛鎮蹭箣蹇冿紝閮芥槸鍐呭痉锛涘寰凤細鍎掑鏈夐綈瀹舵不澶╀笅锛屼經瀹舵湁鎱堟偛搴︿笘锛岄兘涓哄寰枫備慨韬吇鎬э細閿荤偧韬綋锛屽己澹綋榄...
  • 鏈夎皝杩樼煡閬撲腑鍥界殑閬撴暀,鏁欎箟鏄粈涔
    绛旓細鍩烘湰鏁欎箟鍙互褰掔撼涓猴細灏婇亾璐靛痉锛屽ぉ浜哄悎涓鈥斺閬撴暀鏈楂樹俊浠 鏁ぉ娉曠锛屽浠欒閬撯斺旈亾鏁欑浠欏磭鎷 澶╀汉鎰熷簲锛屽ぉ閬撴壙璐熲斺旈亾鏁欏杽鎭舵姤搴 鎬у懡鍙屼慨锛岃繑鐠炲綊鐪熲斺旈亾鏁欎慨鐐肩璇 涓婂杽鑻ユ按锛屾煍寮变笉浜夆斺旈亾鏁欎负浜哄搧璐 娓呴潤瀵℃锛岃嚜鐒舵棤涓衡斺旈亾鏁欏涓栨柟寮 鎴戝懡鍦ㄦ垜锛屼笉鍦ㄥぉ鍦扳斺旈亾鏁欓嶉仴绮剧 蹇犲瓭鑺備箟锛屼粊鐖辫瘹淇...
  • 閬撴暀鐨鐗圭偣鍙婂叾鍩烘湰鏁欎箟
    绛旓細1. 閬撴暀鐨鏍稿績鏄磭灏氳嚜鐒讹紝淇′话鈥滈亾鈥濆拰鈥滃痉鈥濅綔涓轰慨琛岀殑鏈楂樺噯鍒欍2. 閬撴暀鐨勫唴瀹规兜鐩栧摬瀛︺佽嚜鐒躲佷鸡鐞嗐佸尰鑽佸吇鐢熺瓑澶氫釜鏂归潰銆3. 閬撴暀杩芥眰鐨勭悊鎯冲寘鎷叆涓栧拰鍑轰笘锛屽笇鏈涘疄鐜板拰骞炽佹棤浜夈佸钩绛夈佽嚜鐢辩殑绀句細銆4. 閬撴暀寮鸿皟涔愮敓銆侀噸鐢燂紝璁や负浜虹殑瀵垮懡闀跨煭鍙敱鑷繁鎺屾帶锛岄氳繃淇偧鏀瑰彉鑷劧鐜拌薄銆5. 閬撴暀鏁...
  • 閬撴暀鐨鏍稿績鏁欎箟鏄粈涔鎰忔
    绛旓細缁嗚岃█涔嬶紝閬撴暀鐨鏍稿績鏁欎箟鍙鎷负浠ヤ笅鍑犵偣锛1. 鈥滈亾鈥濇槸閬撴暀淇′话鐨勫穮宄般傚畠鏄竴绉嶈秴瓒婂舰鎬佺殑鏃狅紝鏄畤瀹欎竾鐗╃殑鏍规湰锛屽瓨鍦ㄤ簬涓鍒囨椂闂翠笌绌洪棿涔嬩腑锛屾案鎭掍笉鍙樸2. 鑰佸瓙鏄滈亾鈥濈殑鐩存帴鍖栬韩銆傛牴鎹亾鏁欎俊浠帮紝鈥滈亾鈥濊兘澶熷寲鐢熷嚭鏃犳暟鐨勫ぉ绁炪佸湴绁囧拰浜洪銆3. 淇亾鑰呭彲浠ラ氳繃淇偧鍚勭閬撴湳锛屼娇鑷繁鐨勭簿绁炰笌鈥滈亾...
  • 閬撴暀鐨鏍稿績鏁欎箟鏄粈涔
    绛旓細閬撴暀浣滀负涓浗浼犵粺鏂囧寲涓殑涓閮ㄥ垎锛屽浜庤澶氫汉鏉ヨ閮芥槸涓涓绉樼殑瀹楁暀銆傚叾涓紝閬撴暀鐨鏍稿績鏁欎箟鏄鍗佸垎閲嶈鐨勩傞偅涔堬紝閬撴暀鐨勬牳蹇冩暀涔夊叿浣鏄粈涔鍛紵閬撴暀鐨勮捣婧愬拰鍙戝睍 閬撴暀璧锋簮浜庝腑鍥藉彜浠g殑鑷劧宕囨嫓锛屾槸姹変唬鏃舵湡鍙戝睍璧锋潵鐨勪竴绉嶅畻鏁欍傚叾鍙戝睍鍘嗙▼涓舰鎴愪簡涓夊厓涓浣撶殑鎬濇兂浣撶郴鈥斺旈亾銆侀槾闃炽佷簲琛屻佺浠欙紝浠ュ強寮鸿皟涓汉...
  • 閬撴暀鐨涓昏鏁欎箟鏄粈涔?
    绛旓細缁艰鍘嗕唬閬撴暀璇告淳鐨勫璇,閮芥妸"閬"浣滀负鍏朵俊浠扮殑鏍稿績,閬撴暀鍚勬淳鐨勬暀涔鐨嗙敱姝ゆ帹 婕旇屾潵.鏋愯岃█涔,涓昏鏈変互涓嬬殑鍑犱釜鏂归潰:涓. "閬"鏄閬撴暀鐨鏈楂樹俊浠."閬"鏄櫄鏃犵殑鏃犵殑鏈綋,鏄ぉ鍦颁竾鐗╃殑鏍规簮,鏄秴 鏃剁┖鐨勬案鎭掑瓨鍦."閬"鏄敮涓鐨.浜. 鑰佸瓙鏄"閬"鐨勫寲韬,"閬"鍙互婕斿寲鎴愪紬澶氱殑澶╃.鍦扮鍜屼汉楝.涓....
  • 閬撴暀鐨鏍稿績鏁欎箟鏄粈涔
    绛旓細閬撴暀锛屼綔涓轰腑鍥戒紶缁熸枃鍖栫殑閲嶈缁勬垚閮ㄥ垎锛屽璁稿浜鸿岃█锛屽畠鏄竴涓厖婊$绉樿壊褰╃殑瀹楁暀銆傞偅涔堬紝閬撴暀鐨鏍稿績鏁欎箟绌剁珶鏄粈涔鍛紵閬撴暀鐨勮捣婧愪笌鍙戝睍 閬撴暀璧锋簮浜庝腑鍥藉彜浠g殑鑷劧宕囨嫓锛屽叴鐩涗簬姹変唬銆傚湪杩欎竴杩囩▼涓紝閬撴暀褰㈡垚浜嗕互閬撱侀槾闃炽佷簲琛屻佺浠欎笁鍏冧竴浣撲负鏍稿績鐨勬濇兂浣撶郴锛屽苟鍊″涓汉淇锛岃拷姹傝秴鑴卞皹涓栫殑澧冪晫銆傞亾鏁欑殑...
  • 閬撴暀鐨淇′话鏄粈涔
    绛旓細1. 閬撴暀鐨鏍稿績淇′话鏄滈亾鈥濓紝杩欎竴姒傚康鏄亾鏁欏摬瀛︾殑鍩虹锛岄亾鏁欏緬浠ヨ拷姹傞亾銆佸疄璺甸亾銆佷紶鎾亾涓鸿嚜宸辩殑瀹楁棬锛屽洜姝ゅ緱鍚嶉亾鏁欍2. 銆婇亾寰风粡銆嬶紝鍙堢О銆婅佸瓙銆嬶紝鍦ㄩ亾鏁欎腑琚皧涓虹粡鍏镐箣浣滐紝鐢ㄤ互鎸囧淇″緬鐨勫閬撱佷慨閬撳拰琛岄亾銆3. 閬撴暀鏁欎箟涓紝鈥滈亾鈥濇槸瀹囧畽涓囩墿鐨勬牴婧愶紝鏄垱閫犲拰缁存寔涓鍒囩殑鍩虹锛屾兜鐩栦簡铏氭棤銆侀犲寲...
  • 閬撴暀鐨勬暀涔夋槸鎬庢牱鐨?瀹冨張鏄浣曚骇鐢熺殑?
    绛旓細3. 閬撴暀鐨勫畻鏁欏舰鎬 閬撴暀鐨勮癁鐢熶笌鍎掑鎬濇兂鐨勯愭笎涓嶉傚簲绀句細闇姹傛湁鍏筹紝鍔犱箣涓鏂囧寲浜ゆ祦鐨勫奖鍝嶏紝浣涙暀绛夊鏉ュ畻鏁欏紑濮嬪湪姹夋湞浼犳暀锛屽閬撴暀浜х敓浜嗗奖鍝嶃傞亾鏁欑殑绗︾畵涓庢煇浜涘鏉ユ暀娲剧殑绗﹀彿鐩镐技锛屽惛寮曚簡浼楀淇″緬銆4. 閬撴暀鐨勫惛寮曞姏 閬撴暀鐨勬暀涔涓祦浼犵潃浜虹被鍙互鎴愪粰鐨勪紶璇达紝鍏剁绉樻у惛寮曚簡浼楀淇′话鑰呫傞亾鏁欒涓猴紝閬撶殑...
  • 3 浣涙暀鍜閬撴暀鐨鍩烘湰鏁欎箟鏄粈涔?
    绛旓細3銆佸叓姝i亾 鎶婂洓鍦h皼涓殑锛傞亾璋涳紓杩涗竴姝ュ叿浣撳寲锛屾彁鍑烘杈惧埌鐟版兂澧冪晫锛堟秴鑸級搴旈伒寰殑鍏鏂规硶锛屽嵆姝h锛堟纭殑瑙佽В锛夈佹鎬濓紙姝g‘鐨勬濊冿級銆佹璇紙姝g‘鐨勮█璁猴級銆佹涓氾紙姝g‘鐨勮鍔級銆佹鍛斤紙姝g‘鐨勭敓娲伙級銆佹绮捐繘锛堟纭殑鍔姏锛夈佹蹇碉紙姝g‘鐨勬剰蹇碉級銆佹瀹氾紙姝g‘鐨勮嚜鎴戠簿绁為泦涓級銆備簩銆閬撴暀鏁欎箟 1...
  • 扩展阅读:信佛的十大精神病 ... 道家浩然正气十六字诀 ... 国家为什么禁止学神秘学 ... 道家法术自学入门 ... 道教最精辟的一句话 ... 仙家最怕的九种东西 ... 道家必背三句话 ... 玄学十大禁忌 ... 佛教16字宗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